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李起便将目光看向了站在殿外值守的李定国。
此时的李定国已经对李起归心,而以他的军事才能和忠义之心,李起完全可以放心的把李自成那边的事情交给他去处理。
于是李起说道:“李定国听旨。”
殿外的李定国突然听到李起传召,精神为之一震,不敢怠慢,立即大步走进大殿。
第六百八十六章 兵发山海关
一进大殿,李定国郑重对李起单膝跪地,朗声说道“末将李定国听旨。”
李起目光炯炯的看着李定国,认真说道:“朕加封你为讨贼大将军,全权负责征剿李闯大军,岳来,郭云龙皆受你节制。望你不负朕望。”
李定国一听李起将如此大事交托给自己,顿时只感到浑身热血澎湃。
李定国一直都向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他早已习惯了战场的氛围,以他的才能,让他做一个侍卫统领,试问他又如何甘心?
他的心思自然也瞒不过李起,对于李定国,李起本就没打算一直把他放在身边,毕竟像这样的人物放在自己身边实在太可惜了。
在这样一个乱世,一个李定国可顶十万雄兵,李起自然是要把他放到战场上去,让他为自己披荆斩棘。
“李定国接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定国毫无扭捏,直接便是郑重抱拳,声若洪钟的答应了,而后便又暂时退到一旁。
李起又是将目光看向堵胤锡和戚正两人。
“堵胤锡,戚正听旨。”
“微臣听旨。”“末将听旨”
堵胤锡,戚正两人郑重李对起跪地叩首。
“你二人留守京城,堵爱卿为主,戚正为辅,朕给你二人便宜行事之权,京中若有人图谋不轨,上至皇室宗亲,下至黎民百姓,你二人皆可行先斩后奏之权。”
“微臣接旨。”
“末将接旨。”
堵胤锡和戚正两人在前翻李起出征四川,征剿张献忠的时候就已经彼此配合,留守京城。
所以他们对于这种事情也是配合默契,李起自然也是放心大胆地将这样的重担交到他们的肩上。
两个人,一个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现在也是和李起心心相惜。
另一个是自己过命的兄弟,是自己绝对可以信任的人,京城交到他们手中,李起完全可以放心。
而后李起又是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命令户部准备大军出征的钱粮,命令工部提供大军所需的武器。命运兵部抽调京畿之地以及周边省份能够抽调的精锐兵马。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整个大明帝国中枢便是有如上了发条一般,疯狂的运转起来。
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越发的在恢复往日高效的运作效率,虽然这效率还不能和鼎盛时期相比,但已渐渐开始向世人展现了他的獠牙。
三天之后,李起携带五万大军直奔山海关而去。
京城百姓得知李起这个大明皇帝将再一次的御驾亲征,人人都是激动莫名,纷纷走上街头为李起送行。
自古以来御驾亲征,那都是一件极其鼓舞人心的事情。
试想一下,连皇帝都跑去打仗,都亲身赴前阵了,那些将军和士兵还敢不卖力吗。
并且御驾亲征也同时给人以强烈的心理暗示,那就是这场战争绝对会赢,要不然,当皇帝的他敢亲身犯险吗。
尽管御驾亲征失败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不说别的,土木堡之变那也就是这百来年的事情,自然也是有人知道,也有人记得。
但是御驾亲征失败的例子毕竟是少数,寻常老百姓又怎会放在眼里,他们看到的永远是大多数的例子,那就是御驾亲征绝大多数都是赢了的。
大军行进在通往山海关的官道上,李起还是如以前那般出征一样,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上穿着漆黑森森的盔甲,带领着大军一路前行。
夕阳下,那金黄的阳光照在李起的身上,仿佛是给李起身上披上了一件金黄的披风,很是耀眼,很是夺目,很是令人敬畏。
这样的英雄风采被后面马车里面的吴紫萱看到,眼睛里面尽是对李起的崇拜和敬仰,还有那无限的迷恋。
英雄,试问那个女人不喜爱英雄,特别是这个英雄的身上身负振兴天下的重担,这更加是一个救国救民的大英雄,
这样的人,试问哪个女人承受得住,哪个女人又能不动心。
吴紫萱看着李起的背影,渐渐地,眼眶终于是湿了,还以为鞑子来犯,李闯作乱,自己和李起的婚事又将耽搁。
可谁想李起却是丝毫不为所动,竟然是直接将大婚仪式安排在山海关举行。
这不但是李起用实际行动实践对她的承诺,同时也是在向世人宣示强大的大明王朝已经回来了,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小了。
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这一刻,吴紫萱只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将她包围,让人沉浸其中,不得自拔。
山海关外,一眼望不到头的营帐漫山遍野的铺展开来,很是给人震撼。
再看那大营内,人叫马嘶,不论是战马还是士兵,皆是身上盔甲鲜明,杀气腾腾。
不错,这便是多尔衮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军。
当然,这十万大军里面也不全是真鞑子,真鞑子兵不过占据了三成而已,剩下的都是蒙古大旗和汉八旗,还有一些朝鲜人,俄罗斯人。
拼拼凑凑,让多尔衮凑够了十万人马,这番动员对于此时的鞑子朝廷而言,真可谓是举国之力,倾其所有。
也正因为全部家底都在这里了,所以多尔衮表现的十分的谨慎,来到山海关下,他们也是没有第一时间发动攻击。
这若是换在往常,早就命令汉八旗蒙古八旗他们往前冲了,然后他们满八旗再来捡便宜。
这样的打法是一贯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既可以削弱汉八旗蒙古八旗的实力,便于掌握。
又可以实现自己满八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效果,竖立满八旗的战无不胜的武功赫赫。
可是这样的打法现在多尔衮也是舍不得用了,因为经历了对李起的一连串大败,导致鞑子朝廷能够动员的战兵极少,
现在就连那汉八旗和蒙古八旗,这时候对于鞑子朝廷来说都很宝贵了,不能再随便糟践了。
鞑子大营,中军大帐,多尔衮正在和一众鞑子将领召开会议,商讨这一次的战斗计划。
第六百八十七章 惊讶的多尔衮
见手下一众文武奴才都是到齐了,多尔衮便是对众人问道:“如今我八旗大军十万人马已经兵临山海关城下,你们对此后战事如何看?
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即便说错了太王也绝不降罪。”
多尔衮在经历了对李起的一连串惨败后,往日那个勇敢果决,办事丝毫不拖泥带水的风格,渐渐的也是发生了变化。
更多的,他现在也是在开始询问别人的意见,这对于一个主帅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帐下的一种文武奴才听到多尔衮的问话,他们还能说什么,让他们去杀人放火,那还能指望的上,
但指望他们出谋划策,这不是笑话吗?
所以这时候许多人不由得便是将目光看向那洪承畴。
现在范文程死了,能够在谋略方面说得上话的,也就只剩下这洪承畴了,别人都差的远。
洪承畴见众人目光看来,也没有扭捏,直接便是站出来对多尔衮说道:
“回摄政王大人,如今的情形和我们出发之前预料的一模一样,李自成已经直奔荥阳,一旦荥阳失守,那么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如今我军又兵临山海关城下,如此便对大明朝廷形成了两线作战之势。
大明皇帝虽然武功赫赫,但是却也分身乏术,无法应对两线作战的窘境。
再加之此前剿灭张献忠,虽然张献忠之患已经平息,但是在此过程中那皇帝却也是伤筋动骨,损伤人马四五万之众。
如此,更无法使他拥有两线作战的兵力,故,臣以为对大明而言,如今李自成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我八旗。
因为大明有山海关可以阻挡我八旗,但李自成一旦攻克荥阳,便有可能引发天下震动,造成天下大势的逆转。
所以如今对大明皇帝最有利的选择就是笼络我们,和我们搞好关系,商谈停战事宜。”
多尔衮听了也是不由得赞同的点了点头。
“洪大人说的不错,你们汉人兵法有句话说的好,两战之交,乃兵家之大忌。
这大明狗皇帝虽然武功颇为能耐,但也无法支撑同时对抗我八旗和李自成的大战。
如果他有这能耐,本王就是给他当奴才也心甘。”
不过多尔衮说到这里,不由得也是话锋一转,颇为有些怀疑的对洪承畴问道:
“只是不知道这大明狗皇帝会不会接受我们的条件,把我们八旗的家眷送回来?”
原来这一次多尔衮别看气势汹汹,足足带了十万大军来,但其实他也不敢真的跟李起打一场硬碰硬的战争。
毕竟这时候清廷经过一连串大败,已经是损兵折将,动摇了根基。
而且李起的手中还握有数万八旗鞑子的家眷,这些人那也是一个重要的筹码。
真要打起来,李起一发狠,这几万人的性命就没了。
这些鞑子家眷,许多人甚至都是鞑子的皇族,就连鞑子皇帝顺治这时候也在李起手中。
这些人的安危直接牵扯到八旗大军的军心是否平稳。
所以多尔衮也是不敢贸然开战。
如此,他多尔衮此行的目的也不过是想把这些家眷要回去,好使自己那已经跌到谷底的声威能够再恢复一点。
洪承畴听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回道:“摄政王大人放心,如今和我们议和,这是大明皇帝唯一的选择,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而且此次我军兵临城下,打得旗号也是为大他大婚贺喜。这是给了他台阶下,也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最爱的就是面子,只要面子给的足,即便里子亏大发了,他们也是心甘情愿。
所以微臣敢保证这一次大明皇帝一定会和我们议和,并且迫于我们的压力,大明皇帝不但会释放所有家眷,而且还会对我们给予赔偿。
当然,这朱家王朝将面子看得比命还重要,所以这赔偿将会以“赏赐”的名义给我们。
但这无所谓,不过是换个名义而已,我们得了好处,到时候在言语上对大明皇帝客气几分也无妨。”
“哈哈哈,,,”
多尔衮和大帐中的一众奴才都是爆发出哄堂大笑,显然他们也对洪承畴的真知灼见感到十分认同。
也确实如此,中原王朝给他们的印象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丢什么也不能丢面子。
流传最广的一个笑话就是当年土木堡之变,那大明皇帝被瓦剌抓过去了,后来有幸被放回去后,他又继续当他的皇帝。
而对于这次经历,中原王朝给予的解释是皇帝“北狩”。
意思是说我们皇帝到北方去守猎了,打完了猎就回来了。
然而事实大家却是心照不宣。
由此可见中原王朝对面子这是看着有多大,差点连命都丢了,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竟然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在“北狩”,真是笑死人。
然后就在大帐中人哄堂大笑的时候,一阵山呼海啸的声音却是突然传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