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10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不时还催促着亲爹,跟她学习怎么弹拔,时不时还抱怨亲爹手脚太笨。
  李道宗乐呵呵的,由着闺女教着自己,一旁的颜氏此刻正满脸幸福滋味地望着这对父女。
  家中之前那曾经令所有人都愁眉不展的阴霾,似乎都已经尽数散去了一般。
  这些天以来,颜氏几乎天天都要离开府邸,到外面去走动,或者是到相熟的勋贵家里,找那些手帕交互通消息。
  不得不说,那《长安旬报》一出,整个长安的舆论风潮,几乎都已经完全地集中在了那吐蕃使节团前来大唐和亲这一事件之上。
  而那些笔名骚出天际的作者们所创作出来的那一篇篇有理有据的文章。
  生生将吐蕃人的黑心肠,给完全地剖开来,以供大唐的朝野百姓们欣赏。
  更将那吐蕃国主,是怎么偷奸耍猾,为了对付热爱和平的,憨厚实在的象雄国主李迷夏。
  以缓和两国关系为由,将自己的妹妹送给了李迷夏为王妃。
  李迷夏第一时间就被迷晕了菜,整个人对这位美丽的,有着高原红的漂亮吐蕃公主充满了爱意。
  而其妹顶着王妃之名,却在干着细作之事,四下里收买分化着那些象雄国的各方势力。
  又花重金,收买一些象雄国内的亡命之徒,以待时机。
  最终,乘着象雄王国上下,认为吐蕃是真心的与自己和平相处。
  放松了戒备,结果,就在这个时候,那位已经成为了李迷夏王妃的吐蕃公主给亲哥去了信。
  之后里应和外,将那位深爱着吐蕃公主的象雄国国主李迷夏给生擒,借之夺其国。
  并将这位国主给囚禁了起来,让一干象雄人,不得不屈辱地尊吐蕃为自己的宗主国。
  嗯,这是所有的文章里边,颜氏最喜欢的那一篇,每每看到都为李迷夏的命运黯然。
  越发地觉得自己闺女若是嫁给这等黑心肠的男子,真不知道未来的命运会有多么的凄惨。
  对于娘子颜氏这种拿很严肃的历史事件,当成情爱小说来看并加以评论的行为。
  李道宗除了喊六六六之外,实在不知道怎么去表达了都。
  ……
  总而言之,随着《长安旬报》上那一篇篇文章的发酵,已然令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们,对于那位吐蕃国主的态度真可谓是相当的讨厌。
  甚至于连带这些日子,长安城内的那些吐蕃商贾都不敢露头,而且甚至干脆就缩在自己住所里边,先避一避风头再说。
  至于那间鸿胪寺之前安排给吐蕃和亲使节团居住的那座驿馆,现如今简直变成了垃圾堆。
  也不知道那些老百姓们是不是成心的,家里边吃不完的剩菜,挑出来的烂菜帮子,还有那臭了的鸡蛋,坏了的豆腐……
  总之,这些玩意让那间驿馆变得臭不可闻,哪怕是吐蕃人已经离开了。
  仍旧有老百姓来这里扔垃圾,而且还特娘的振振有词,觉得当时自己没有及时赶过拿这些玩意去砸那些吐蕃坏人。
  心中太不解恨,所以想要让多扔几回,虽然他们吐蕃使节团走了,可万一回来呢?
  对于这帮子长安百姓如此神出鬼没的脑洞,如此振振有词的说法,让一干鸿胪寺官员煞是头疼。


第1882章 这些关于吐蕃的文章,是出自何人之手?
  最后还是请了长安县衙门的差役来值守驱赶,总算是还了这间鸿胪寺驿馆的安宁。
  不过,光是清扫和洗刷,没小半个月是无法住人的,毕竟不知道是谁连排泄物这样的玩意也扔进了驿馆。
  光是散味道,处理痕迹都需要许久。
  总之,现如今长安城内,若要有人聊起吐蕃和亲之事,呵呵……
  会成为所有人共喷吐蕃的共议,而且比如大家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又想要结交新朋友。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要几壶酒,来来来,我们聊一聊吐蕃和亲之事。
  大家一起开喷吐蕃就好,很容易就会因为这个话题聊上瘾。
  越聊感情越深,指不定什么秉烛夜谈,抵足而眠的事情都会发生。
  而且,随着那份《长安旬报》上的诸多文章的发酵,甚至已经有不正经的书商,根据那上面象雄国主李迷夏的遭遇。
  胡编乱撰出很不正经的画本小说,已经开始在那些不太正经的商铺里边有售,据说那种图文并茂的画本小说,一经出版,就深受斯文人们的喜爱。
  大家都怀着一种批判吐蕃恶劣行径的心态,去审视这一副很有文学和艺术价值的不正经画本小说。
  这还是李道宗听自己那位正在国子监读书的二郎李景仁说的,之所以李景仁知晓。
  不是因为李景仁这位学霸不正经,而是他的邻桌不正经。
  嗯,闲话休提,且说那李道宗正在笨拙地跟亲闺女学着那程氏琵琶,正学得热闹的当口。
  就有管事掀开了门帘,步入了厅内,恭敬地朝着抬起头来的李道宗一礼禀报道。
  “殿下,英国公李兵部,此刻就在府门外,说是奉了陛下旨意,特地来见殿下。”
  此言一出,原本温馨而又欢乐的气氛瞬间一下子凝固。
  原本眉开眼笑的颜氏,还有那巧笑嫣然的阿暖脸色瞬间开始发白。
  “嗯,知道了。”唯有李道宗十分平静地朝着那位管事微微颔首。
  “你且请李兵部到书房暖和暖和,老夫一会就过去见他。”
  等到管事离开之后,李道宗转过了头来,朝着妻女露出了一个温文尔雅的从容笑脸。
  “行了,多大点的事情,那吐蕃使节团出使我大唐的目的,为的就是和亲。”
  “国书早就已经递到了洛阳那边,想必现如今,陛下要命我前往洛阳商议。”
  “可是夫君……”颜氏一脸惶急地站起了身来欲言又止。
  “放心吧,虽然吐蕃的险恶用心已经被揭穿了,可问题是远在洛阳的陛下想必尚未知晓……”
  看到夫君神色十分轻松向自己条理分明地解释。颜氏这才松了口气,目光扫过身边那位同样也如释重负的亲闺女阿暖,这才朝着夫君嫣然一笑。
  “多谢夫君开解,妾身明白了,夫君若是要往洛阳面君,只管去便是,府中还有妾身操持。”
  “嗯,辛苦你了……”李道宗轻拍了拍爱妻颜氏的后背,朝着阿暖一笑,这才从容地迈步朝着厅外行去。
  出了前厅之后,李道宗脚步一顿,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淡去。
  虽然他方才说的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结论,可问题是,陛下一日没有点头,危机就一直存在。
  自己若是去到了那东都洛阳,想必还有一场艰难的斗争在等待着自己。
  可是一想到如花年纪的闺女,能够幸福地呆在父母身边,不用生离死别,李道宗瞬间就斗志满满。
  然后,转身回到了屋中,朝着一脸疑惑看过来的妻子与爱女一笑。
  略微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抄起了那件厚实的大麾披在了身上,这才显得有些仓皇地蹿了出去,迎着那冷酷的风雪,朝着书房的方向行去,外面实在太特娘的冷了点……
  ……
  李绩随着那江夏王府的管事来到了那温暖的书房里边,坐到了那暖烘烘的铁炉子跟前。
  接过了王府下人递过来的茶水呷了一口,日夜兼程的疲倦,仿佛一下子就少了许多。
  呷着茶汤,闲着也是闲着的李绩开始打量着李道宗的书房。
  这位跟自己都属于是大唐武勋重臣之中少有的胸有韬略,熟读典籍的智勇双全的儒将。
  所以,书房内除了兵书,还有许多的各种书籍,就在他打量的功夫,突然看到了案几上,摆放着的一份还很崭新的《长安旬报》。
  同样也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李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毕竟新的一期《长安旬报》。
  在他离开洛阳的时候,还没有运到洛阳那边,现在倒可以乘着李道宗没来,先看一看这一期都有什么新内容。
  李绩抄到了手中,一手端着茶水又呷了一口,目光一扫,看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刺眼大标题。
  《吐蕃带来的是和平吗?之真相大揭密》
  “噗呲……”李绩口中含着的茶水,直接就喷在了报纸上。
  赶紧手忙脚乱地擦掉报纸上的茶渍,脸色发黑地打量着这新一期的《长安旬报》。
  一开始,还觉得肯定是有混帐玩意想要借着吐蕃和亲使节团前来的消息,借机蹭热点。
  可随着他仔细地阅读起了那篇文章的详细内容之后,李绩的脸色,迅速地发生了变化。
  这根本就是一篇胡扯乱吹的文章,而是一篇干货十足,条理分明,有理有据的文章。
  就好像是一位吐蕃重臣,自己把自己的黑心肠掏了出来,展示给广大长安的百姓和读书人欣赏。
  ……
  等到李道宗到来的时候,就连李道宗迈步进屋,李绩都没查觉,就连手中的茶杯已经空了,他也犹自未觉。
  只是时不时下意识地凑到嘴边意思一下,继续如饥似渴地欣赏着那一篇篇深挖,很挖吐蕃内幕的文章。
  一直等到他全部看完,合上了报纸之时,这才意识到,李道宗已然屋内,就坐在自己身边。
  “哎呀……殿下,李某失礼了。”
  李道宗赶紧抬手一扶,指了指那份案几上的《长安旬报》笑道。
  “茂公兄不必如此,方才小弟我入屋,看到你正看《长安旬报》看得十分专注,就没打扰你。”
  李绩表情显得十分纠结与复杂地打量着这份报纸,忍不住问道。
  “敢问殿下,这份《长安旬报》上这些关于吐蕃的文章,是出自何人之手?”
  “……”


第1883章 明日入朝觐见大唐皇帝陛下的禄东赞
  李道宗砸巴砸巴嘴,虽然我知道是谁干滴,但就是偏不告诉你。
  “那天,太子殿下就已经遣人查访过了,我与太子殿下,还有马侍郎等人讨论过。
  十有八九,应该是不欲暴露身份的象雄国才智之士。”
  “若不是他们,定然不会有人,对于吐蕃的意图会剖析得如此清晰明了……”
  “而且,就在这份报纸在长安刊发的当日,吐蕃使团的成员,就指使那些在我长安做生意的吐蕃商贾意图以高价将这份报纸尽数买下。”
  “竟有此事?”
  李绩在这江夏王府之中,足足呆了差不多两个时辰,这才带着复杂的情绪,离开了书房。
  与李道宗一同来到了府门口,李绩转过了头来看向李道宗,不禁面色有些复杂地道。
  “若是陛下知晓这些东西,想必又要头疼了。”
  “陛下之前,多与如今臣工议事,虽然也有人反对和亲,可奈何,定薛延陀乃是大局所向。
  故尔已经通过了朝议,准备等接见了吐蕃来使之后……”
  “可现在,这些东西一旦传扬开来,定然会让满朝臣工十分难堪。”
  “还请殿下尽快赶到洛阳去,顺便将方才李某所写之奏折呈予陛下。
  不过以每一期《长安旬报》会落后长安五日于洛阳发布。
  想必明日,陛下,以及洛阳朝野,也就能够知晓这些消息。”
  说到了这,李绩心情十分复杂地抹了把脸。
  “想必到时候,满朝诸公,都恨不得宰了捅出这个大篓子的象雄国才俊。”
  “他们就算直接上书我大唐也行,偏偏用向《长安旬报》投稿这等手段,实在是打了我大唐君臣一个措手不及。”
  “……”李道宗一脸无奈地看着跟前这位疯狂吐槽的李兵部。
  越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