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没有啊,您都发达了哪还有人敢找我们麻烦啊。”裴本奇怪的问道。
“闭嘴!”裴柒怒道,看到被吓的浑身一颤的裴本,他沉重的叹息了一声。
随后他从衣服里找出来了一张纸,咬破手指用血写下了一行字,然后扔给了裴柒。
“把这个送到江陵魏延将军手上,只说是故人给他的。到时候主公应该会给村里分一些耕地的。”
“你给我滚回去告诉村长,从此村里不要叫裴家村,无论叫什么都可以。”
“不能和我牵扯上一点关系!”
“为……为什么?”裴本愕然的看着裴柒六亲不认的眼神,有些不能理解。
“离开吧,不要和我牵扯一点关系,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们是我的族人!”裴柒叹了一口气,眼底少有的闪烁出了几分苦涩,
“离开吧,像我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 曹军西进
建安十七年四月,
刘琮在零陵建立的讲武堂第一批学生即将毕业了。
刘琮搞了这么久各种稀奇古怪的手段,现在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候了。
讲武堂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大破了穷文富武……好像东汉时期穷人也不会文。
总之,武将方面,没有点家底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武将。这也就让东汉时期的名将,基本上全是出身极高。
哪怕是魏延; 也是出身豪族,大部分将校出身士族,在军营的影响力非常高。
刘琮之前掺杂进去不少蛮族将校和寒门武将,不过数量并不多。同时刘琮并不像曹操那样身边有一个庞大的宗族给自己提供助力。
他自始至终只能靠自己,所以在军营之中影响力虽然大,但是士族的影响力也不小。
这也是刘琮创建讲武堂的初衷。大量招募出身寒门甚至底层的人; 专门培养寒门将校,从而一点点将士族的势力从军营之中排挤出去。
只要军营里士族掺和不了; 刘琮对士族的态度可以强硬好几分。
有人说过; 士族在东汉末年就是韭菜,这样说也没有错。不过这韭菜还是很坚固的,要是刀不好可割不了士族这棵韭菜。
四月份,讲武堂第一批学生正式毕业了,包括邓艾吴武童平三人都被直接招入了军营之中。
这伙年轻武将,最低也是个曲长,全部分配到了府兵制改革的军队之中。
刘琮现在家大业大,手上有十五万大军呢,这点人塞进去浪花都不掀起一点来。
而邓艾,吴武几个成绩比较优异的将领,则被拉入了新成立的军谋府之中。
刘琮亲自担任府主……
这一批将校塞进军队之后,效果立竿见影。仅仅是每月军队所需的钱粮就立刻降低了两成,刘琮在军队的话语权更高了。
好家伙,之前士族的将校到底拿走了多少!
随着主公对军队掌控力空前加强,那些本来吵闹的士族们逐渐哑火了。脾气最硬的几个世家也不敢继续强硬下去了。
毕竟桂阳郡的士族们拿命告诉他们,人头不如刀硬。
时间流逝; 就这样迈过一年,四家并未有战乱,除了刘备之外,其他三家全部在积蓄力量为下场战争做准备。
尤其是曹操,接连在江南遭遇惨败,让曹操威信扫地。建安十七年九月份,多名对曹操心有不满的官员还发起了一次政变,曹操费了老大劲才镇压下去。
此时曹操迫切的需要一场新的大胜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曹操把目光看向了汉中!
…………
益州,成都
从刘备终于在汉中翻脸,在益州的东洲派的暗中配合下,刘备率领的汉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入蜀中。
在经历数年大战之后,在建安十八年三月,刘备在绵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最终击溃了效忠于刘璋的蜀军。
刘璋见大势已去,内外忧患之下,软弱无能的他最终选择了开门投降。
成都城门打开,刘璋手捧益州牧的印绶出门投降。
刘备带着汉军进入成都,自领益州牧,正式攻占了整个西川。
当刘备坐上了成都州牧府的宝座之时; 他百感交集。
从中平元年他自广元起兵; 到现在建安十八年; 整整二十九年的时间!
二十九年!二十九年!你们知道我刘玄德是怎么过来的吗?你们知道吗?
这一生他颠沛流离; 投靠过公孙瓒,依附过袁绍,在曹操麾下当过职,也曾为了活命给吕布当看门狗。
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哪怕是一无所有,他也一直坚持着拼搏。
现在,终于转运来了,他刘备夺取西川,担任了大汉少有的富饶大州益州的州牧。手下一班文官武将皆已经成型了。
所以刘备免不了有些想飘的意思。
不过诸葛亮最新的话让他一下子从幻想中醒了过来。
“主公,根据军情司的汇报,北方曹军往关中调了数万兵马,似有南下之意。”诸葛亮拿着情报,冷静的向刘备汇报道。
“同时根据在长安的军情司人员汇报,关中军也开始逐步集结,预计在两个月后会完全集结完毕,并对汉中发起进攻。”
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刘备一下子惊醒过来,现在他只是占据了一个州,手上也就十三四万的兵力还尚未归心。
北方曹操可是坐拥数个大州,兵强马壮呢,他还远没有到可以飘的地步。
“竟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刘备冷静了下来,开始向他的幕僚们询问起来。
手下幕僚多了起来,刘备也不再只依仗诸葛亮了,以法正为首的益州派在他麾下也有了不小的话语权。
也正因为如此,刘备开始遇到了麾下谋士意见不和的情况。
法正等人倾向于紧守阳平关,以西川崎岖难行的山川来阻拦曹军。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汉中,退到剑阁守卫。
而诸葛亮则建议刘备在阳平关以逸待劳,跟远道而来的曹军正面刚一波。
只要能击败曹军,汉军即可顺势进取上庸和陇西诸郡了。
即便战败了也没事,退回阳平关死守即可,等到曹军的粮草耗尽自己就撤退了。
两家争论了许久,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让步。
直到最后,还是让刘备自己来做主。
这一次刘备在沉吟了许久之后,第一次没有选择诸葛亮的意见,而是采用了法正的建议。
“曹军势大,我军难以与其抗衡,还是紧守关塞为妙。”刘备说道。
刘备的决定一出,益州派的士子们都高兴了,而荆州派的士子则有些不高兴了。
当然他们也没有质疑刘备的决定,一项愉快的决定就这么做好了。
很快,刘备也开始快速下令,数万蜀军被调派到了汉中,张任,严颜,张飞,关羽等将领都被调派到了第一线。
曹军即将攻取汉中的消息没有瞒过其他人,刘琮很快就通过黑白棋得知了曹军西进,准备对蜀中动手的消息。
不过刘琮并不怎么在意,毕竟他和刘备又不是正式的盟友,益州告急管我屁事。
而且你就算输了,就蜀中那易守难攻的地形,要是这都守不住刘备就白瞎了这么多年的诸侯生涯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江东的一封信送到了他的桌子上。
第一百七十四章 孙权要打合肥
“都谈一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吧。”刘琮神情古怪的把孙权递给他的书信摆在桌子上,质询起自家谋士的意见了。
刘琮收到了秣陵孙权的信件,信中表示他已经动员了十万大军准备北伐合肥,希望他的盟友征东将军刘琮可以从荆州方向给他分担点压力。
后面的叙旧刘琮没看,他只看到孙权的那一行“尽起雄兵十万,孤挂帅亲征”的一行字,他基本上就猜出这场仗的结局了。
不过问题在于; 此时孙权已经准备北伐了,而曹军的主力部分已经调到了关中,准备对汉中动手。
等到曹军对汉中进攻,孙权对合肥进攻,曹军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曹军主力将会僵持在汉中和合肥附近,面对着荆州方向的曹军将会十分空虚。
要是操作得当,夺取几个郡县应该不成问题。
所以刘琮才召集谋士询问一下大家都意见。
大部分谋士,包括马谡; 蒋琬等人都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荆州可以暂缓出兵,等到孙权和刘备与曹操从物理上打成一片的时候在趁机出兵。
最好一鼓作气收复整个南阳,将战线推到淮南一片。
不过也有提出异议的,比如庞统。
他就提出了比较悲观的想法,他不认为在曹操熟悉的陆战之中,曹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他直言不讳的说着很有可能是曹操布置的陷阱。
不过这样的声音还是少,刘琮的幕府大部分谋士都认为这绝对是个好机会。
因此,刘琮决定启用最新成立的军谋府,问一下几个新上任的军谋参将的意见。
“吴武,你们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刘琮看向站在左列的一行年轻面孔问道。
“主公,根据某的推算,如若出兵只有三成的胜算。”吴武缓步走出来,回答。
“为什么?”刘琮问道。
吴武走上前,非常认真的从衣袖抽出一张纸。刘琮看到是一张前线的地图,上面用木炭标画了好几条线。
“在计算来看,北方曹操所有的兵力约四十九万; 总兵力是我们的三倍之多。”
“不过其疆域也不小; 在合肥到彭城共驻扎曹军六万; 用于防备江东孙权。”
“在关中,一共有七万关中军以及五万西凉军,配上西调的曹军一共有十六万军队在函谷关以西。”
“曹军尚有十一万兵马驻防在并州,冀州,幽州,用于防备公孙度与异族。”
“在淮南曹军只有三万,中原曹军十三万,可迅速动员支援的曹军就有十万之多。”
“所以根据军队数据来看即可值知道,北方曹军兵力并没有那么紧缺。即便是江东吴军北伐,成功攻下合肥城,也仅仅只是牵制曹军四万兵马而已,曹军依旧有六万兵马可以南下支援淮南。”
吴武的一番从数据出发,对战场形势一阵解释之后,刘琮幕府的几个谋士顿时不乐意了。
“吴将军是否有些太悲观了,先不说曹操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兵力。即便是真如你所说的那样,我荆州军实力强横,也可以轻松战胜曹军的。”马谡有些不乐意的走上前反驳道,他可是跟着刘琮一起从荆南打到荆北的,他相信荆州军绝对可以正面击败曹军。
“即便以我们现有的兵力可以击溃驻扎在淮南的曹军; 也会损失惨重。到时候战线一拉长,而这样的话我军战线很可能拉长,侧翼的将会暴露在上庸方向的曹军面前。”吴武看了一眼马谡,不卑不亢的回答。
“府主,从现在来看,仅仅荆州方向战场纵深太过狭窄,从上庸到江夏仅有百里的距离。若是曹军从上庸方向急行军冲击,荆州军很有可能被切断后路的。”这个时候童平走了出来,手上拿着一个稿子念起来。
这个稿子是邓艾给他的,因为邓艾结巴还没治好,所以只能让童平代替他回答。
军谋府几个新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