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北之王-第5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筹对应敌策,已经说明你个老小子变得适合做故土领袖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557章 厚黑控东北,不怕小日本死灰复燃
小日本欲东山再起,对于唐朝而言其实不算什么坏事。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蒋介石那个家伙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似乎在张群等人长袖善舞之下,在国际外交上找到了一种能够成功拉到援助又不给安西、唐朝制裁那些给予其援助的方法。
蒋某人的这套方法,其实唐朝如果想破除掉也不是难事。其主要的方法,就是借着唐朝喊出的人道主义大旗,向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求助粮食和基本生活物资援助。唐朝封锁的只是南京政府的军火和资金,没理由去封锁蒋介石的生活物资援助。
然而这些来自英、美、法等过的基础生活物资运到中国以后,蒋某人并未将其真正用到救济剩下那不足六千万、其中一千万人还生活在赤党统治地区的人民。他拿去做了什么呢?全都拿去卖给了南洋那些新生的独立国家。
南洋国家按道理来说,都是不缺少粮食的。可是他们为什么向蒋介石买这些粮食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安西帮助南洋以及东南半岛各国取得独立以后,因为正在全力布局发展欧洲以球制约德国。故而,对那些地方的工业支持上并未达到之前唐朝承诺的规模。
纵然遍地都可种植出好的水稻,可是没有先进的机械,造成了东南亚同盟十三个国家都对机器碾压出来的上等米和面趋之若鹜。如此一来,欧美国家援助中国的上等米和面。自然在南洋那些国家就有了大好的销路。
蒋介石就是用这个机会,或者直接与那些国家政府合作。或者派出他手下的人以公司名义直接向那些国家销售。用欧美各国支援给他的粮食,从南洋地区换来了大批日军遗留、安西军队扔下的淘汰军械,从而竟然在短短两年不到时间内使其军事实力也倍增起来。
陆军上,蒋介石如今手上拥有的是增加了战车、每个装甲步兵师保准配备三十六辆小日本生产的战车。士兵们全部都是德国的轻重装备,满编八千人的、这样的步兵师他搞出了二十四个师来。国军的德械步兵师,总人数接近了二十万人。
在德械之外,蒋介石用私运模式,还武装出了同样装配了三十六辆美国战车、满编八千的美器装甲步兵师三十六个。国军的美械装甲步兵师。达到了接近三十万人之众。
此外,十二个法械师、十二个英械师和十八个完全就是靠从南洋得到军械的安西装备师,蒋介石手上的八十万陆军,成了军械上的五国联军。其战斗实力,也在最近两年的实战与操练中,变得很是有模有样了。
陆军是强大了,但是蒋介石最苦恼于唐朝对其封锁的。还是让其无法发展出强大的海军。没有强大的海军,注定他老蒋就只能当旱地上的大象、永远不能成为真正叱咤沧海的神龙。
但是这个家伙也还真不是白给的,你唐朝不是让他弄海军吗?好,他又变着各种私运、借力打力的模式,弄出了九千六百架美、德、英三国生产的战机,组建出了八个军、三十二万人的国民新空军来。
如此以来。一百二十万主力部队的蒋中正,事实上在战斗力上,只要让其在本土作战,完全不会再怕小日本。没海军,唐朝也完全可以相信。只要小日本敢冲上中国大陆,他老蒋至少可以放开沿海跟小日本死磕上很长一段时间。
更何况。张学良虽然只是名义上重新做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在国家与民族大义问题上他还是很愿意跟随老蒋确保中国不为外敌所欺凌的。
张学良不愿意真的放弃割据东北,真实的原因还有两点。第一点,是唐朝在帮他打跑小日本、完全收复东北地区以后明确地告诉了他:你小子别再去给蒋某人当二把手,就给你爹的东北王大旗重新扛起来。蒋某人让你全心保东北、建东北、兴东北你就听他的,跟你玩猫腻你就给我反了他。打不过他,唐叔会帮你的……
第二点,是蒋介石一直在跟赤党在湘西、赣东、闽北、浙南、苏南、苏北、皖北、豫南、黔北等处激烈的消耗着。从前归顺蒋某人的徽军、齐鲁联军、湘鄂联军等部,已经给蒋某人通过对赤党的作战,消耗得几乎全都殆尽了。
从现实角度去看问题,张学良可不希望他们父子两代人经营起来的东北军,也跟那些个事实上早已失去了领军人物才被迫投靠蒋某人的小军阀旧部队一样做了内战的炮灰。做内战的炮灰你再壮烈,张学良和东北军从上而下的绝大多数官兵都很清楚,注定不能流芳百世。
以蒋某人的为人,即便你在对赤党作战中如何勇猛,等你把部队拼光以后注定只会给你两条出路。一条是高高地把你扔进国民党的监察委员会,去做个冷板凳的举手将军。另外一条,就是要么出国考察为名,要么干脆逼你下野。
所以张学良此时已经抱定决心,只要外寇不来侵,老子就他妈了个巴子的在唐叔支持下做老子的东北二世祖。
那么蒋某人不想让张学良彻底真正归顺他吗?他想、很想呀!可是为什么他不敢再来次大战争,如击败阎锡山等人一般打得小六子也彻底臣服呢?
其实原因更加简单,他有一百二十万人的陆军,还是五国军械大联盟的陆军。小六子不比他少多少,东北军在赶走小日本以后,只是从安西军队手上接收的日军武器便是全部关东军六十四万人的装备。
加上之前小六子多年的积蓄,如今的东北军是陆军一百个师、整整八十人中有八十个日械师、二十个安西军械师。
你老蒋没有海军,可是小六子接收旅顺以后,唐朝当即白送给他一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和一堆小日本被缴获的破船,让其组建起一支至少可以确保东北地区岸防、五万人的东北岸防战列舰编队。
在这支全日本军舰组建起来的岸防舰队上,唐朝其实也不敢完全放手就那么扔给小六子那个败家子。谁知道他会不会在未来的哪一天,突然又来个性格突变、带着部队去全心给老蒋走了跟班。
所以,从东北岸防舰队成立伊始,唐朝便将总参副部长兼军务部长沈鸿烈点将出来。由沈鸿烈带着八百名对唐朝绝对死忠的海军青年翘楚们,组成了安西海军军事教导团前往旅顺。一面帮助安西租住旅顺的舰队搞后勤援助,一面帮助张学良教导没有实战经验的东北海军。
其实小六子、蒋某人都很清楚,安西的军政体系早就决定了,但凡是被安西军人去教导的军队,教导完成以后肯定都是一群名义上归属其旧国、实际上忠诚于唐朝的新军。
这一点上,在伊拉克、在西亚其他国家,以及印度支那四十八国和巴基斯坦已经刚刚完成独立的阿富汗,都已经让全世界有眼睛、脑袋也不算白给的人们看得很清楚。那些国家的军队,名义上是在忠于他们各自的元首,实际上更多是听命于安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卡塔尔国王不肯借地方让安西海军建补给军港。只十几天的功夫,卡塔尔国内的七个陆军师长、一个海军舰队司令和三个空军师长同时发动哗变。直接让那个不肯租地方给安西的国王流亡瑞士,由这些忠于安西的军人拥出同样对安西惟命是从的国王亲弟弟做了新国王。
知道海军实际上只能是人家唐朝的傀儡兵,小六子一度还想牢牢控制住在唐朝帮助下给他弄出来的十个军的空军。结果却还是一如海军一样,唐朝一道命令,安西三军联勤司令部参谋长、安西空军缔造者之一的郎鹰便带着两千四百人组成的空军教导旅开往东北。
如此以来,小六子手上除了那八十万陆军之外,海军五万人、空军四十万人,实际上都是操控在唐朝手上的。蒋介石不敢发动一场新的大规模内战,逼迫小六子向他完全投降,其实还是他看出了实际上东北军大半还是唐朝控制着的。
蒋某人不是傻瓜,他对付一个越打人越多的赤党,已经足够焦头烂额了。山西的阎锡山、广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各个都抱着赤党不进我家来、我就扫好门前雪的思想,让他更加不敢去妄动大干戈、直接惹毛了世界第一霸主唐朝。
而小六子在明知其海军和空军,实际上只是名义听他的、真正听的是他唐叔的情况下,倒是乐得逍遥。每天里没事叫上几个陆军的军长打打牌、四处泡泡妞,成了那位新东北王、二世祖最爱也是最长干的事情。
一面整军、一面逍遥,让个小六子乐得心花怒放。一面剿赤党、一面忙活着私运军械,蒋某人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对于唐朝来说,其实都是好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二百四十五万军队的现之中国在那儿,唐朝才不会担心即便让军国主义复燃,也很难在三两年时间内重新弄出四百万军队的小日本呢!
不在乎小日本,唐朝自然就有时间和精力,来全面对付欧洲的希特勒和看似已经投降的意大利面条了。
想对付德国和意大利,唐朝既然在塞浦路斯会议期间确定了借他国力去与德意消耗的策略与方针,自然不会轻易改变。
所以,罗斯福就职典礼一结束,唐朝便与这位新的美国总统直接跑到了华盛顿郊外的一个庄园里名义上去度假、实际上展开了两国之间全新一轮共同对抗钢铁同盟的秘密会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558章 流氓,放开那个妞
说是度假、实际会谈。可是事实上,在许久以后无论是唐朝,还是罗斯福回忆起这次在一个叫做威斯康敏思庄园内的秘密会谈,更象是两个超级大国的元首,在看着地图进行纸上谈兵式的煮酒玩德国。
你希特勒不是还不老实吗?行,唐朝先提出了一个建议,让罗斯福顺这个方向去和自己一起想一想。这个提议,是给德国一点空间,让他的法西斯主义与帝国主义丑恶嘴脸彻底暴露出来,同时也让希特勒的野心再次大膨胀一下。
只有让敌人的丑恶嘴脸彻底展现,目前国际社会、尤其是黄金同盟国家内已经出现的诸如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开始对德国现状表示出民间的同情一种最好回击。
这些来自于民间的同情,实际上唐朝起初根本不在意。但是直到罗斯福正式上台的同一天,一天之内同时发生的四件事情让唐朝不得不关注起这些来自于民间的同情了。
四件事情,最先发生的比利时与德国边境地区。一群比利时中小产业主,他们从前长期是依靠与德国的贸易而取得富足生活和产业发展的。在安西封锁了德国边境、对德国进行起制裁以后,他们最先遭到了经营上的冲击、也因这封锁最终走向了破产。
唐朝在贸易上、军事上、科技上和经济上对德国进行封锁,但是在外交上却一直只是在进行着孤立。孤立与封锁,一个是温和的手法、冷暴力的手段。一个是完全凌厉地、坚决的手段。
在这两者之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