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唐当元帅-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不说路途遥远,单单路上要是出了什么事,他都要后悔死。
  江流也果然没有再来找许牧,让他过了三年安生日子,江流依旧将巴蜀打理得井井有条,其实不应该这么说,巴蜀百姓安居乐业,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可以说是“垂拱而治”。
  经过了几场大战,大唐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需要休养生息,巴蜀也是一样,在这三年时间里,在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之下,大唐的经济终于更上一层楼,此时国库充盈,粮仓堆满就算白吃三年也吃不完。
  期间有过一场蝗灾,蝗虫遍地,不少人说这是上天的惩罚,朝廷不能治理这些蝗虫,不然便是与上天作对!
  朝廷两派争得是面红耳赤,另一方则是声称要以百姓为重,蝗虫为害四方,若不马上处理,必将贻害多年。
  李世民对此竟然也没了主意,此时朝中多为肱骨之臣的离世,再加上李世民年岁渐大,也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此时他想到了一个人,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这个人便是许牧。
  巴蜀也有蝗虫之害,但是江流第一时间便带着诸郡刺史积极治理蝗虫,终让蝗虫之害有所改善。
  如今中原之害更甚,再加上还有一批守旧的保守派,治理之路很是艰难。
  许牧立马回了一封信,告知陛下所谓蝗虫之害根本不是上天的惩罚,皇上也没有过错,百姓安居乐业上天又怎么会无缘无故的降下惩罚呢?
  又举了大禹治水和李冰修都江堰的事情为例,将人定胜天的思想灌输进去。
  写完后许牧还洋洋得意的拿起来好好的读了一遍,觉得自己写得颇具古风。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可不是白读的,想当年我高考作文分数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呢。”
  这封信成功送到了皇宫中,李世民读完,坚定了治理蝗虫之害的信心。
  连夜叫侍卫去捉一只蝗虫来,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当着诸大臣的面竟将蝗虫生吃了,以表明治理蝗害之决心。
  “蝗虫啊,你想要吃就把朕的肚子吃烂吧,不要再吃百姓的口粮了!”
  百官震动,再无一人敢言。
  后来蝗虫之害得到缓解,年末秋收收成不错,极大的增长了李世民的信心。
  此时又一个大事发生了——诤臣魏征死了。
  李世民身边再无一人向他厉言进谏,也没有人言其过失了。


第324章 征高句丽怎么样?
  自从魏征死后,他越来越独断专行,曾经废弃的养鸟爱好又拾了起来,甚至还花重金为鸟配了一个豪华的鸟笼,其造价甚至抵得上普通百姓几年的收入。
  突然有一天晚上他在看奏折的过程中止不住的咳嗽,老太监惊讶的发现,皇上竟然咳出血来了!
  “不准将这件事传出去,要是让朕知道事情传出去了,小心你的狗命!”
  老太监连忙跪下来发誓自己绝对不会将事情说出去。
  “皇上,您还是不要过分操劳国事了,保重龙体要紧啊!”老太监劝道。
  李世民没有回答他,神情不自然,目光悠远的望向前方。曾经他也是上马能射箭,下马能拼杀的猛士,当初平定天下哪次战役他不在场。
  唉,如今竟然受一点风寒就咳出了血,看来人啊,真是经不住岁月的摧残。
  李世民道:“叫御膳房炖点补品过来,同时将太子传来,我有事情要嘱咐他。”
  老太监不敢怠慢,立马下去吩咐人,一个去东宫叫太子殿下过来,一个去御膳房传皇上御令。
  李治在东宫收到消息,片刻不敢怠慢,也不等轿子准备好,立马小跑着就往书房这边跑。
  来到书房的时候跑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让李世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这个“傻”儿子。
  “父皇,儿臣接到传召后立马就赶过来了,若是父皇有什么吩咐,随时嘱咐儿臣去做。”
  李治生得文弱,但诗书礼仪是样样兼备,从才干来说足以继承李世民的位子,就算开拓不足,守成也足够了。
  唉,但可惜此子性子有些过于懦弱,以至于做重大决定时优柔寡断。
  李世民时常感慨,若是自己这个儿子能有自己三分杀伐果断,他便再无任何后顾之忧了。
  “你当太子的时日也不短,朕也派给你不少的任务,可曾觉得难做?”李世民道。
  李治还以为自己这个爹要废了自己,连忙道:“儿臣一直尽心尽力去做,从没觉得父皇的派下来的任务难做,儿臣今后也一定会尽心尽力为父皇分担的。”
  李世民笑道:“我叫你来也不是为了其他事,你不用这么担心。”
  听他这么一说,李治这才安下心来,原来不是要废了自己的位置。他这太子其实当得也不轻松啊!
  李世民继续道:“现在我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你一定要给朕办好,若是办不好,不仅朕会生气,百官都会生气。”
  李治顿时变得紧张起来,道:“还请父皇示下。”
  “朕要你监国几个月,而朕要御驾亲征!”
  李世民的话激起李治心中万丈波涛,父皇竟然要自己监国?
  他一直梦想着有这一天,但父皇现在春秋尚早,他本以为轮到自己监国至少还得十年。
  不对,重点是后面的御驾亲征,父皇要御驾亲征?征的是谁?
  “父皇您一定要三思啊,御驾亲征风险极大,整个大唐都还需要您的操持,儿臣一个人办不来的啊!”李治劝道。
  李世民摆摆手,表示自己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如今大唐日渐昌盛,正是大拓版图之机。这也是为你、为大唐的后世考虑啊!今后你只要能守住朕打下来的江山,大唐都会永盛不衰!”
  李治看着自己的父亲,一时间出了神。
  “父皇,到底是哪个小国不长眼,竟要挑衅我国?”李治问道。
  “你自己看看。”
  李世民将书桌上的奏折扔了过去,李治捡起来逐字逐句的仔细一看。
  “盖苏文杀害高句丽荣留王,立高宝藏为王,并自封大莫离支摄政……”
  “父皇,这盖苏文是要造反了啊,可是这是高句丽的事,跟咱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李治不解的问道。
  李世民轻哼一声,道:“傻孩子,这高句丽一乱,就彻底脱离了咱们的控制,不说他会不会入侵新罗,甚至咱们大唐本土,将来也会对咱们造成威胁,所以除乱要趁早,记住父皇的这句话。”
  “那父皇,您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儿臣好早做准备。”
  李世民幽幽道:“我过几天就去洛阳,在那里整军分两路出发。”
  “哦,还有一个人我差点忘了,这次一定要将他带上。”李世民突然想起来。
  “是谁?”李治道。
  “他赋闲在家也三年了,是时候让他这把宝剑出鞘了。”李世民嘴角扬起一丝微笑。
  ……
  盖苏文拿下高句丽后,立高宝藏为王,自己为摄政王,实际上他才是国家大权的掌控者。
  李世民来洛阳准备期间,先是在洪、饶、江三州地区筹建了四百艘军舰,并将幽州地区忠于大唐的突厥部队划分给营州长官,命他向高句丽发动试探性进攻。
  激战一番后,战况还没传到李世民耳朵里,盖苏文的使者就先到了,他先是来了长安,发觉李世民到了洛阳后,又一路追到洛阳,一定要面见皇上。
  使者笑着说高句丽可以继续上贡,只求能和大唐讲和,但李世民又怎会同意。
  “尔等弑君篡位,杀了荣留王,还想滚过来求和?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和那个弑君者同罪!”
  李世民震怒:“来人啊,将他给我押下去严加看管!”
  见证这一场面的众臣都清楚,这一场仗看来是必须非打不可了。
  可当李世民环顾四周,却发现曾经身经百战的老将们都已白发苍苍,许多熟悉的面孔都不见了,而新将中能堪大任者不过寥寥几人罢了。
  长孙无忌懂得察言观色,立马上前道:“臣愿率一路大军,替陛下将猖狂小国拿下!”
  “好!”
  先不说他能不能成,单单有这份信心便足以值得赞扬。
  况且长孙无忌也不是吃素的,可别以为他能权势滔天完全是因为外戚的身份,他跟随李世民的时间一点也不短,没有几分才干李世民是不会让他长久呆在自己身边的。
  虽然他是个文臣,但带兵打仗他也不陌生!


第325章 出征计划
  随即他又点了两个老将,一个是上次带兵征伐突厥的李绩,另一个则是皇亲国戚李道宗。这两个都算资历非常老的老将了。
  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而李道宗则为辽东道行军副总管。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钦点了一些外族将领,比如来自突厥的执失思力、阿史那弥射等。李绩和李道宗率领六万大军从陆地向辽东进军。
  话说完后,一位老臣提出了最后的警告。
  “陛下可有必胜的把握?大隋灭亡原因之一就是执意要攻打高句丽啊,不仅劳民伤财,还容易加重国库的负担,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百官皆默不作声,一时间场面变得无比紧张,长孙无忌等人微微抬眼,看看李世民的反应。
  他们清楚李世民是下定决心要打,不可能因为任何人改变主意,这名老臣的做法无异于激起天子之怒,自讨苦吃。
  李世民果然震怒,道:“那时候跟现在是一样的吗?炀帝之时,残暴无情,草菅人命,朕可曾做过此事。
  前朝以反叛之军功高句丽万众一心之军,现在岂能和当初一样?
  如今是天朝泱泱大国攻打一个小国,其次是正义之师讨伐叛逆之军,我唐军士气高涨,打一个内乱之军不是易如反掌?”
  那名老臣不再说话,只得乖乖退下。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你们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待到他们都走了后,李世民对旁边的老太监问道:“许牧现在到哪了?”
  老太监眼珠一转,道:“按时间来算的话约莫快了吧。”
  李世民点点头,不知道为何,许牧若是来了,给他增添了不少信心。
  隋炀帝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我李世民也做不到!
  ……
  许牧收到皇上诏书的时候,正在自家小花园里除草,皇上的特使打破了他宁静的生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外邦……封汉中侯许牧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即刻来到洛阳,钦此!”
  他默默听完,便知又有一场战争将要打响,就是不知这一次将是对哪里用兵。
  脱离的剑南道大都督的身份,李世民并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让他这柄宝剑尘封太久,一有机会还是立即启用他。
  这不,封他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也算是一军统帅了,和那些老将地位相等。
  特使走后,许牧知道平静的生活结束了,该出去活动活动身体了。
  骨头劈里啪啦的作响,这么久日子的沉寂,他的血液都好像冷冻了一般,如今听到战争打响的消息开始滚滚沸腾起来,或许这就是霸王血脉的作用吧。
  许牧不拖延,转身回去向爹娘辞行,任三娘和许大蒙沉重的点点头,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儿子还年轻,不属于这种养老的生活,还有更高的天空等着他去翱翔,他的历史还有很多空白只得大书特书。
  “去吧臭小子,不过去了那里还是要照顾好自己,听说辽东冬天很冷的,记得多穿几件衣服。”
  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