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嫂金安-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看得一个激灵,下面不少人跟在后头说莫要散播这类谣言乱人心,我朝律法森严,谁敢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肯定得脑袋搬家。

    她就又往后翻,倒没有人再提这样的事,当翻到最后,她看到有被墨涂成一块的地方。

    墨汁黑乎乎的,已经看不清下面写了什么字。

    是写错了,所以抹掉了?

    她看了看,然后再往下翻页,发现已经是最末了,下面是黄色的封底。

    初芙合上本子,准备丢到一边,余光却瞥到透到封底的墨迹,正好对应着被唾沫成黑色一片的地方。

    涂抹的一片墨迹透到了封底上,但也是隐约能看到几个字,可能是因为着墨浓度不一样,把先前没干的字迹加深印下来了。

    初建……斗死……清场……人指骨?

    什么意思。

    初芙来来回回看那几个字,其它的实在是分辩不清,只能作罢,让苏木把本子收好。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等到暗中来送信的永湛。

    “殿下说这个时候就不好到府上来了,让属下前来与王妃说一声,一切都好,王妃莫要挂念烦忧。再有是王妃说和人见面的事要缓一缓。”

    见面?初芙想起约定要见沈凌的事来,知道赵晏清应该是不方便见人,点点头示意明白了,让李恒把永湛送了出去。

    接下来两日,赵晏清因为明宣帝的试探也过得小心翼翼,晚上也不敢贸然再到护国公府来,在家真正静养两天,就销了假去就上朝。



    第72节

    

这日,明宣帝在早上朝正式宣布议和使团于明日进京,除了礼部和太子还要求众皇子、文武百官都去城门迎。

    内阁有阁老就说这样是不是会叫瓦剌觉得我朝底气不足,毕竟他们是来议和的,那么的隆重,不是涨他人志气。

    明宣帝冷笑一声:“朕是要迎我们英勇的将士。”

    众人皆心中一凛,纷纷猜测,这是要为此战的主帅架势啊,那就变成是打压瓦剌,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然后众人心里又犯嘀咕了,这次嬴了漂亮一战的主帅是谁来着,皇帝提没提过,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于是,散朝的时候,身为兼兵部尚书的许阁老就被人海围住了,个个七嘴八舌问主帅。

    明宣帝没有点名,许阁老也不敢吱声啊,只能含糊说着明日就知道了,明日就知道了破海而出溜得贼快。

    陆大老爷从人群侧边过,双手负在背后,冷笑一声。赵晏清亦快速离开,毅王和太子反倒落在后面,看着许阁老狼狈离开,毅王笑道:“这是怎么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大臣要群欧许阁老呢。”

    太子面容沉静,转身要去户部:“二弟随意,我先走了。”

    毅王恭送,也淡然地往翰林院去。

    到了次日清晨,议和使团和谢英乾要进城的北城门早就围满了百姓,初芙也起了一个大早,梳装打扮。

    她早已定好使团经过的一家临街的酒楼二楼,准备去看看父兄的威风。

    苏叶苏木帮着她系好腰带,就见她抽了妆台的抽屉,在两位丫鬟瞪大眼中将一把匕首收进袖子里。

    第65章

    使团进京; 早有五城兵马司布控街道; 穿着软甲的士兵林立在街道两侧,百姓们齐在街沿下噤声翘首。

    太子仪仗从长街另一处缓缓来; 守城门的士兵见驾快速跑上前跪地禀使团已到城外; 此时百姓们亦齐刷刷跪了下去。

    太子几兄弟与百官前来的时间掐得正正好。

    这里以太子为尊; 太子下了马车; 颔首示意:“迎将军与使团。”

    前来报信的士兵当即回身; 边跑边高喊:“迎将军与使团进京!”

    肃穆的气氛中就响起了马蹄声。

    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牵头缓缓穿过城门; 马背上的男子身着银甲,腥红的披风在秋风中猎猎飞扬; 让人遥遥一望就被大将威严所震慑。

    太子见到队列开始进城; 便驻足在原地,等战马领队前来; 大将下马欲跪的时候忙双手稳稳托住。

    “这些年; 辛苦谢将军了。”

    太子早得明宣帝吩咐; 对谢英乾自是万分礼待,同时也是心中有愧,毫无架子之余一切又出于真诚。

    赵晏清站在太子身后,在伟岸的男人面前,不由得也挺直了腰。

    谢英乾离京多年,面容早在大臣们记忆中褪色; 他的出现本就吸引了所有目光; 引得众人好奇窥探。如今太子一句谢将军; 结合熟悉的面容; 猛然再勾起他们记忆中谢英乾那威风八面的样子。连徐首辅都没有忍住,发出一声惊叹,更有官员失态,低呼出一声怎么可能。

    这个时候,站在百官尾巴的谢二老爷脚一软,直接就没站稳跪倒,满脸不敢置信。

    ——他看到谁了?

    他、他兄长?!

    朝臣们都顾着惊讶,也没人去扶他起来。

    众人的惊讶早在谢英乾的预料中,他在太子的相扶中站直,受了这份礼待,不卑不亢地一拱手说道:“臣为君分忧,乃臣本职,受不得辛苦一说。”

    已经收到不少埋怨目光的许阁老此时正好做势,手执圣旨来到太子身边高声宣旨。

    文人惯会煽情,更何况是淫|浸官场数十年的老狐狸,一份写着明宣帝感激谢英乾为除乱党、为助西北战士寻求突破口,隐姓埋名数年的陈情说得感人涕下。百官听了来龙去脉,皆是一愣一愣,倒是百姓中已有人振臂高呼。

    “——谢将军!”

    “——谢将军!”

    百姓自发的呼喊如潮,在每个人心腔中震荡。

    久在京城的百姓都听过谢英乾的威名,当年谢英乾战死,尸骨不见,以衣冠入葬,还有自发的百姓跟在队伍身吊祭这位英雄。

    如今他归来,又有明宣帝一句大义为国,自然勾起百姓们的敬仰之情。瓦剌之战长达数年,一朝大捷,昔日英雄回归,如何不叫人情绪激荡。

    太子一众听着百姓的呼喊,心中明白谢英乾如今在本朝是如何得民心,大臣们突然羡慕病怏怏的齐王了,更有者痛心疾首。

    早在明宣帝谢初芙这孤女赐婚睿王的时候,他们就该有所察觉,如今算真正错失机会了。

    谢英乾听着百姓出自心中的维护和欢喜,也是百感交集,此时谢擎宇从后方前来,询问太子是否此时见使团代表。

    瓦剌使团派了一位王子前来,是十分看重此次议和。

    谢擎宇的出现,立在父亲身边,那样近的面容,英气年轻,让大臣们再度心惊。有心思敏捷的,已经对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打起算盘。

    对这个请示,太子说道:“既已进京,街上喧闹便进了皇城再见吧。”

    这便是明宣帝要给的下马威,大臣们在太子转身时纷纷侧身让出一条路来,谢英乾朝儿子点点头,紧随太子身后。这间赵晏清还默默退后半步,表示对岳父的礼让。

    谢英乾目光就在他面容轻飘飘扫过,在众人的注视下,到底是拱手喊了声四殿下。赵晏清忙回礼,做出小辈该有的礼貌。

    初芙此时就在不远处的酒楼上,百姓们的高呼她听见了,父亲的英姿也遥遥看见了,当然还是岳婿俩见面那幕。

    她杏眸微眯,抛玩着手里的匕首,而她窗子对面的屋顶,就匍匐着她兄长戒备的人。看到她手里抛起落下的银光,心惊胆颤地让人去暗中禀了谢擎宇。

    谢擎宇向瓦剌使团转告太子的意思后,就有人上前汇报,他听着心头一缩,也不管瓦剌王子一张臭脸高声让启程,并让那人追到前头跟父亲汇报。

    谢英乾经过所说的酒楼时候,他抬头,正好看到多年不见的女儿趴在窗柩朝他挥挥手。记忆中的眉眼长开了,漂亮了,是个大姑娘了。但不等谢英乾感慨良多,女儿已缩回屋里,啪一声关上窗。

    关窗的声音在人声中并不响,却重重击在了谢英乾的心头,七尺男儿骤然双眼发涩。

    很快,谢英乾就陪着太子经过谢二老爷。谢二老爷好半天才爬起来,看到兄长威严的侧颜,嘴唇嚅嚅着喊了声大哥,但谢英乾似乎没有听见,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谢二老爷当即面如死灰,手脚发凉站在那里,心里早已乱成一锅粥。

    真的是他兄长,他兄长回来了,那他……

    谢二老爷回忆起这些年对侄女的不闻不问甚至疏离,惶惶不安,有眼尖的官员看到,不由得就想到有趣的事。谢英乾没战死,回来了,护国公爵位要怎么办,当年要是弟承兄爵。似乎有好戏要上演?!

    初芙关了窗后,手中把玩的匕首就被她朝窗户的位置甩出,苏叶苏木吓得不敢动。好在匕首被窗格的木头档着了,刀尖没入一寸余,柄端剧烈摇晃着,看得两个丫鬟一身冷汗。

    还好姑娘没有真甩楼下去……

    初芙丢了匕首后就离开酒楼,从后门巷子拐到另一边未戒严的街上,坐马车回护国公府。

    苏木苏叶在她上车的时候,看到了她脸上有泪痕,知道她们姑娘是欢喜又心酸。两人对视一眼,想着一会二房的人可别再给她们姑娘出幺蛾子,闹得她们姑娘更加不高兴。

    谢英乾一众要进宫面见明宣帝,除了使团的事,还有一同押回京的陈王旧党数人要处理,没有一天时间是回不了家。但不妨碍谢家人已经得知谢英乾死而复生的事。

    在初芙回到家的时候,赏赐的圣旨似乎就追着她一样,也到了谢家。

    谢老夫人在接旨的时候还恍惚半天,喃喃问:“谁回京了?”

    谢二夫人也满脑子浆糊,看着婆母好半天也没能回话。宣旨的公公把圣旨直接给了初芙,客气的跟初芙道喜,这个时候,谢老夫人才反应过来拿过圣旨,重头到尾细细读了好几遍。

    谢英乾和谢擎宇这两个名字分辩再分辩,确实无误。

    “老夫人!”

    丫鬟们突然惊喊一声,谢老夫人晕厥了过去。谢二夫人还在原发愣,在府里作客的叶夫人也傻傻的,更不要提小辈们了。

    好在这时宣旨太监已经走了,没看到谢家这乱糟糟的一团,初芙扫了眼在场的人,把他们神色尽收眼底。她让丫鬟们将老人扶着到厅里,又着人去请郎中,再吩咐赏赐就先在院子里放着,让李恒派人在这守住,等她父亲兄长回来再做打算。

    在初芙转身离开的时候,谢二夫人才如梦初醒,大声喊:“快,快叫人送信去给国公爷,快去!”

    下人却也懵懵站在了会,国公爷,死了的国公爷回来了,这信究竟是送给哪个国公爷?

    ***

    使团进京,明宣帝当日并没有就谈议和的事。现在是瓦剌着急,并不是他们着急,他有大把时间跟对方慢慢磨。

    明宣帝面上是盛情款待使团,但却是坐在金銮殿上等他们来拜见的,所有的话虽是客气却没有一点实际性的意义。一场迎客的午宴办得跟庆功宴似的,引着大臣敬了再敬谢英乾父子。

    午宴过后,明宣帝就让人带着使团去了四方馆住下,说议和之事明天早朝再说,要让贵客先休息。瓦剌使团心知肚明这是下马威,但此时再有不满也不敢表露,憋屈地离开了。

    谢英乾被明宣帝果然留到了傍晚,君臣二人关门着说了一下午的话,连张德都没在殿里伺候。

    父子俩出宫回到护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