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你有问过陆逊有没有可实行性吗?”

    “陆将军隶属于军部,不归兵部管辖,我并没有询问。”吴武老老实实的回答。

    “那你知不知道在大海上实际上和江面上航行是不一样的。”刘琮嘴角一阵抽搐;许久他才无可奈何的给吴武道;

    “你患有隐疾不能外出不知道吧?我们寻常在江面上的船只是不能在海面上航行的。”

    “海面上的风浪不是一般的大,现在江南水军的船只要是到海面上会倾覆的。而海船现在只有珠崖港口有;那边的船只最多只能供不到两万人使用。”

    “更何况,海面颠簸的不行,朕曾从珠崖渡海去九真郡,短短三天时间差点没晕死。要是真按照你的计划奔袭幽州,起码有一半的士兵能晕死在船上。”

    刘琮也很无奈,他发现真正的六边形将领是不存在的。这些将领哪怕是再天才,看上去再完美,也终究有缺点。

    比如魏延能征善战却不听话,经常战场抗命。裴柒虽然听话,但是太过狠辣且脑子也不好使。邓艾倒是文武双全还听话,但是性格却耿直的要死,得罪了不少人……

    至于吴武,他的缺点则是先天疾病导致的。他从一开始就有哮喘,根本无法亲自指挥战斗,只能在后方干掉战略部署。M。。

    但是真因为如此,吴武缺乏对战争客观条件的了解。这就和马谡差不多,都属于纸上谈兵,常常出现这种问题。

    刘琮曾经在珠崖玩过海渡,那感觉真是和二十四小时过山车一样,能把人晕死。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海船可不是后世那种钢铁巨兽。这种木船是非常轻的,大海上稍微一点风浪他颠簸就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了。

    即便是江南水军最精锐的士兵,也不可能在这种船只上待超过十天。

    所以偷袭幽州的计划更是无从谈起。

    “算了,你们先退下吧,要不就直接中规中矩的打合肥吧。”刘琮有些无奈,他也没有逼吴武,很宽容的让他先下去休息。

    不过吴武听完刘琮的科普之后,很快就重新思考了起来。等到刘琮让他退下的时候,他眼底重新闪烁起了精光。

    “陛下,虽然无法偷袭幽州,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通过海渡的方式对北方魏军发起攻势。”吴武重新思索了一遍计划之后,再度给刘琮了一个建议。

    “如果江南水军无法使用,我们可以征召珠崖的蛮人为兵,通过海渡的方式偷袭较为近的东海郡。”

    “届时珠崖汉军渡海偷袭东海郡,可与我军主力配合进攻下邳,两面夹击魏军。”

    “若是能如此,陛下在三个月之内就可以看到彭城上飘扬着您的旗帜了!”



    第三百零九章 渡海奇谋

    

吴武用短短半刻钟的时间想出了一个新的计策,并向刘琮提出了他最新的理论。

    核心依然是闪电战。

    “陛下,从我们获得的情报来看,东海郡的军队似乎有对海上的防备。不过其防备只在几个港口城市,对于大部分海岸线他们无法戒备。”

    吴武找出了地图,为刘琮分析起了徐州的局势。

    “而徐州方向的魏军主力基本上都驻扎于下邳,依托淮水防守。彭城琅琊一带守备极其空虚;一郡守军仅有三千多人。”

    “若是我军可以从东海郡登陆,以极快的速度奔袭彭城。如果我军短时间内夺取彭城并驻防于此,侧翼洞开的下邳魏军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借此我军主力可轻松合围合肥,并配合彭城汉军将下邳魏军逼退到琅琊一代,这样大半个徐州就已经落入陛下之手。”

    听完吴武的论述之后,刘琮眯起了眼睛,沉思了起来。吴武的这个计划看上去似乎很冒险,但成功了就赚大了。

    彭城位于下邳后方;也是下邳联系豫州的门户。一旦彭城被夺取了,下邳魏军不可能不惊恐。尤其是汉军还可以从海上继续调兵迂回,随时可以连同东海郡一起夺取。

    要是下邳的魏军不想和合肥一样被包围就只能后撤琅琊。而下邳的魏军一旦撤退,下邳就守不住了。连同合肥一线的魏军全都成了瓮中之鳖,大半个徐州全都会落入刘琮之手。

    不过这件事还是有点让刘琮拿不定主意,因为他实在太冒险了。

    “这个奔袭彭城你打算怎么办?海上登陆作战的话,士兵单靠步行太慢了,恐怕奔袭部队到不了彭城,下邳的魏军就发现了。”刘琮皱起眉头,询问起了这个问题。当初偷袭东吴是依靠长江水道的便利,通过水路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偷袭秣陵。

    但现在不一样,彭城附近虽然有河流,但这河流的宽度很显然不适合大规模海船行驶。想从东海偷袭彭城,汉军就只能走陆路。

    问题在于,步兵奔袭作战是非常艰难的,更何况是跨过一个郡去偷袭。江南的汉军缺乏骑兵,机动性跟不上,根本难以做到偷袭的效果。

    这一点,吴武早就有想法;他提出了一个让刘琮都有些惊愕的想法。

    “把马车一起运过去!”吴武大胆的想法让刘琮神情愕然,

    “只要在东海郡海岸线寻找到一个深水滩成功靠岸,马车就可以成功拉到路上。马车可以给步兵提供强大的机动性,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到达彭城之后,步兵以简易的攻城器械强攻,足以拿下准备不充分的彭城郡!”

    吴武的计策别说黄忠魏延这些懂兵法的了,连刘琮这样的外行都感觉太过冒险了。

    这可不是打东吴啊,面对的魏军可不是软柿子。

    “可是这一次最多出动一万五千步兵,约需要一千辆马车。这需要起码六百艘船只啊。”刘琮惊愕了一刻钟才反应过来,不过转而又提出一个问题,

    “不说如此庞大的船队会不会在海上会不会被发现,光海上的颠簸就够这些士兵喝一壶了。”

    “这样会不会就太过冒险了?”

    刘琮自穿越以来除了由剧本提醒必赢的局,否则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喜欢稳健的。如此冒险的想法,哪怕是再激进的君主都得考虑一下了,更别说刘琮了。

    他第一反应可是这个计策风险太高了,要是失败了,损失的可不止这一万五千人的远征军啊。

    而吴武却表示问题不大;他很认真的回答,

    “陛下,无需那么多辆马车,只需要二百多辆马车,足够运送五千人即可。”

    “先由五千士卒为先锋,长途奔袭彭城的治所。因为伪魏兵力紧张,彭城的治所守军仅有一千多守军。”

    “仅仅这点守军,五千汉军即可夺取城墙。后续兵马步行跟上,快速攻占剩余的县城即可。”

    “在此期间陛下需命令淮南汉军对下邳方向的魏军发起佯攻,将魏军注意力吸引到合肥方向。若是能如此做到,臣敢下军令状,此次必胜!”。

    吴武斩钉截铁的话语在宫殿之中回响,刘琮不由陷入沉思。

    前方吸引注意力,由偏师绕行迂回,穿插到敌人的大后方。这种比较接近近代战争的计策看起来的确很高明。

    不过无论是魏军还是汉军,都没有那么强大的机动性。这个计策看起来很完美,但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只不过其成果是极其诱人的,若是成功了,刘琮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大半个徐州。

    类比一下,这个计策就好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一样。风险和回报都非常高,就看指挥者求快还是求稳了。

    要是刘琮没有剧本,没有这么一个可以预见未来的金手指,他会毫不犹豫的pass掉吴武的这个计划。毕竟他已经是稳赢的局了,犯不着为了这点事情去冒险……

    但是现实却是,刘琮有剧本。

    有剧本的他就没有这么多破事了。

    刘琮:(猿形毕露。jpg)

    回归正题,刘琮开始质询起自己的剧本,这件事靠谱不。

    剧本拒绝回答。

    好,朕心里有底了。

    刘琮顿时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时候底下一众武将大多都认为这件事太冒险了。兵部军部的所有将领加起来,只有魏延一个人觉得这事有戏。

    而刘琮则是直接力排众议,哪个武将的话都不听,直接选择了吴武的计策。反正剧本的告诉我了,优势在我,这还怕啥?

    又是一次稳赢的胜利。

    “既然你如此有信心,我便相信你的能力!”刘琮非常认真的开口道,表达了自己的信任。

    “这件事需要交给军部去执行,由邓艾来负责决定安排吧,你办事朕放心!”

    对此吴武眼底闪过几分喜悦,像陛下这样无条件的信任他们,可不是一般人敢做的。

    事实上刘琮幕府里,包括魏延在内的一班将领,之所以在刘琮对军队大改革,甚至有时候不重用他们这些人依然义无反顾的追随刘琮就是因为刘琮可以无条件的信任属下。

    在这里,你不用担心被怀疑忠心,其即便不用你,也会尊重你的才能。

    士为知己者死,有这样的皇上他们也满意。



    第三百一十章 士族的殷勤

    

军部和兵部的计划虽然刘琮通过了,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的。指定这项制度的刘琮自己也不能随便违反规定,否则后世打破规定的情况会出现无数次。

    中书省按照刘琮的意思起草了诏书,把大体计划写出之后传给了尚书省。

    之后就是由尚书省负责接收,然后开始分派到七部执行了。

    不过在这个环节之中,庞统似乎想展示一下存在感。他负责的尚书省接到刘琮的命令之后,在讨论一段时间之后;庞统又来找刘琮。

    不过这次并不是推脱,而是向刘琮提出来一个请求。

    “陛下,根据尚书省从户部那边调查发现,最近我们的粮食储量用来供给十万以上大军的征伐非常困难。现阶段工部和户部还在淮南一线大力修建基础建设,钱粮的确有些捉襟见肘……”

    “所以你打算表达什么?这份诏书办不到吗?”刘琮眉头皱成一团,心中隐隐有些不爽。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国家钱粮困难,我们这些作为忠臣也不能置身于事外。”庞统却很严肃的拱手行礼;完全一副死忠的模样,他神情认真的说道。

    “在当今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国家有许多愿意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家族。尚书省多数成员背后的家族的愿意捐出家产来支援国家。”

    “中书省和门下省不少官员也认为国家有难,士子皆有责任。所以愿陛下开放门路,诸士子皆愿捐赠家产以支持国家收复中原。”

    庞统的一番漂亮话说完,让刘琮一愣一愣的。

    庞统的核心意思就是,现在国家财政有困难。但是不要担心,我们这些爱国的士族愿意捐出家产来支持国家。

    夭寿了家人们,一群铁公鸡今天主动脱毛了。

    刘琮一时间没搞懂他们想干什么,不过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他们恐怕是想获取在战后分利益的机会。

    这一次士族的殷勤刘琮不打算拒绝。毕竟国家财政的确暂时有些困难,况且白拿的钱谁会拒绝呢。

    至于拿人东西手短,吃人东西嘴短这个问题……

    想啥呢,除非刘琮疯了;否则他不可能认为这是人情需要还。

    你自己白给的,又不是我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