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北之王-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他如此说,唐朝狡黠一笑。先是看了一眼胡佛,旋即对丘吉尔说道:“原本,我和胡佛先生事先电话沟通准备给美国的配额,只有二十四万桶。丘吉尔先生,您确定您愿意出一百二十亿华元,来换取这二十四桶的配额权利吗?”
先是一怔,丘吉尔显然没有想到,实际上唐朝事先已经与胡佛暗中约定好了如今配额分配的方案、并非唐朝一个人的建议和决定。
他愣了一下,心中迅速揣思一番以后。轻叹一声道:“我愿意,好吧,就一百二十亿华元,我恳请亲爱的唐,您将那二十四万桶的配额权转让给我们大英帝国吧!”
看他竟然答应了,唐朝和胡佛同时在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因为前一天夜里,在胡佛向朝唐朝要更多资金支持去解决其国内经济衰退危机的时候,唐朝想出了配额换资金的这个坑人的主意。
而当时两人最先想到、并且能够确定的,就是全力在重建其国内工业体系的丘吉尔。只有他。才会不惜血本为重振工业强国,而抛重金来换取配额。
如今,果然是丘吉尔确定拿一百二十亿华元换取三年内每个月二十四万桶原油的配额了。唐朝刚刚答应追加给美国六十亿。这一转手却从英国身上又多赚了六十亿万回来,让安西和美国来了次皆大欢喜。
接下去的谈判,迅速因唐朝此举变了味道。唐朝不但将本计划分配给美国的二十万桶转让给了英国,随后更是直接抛出剩余三十六万桶配额权,让法国、土耳其和意大利三国在这样一个元首级、超重量会议上如商人一般竞标起来。
最终,墨索里尼以九十亿华元,额外取得了本归属安西的十二万桶配额权。法国和土耳其,也以同等价位。换取了另外二十万桶配额权。
当《地中海和平协议》正式签署时,唐朝不但确保了无人敢觊觎安西在利比亚中南部每个月一百二十万桶的原油进口配额权。还从与会的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意大利身上,狠狠地捞回来三百九十亿资金。
去除之前允诺给胡佛和美国的二百四十亿,一次七国元首会议,安西直接白白得了一百五十亿的巨资收入。这个消息一传回天京,更让杨永泰、蒋方震等人开心得彻夜欢歌、把酒言欢进行庆祝……
塞浦路斯会议似乎应该结束了,然而在最后时刻,唐朝却向与会国家元首们提出了两个新的建议:。第一个建议,原油供应过程中,桶的分量目前因各国度量衡不桶,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将每桶定制为一百五十公斤,将更有利于国际原油贸易。
第二个建议,欧洲国家及美国,是主要的燃油需求市场所在。建议各国建立一个专门负责能源事务的部门,定期与西亚、北非和其他国际原油输出组织成员国进行配额协商。这样的话,将不再需要一定要各国元首都在百忙之中抽空聚到一处来进行商谈。
这两个建议唐朝一提出,立即得到了与会各国元首、尤其是利比亚国王的支持。于是,在《地中海和平协议》正式签署的第二天。塞浦路斯会议七国元首同时向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发出了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商体制、能源部长或贸易部能源司长会晤机制的倡议书。
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输出国家群体,是西亚各国。那里原本就是被安西牢牢控制着的,自然是唐朝登高一呼,马上换回四方应诺。
北非的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处于多国仍然在暗中争夺决定性控制权中。但是此次是安西、英法美四个大国同时发出的倡议,他们也迅速地表示全面支持并接受这个建议……
这一系列消息传到德国,希特勒听到后却是彻底沮丧到了极点。他似乎明白了,所谓的索契五国元首会议和塞浦路斯七国元首会议,实际上是唐朝斩断德国能源进口的一个新的手段。
伴随着七国元首会议的结束,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紧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召开了一次部长级会议。经各国协商,只短短十天之后,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便正式出台了一套新规定。
从1933年9月起,各石油输出国不再进行散售式出售原油。转而,全部采取了产量配额机制。从九月份开始,全世界的产油国家,都将先进行预售谈判。在确定好配额与价格之后,对有需求的国际进行定期出口。
未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承认和许可的国家,是根本无法得到各产油国家出口配额的。而德国,恰恰是在唐朝为首的各国围堵之下,一直没能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许可的国家、
如此以来,全世界每个月两千四百万桶原油的出口配额,立即便被安西控制住了一千五百万桶。
美国取得了其中二百四十万桶、英国总数为一百五十万桶、法国一百三十万桶。就连日本,也在美国主张下得到了二十四万桶的配额,唯独德国被石油输出国组织彻底排除在了石油贸易大体制之外。
没有燃料,再多的战车也注定不能在战场上为其取得胜利。希特勒意识到了这一点,威廉二世皇帝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塞浦路斯会议结束一个月之后,这两个家伙终于为了燃料问题,第一次波茨坦进行了一次秘密会晤。
几天后,德国方面传来消息:威廉二世皇帝与首相希特勒全面达成协议,共同呼吁西方集团军群和东方集团军群司令官,全部重新回归希特勒为首的内阁领导之下。威廉二世主动放弃了德国三军总司令的名衔,将实际军权重新交还给希特勒首相。
为了避免德国本国出现能源危机,希特勒一重新取得国家的实际大权,便下令边境部队不再对走。私燃油进行任何打击行动。相反,支持波兰、比利时、荷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瑞士、法国等国家的走。私分子,向德国走私燃油……
“哈哈哈……”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唐朝站在总统府顶层的瞻望厅中爆出了一阵狂笑。
笑声停止后,唐朝回转身体,望着身后站着的杨永泰、顾维钧、宋子文等人,阴冷地说道:“希特勒彻底乱了,他的臭牌频出。嘿嘿,这他妈的注定,至少几年之内,他都无法真正再来对我们形成威胁。
他不是想要靠私运燃料,去支撑他军队的使用吗?好,我帮他一下。畅卿兄,以后每个月我们给司徒美棠一万五千吨柴油、一万五千吨汽油的自由贸易权。嘿嘿,让司徒老先生,给我以私运燃料彻底搅乱德国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554章 新变大时代(上)
一场能源引发的地中海战争,因为安西的突然高调介入和随之而来唐朝一系列的行动宣告结束。
这场地中海战争,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胜败。无论是攻入意大利本土的英法联军,还是借维和名义入侵利比亚的土耳其。最后事实上,全都还能按照唐朝的意愿,化干戈为玉帛地接受了唐朝提出的一系列停战为基础的国际大合作计划,而将胜利或失败烟消云散。
在这场战争结束以后,由于安西的介入,使得原本处于劣势的利比亚却成为了获利最大的一方。
在塞浦路斯七国元首会议结束之后,为了能够让利比亚出产更多的原油。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四个国家,在一年中争先恐后地向利比亚投放了六十亿华元的总资金。这些资金,只有四分之一被用到了利比亚民生上。其余的,全部变成了座座油井。
土耳其虽然不如四大强国一般经济实力雄厚,但在塞浦路斯七国元首会议结束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凯末尔便派出其外长与安西的顾维钧在天京进行了一翻旷日持久的谈判。以土耳其海峡安西自主航行与同行特权,免检免税特权,向安西借到了九十亿利比亚东部重建基金的支持。
凯末尔很清楚,唐朝肯借钱给他,绝对不是只是为了土耳其海峡的航行特权与双免特权。所以,为了避免安西再次对土耳其动怒,他将这九十亿资金全部也在一年时间内投放到了利比亚东部,用于重建利比亚东部地区工业体系。
在利比亚这一系列的大重建过程中,事实上得到最大实惠的,还是安西。技术上,掌握着全球最先进油井建设的安西各勘探公司与能源公司,是伊德里斯一世和利比亚国内自上而下全部最为推崇的建设者大军。
这些公司。只是从利比亚北部、东部地区这一年的大重建中,便为安西赚回了多大两百七十亿的外汇资金。总额为三百三十亿的北部和东北利比亚重建资金中,实际上流落到利比亚当地的只有不足五十亿。流落到其他国家的只有不到十亿而已。
而在这一年之中,得到更告诉发展的,却并非是北部、东部利比亚。在安西控制的利比亚中部和南部地区,十天一批油井树立起来、一个月便是一大批油井开始产油的“利南能源工业奇迹”持续上演着。
艾德里、奥巴里、塞卜哈、迈尔祖格的利比亚中部地区能源工业体系。只在半年时间内便由安西的一百二十亿重磅资金构建完成。这个体系的构建完成,使得利中工业圈让利比亚中部、南部地区的每月原油产量,在半年后猛增至月产两百五十万桶。
而随着唐朝在天京挥了挥手。焦夫、济甘、库夫拉为中心的利比亚南部山区能源工业圈也在随后半年时间,用八十亿资金营建完毕。七国元首会议顺利闭幕一年以后,利比亚南部月产原油也迅速达到了五十万桶之巨。
一个年产三千六百万桶原油的利比亚,在七国元首会议第二年、塞浦路斯欧盟国家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外长会议正式成为一种国际新体制呈现时。事实上,已经成为了非洲地区,最先富足起来的经济强国。
伊德里斯一世在欧盟国家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外长会议召开之前,先行接受了唐朝的全民社会福利主义改革建议。
所以当这次外长会议召开的时候。利比亚人民居住的房屋全部由该国政府工费提供。从公共设施、到医疗卫生,再到教育和交通等设施,全部都由伊德里斯一世为首的利比亚王国政府买断。使得四百万人口的利比亚,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真正全民高福利的非洲明珠国家。
不过在大搞社会福利主义改革的同时,伊德里斯一世在军事上的作为。却很快成为其让反对派们指责的重点。因为在这一年之中,利比亚中部和南部地区,安西陆续派驻了四个外籍兵团师和第一集团军全部兵力“协助利比亚进行防御和保护安西商团安全”。
伊德里斯一世自身,却接受了唐朝另外一套建议。非但没有在国际社会允许前提下,用利比亚本国国民扩建出强大的自主军队。
相反。大批雇佣安西的军官和来自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外籍退役军人,他在一年之内组建起了陆军六个师、十八万人,海军一支舰队、六万人,空军六个师、十八万人,总计四十二万人的现代化外籍雇佣兵新军。
这支新军,用利比亚国内反对派人士精辟地话来说,是“全部掌握在安西人手上的新军,是安西唐朝进一步控制利比亚国防的另外一种软手段”。
面对这些反对派的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