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北之王-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二人不久即发生府院之争,徐以北洋元老资格应邀抵京,先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后又调解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矛盾。
黎元洪去职后,徐世昌经皖系军阀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他标榜“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于上海召开南北“议和会议”但无结果。
五四运动发生时,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及陆宗舆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份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
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获胜,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锟、吴佩孚指徐世昌总统为非法,迫其去职,自此徐世昌退出政界,居住天津租界。
等到张作霖夺取北洋政府大权后,先派赵尔巽一请其出山。遭拒绝后,二派张作相前往相邀,依然被拒绝。直到去年,张作霖亲自前往天津,才将这位北洋政府前大总统请出山来,做了张作霖的副总统,也成了张作霖的头号智囊。
对于徐世昌这样一位可谓是乱世之中一能臣,一代真正大人杰的人物,唐朝再飞艇上的时候,就已经让小猫将其全部资料传来,全部掌握。
此时这样一位人杰,竟然屈尊降贵、弃长称幼来与唐朝称兄道弟,唐朝心中即是高兴,却也清楚其背后真是目的:现在全中国、全世界,老子最是兵强马壮。你个老小子逢迎老子,无非是想一旦有什么时局变化,给你个老小子留条后路。。。。。。
知其心思、晓其用意,与徐世昌寒暄几句后唐朝踏上机场草坪上铺设的长长红地毯上时,徐世昌开始向唐朝一一引荐起与他一同来迎接唐朝的北洋政府要员们来。
“这位是国务总理潘复、潘馨航。。。。。。”
“这位是财政总长王永江。。。。。。”
“这位是内政总账沈瑞麟。。。。。。”
徐世昌每介绍一个人,唐朝与他们握手时,脸上都挂着和蔼的笑容。但是心中却对这些人与小猫传来的资料做着小对比。
等到徐世昌介绍完北洋政府派出的迎接人员后,唐朝也向他引见其自己的随行人员来。
“这位,相信菊人兄不陌生吧?吴子玉,现在是我西北军事委员副委员长兼三军副总司令官。。。。。。”
“自然相熟,子玉贤弟,别来无恙啊?”唐朝介绍吴佩孚以后,徐世昌立即对其拱手一礼,含笑继续说道“子玉贤弟能在河南大义释兵权,加入到新华老弟阵营中去。真是天下第一大义啊!若换做其他人,怕是河南又要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呀!”
与徐世昌也的确是老相识,吴佩孚也就没有做作许多,直接抱拳回礼道:“子玉谢菊人兄理解和赞赏,子玉之能实有限,远不及菊人兄辅袁公、掌大权后,还能屈尊出山再助张大总统的大才、大智、大德啊!”
得。真尼玛的了!你们老熟人一见面,就先互相吹捧起来啦!
看到徐世昌还要与吴佩孚继续说什么,唐朝可不想在这飕飕冷风中陪他们站太久。
上前轻拉一下徐世昌。让他身子向前挪了一步后,唐朝指上正面对他的人介绍到:“这位,是我西北军政府的行政院长楚宣。”
“哎呀。楚院长大名,菊人如雷贯耳。真没想到,竟也如此年轻俊朗呀!”
“这位是我西北军政府的交通总长于右任先生。。。。。。”
“啊呀,于先生书法,菊人早已视为当世至宝。久有墨宝,今日始见您真面目,当真是又一幸事也!”徐世昌说话间,一把抓住了于右任的双手,脸上竟然满是激奋表情。
已经有了吴佩孚前车之鉴,唐朝可不希望在这瑟瑟风中看着他们这些人互相吹捧下去。所以对于右任使了一个眼色。
见到唐朝的眼色,于右任很清楚他们周围委座很讨厌政客之间盱眙萎靡这一套,只是淡淡笑了一下,对徐世昌说道:“菊人兄客气了,小弟只不过钻攻了草书一法。其他行为之上,还远不及菊人兄造诣深厚呢!”
“这位是我西北军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相信徐大总统也不陌生吧!”直接打断二人对话,唐朝手指顾维钧对徐世昌介绍到。
眼睛笑得咪成一条缝,徐世昌伸手与顾维钧握手时,嘴上说道:“那是自然。顾总长过去与在下私交颇深,亦曾为在下正位时肱骨重臣。真没想到,竟然也加入到了新华贤弟麾下呀。。。。。。”
“这位,是我西北军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总政治部部长蔡锷、蔡松坡。。。。。。”
唐朝不再给徐世昌与随行而来众人寒暄的机会,一个接一个快速的介绍起来:总政治部副部长邓演达、总参谋部副部长孙连仲、总后勤部副部长邓宝珊、总装备部副部长胡景翼、第四军军长兼总参谋部副部长卫立煌。。。。。。
军职随行六人一介绍完,唐朝最后才介绍到一个一直不出声,也是一身戎装的女军官:“这位,是我的内人,二夫人。现任西北军事委员会军事统计局常务副局长的秦兰心、秦少将。”
“呀!我道是谁,原来竟是新华贤弟内人呀!”徐世昌一双老眼在这时泛起一阵精光,紧盯着秦兰心继续说道:“久闻新华贤弟八位夫人,各有千秋却全是当今天下美轮美奂的绝世佳人。今日一件,果非凡间当有之绝代佳人呀!”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o_m
“徐总统您过奖了!”被老家伙一双色眼上下打量着,全身有些不自在的秦兰新却只能赔笑中对其敬了一个军礼后,任由老东西握住了她的手。
显然也很清楚面前这位绝世佳人,就算他在一见为之倾倒。但经久以来国学造诣,让徐世昌还是克制住了原始野性,只触了一下秦兰心一双娇嫩小手后,就抽回了手。
手是抽回来了,但是他的眼睛依然不离秦兰心那张俏美的脸:“老朽可没有过奖什么,倒是感觉这世上任何词语,都无法切实说出弟妹你的美貌呢!”
“咳、咳、咳。。。。。。”
不想再让徐世昌的眼睛盯着自己老婆不放,唐朝咳了起来。
闻听咳声,徐世昌才意识到克制得不够,还是有些失态了。毕竟面前这个小美人是人家唐朝的二姨太,而且据说是唐朝第一个女人。现在他如此这般,实在有些太失礼。
自我找个台阶下,徐世昌连忙转身对唐朝说道:“西北风大却不伤内脏,北京这的风虽不及西北风大,却是分分侵袭五脏。新华老弟,我们还是赶紧上车,别再继续在这风中多言。张大总统,现在还在总统府内等着我们呢。”
靠!你个老家伙!心里暗骂徐世昌,唐朝面上却是赔笑着,在徐世昌引领下很快钻进了停在草坪上红地毯尽头的汽车中,向着城中疾驰而去。。。。。。(未完待续)
………………………………
第213章 一见面就想要飞艇!
红砖碧瓦,高墙耸立。长龙一般的车队,一路风驰电掣。前面有北洋军四辆唐朝送给张作霖卫队的汽车开道,很快唐朝就看到了那座承载了太多帝王故事的紫禁城。
车队在金水河上鱼贯而过,从**进入到了紫禁城中。不消片刻,就停在了中南海紫光阁前。
一袭北洋军大元帅服的张作霖,看到唐朝从汽车中走下来时,马上被其身后的张学良一捅后腰,径直奔唐朝快步迎上来。
“妈了个巴子的,新华老弟,你可让为兄真是好生苦等啊!”根本没给唐朝做任何反应的机会,张作霖一个熊抱,直接将唐朝死死地抱入怀中。
只能回手同样还以拥抱中,唐朝说道:“张大哥,小弟也早想与您相见,盼这一天盼了好久啊!”
“哈哈。。。。。。”放开唐朝,张作霖爽朗一笑,拉起唐朝的手就向紫光阁里面迈步时,嘴上继续说道:“妈了个巴子的,咱兄弟俩今个儿终于见着面了。晚上,晚上老子给你摆他个满汉全席,咱兄弟俩,不醉无归。”
“那是一定,那是一定。”唐朝赔笑着说话间,被张作霖牵引着很快走入到了紫光阁中。
紫光阁,初为明武宗朱厚燳跑马箭射之地,名曰平台。“台高数丈中作团顶小殿,用黄瓦,左右各四楹,接栋稍下,瓦皆碧。南北垂接斜廊,悬级而降,面若城壁……”。后来废台建阁。到崇祯时面貌已大不一样,“阁甚高敞,树阴池影,葱翠万状,一佳景也。”
到了清朝,紫光阁做为皇帝殿试武进士和检阅侍卫大臣较射之所。从康熙二十九年后,每年十月十八日左右。皇帝在紫光阁前考试武进士马步箭、弓、刀、石科目。
并由皇帝钦定一甲三人,二甲五人,三甲前列十人的人选。入选者。择其优秀充当御前侍卫。康熙帝曾留有紫光阁阅射诗一首,中有“队引花间入,镳分柳外催”之句。
清高宗乾隆时期。西征南讨,国运达到巅峰。紫光阁的地位就更为重要,达到了它的显赫时期。
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便与紫光阁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十全武功”,即是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平定回部、两次征服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征伐缅甸,一次征伐安南以及廓尔喀两次受降等。
今天看来,这“十全武功”,有镇压人民起义,征讨邻国的一面是不应赞许的。而平定国内叛乱,打击外国的入侵,维护国家的安定统一,则是有历史意义的。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就奠定于乾隆时期。
在乾隆的“十全武功”中。尤其是平定准噶尔和平定回部之乱,是乾隆皇帝最为重视的。为了宣扬他的西征武功,表彰成功诸将士,乾隆于廿五年命重新修葺紫光阁。并于翌年新正,举行了落成典礼。
一走入内院,最先映入唐朝眼帘的。是那座“下马必亡”碑。“诘戎求世德,宝训揭鸿文”。碑上镌刻着乾隆十七年和乾隆廿四年两道谕旨,勒石立碑置于紫光阁内正中,乾隆这两道谕旨,是鉴于满族入关以后,八旗子第日益崇尚浮华,喜文厌武,弃满语习汉语者日众。
为了继承发扬满族的骑射传统,乾隆在谕旨中告诫子孙不要忘本。他在谕旨中先推出先世圣训,“我祖宗躬亲劳瘁,勤求治理,榘护相传,罔敢逾越。以立万世之丕基。至今感受无疆之福者,皆仰遵明训所致也。我朝满洲先正遗风,自当永远遵循,守而罔替。”立碑正是要“我后世子孙,庶咸知满洲旧制,敬谨遵循,学习骑射,娴熟国语,敦崇淳朴,屏去浮华,毋或稍有怠情。”
从碑边走过时,唐朝还是很清楚地,飞快地看清了碑上的字。看完这些字后,唐朝心里却暗骂起来:该死的满清鞑子,当初你们蹂躏中原,还想着让你们的子孙万代都骑在的中原汉人头上。如果现在乾隆复生,看到你们的子孙大多数已经完全成了市井之徒,会作何感想呢?
也看到了唐朝注视“下马必亡”碑,张作霖笑着骂道:“妈了个巴子的,这块碑是他娘地前清鞑子乾隆皇帝时候,就已经立在这里了。怎么这,新华老弟要是看着不不顺眼,一会老子就让人把他拆了扔到金水河里去。”
“别、别、别!”一听张作霖此话,唐朝马上摆手间说道:“虽然这东西是满清鞑子遗留下来的,可是毕竟是记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