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北之王-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让罗马尼亚人在九公侯地上有话语权,那就直接让唐朝失去了左右逢源的基础,他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就算直接将九公侯割让给唐朝,他也不会这样一种微妙的时间里,接受这样的好处的……
萨洛奇?费伦茨确实是个睿智的家伙。他猜测的一点都没错。唐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冒着被国际社会指责、给自己带来不必要大麻烦的危险去侵吞掉九公侯地。
软刀子割肉,即便割不来,自己也不疼的思想如今早已经成为安西致公党中常会一致共识。能不引起麻烦的方法只要有。唐朝和安西就不会去为了更快地得到更大利益,去惹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当匈牙利特使紧急赶到天京、见到顾维钧表达了该国对九公侯地新的想法与提议之后,很快唐朝便给出了答复:第一,安西、匈牙利、罗马尼亚仿照过去中国公共租借形式,在九公侯地组建一个三国共管董事局的计划,完全可以接受。
第二,支持霍普蒂晋升一步,按照箭十字党全体党员的志愿,成为匈牙利帝国的皇帝。任何一个国家若以此来干涉匈牙利内政,安西都不会坐视不理。
第三,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江山换一兵。原则上同意让九公侯的部队掉转枪口,在与匈牙利签订为期半年合同后,帮助匈牙利人去进攻罗马尼亚。
但是,这一切除在九公侯地问题上之外,首先是霍普蒂必须先成为匈牙利皇帝。因为日后九公侯战功增多以后,他必须给九公侯以及其部署增加封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602章 枪口调转,唯利不为
安西是绝对性的强势,匈牙利是绝对性的弱势。当弱势群体去向强势群体索求支持时,其注定将要接受诸多的不平等待遇甚至是欺压与盘剥。唐朝此时在与匈牙利人打交道上,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霍普蒂也好,萨洛奇?费伦茨也罢,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控制着的箭十字党党内竟然出现过让霍普蒂做皇帝的思潮。指鹿为马,唐朝这是在指鹿为马。可是一个世界第一大国、第一强国的元首,为何这样做呢?
得到答复以后,霍普蒂和萨洛奇?费伦茨很快便从后面的条件里找到了答案:让九公侯调转枪口去打罗马尼亚人,可以,不是问题。但是,九公侯以后打出更多战功了,匈牙利人必须得多给封赏才可以。
金钱,对于一些本身就拿着世界军界第一高工资的将领们来说,多一些不算多,少一些也不重要。因为一旦战争结束,外籍兵团可能会继续存在,但是注定不会让他们长期的继续呆在这样的浮萍大军中。
以唐朝的性格和一贯形式方针,注定迟早让他们回到正规的安西共和军中。只要回到正规军中去,他们更加不需要为生活、为物欲而操心太多。
生老病死国家管,子女教育与家属医疗政府管,他们战场拼杀几年、回去以后也不需要继续去一味强求太多便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不差钱了,那差什么呢?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不想战功卓著、千古流芳的将军,他也不能是一个好将军。所以对于九公侯这些人来说,现在他们最需要的,肯定是如何在给后人看的历史上留下他们的名字。
怎么留名呢?再多的战争、再大的胜利,也只能在浩瀚地历史长河中成为流星。能够真正留下灿烂一笔的,按照中国的思想与习惯,只能是开疆拓土、裂土封王。
唐朝让霍普蒂必须当皇帝,指鹿为马地逼他先当皇帝。其实就是在为九公侯合法又合理地在日后长期占据他们的封地、日后慢慢地将那里变成安西新的领土在做准备。只有日后九公侯的封地并入安西,他们才能千古流芳、万世供瞻……
国土迟早要被强大的邻居吞并,与此时随时可能再次亡国相比,霍普蒂不得不选择纵容九公侯地继续向割离匈牙利的道路上飘过去。他所需要做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击败罗马尼亚人。
与这个最大的目标相比。他别无选择的只能全盘接受唐朝提出的要求、去换取已经达到四十五个正规作战旅、九个预备雇佣兵旅的九公侯军事上的支持。
但是。这是在进行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谈判,霍普蒂自然不会不做任何讨价还价便轻易地全盘接受。
他在得到特使回复以后,很快便通过特使向唐朝提出了新的协议修正案:上述条件可全部接受,但九公侯必须立即出兵来帮我守住索卡诺克。当皇帝的事情。等我先把阿拉德拿下来、至少确保罗马尼亚人不能短时间内重新打到我的领土上来再说……
接到霍普蒂答复,唐朝当时就笑了:开什么玩笑?国家与国家的谈判,你吖的不给我满意的答复,就想让老子直接发兵?谁知道老子的九个大将帮你完成现阶段作战目标以后,你会不会再给老子找借口。不封九大将军更多的土地呢?
唐朝不答应,霍普蒂很快得到回报,唐朝坚决不答应先出兵。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至少霍普蒂要先当上皇帝,才能与其签订为期半年的九公侯大集团军群租借协议。
根本不让他有任何回旋余地,霍普蒂无奈之下,只能仓促地、在索卡诺克被罗马尼亚人包围起来狂轰滥炸时,仓促地宣布改共和国为帝国、匆忙地坐上了已经许多年无人坐上去、染满尘埃的皇帝宝座……
开打吧!唐朝这次才在与匈牙利特使正式签订了单边的《九公侯领地国际军事缓冲区与国际地位协议》和九大雇佣兵团租用协议上签字后,对匈牙利东部的外籍兵团下达了一系列新的命令。
这些命令。唐朝首先任命孙传芳为匈牙利卫国军总司令、正式授予安西一级上将军衔,派安西总统府战略顾问室另外一名冷板凳坐了好几年的唐淮源重新穿上一级上将军服、赶去担任卫国军总政委。
王耀武、祝绍周、过之纲、李家钰、孙楚诚、杜聿明六人分别被任命为重组后的地面部队六大兵团司令员。孙楚成、高致嵩、杨洪之、李功达、帕帕罗夫和年学诚被任命为地面六大兵团政委。
仍然在赶往九公侯封地集结中的航空兵部队,则被唐朝正式编组位航空兵团,由王赓和温济忠分别担任司令员和政委,统率八个航空兵旅、四个空中运输旅配合地面作战。
还在前往九公侯地上的六个地面旅。则被唐朝正式下令,由孙传芳编成了总预备队,与各兵团留守的一个旅共同防御九公侯地……
霍普蒂当皇帝?希特勒事先接到了他的电话,也很清楚不这样做匈牙利根本没有机会翻盘。所以他是同意并且支持的。但是奥地利人、尤其是墨索里尼,却是在霍普蒂正式登基称帝。并且立即任命萨洛奇?费伦茨为内阁首相后才知道的。
两个国家闻讯大惊之后,墨索里尼也只能接受在两个大国主导下出现的这个局面,并且第一时间表示支持霍普蒂、并且允诺随时做好协同匈牙利人对罗马尼亚发动全面的进攻。
万事俱备了,孙传芳才将电台的波段与匈牙利三军总参谋长兼防务大臣斯坦托克建立了联系。
而此时的索卡诺克城中,原本一个整编师、整整两万人的匈牙利军队,已经在四天的恶战中被罗马尼亚人打得只剩不足万人。
一接通电台频率,斯坦托克便急切地催促孙传芳赶紧去救他的部队和城市。孙传芳也没做太多推辞,一个小时后便下令以两千架各类战机为主力的航空兵兵团率先对索卡诺克外围的罗马尼亚军队发动了突然袭击。
随后,杜聿明的第六兵团直取罗马尼亚西北边境城市萨马图雷,王耀武的第一兵团直取罗马尼亚城市拉雷马,祝绍周的第二兵团和李家钰的第四兵团疾驰奔向索卡诺克北部的罗马尼亚人包围圈,过之纲的第三兵团和孙楚诚的第五团向罗马尼亚军东部包围圈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安西雇佣兵突然翻脸,对他们开打!这个消息惊破天际般地传入布加勒斯特后,顿时让罗马尼亚内阁乱作一团。危急时刻,又是维斯里诺挺身而出,制止住慌乱后紧急调动了驻防在北部地区的另外两个刚刚重新组编完成、全部换上了安西军械的集团军驰援西部战场。
维斯里诺为什么敢调动北部、用于与安西边境地区防御的军队呢?唐朝知道原因,霍普蒂自然也知道原因。安西只是趁火打劫、大发战争财来的,名义上仍然与交战双方各国都保持和平状态。唐朝只是让雇佣兵出击,绝对不会让安西出击。
之所以大家都能确定这一点,当然不只是利益驱使唐朝不会在这样一个时候对罗马尼亚下手。
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安西不会做出任何一点影响到国际对安西信任的事情来。中立,就要中立下去,不到万不得已,安西出兵就是食言、就是出尔反尔、就会遭到整个国际社会的集体谴责……
其实唐朝还有着另外一个想法:老子不用真动用华族人为主的共和军,想要灭掉罗马尼亚,只要六十个旅的雇佣兵全部到位便足矣。在老子面前,罗马尼亚只不过是一只已经羽毛稀松飘满地、落了翅的落汤鸡。杀他,何必用牛刀呢……
当然,唐朝的这个想法绝对不是狂妄自大。索卡诺克战斗从围歼战变成救援战只短短一个小时后,孙传芳派过去的四个兵团、二十个地面旅和空中的部队,便证明了这一点。
只短短一个小时内,索卡诺克北部的罗马尼亚两个旅被歼灭大部、东部两个旅几乎被全歼。四大兵团只用这样短的时间,便创造了毙敌一万八、俘敌八千的骄人战绩。而四大兵团自身的损失,却仅仅是阵亡两千一、重伤三千九。
撤退!停止对索卡诺克的攻击,全军撤退。维斯里诺很清楚,就算他将刚从北部调来的两个集团军全都派往索卡诺夫,也不可能抵挡得那些既有全世界最先进武器,更精通唐朝那些战术、战法的雇佣军兵团。
所以,果断地赶在四大兵团反包围他的部队之前,维斯里诺下达了全军后撤、力保阿拉德的命令。
就在维斯里诺下令放弃索卡诺夫的几乎同一时间,安西驻罗马尼亚公使求见了他们的皇帝和首相。
四大兵团列阵于正在进攻罗马尼亚本土边境地区的匈牙利军队后面,做休整时,罗马尼亚皇帝被迫接受了唐朝提出的九公侯地自治方案、也就是之前匈牙利人提出的董事会共管方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603章 拖拉的卫国军
按照三方单方面的协定,还在前线的几大兵团司令员和政委们,全部成为了索特马尔自治州工部局董事会成员。安西方面,在董事局中占据了全部二十七个席位中的二十三个,罗马尼亚占其中两席、奥地利占其中两席。
作为交换,唐朝与罗马尼亚方面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确定安西外籍兵团在战场上非必要时绝不对罗马尼亚军队进行主动的大规模攻击,不会主动进入罗马尼亚境内作战、不会出动空军对罗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