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草民华佗,见过曹丞相。”华佗被下人引到曹操床前,立即给曹操行礼。

    “华神医能千里来邺城为曹某治病,某感激不尽,还请神医可救曹某一命。”曹操表现的非常平易近人,这让华佗对他也很有好感。

    “华某只是云游至此,恰好碰见此事而已。”华佗虚心的回答;

    “不过医者仁心;    见死不救非我医者之心也。”

    说着华佗开始给曹操把脉看病;    不过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

    “曹丞相的头风已入根髓,多年以来留下的病根已经非常严重了。”华佗很严肃的看向曹操,认真的说道,

    “若是紧靠汤药恐怕难以根除病根,只能稍作缓解。”

    “哦?那要根除又该如何?”曹操眼底闪过一丝怀疑,不动声色的问道。

    “需要用外部手段拔出病根。”华佗没注意到曹操的眼神,只是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某需要以利刃一把,在丞相后脑勺划开一开口,然后以铁勺拔除病根,以药敷之方能根除……”

    华佗相比于张仲景,更注重外科手术,他是中医历史上最注重手术的人。就好像给关羽刮骨疗毒一样,给曹操做开颅手术都是很正常的手术。

    只可惜,曹操可不理解这个,他脸色骤然变冷,眼底瞬间闪烁起了森然的杀气!

    “华神医莫非把曹某当傻子不成?”曹操杀气腾腾的盯着华佗,乱世枭雄的气势迅速展现出来。

    “以利刃开曹某的脑袋?怕不是曹某都撑不住结束就死在华神医手上了吧?”

    曹操的话让华佗猛然清醒过来,他顿时感觉到了哪里不对劲。

    “曹丞相明鉴,华某并无害人之想。”华佗急忙说道,只不过曹操并不打算听他的辩解,

    “来人,把这个意图刺杀我的人抓起来!”

    顿时两侧屏风杀出十几个甲兵,立刻把华佗和他的徒弟按倒在了地上!

    “曹丞相冤枉华某了。”华佗苦笑了一声,但是改变不了什么,依然被甲兵抓了起来。

    不该不听荆州牧大人的劝谏啊!

    …………

    在曹操把华佗抓起来之时,蒋琬带着使命也来到了成都。

    他一路上畅通无阻,益州的关塞守军都没有为难他,给他提供了非常良好的保护。

    蒋琬不傻,他从这一点看得出来刘备应该是服软,不打算继续和荆州开战了,所以他对此次议和的信心更大了。

    到达成都之后,刘备却连续十几天没有见他,他去登门拜访也被拦住了。

    一直拖了半个月,刘备在召见了蒋琬,这让蒋琬有些奇怪。

    当然更奇怪的是,见到刘备的时候,刘备却是一身白衣白服,完全是一副披麻戴孝的模样。

    没等蒋琬问,刘备自己就开口,一副伤感的表情解释他在亲自给张任将军祭拜。

    关于议和问题,刘备却是绝口不提,只是一味的说着各种伤感的话,让蒋琬非常尴尬。

    毕竟无论是张任还是战死的蜀军,都是死在了荆州军手上,蒋琬还真插不上什么话。

    这么扯淡了大半天,刘备才把议和的事情提了起来。被刘备绕的头疼不已的蒋琬终于把条件说了出来。

    “刘益州,刘荆州知道这一次交锋是个误会,所以刘荆州希望与刘使君议和结盟,共同抗曹。”蒋琬轻声开口道,顺便补充了一句,

    “要是刘荆州有幸与使君联姻,结为秦晋之好就更好了。”

    此言一出,蒋琬就看到了无论是刘备,诸葛亮,还是周围的所有谋士都下意识打了个寒颤。



    第二百二十八章 入住秣陵

    

跟刘琮联姻?

    这是一个遭到背刺的前置条件,什么秦晋之好,什么联姻都是狗屁!

    刘琮就t是个无耻之徒!

    把女儿什么的嫁过去根本不会起到任何巩固关系的作用。只要刘琮想背刺你,他不会行不行,只在于能不能。

    君不见,曹操首先提出了和刘琮联姻的请求,结果刘琮娶完曹操的长女不到一个月;    转头就在曹操腰子上来了一刀。

    直接岳父在上,受小婿一刀!

    然后就是孙权,把自己唯一的妹妹都嫁给刘琮了。结果现在孙权的尸体还热乎呢,要是不嫌弃的可以趁热……

    总之,经过刘琮两次骚操作之后,刘备和他的谋士全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合约随便签;    但是绝不能跟刘琮联姻,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烂活!

    “联盟可以……不过这联姻,备并没有适龄子女;    两个义弟之女尚年幼,还是算了。”刘备连连推脱道。

    “那……孔明先生……”蒋琬看向诸葛亮,想在争取一下。

    “咳咳……亮之女和主公的义子刘封已有婚约,还是算了。”诸葛亮少有的紧张起来,立即开口道。

    “啊?我什么时候和果儿有婚约了?”一旁的刘封很耿直的提出了疑问。

    诸葛亮看了他一眼,

    “现在!”

    刘封:“???”

    蒋琬:“……”

    你这理由可以再敷衍一点吗?

    不过既然刘备和诸葛亮等人都不乐意,蒋琬也不好继续逼迫他们了,,只能跳过这个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赎回被俘虏的蜀军了,那么多士兵被俘虏了不赎回来,恐怕蜀中的平民得。

    这个刘琮的要求很朴实,他不要粮食不要钱币,他只要蜀中的夜色——蜀锦。

    这是刘备手上最重要的硬通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必需品。

    所以这一次刘琮狮子大开口,一个士兵要一匹蜀锦,差点让刘备绷不住骂起来。

    好在诸葛亮拉住了他;    与蒋琬继续讨价还价起来。

    只是虽然诸葛亮谈判水平一流;    但是却死活说不过蒋琬。原因很简单,现在胜利者是刘琮,而且即便现在蜀军继续跟荆州军开战,刘琮也不怂。

    有了这一保障,蒋琬底气非常足,咬死一个要求死活不愿松口。诸葛亮哪怕是巧舌如簧,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法改变正面战场的劣势。

    最后无奈,刘备只能向蒋琬让步,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终于把一万七千多士卒赎了回来。

    蒋琬心满意足的走了,刘备则和吃了苍蝇一样,还是那种刚从厕所出来的那种绿头苍蝇。

    “孔明,这刘琮小儿甚是过分了。”刘备非常不满的跟诸葛亮抱怨起来,这一下他的损失是真的大。

    “没办法主公,我们现在必须向刘琮低头啊。”诸葛亮叹了口气,他把问题看的很透彻,

    “刘琮现在兵精粮足,且鲸吞江东之后兵力大涨。要是继续与他们打,最后吃亏的肯定是我们啊。”

    “唉……悔不听孔明之言啊。”刘备叹息了一声,要是当时他能顶得住益州本土派的压力;    强硬接受诸葛亮的建议;    也不会出现这种破事了。

    “主公,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我们需要尽快发展自身啊。”诸葛亮严肃起来,看向刘备认真的说道,

    “虽然这一次我们大败而归,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一次战争之中吸取足够的教训。”

    “刘琮可以凭借一个被战乱搞的一团糟的荆州养起十几万大军,更是可以独自面对三家围攻还能鲸吞江东,这可不是一般的强大。”

    “尤其是他对军队的改革和对田地的改良,比如那个产粮大增的占城稻,我们都可以学习。”

    “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输在了后勤和财力上啊。”

    诸葛亮比历史上更早更提前的明白了后勤的重要性。战争打的不光是士卒的战力,还有的就是国力的强大。

    历史上诸葛亮明白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一切都已经迟了。

    不过至少现在,诸葛亮醒悟的足够早了。

    刘备并不理解这个,不过他也的确太羡慕刘琮强大无比的后勤系统了。要是他有这强大的后勤,那还需要害怕曹操啊。

    “孔明你去放手干吧!我永远支持你!”刘备点点头,神情也严肃了起来,

    “无论多大的压力,我都会支持你继续干下去的!”

    …………

    在吧蒋琬派往益州之后,刘琮回到江陵休息了数日。这期间不少士族派人来慰问刘琮,并各种旁敲侧击询问刘琮是否缺官员。

    官员当然是缺了,刚刚攻下扬州,肃清了江东死忠之后,官场空缺了很大一个缺口。

    但是刘琮也不想这么简单的把官员位置给这些士族,他还想趁机往里面掺点寒门呢。

    所以刘琮故意避而不答,一直等到刘琮准备坐船去扬州看看自己征服的地方时,他才透露了一下一定会给荆州士族留一部分位置的。

    但是到底留多少,是多大一部分呢,刘琮并没有说。

    士族们也不敢问,只能各种找关系去求庞统马谡这些刘琮身边的红人,让他们在关键时候帮忙说两句好话。

    建安二十年二月底,刘琮坐着一艘楼船,在荆州水军的护送下来到了秣陵。

    扬州士族的代表,包括诸葛瑾,顾雍,陆绩等人一起在码头上迎接了刘琮。

    “属下拜见主公!”一行江东降臣向刘琮行礼,拜见这位他们的新主公。

    张昭和几个谋士没有来,据说他们发誓绝不做刘琮手下的官职。

    刘琮也不在乎,他已经不差这几个谋士,不来正好,他可以把更多的职位分摊给寒门。

    来到秣陵,刘琮首先去给孙权祭拜,假惺惺的哭了两句,象征性安抚一下江东士子,然后就收工回到秣陵。

    扬州士族和荆州士族一样着急,他们都想赶紧听听刘琮对扬州各个空缺官职的意见。

    刘琮也不再故意吊着他们的胃口了,在第二天就提出了他对官员选拔的新要求。

    刘琮不要什么察举制了,你们之前推举的孝廉茂才什么的都需要经历一个新的考核。

    也就是刘琮提出的考选制!



    第二百二十九章 考选制

    

“考选制简单来说就是,由专门的人出题,由那些你们选上来的孝廉和茂才来做。”刘琮看着满堂莫名其妙的士子,认真的解释起来。

    “最后择优选取士子来做官员,从分数高到低来分配职位。”

    刘琮这个考选制度实际上就是科举制度的翻版。不过他面向的并非全部的士子,而是仅限于士族的士子。

    没办法,这年头你搞个求贤令;    士族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是要是你真的搞一个可持续性选拔寒门,那士子真能和你拼命。

    所以一切都要循序渐进的,只要这群士子接受了考选制度,那科举制度还会远吗?

    不过很显然,士子们不是很能接受这个,无论是荆州士族还是扬州士族都有些不乐意。

    毕竟他们推举的人能力咋样他们自己门清……

    举秀才;    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士族虽然掌握着大部分教育资源,但是他们人数摆在这里,根本多不了。而且优良舒适的贵族生活让年轻的士子更喜欢享乐而不是努力。

    所以到现在这个地步,真要是硬性安上一个筛选条件,能通过的士子并不会太多。

    “主公,这样对士的地位有所侮……”陆绩有些不满意的走上前,向刘琮想劝两句。

    “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