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起听了,心里有数了,“初九啊,你这次办事办的很好,我很满意,记你一功,这些日子你也累了,赶快去休息吧。”
    “多谢旅长。”
    张初九高兴的说了一声,而后便是回去休息了。
    张初九走后,李起不禁是在心里盘算了,这个马长乐想来也是个颇为精明的人,这边善结人缘,安抚百姓,免得百姓都去学那李自成张献忠。
    那边又投降鞑子朝廷,花银子去讨好,生怕鞑子朝廷找他的麻烦,给他来个一锅端。
    这样的人,没什么骨气可言,投降了鞑子朝廷,给鞑子朝廷送钱,那就是个汉奸,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其实他估计也只是个希望能在乱世之中存活的人,所以他才会这边安抚百姓,那边讨好鞑子朝廷,一语盖之,这样的人,也不算罪大恶极,还有得救。
    对马长乐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李起便是打算去见一见他,毕竟自己这边的粮食很是紧张,必须要得到补充,要不然,人心就要不安定了。

第八十三章 军规条例
    不过现在解放军已经是有了基本的架构,制定军规条例的工作也是刻不容缓,要不然,战士们以后下了山,还像别的军队那样嚣张跋扈,没有约束,那这兵岂不是白练了。
    于是李起又是重新埋头书写,希望结合这个时代的国情,制定出一套新的军规条例来。
    但是当李起写了几十张纸出来,反复推敲和琢磨,却是发现这些条例不但是繁多,不容易记住,还存在许多的相互矛盾。
    最后李起气的干脆是把手里的毛笔一甩,骂道:“不写了,伟人早就是制定了极其经典的纪律条例,我还费这个劲干什么,一心一头照搬就是。”
    第二天,吃罢早饭后,集结的锣声敲响,所有解放军士兵都是齐齐向那训练场集合,岳来,刘凤成,关占山,张初九他们也是来了。
    这个张初九,因为连续几天的在外面打探情况,昨天晚上才刚刚回来,李起见他辛苦,特地让他多休息几天,但是他今天一大早的还是来了,说是不能掉队。
    这么懂事的下属,那还有什么说的呢,李起当着大家的面夸奖了几句,只把那张初九是高兴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线。
    人到齐后,正当李起要讲话的时候,戚正也是回来了。
    李起大喜,快步紧走到了戚正面前,看着全身脏黑,衣裳也是变得破烂的戚正,李起不禁是大为感动。
    “戚兄,你受累了。”
    “呵呵呵,,,”
    戚正听了,只是呵呵笑了笑,而后满不在乎的摆手说道:“没事,李兄,我已经是把云蒙山走了一遍,云蒙山的山川地理图我也是画好了。”
    说着,戚正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白布,上面描绘着云蒙山的山山水水,整个云蒙山的情况,可谓是一目了然。
    李起如获至宝一般的接过戚正手里的白布地图,看着上面的绘图,李起高兴的拍着戚正的肩膀,激动的说道:“戚兄,你可是为我解放军立了大功啊!”
    “李兄过奖了,戚正不敢当。”
    一番感叹过后,李起正要让戚正先去休息,但是又转念一想,现在自己要宣布军规条例,他戚正作为营长,不能不在场,于是李起对戚正说道:
    “戚兄,今天我要对所有解放军战士宣布军规条例,这是我解放军成军后的一件大事,我知道你一路辛苦,但是你身为我解放军营长,属于高层干部,不能不在场,不如你先听完了各项军规条例后,再去休息如何?”
    戚正听了,脸色一正,道:“如此大事,我自然是要参加的,李兄你还是赶紧上台宣布吧,我也去归队了。”
    说完,戚正便是一路小跑的到了张初九,张来宝他们身边,学着他们的样子站立。
    作为出身将门世家的戚正,自然是知道军规条例对一支大军的重要性,所以他自然是不敢怠慢了。
    看着戚正一路奔跑的身影,李起也是心中感叹,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现在有岳来,戚正,刘凤成,关占山,张初九他们真心相助,何愁以后大事不成!
    感叹过后,李起也是很快走上了木台,而后大声对下面站立笔直的全体解放军战士说道:“今天,我要向你们宣布我解放军的军规条例,你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听,认真记,以后我会一个一个的抽查,没有记住的,或者是记错了的,打军棍!”
    说完,李起便是开始讲了,“我们解放军的军规条例简而言之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就是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就是第一,说话和气。第二,买卖公平。第三,借东西要还。第四,损坏东西要赔偿。第五,不打人骂人。第六,不损坏庄稼。第七,不调戏妇女。第八,不虐待俘虏。”
    李起念完,便是将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一都写在了一块木板上,而后又大声说道:“以后你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执行,凡是违反上面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人,都要受到军官责罚,若是情节严重的,还要判刑,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千余解放军战士都是齐齐大声回应,声音响彻云霄。
    这时候,站在下面的岳来,戚正,刘凤成,关占山,张初九他们也是不得不佩服李起想出来的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这些条例别看看过去很简单,感觉不痛不痒,但是却极好的将一切败坏军纪的事情给杜绝了,只要战士们依着命令执行,那一切违反军纪的事情也就不存在了。
    你就比如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如果战士们执行了,那他们还会去对百姓抢夺吗?当然不可能了。
    还有那不打人骂人,只要战士们执行了,那他们还会欺压百姓吗?还会对百姓敲诈勒索吗?当然不可能。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用这简简单单的几个条例,就给杜绝了,只要战士们认真遵守,那么可以预见,解放军将会是华夏有史以来军纪最为严明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必将得到老百姓的一致拥护,以后,战士们将会和百姓亲如一家,这样的场景,必将出现!
    想到这里,他们看向李起的目光又是多了几分崇拜和敬畏,对以后解放军的前途,又是多了几分信心。
    “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念,三大纪律,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所有解放军战士在李起的带领下,都是齐齐高声朗读着,而随着他们的大声朗读,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是一一灌入到了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了他们一生的记忆。
    等到上午的训练结束后,李起,岳来,戚正,刘凤成,关占山,张初九他们几人便是在旁边的一处临时搭建的茅草房,开始商议将部队的驻扎地点建立在何处。

第八十四章 宗族
    大家看着放在桌子上的云蒙山地图,这时候,只听李起对戚正说道:“戚兄,依你看,我们应该把军队的驻扎地点设在何处?还有百姓的安置,开垦土地这些,你是怎么想的?这里就数你对云蒙山最熟,还是你来讲讲吧。”
    所谓没有调研,那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里面没有谁比戚正更加了解云蒙山了,所以李起第一个就对戚正问道,想要听听戚正是怎样想的。
    戚正对此,他早就是心中有了计划,这一路上,他是一边看,一边在心里规划,只求把云蒙山抗清根据地建设的固若金汤。
    听李起问来,戚正便是回道:“李兄,这一路走来,我认为将云蒙山主峰霞光峰作为我们的主要驻扎地最是合适不过。”
    说着,戚正就是指着桌子上的地图说道:“这霞光峰乃是云蒙山山脉最高的山峰,其高无比,站在霞光峰山顶,足可俯视方圆百里的景象,
    而且登上霞光峰的山路很是崎岖,只要我们在那几条主要的上山山路上设下关卡,便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是以后鞑子打来,光是凭借崎岖山势,就可给以鞑子重创。”
    “除此之外,云蒙山还有雄风岩,鬼谷子峰等多处山峰,我建议将百姓分作多处安置在那里,建立山寨,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就近开垦土地,从事耕种。”
    说着,戚正又是指着几处进出云蒙山的山道,说道:“至于这三处进入主峰一带的主要通道,我们也要派人值守,以免鞑子兵袭来而不知。”
    众人一边听着戚正的话,一边点头赞同,大家对云蒙山本来就没有什么很大的概念,现在听戚正说的头头是道,大家自然也是赞同不已。
    戚正说完,李起便是对其他人说道:“你们有什么意见?”
    大家都是摇摇头,表示没有意见。
    李起见此,便是当即拍板,说道:“那好,那就依戚正之见,将霞光峰作为我解放军云蒙山抗清根基地的主要驻扎地,再在雄风岩,鬼谷子峰等各处安置百姓,鼓励他们开垦荒地,勤劳播种。
    至于在山路把守的事,便由各营抽调出一个班轮流负责值守,而且我们不但是要在这三处轮值守卫,还要在云蒙山外面建立联络据点,以便随时掌握外面的情况。”
    李起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见大家没有意见,于是向既定地点迁移的工作便是在第二天正式开始展开,解放军战士也是开始忙碌了起来,
    因为李起命令战士们帮助百姓完成迁移工作,要不然,单单凭着老百姓自己的能力,迁移工作势必拖延许多时间。
    趁着这次百姓的迁移,李起也是根据前番岳来对百姓的统计,顺势将许多的宗族打散拆分,将他们都是尽可能的分散在多处,以使得他们宗族的力量得到削减。
    这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因为强大宗族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根基地的稳定,要知道这年代的宗族可不比后世,那力量是相当强大的。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有句话叫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这意思就是说皇帝能够统治的最底层就是县一级,到了乡一级,村一级,那就不行了,那下面靠什么来维持稳定呢,靠宗族!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宗族,他若是犯了法,出了事,那一般是不会惊动官府的,因为在官府过问前,宗族就已经把事情给了结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县也就县令县丞几个官员,还有十几个衙役吏员,就这十几个人,却是可以管理一个县十几万人的原因,他们为什么管得过来,因为他们基本不管事,所以管的过来。
    正是因为如此,也就可以看出宗族的强大了,在宗族里面有族长,还有各个房的房长,还有专门执法的家老,他们共同管理这宗族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说的毫不客气,他们掌握着宗族里面每一个人的命运。
    族长,他可以一言而决族人之生死,官府不会过问,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制度下,族长就是一个家族的土皇帝,可以决定宗族里面任何一个人的生死予夺,朝廷还对他的权利给以承认。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到历史上经常会上演这样的一幕,那就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也就是族长,他对跪在他面前的人进行审判,他说打死就打死,他说浸猪笼就浸猪笼,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样的情况是李起所不容许的,族长的权利过大,不经法律的审判,就可以一言而决人生死,这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