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了,只能等到明年了吗?”刘琮无奈,看样子想一步登天还是太难了。

    真搞不懂前世看的那些历史的主角是怎么办到的,能在生产力这么落后的情况下把工商业搞的风生水起,为啥他办不到呢?

    “要是我的这一生是一本,那这作者这是活该扑街。”刘琮想到前世的记忆,不由自嘲的笑道。

    在这个楚汉朝廷少有缺钱的年末,刘琮也年过三十了。

    在他五年的兴汉之治下,楚汉发展如同踩着油门狂飙一般,一飞冲天。

    不过今年的武昌,迎来了一个新的客人。

    “陛下,一个月前东海郡有一艘破旧的海船来到船港,上面的人自称邪马台国的使者,希望朝见陛下。”礼部尚书来到皇宫,向刘琮汇报今年大汉的最新朝臣。

    “邪马台国是啥国家?我们大汉旁边有这么一个国家吗?”历史不是很精通的刘琮有些懵逼,他奇怪的问道。

    “据说是东海之外的一个岛国,看样子是挺穷的。”礼部尚书是刘琮的亲信,面对刘琮并没有太紧张,还自顾自的吐槽道,

    “堂堂一个国家,就来进贡了几根竹竿和几个奴隶。据说他们乘坐的船只也破败不堪,真不想不到有国家会穷成这样。”

    听完礼部尚书的描述之后,刘琮仔细思索了一番,迅速定位了邪马台国的位置。

    嗯不会是扶桑的人吧?

    “他们身高多少?”刘琮眯了眯眼睛,掩饰住眼底闪烁的精光,平静的问道。

    “很矮嗯,起码比我们矮一些。”礼部尚书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应该不会错就是他们了。”刘琮这下确认了,应该就是东洋的那一批邻居。

    扶桑那边这么早就开始和中国进行交流了吗?这才三国时代啊?

    “所以陛下该怎么处理?他们前来朝贡希望获得陛下的认可和封赏,需不需要赏赐他们点什么?”礼部尚书没注意刘琮的神情,只是按照惯例的问道。

    按照惯例,曾经的大汉对于前来朝贡称臣的国家都非常慷慨。赏赐的东西比朝贡的东西价值高多了,这也是当年西域各国为什么愿意称臣大汉的原因。

    即便是现在,西域各国朝贡大魏,大魏反过来赏赐的东西也价值不菲。

    所以按照惯例,礼部尚书认为,最好赏赐点金银,或者一些先进的技术来彰显大汉的国威。

    不过,这一切都被刘琮叫停了,他pass掉了礼部尚书的提案,选择了一个更能彰显国威的办法。

    “赏赐金银什么的完全不能彰显我大汉的国威,既然要彰显国威,为何不直接让我大汉海军过去一趟呢。”

    刘琮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他带着诡异的笑容对礼部尚书温尔雅的说。

    “正好大汉海军已经操练一年有余,等来年就让他们去邪马台国巡游一圈吧。”

    看到刘琮那标志性的诡笑,礼部尚书陷入了沉默,

    “陛下不会对这种穷国都动心了吧!!”



    第三百四十八章 备战

    

对于陛下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性格,楚汉的官员们基本都免疫了。毕竟这可是一个动不动就屠人满门,但有时候却重情重义到极致的人。

    不过这一次他的新诏书属实让尚书省看不懂了。他要求给予军部增大军费,给才成立不久的海军补充物资,准备两个月后去帮助邪马台国统一。

    好家伙,这种命令他们属实是没看懂。

    “陛下这是又有啥想法啊?”庞统办公完,直接跑来找到马谡,向自己这位老伙计吐槽道,

    “某见过为红颜怒发冲冠的,但是这种去帮着称臣小国打仗的还真没看见。”

    “这一趟行军恐怕又得烧掉巨额的军费,真不明白为啥。”

    “陛下应该是想控制那个岛国吧?毕竟据那个所属,其所在的地界面积相当于大汉三个州的大小。”马谡倒是比较了解刘琮,这种无利不起早的主肯定不干亏本的买卖。

    “三个州的地界,人口也不少,想来应该能获取大量利润吧。”

    “放屁吧,一个穷的进贡都拿不出一点铁器的地方有个屁利益。”庞统表示丝毫不信,

    “要我说,就算把军队派去西域征服那些小国也比打一个海上的穷国好。起码那些小国的国库是真的有钱,金银几乎填满了整个国库。”

    “这不是还没打到那边吗?据陛下说再过几个月就要对关中动兵了。到时候陛下好打算御驾亲征呢。”作为门下省的侍中,马谡对刘琮的各类要求都有记载,

    “陛下看样子这次要动真格了,最晚三年,大汉必将统一。”

    “但愿到时候能多点收益吧,这两年户部尚书一直抱怨国库空虚的问题。”庞统摆摆手,有些无可奈何的回答。

    这两位出身儒学的士子自己都没感觉到,在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不再是之前那样一直奉行礼法了。

    在潜移默化之中,他们越来越和刘琮的价值观相似了。朝中大部分官吏也都是如此,每个人都变得比以往更加好战。

    两个月之后,大汉海军一共动员了三万五千兵力。由海军都督陆逊统领,伏波将军聘跟随,由那几个使臣为向导朝着东海开进。

    走之前刘琮还特意叮嘱陆逊,在攻伐过程之中注意征召土著为辅兵。同时要多注意各地的矿产,尤其是金矿和银矿。

    在这个时代,大汉第一次航海远征行动正式开始了。

    这一次行动在后世看来是意义非凡的,他将会让大汉朝廷开始认识到海上的利益。随后将会带动整个大汉对海权扩张的野心。

    不过就现在来说,这件事除了让朝中官员吐槽和让户部尚书诸葛瑾的头发又掉了几根之外,并没有引起多少轰动。

    大部分官员都对陛下马上而来的御驾亲征更加感兴趣。

    自从过完年,南方的楚军就开始迅速北调,大量驻扎于豫州境内。三省六部全都忙碌了起来,准备给军部接下来的大行动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的楚汉朝廷依然是三省六部制。军部是独立于朝廷之外的部门,由皇帝直接管理,其官员也都是皇帝直接任命。

    而军部尚书的地位等同于三省的丞相,有直接面见皇帝的权力。如此是刘琮为了保证皇权的安稳,防止被谋权篡位。

    毕竟无论怎么神话皇权,总会有想弑神的家伙跳出来。手上的兵权抓不紧,屁股底下这个皇位随时有被颠覆的可能。

    甚至为了保证太子未来与军部的人关系好,他直接把刘兴送到武昌讲武堂深造。就算养不出一个武帝,也起码别是个绉绉的小白脸。

    兴汉六年三月,

    天气即将转暖,司隶的楚军也不再有气温的制约,已经开始开始清理司隶剩余的顽固分子了。

    当然洛阳城内的郝昭部除外,这个铁王八邓艾属实是受够了。他在一整个冬天的试探之后终于明白陛下为啥要求他绝对不能强攻了。

    郝昭,这个人守城的技术绝对可以成为祖师级别的人物了。无论邓艾用什么办法想摧毁城墙,他都能快速找到应对方法。

    甚至连火药都被郝昭算计在内了,邓艾派死士拿火药包冲锋想炸毁城墙时,郝昭立即派人往城下泼冷水。初级的火药一被水浸湿,瞬间就失去了威力,直接哑火了。

    而用远程投石车摧毁城墙用处也不大,郝昭总能在第二天的时间把城墙缺口补上。先后拉扯了好几个月,三万楚军就这样拿这不到四千魏军没办法。

    所以邓艾终究还是仿照裴柒在合肥的封锁战略。他把洛阳的破旧城墙重新整修,把整个洛阳封锁了起来防止魏军突围。

    不过似乎郝昭对此早就有准备,完全没有一点担忧之色。邓艾围城五个月,城内魏军依然士气正旺,看不到一点崩溃的迹象。

    邓艾也服气了,一到春季就把司隶这边镇守围城的任务扔给了凌统等人,自己一溜烟跑回武昌了。

    爱谁对线郝昭谁对线,这种铁王八我懒得去啃。

    除了郝昭之外,司隶各地基本平定了。楚军对关中动兵的最后一条顾虑基本上被扫平了。

    “哼哼啊啊啊啊啊欠”

    武昌后宫,一代帝王刘琮醒过来,打了一个很臭的哈欠。

    “夫君早啊。”

    刘琮的哈欠吵醒了他旁边熟睡的孙尚香,看到天色亮起来了,她揉了揉眼睛柔声道。

    “早什么早,早上应该说我爱你。”刘琮想起前世的一条梗,于是弹了孙尚香额头一下道,

    “哦我爱你。”孙尚香缩了缩脖子,小声道。

    “这就对了嘛,真不错。”刘琮伸了伸懒腰,绕开还在睡觉的高灵和曹节,走下床更衣。

    虽然刘琮的后宫全是宫女,完全没有一个太监,但是他依然只和自己的三个媳妇睡。

    可能是前世留下的后遗症吧,属于那种想开后宫又渴望纯爱,有一点后宫的元素却希望纯爱

    总之这位刘大皇帝就是一个奇葩。

    等到刘琮在几个宫女帮助下穿好衣服之后,他的御林军校尉已经在外面等候多时了。

    “陛下,御林军已经整备完毕,随时准备跟随您出征!”

    ------题外话------

    准备开始写统一篇了,剧情应该快结束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西征

    

兴汉六年四月五日,大汉皇帝刘琮于武昌检阅士卒,宣誓为了大汉和天下百姓,将亲自御驾亲征讨伐叛贼。

    至于谁是叛贼?

    懂得都懂。

    这个消息很快被细作传到了成都和晋阳,曹植和诸葛亮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没想到刘琮竟然这么等不及,我的同盟计划还没准备好呢。”诸葛亮无奈的看着军前司送上来的情报,不由头痛万分。

    他试图建立一个反楚同盟,但是却发现进度非常缓慢。楚人这些年打下的赫赫威名震慑了许多人。

    诸葛亮四面合纵连横,也只是拉拢了蜀地的蛮族和夷族。当他想拉拢羌族的时候,陇西都督关羽直接拖着病躯从天水杀回来兴师问罪。

    关羽作为先帝的结义兄弟,话语权还是很重的。在他的阻挠之下,诸葛亮拉拢羌族的想法最终泡汤了。

    甚至为了防止诸葛亮偷偷拉拢羌族,关羽回到陇西立即让儿子关平领兵西征,接连荡平了羌族好几个部落。这一下彻底把羌族推到西蜀的对立面上了,诸葛亮为此气了好久。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诸葛亮原本计划的让楚人举目皆敌的计划进度缓慢。反楚同盟到现在也只是一个框架,根本没能建立完善。

    而在这个时候,刘琮已经忍不住了,楚军提前发起了攻伐战争。

    “唉,世事无常啊。”诸葛亮苦笑了一声,想到自己将要面对的危机他就头疼。

    “楚人出动了多少军队?”

    “号称千万。”军前司司主回答。

    “噗。”诸葛亮差点一口老血喷上来,

    “刘琮这是把牛皮吹上天了,他底下人口才千万而已。别说千万了,他能拿出三十万军队就算他厉害。”

    诸葛亮脸色微微发黑,刘琮这个对外宣称的人数就挺离谱的。你但凡把人数说的靠谱一点,我说不定就信了。

    “不过丞相,根据军前司探查,虽然这一次不可能有千万之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