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北之王-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位,我希望在座的所有将军必须统一意见,明确态度。我们是在进行一场战争,不是儿戏。战场上不该继续存有任何对敌人的怜悯。应该竭尽全力去杀伤、抓捕那些敢于与我军为敌的人。
我希望,从今天、从这次战地会议结束后,我们的军队里不再出现任何抵制使用毒气弹的情况。迈科将军、约瑟里德夫将军,二位说这是不是很重要、需要我们盟军之间立即统一意见、明确态度的问题呢?”
被点名问到,迈科只能硬着头皮抬头望向讲台上的顾品珍。重重点着头大声答道:“请司令官阁下放心,从今天开始,我国参战的部队绝对不会再对敌人心存半分怜悯。什么人道主义,与我的士兵生命相比,我的士兵才最该享受人道主义。”
“是的,司令官阁下。血的代价告诉了我,不应该再去讲什么人道主义。”约瑟里德夫也点着头,接过话说道:“所以,请您放心,从今天开始。只要您说让我们使用的武器,我军绝对不会再出现任何质疑和抵制的情况,只会全力服从并坚定地执行您的命令。”
痛定思痛,该死的荷兰人、愚蠢的丹麦人!不是你们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你们***还得跟老子唱反调。
心知这两个家伙这次说的会是真话了,顾品珍不再继续在一个问题上多费口舌。
一串串命令,旋即从孤品真的口中发出:“今天,我们的目标是攻占格拉斯哥。我命令,第二集团军群,在第一、第三集团军群配合下,上午十点前必须攻占邓迪城。午饭前,全军开抵格拉斯和城前……北方方面军即中央方面军一早先来了一次批判性的总结会,在西方方面军胡一刀这里,却不需要那么费劲了。
从海上,在昨天下午赶到西线战场上的三个德国陆军整编军、十二万人,是昨天下午以后整个战场上最抢风头的部队。
德国人不只适用了芥子气,鼠疫毒气弹、炭疽菌毒气弹以及催泪瓦斯弹,这些德国人从安西后期购买了技术合作生产出来的生物化学武器,成为德国三个军最主要的战争利器。
二十一万人,杀伤英军这么多军人的同时,胡一刀也很清楚的知道。这三支德国的部队,在昨天下午两点到凌晨三点的十三个小时内,至少让四十万英国平民为他们的军队做了陪葬品。平民的死亡数字,还在持续增长着。。。。。。
胡一刀不是顾品珍,崔可夫也不是迈科等人。
一直带着部队冲锋在第一线的崔可夫,昨天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带着第十六集团军和爱尔兰共和军的两个军,在斯托克城便一次性活埋了三万名死忠于其皇室的英**人。
凌晨五点开始,第十六集团军和爱尔兰共和军的两个军组成的第一集团军群,对着伯明翰就是三千发毒气弹扔了下去。在顾品珍发火大叫时,胡一刀正坐在斯塔福德的临时指挥部中,悠闲的品尝着缴获来的蓝山咖啡。
崔可夫一身征尘地推开了房门走进了指挥室,先是咧嘴一笑后,对胡一刀说道:“胡总司令,我们的三千发毒气弹,至少杀伤了英军九万名士兵。我请求您允许,再拨给我们三千枚这样的炮弹,嘿嘿,我保证半个小时后,让您坐到伯明翰城里去米德兰银行清点黄金。”
一手端着咖啡浅酌一口,胡一刀抬头看了一眼这个只有二十七、八岁的异族上将一眼,淡然地说道:“三千枚这样的炮弹没问题,关键是你能不能不总让你的士兵,去给我屠杀平民呀?
坑杀那些不死不投降的英军,都会在战争结束后,搞不好给你我都带来麻烦的。你还一个劲地,让你的士兵屠杀平民。崔可夫将军,你不是希望战争结束以后,你我前面受奖、后面进监狱吧?”
闻言再次坏笑一下,崔可夫走到了胡一刀面前。
从桌上拿起一根雪茄,叼在嘴上点燃后,他说道:“我亲爱的胡司令,不杀真不行呀!那些英国佬,什么平民呀!街道上,一个不小心我们的士兵就遭了黑枪。
等抓到开枪的人一看,居然是个妇女。这样的事情,发生多少次了?所以,不杀不行的、我宁愿战争结束之后进监狱,也要杀掉一切可以抓到、可以看到,可能会给我的士兵带来生命危险的英国佬。”
崔可夫说的这种情况,从博尔顿开始的确不只一次出现了。在北约军队攻占下利物浦之后,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一名第十六集团的中校团长本想去慰问一下当地百姓,结果刚走进人群,便被那群英国佬围攻打成了重伤。
随后,更是发生了几个中尉、上尉军官,在街道上被英国平民拿着自家猎枪暗杀的事情。这些情况的出现,是让崔可夫冷血地下达对一切可见到、可抓道,可能会对北约士兵造成人身伤害的英国人最大一个主要原因。
西方方面军走过的这些地方,前面是德国人的攻城略地,实际上从昨天下午开始,崔可夫和爱尔兰的两个军,一直就在做着这样屠杀的事情。
知其言非虚,也知别无他法,胡一刀略作思索后说道:“崔可夫将军,不一定非要杀光才能彻底解决掉我军士兵非战场死伤的情况的。那些英国平民,你给我抓起来。丹麦的格陵兰不是已经同意作为我们的战俘集中营重点地区了吗?抓到以后,全都送那里去。
格陵兰那个天气,不比北极圈里面好多少,我想您是知道的。委座之所以要丹麦同意将那里辟为此次英伦战役集中营重点兴建地区,实际上也是在变相的虐杀一切敢于顽抗的英国之敌,而且不会被指责屠杀、不会违法犯罪。我们呢,也该遵从一下他老人家的想法嘛!”
格陵兰集中营计划,崔可夫是清楚的。唐朝力主之下,丹麦人将那片比安西北极圈以内地区环境更恶劣的地区,全部划定位战俘集中营兴建去时,崔可夫便猜测出了唐朝是要再玩放逐之计,要将抓到的英国顽抗军民全扔到那里去自生自灭。rq
………………………………
第410章 霍羽林一战成名,两路大军合围伦敦
集中营,与此时在北极圈内生活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三个民族以及土库曼人不同。已经被安西宪法,正式定性为安西华族之外少数民族的其他民族,虽然生活在北极圈内。但是唐朝在农业改造、大棚计划推广时,是将那些地方做为了重点的。
既然那些地方是大棚计划推广的重点,至少在生活条件上,还是可以逐渐好起来的。可是丹麦不是安西,他们是没有那个能力,使格陵兰环境改善到逐渐好起来的。
将英国人扔到那里去,唐朝也不会让安西的政府去支持那里条件变好起来。毕竟,安西国内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已让唐朝和他的政府财政上一直处于拆东墙、补西墙,勉强应付的状态,根本无力再去帮助别人搞不属于安西的地盘了。
心中清楚知道这些,崔可夫猛吸了一口雪茄烟,走到电话前拿起电话。
接通了前方爱尔兰共和军一个军长的电话后,他下达了命令:“我命令,我集团军群,立即停止对英国平民的一切暴力和惩虐行动。所有敢于抵抗我军的人,全部抓起来、用铁丝给我串起来,然后等待海军和飞艇部队将他们扔到格陵兰去。。。。。。”
看到此时崔可夫的表现,胡一刀内心里生出另外一种想法:委座真英明,还好这个孙子***成了我们的战友。不然,这个家伙没准现在屠杀的人。就是我炎黄子孙呢!这样的人,还真尼玛的不能小觑。。。。。。
。。。。。。
南线战场上,一夜之间霍羽林攻破汤顿城,旋即猛攻之下迫使英军二十万人从布里斯托尔退缩到南安普顿城。
兴登堡亲自赶到了一线,一见到身上军装已满是尘土与硝烟地霍羽林,他快步走上前去。
边附身为霍羽林拍打着身上的灰尘与泥土,兴登堡说道:“我亲爱的霍羽林将军。原来伟大的唐朝先生并非吹嘘您如何!我真的很佩服、很赞赏您的能力呀!只用了八个小时,您只带着一个军就连续攻破英军两道防线,说明伟大的唐朝先生战术、战法。确实无敌天下。”
淡然一笑,回手也为兴登堡拂掉军帽上的一块泥土,霍羽林说道:“尊敬的元帅。我们伟大领袖的战术与战法,我还只发挥出了不到十分之一。我请求您、请求您允许让我带着我的部队,继续追击敌人、向南安普顿进军。”
“哦,不。”摇了摇头,兴登堡说道:“亲爱的霍羽林将军,南安普顿那里不需要您再去劳神。以保罗?埃米尔?冯?莱托…福尔贝中将,已经带着我们德国的四个军赶到那里,现在,已经与道格拉斯?黑格亲自指挥的四十万英军在决战中了。
当然,您要想继续作战。我会坚定的支持您。不过,您的目标不是黑格那个老家伙,您的目标将是驻守斯文顿城的埃德蒙?亨利?海因曼?艾伦比和他的二十四万英军。怎么样?有把握在一天之内,将艾伦比赶进伦敦城吗?”
埃德蒙?亨利?海因曼?艾伦比,这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唯一儿子的英国陆军元帅。一听到这个名字,霍羽林脑海里立即浮想出了过去曾经在唐朝那里看到过的有关英军所有高级指挥官档案中,属于这个陆军元帅的资料来:他先是就读与世界上“五大军校”中,与伏龙芝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圣西尔军校和安西国防大学齐名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最早,曾服役于恩尼斯基伦龙骑兵部队。在那期间,参加过对博茨瓦纳的远征作战。后来考入钱伯里参谋学院后与正在南安普顿的那位黑格元帅是同窗。
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他供职于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的参谋部并活跃在战场上。面对布尔人的游击战术,他指挥一个骑兵队,赢得了大胆指挥官的名声。战争结束后,艾伦比晋升为陆军上校,回国担任第五皇家枪骑兵团团长。
之后,这位如今已成为英军最有实力的陆军元帅,曾经担任过英国第四骑兵旅旅长和骑兵部队监察官职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艾伦比的表现可以说是英军最抢眼的一人。无论是西线战场,还是中东的三次加沙之战。直至让其一战彻底成名的美吉多战役,艾伦比的表现连唐朝也不敢否认、更加不敢轻视。
能够在战场上遇上一位连唐朝都不都敢轻视的对手,霍羽林沉静几分钟后,脸上浮起了冷笑。
对着兴登堡敬了一个军礼之后,霍羽林大声地说道:“尊敬的元帅,请您放心。八个小时、我只需要八个小时。不将艾伦比赶进伦敦城,我愿意接受您的一切惩罚、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与此同时,在斯文顿城中的艾伦比,正对着作战地图边看边进行着战略部署。也许,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只在二十分钟后,他和他的部队便遭遇到了人生中最大一次挫折。。。。。。
九万多人的暂编第一军,在霍羽林带领下,如闪电一般突然出现在斯文顿城西南方向时,艾伦比布防在一线的三个师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打死两万一千人、俘虏一万三千人。只有不到两万名士兵,仓皇地逃到了第二道防线中。
接到报告的艾伦比,立即下令让归他调遣的三个英军飞行师全部派上了天空,去支援他的第二道防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