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我清楚,我早就知道了。”刘琮倒没有太惊讶,毕竟二十多年的政治斗争,他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士族在混乱年代趁机兼并土地且把人口隐瞒是常规做法,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对付他们,荆扬士族比我们更有经验。到时候我们只需要把地税法推广到整个河北,被隐瞒的人口自然自己就浮现出来了。”

    现在刘琮还是很满意的,他记得在打河北之前大汉总人口约一千八百万。这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外族人和隐户,总人口怎么着也得两千万了。

    现在拿下河北,人口更是扩大了上百万。这些可都是汉族子民,是最珍贵的劳动力资源。

    等到拿下益州,彻底统一大汉全境的时候,刘琮估计自己治下的人口应该能超过三千万。这个人口数量虽然比不上汉灵帝时期的五千万人口,不过也不差。

    三十多年的乱世,让汉朝人口直接减了两千万。而且这还是纸面上的人口对比,平均每十个人就有四个将死于战乱。加上饥荒和地方土匪作乱,这对于基层汉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地狱。

    这也是刘琮大力修筑基础建设且增强政府机能的原因。在混乱的时刻,没有绝对强硬的手段根本无法稳住局势。

    要是刘琮手段但凡软那么一点点,这大汉的乱世就没法稳住。

    “接下来就是稳住局势,慢慢的把被战乱摧残的中原地区恢复了。”刘琮摸着下巴,慢悠悠的自言自语道。

    “只不过,北方人丁凋零,急需要劳动力耕作,不适合征用精壮来修道路。而且因为交通不畅,南边的人口短时间也无法迁到北方”

    “头疼啊”

    曹魏覆灭,大汉将疆域扩大到了北方。

    至于曹魏的遗脉,就只有在晋阳被汉军控制的曹冲和刘琮的媳妇曹节了。其余家族成员不是战死就是被杀,曾经显赫一时的曹氏也没落了。

    不过对待投降的敌人,刘琮还是采取怀柔发策略。他把曹冲封为乡后,享受终身的俸禄供奉。其余曹魏投降过来的将领,刘琮也都很快予以重用。

    比如之前被俘虏一直不肯投降的姜维,听闻曹魏覆灭之后才向大汉投降。刘琮很快将其任命为都尉,官升三级。

    在一系列比较温和的手段之下,人心迅速向刘琮归附而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汉军就把刚打下来的整个河北稳定住了。

    随后汉朝廷开始对北方进行建设,虽然因为劳力不足进度缓慢,不过刘琮并不着急。甚至为了不让一些官员为了争名利而强征劳力,刘琮还定下了最短时间限制。

    不过也因为北方的交通道路并不如南方顺畅,所以刘琮拒绝了士族们提议迁都回洛阳的提议。把都城留在武昌也是很不错的,只要南下益州之后,大汉无论是对陆地征战还是对海外征战,都变得非常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刘琮虽然提出并开始实行海外扩张,不过因为生产力的落后,朝廷实际管理显得非常麻烦。

    比如对关东平原方向,那边要是爆发战乱起码一个月之后朝廷才可以接到消息。

    这样朝廷办事效率就太低了,任何事情都难以做好。这也是所谓的帝国极壁,是极难处理的一个问题。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刘琮最后做出的决定就是分封。把几个宗亲分封到海外,底层官员任免可自行解决。而当地总督则需要朝廷负责,且权力空前强化。

    这样也就能维持住朝廷与各地的纽带了。至于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那已经不是刘琮可以决定的了。

    总的来说,现在河北统一,大汉在对外开拓的道路上一帆风顺。现在全大汉就只剩下了一个益州西蜀,胜利在望!



    第四百零二章 黄河决口

    

对蜀中的进攻常规路线只有两个。一个是从夷陵方向走水路进攻巴郡,一个是从汉中方向进攻剑阁。

    如果想兵行险招,还可以尝试走阴平古道。如果走阴平古道,运气好没准直接能偷袭到成都。

    只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诸葛亮已经死了的前提下的。诸葛亮现在还没死,依然是整个西蜀的总指挥。所以刘琮估摸着,像阴平古道这样的地方,恐怕诸葛亮也会有所防备,所以直接pass掉了这一选项。

    而剑阁,刘琮更不乐意打,那玩意是真的固若金汤。剑门关外是狭窄的栈道,其宽度大小只能由千人展开。而整个关口附近地势先要,汉军根本无法全面展开。

    只需要一万人守在关头上,他刘琮纵使有百万大军也没法过去。

    所以刘琮就重点把注意力放在了南边,试图不走寻常路来打赢战争。

    尤其是现在西蜀国力遭遇毁灭性打击,诸葛亮再神也无法弥补兵力的缺乏。如果他把北方各个关塞布置的很稳妥,那西蜀南边就空虚了。

    这也是刘琮把注意力放到南边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益州和交州是有道路可以走的。只不过大多是栈桥还被蜀军提前烧毁了,但并非不能通过。

    “吴武,情报部有把西蜀的军备部署搞到手吗?”刘琮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朝兵部尚书问道。

    “搞到了,陛下。不过蜀人非常阴险,因为诸葛亮对一切人保密,情报部也只能搞到手一份粗略的地图。”吴武拱拱手,对刘琮汇报道。

    “根据情报来看,蜀军剩余兵马仅有三万七千人,且有近两万是民兵。另外诸葛亮还向南蛮借兵三万,试图在剑阁到巴郡建立一个坚固的防线。”

    “这么说来,诸葛亮压根就没想管南边了?”刘琮有些意外,他从吴武手上接过了地图,有些奇怪的说,

    “诸葛亮难道就不怕我大汉从交州进攻,直接迂回攻打成都吗?”

    “他有考虑过,不过臣想他也无能为力了。”吴武更加现实,直接了当的说。

    “根据情报看来,诸葛亮在半边布置了四千人用来防备。且其依然在想南蛮借兵,其目的必定是想把所有路线全部封锁。”

    “不过说穿了,蜀军现在总共才不足七万兵力。这点兵力用来同时防备北和东就已经让诸葛亮精疲力竭了,他的确无法抽调兵力在南边防守了。”

    吴武经过精确计算,得出诸葛亮若是想死守住北边和南边,那起码需要七万六千人。现在诸葛亮连这点兵力都拿不出来,又谈何防备南边。

    “啧难得我诸葛丞相出现无能为力的时候啊。”刘琮有些得意,他一边啧啧赞叹,一边研究起诸葛亮的一切布置。

    这个时候刘琮都不得不羡慕,但凡让我刘琮开局得一个诸葛亮,我何至于自己这么拼啊。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而诸葛亮也只能为他选择的主公和阵营陪葬了。

    “所以陛下,我们该怎么办?”吴武很冷静的最后询问刘琮,虽然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是依然需要陛下下令,否则就是僭越。

    “还能怎么办,让山越军出来干活了。”刘琮眯了眯眼睛,澹澹的圈出了交州东面的一个驻军。

    “组建了这么多年,朕也要看看他们战力如何了。”

    山越军,也是刘琮自建国之后组建的规模最大的外族军队。其主要组成成员都是从丹阳招募的丹阳山民和整个扬交境内的山越人。

    这些山越人被招募入伍之后,立刻对其进行儒学教化。在儒学教化的同时不断增强他们的战力和丛林作战的能力。

    毕竟这些外族人从小都是在山林打为生的,丛林作战是他们的强项。

    其统帅这只军队的也是个老熟人,正是五溪将军沙摩柯。

    这一次刘琮就要调动他们,让这一只由山越人,丹阳人组成的山越军从南进发,走最崎区的山路入蜀。

    与此同时,汉军各部兵马也开始向蜀汉边境移动。除必要的二十万北境边防军之外,其余汉军基本上都开始向西蜀移动。

    这一次刘琮计划动用三十五万兵力,其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曹魏。不过因为钱粮有些短缺,刘琮只能等半年左右,等到秋收之后钱粮充裕了再发动进攻。

    不过就在刘琮不断调兵遣将,准备一鼓作气灭掉西蜀的时候,北方传来了一个让刘琮心中都一颤的消息。

    “陛下,快马急报,兖州境内黄河决口,大水开始泛滥了!”一个风尘仆仆,从许都赶来的信使,向整个朝廷汇报了这一个消息。

    黄河决口了!

    这可是一个大事,是一个足以震动整个朝廷的事件。

    刘琮也没想到在自己统一的最关键时刻会出现这么一档子事。

    黄河水灾事实上一直以来就是个问题。因为其流经黄土高原,水中携带着大量泥沙。这些泥沙在水速快的地方还能跟得上,一到兖州一带,黄河的水流速度下降,泥沙就开始沉积了。

    从西汉到东汉,都对黄河水利进行过很大的治理。毕竟那个时候大汉朝廷的经济中心还在中原地区,那可是朝廷的命根子。

    这一次黄河决口的原因尚未查明,不过治理工作还是得赶快进行了。一旦等到黄河全面决口,汛期来临的时候,从兖州到豫州大片地方会变成黄泛区。

    本来这些地方让他们恢复战争的创伤就很麻烦,水灾要是再来这么一下,恐怕豫州和兖州就要没人了。

    “士元,去户部问问最多可以拿出多少钱粮来赈灾。”刘琮看完汇报之后,立刻叫来了庞统和马谡等人,

    “门下省在两天之内给我做好治水的计划,而尚书省则要在半个月内安排好所有事情。”

    “我要的就是速度和效率!”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琮花了二十年打造的强大朝廷的运转效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整个王朝在刘琮一个人的命令下,飞速运转起来!



    第四百零一章 入蜀计划

    

曹魏覆灭的消息自然也瞒不过蜀中的细作。成都方面很快就从军前司那里知道了自己盟友没了的消息。

    这个消息并没有太出乎蜀人的意料,又或者说他们压根没对曹魏抱有多大希望。当初蜀魏联合几十万军队都没大败汉军,更别说现在了。

    当得知曹魏覆灭,汉军占据河北的时候,蜀后主刘禅表示问题不大。他不仅非常平静的听完情报,还若无其事的跟近侍调侃道。

    “看吧,还是我赌赢了,曹魏依然没有支撑半年呢。”

    “回去让黄皓把朕的那一趾金还回来吧,这一次他赌输了。”

    一国君主在朝堂上以如此儿戏的方式看玩笑,可以说礼仪崩坏了。不过在场的一众大臣,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都没有去阻止陛下。

    现在这个情况,即便是最铁杆支持刘氏的糜家都开始找退路了。而整个益州朝堂上大小臣子盘算的都是如何在汉军杀到的时候保住自家的财产。

    至于抵抗,除了以诸葛亮为首的极少数武将还在坚持,朝堂上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甚至邓芝在前两天还看到丞相府差人去准备棺材,看样子也对胜利不抱希望了。

    益州现在总兵力不到四万,大半都是刚刚强征上来的老弱病残。真正有战力的也就一万多兵力,而他们需要据守的是益州各个关塞。

    不仅如此,蜀军连年的征战导致劳动力外出打仗,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低。而现在成都的储粮甚至都快不够过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