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1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着人来加紧修缮,等到圆丘与方丘修复好之后,再择日……”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郑元寿用打量傻子的眼神在看自己。
  “郑翁,我这也是为了陛下着想,这登基大典倘若缺了这些,岂不就……”
  “就怎么样?就不完美了是吧?但是贤弟你可有想过。”
  “现如今,洛阳几乎可以说是四面八方,皆是居心叵测之辈。”
  “我们如若不能让陛下尽早的登基,昭告天下定下名份。
  谁又敢笃定那些或是在待价而沽,又或者是在冷眼旁观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郑元寿没再搭理王咏,而是大步来到了那阴沉着脸,目光闪烁不定的长孙无忌跟前问道。
  “赵公,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三日之后的登基大典,必须举行。”
  长孙无忌吐出了这句话之后,顿了顿,这才又继续道。
  “让洛阳官衙加派人手,搜捕胆敢在这洛阳城外,毁坏圆丘与方丘的贼人。”
  “再有,立刻将城外的夕月坛,朝日坛以及社稷坛还有宗庙都派重兵把守,万万不可再生变故。”
  “可这祭天与祭地,又当如何?”郑元寿不禁大为头疼地又追问了一句道。
  听得此问,长孙无忌不禁呵呵一乐,朝着郑元寿意味深长地道。
  “这自然是要请郑翁来决断才是。毕竟,本官只是仆射,而非太常。”
  “……”此言一出,郑元寿脸色一黑,下意识地扭过了头去,看向不远处那位脸色发灰的侄儿,如今的太常卿。
  肿么办?祭祀不完美的登基大典,必然是不完美的登基大典。
  可问题在于,如果不赶紧办完登基大典,然后将新皇登基的消息昭告天下。
  谁也不知道那些还在默然不动的拥兵自重者以及势力团体,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拖的时间越久,对于现如今深陷漩涡的一干世家大族就愈发不利。
  “伯父,你觉得应当如何?小侄我现在满脑子一片空白。”
  “你看看这方丘给毁成了什么模样,就算是让人连夜修缮,莫说三天,便是三十天也休息修缮好。”
  郑元寿牙疼地吸着气,打量了眼那位倒霉的侄儿,目光扫过一干世家大族的话事人。
  只不过这帮子人此刻明显不想掺和此事,都只是催促着自己侄儿赶紧拿个主意。
  这踏马的怎么拿,要知道,程序不正确,日后肯定会引起诸多的风波。
  甚至指不定日后就会成为诸世家大族与郑家争取利益的把柄。
  一思及此,郑元寿脸色越发地阴沉。
  “诸位,这方丘与圆丘被毁,必定是那些不希望陛下早日登基的贼子所作。”
  “诸位可莫要忘记了,陛下登基与否,与我等的身家性命,可是休戚相关的。”
  那位太原王氏之主慢悠悠地插嘴言道。
  “那敢问郑翁意欲如何,还请郑翁你先拿个主意,供我等斟酌一二才是。”
  ……
  这位后族代言人这么一吱声,一干臣工都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老干姜。
  纷纷出言附合,赞同那位王揆的提议,毕竟你郑元寿既是这洛阳的地头蛇,而且现如今还是位高权重的中书令。
  你侄儿子又是主管着三天之后即将要举行登基大典的太常卿。
  所以,这个主意,你必须当仁不让,你必须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这个重任。
  听着这帮子混帐玩意一个二个拚命地落井下石,而那长孙无忌站在一旁表情似笑非笑地打量向这边。
  压力山大的郑元寿脸色黑得堪比那长孙无忌腚沟上长的痣,嗯,是痣不是痔。
  “诸位,诸位!出了此等大事,我等终究只是臣下,陛下此刻,想必也已经听到了这个消息。”
  “我等既是陛下臣子,自然要上奏陛下,请陛下亲自决断。”
  看到郑元寿一脸正气凛然的模样,说出这等推卸责任的话来,一干臣工除了在心里边狠狠地卧草之外。
  却也拿不出好办法,毕竟将刚刚劝进成功的陛下牵出来溜,这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既然是陛下了,怎么可能没有存在感,何况登基大典,事关陛下,陛下当然也有发言权和决定权才对。


第2688章 他是真的得罪不起把自己拥戴为皇的臣子
  “这老狗,反应倒是极快……”王咏凑到了王揆的身边,小声地嘀咕道。
  王揆瞪了这位京兆王氏的家主一眼,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说话都不知道收敛一点。
  “此地非说话的地方,既然他这位中书令已经执意要让陛下决断,那就看看陛下会如何选择。”
  “老夫已经派了人,提前回城知会陛下,这等事情,陛下是君,我等是臣。
  自然是臣为陛下分忧,哪有陛下被臣下左右的道理。
  他郑元寿与那长孙无忌皆为国相,自然要由他们来承担主要责任。”
  “兄长英明,小弟明白了。”听了那王揆之言,王咏不禁心悦诚服地朝着这位太原王氏之主恭敬一礼。
  不错不错,论及老奸巨滑,这位兄长可是远在自己之上。
  这倒也很正常,太原王氏本就是后族,陛下登基之后,后族该当获得更多的利益才对。
  可偏偏,荥阳郑氏凭借着地利,生生联合不少的世家大族抢走了不少的要害位置。
  而他王揆,居然就拿到了一个听起来无比好听,可是屁的实权也没有的三公中的侍中之位。
  看得王揆眼红得不要不要的,但是考虑到大局,现如今只能暂且忍耐。
  反正等到了陛下登基诸事消停之后,有了自己的侄孙女皇后在那里频频地吹陛下的枕头风。
  太原王氏,必定会后来居上,成为晋王殿下登基的最终胜利者。
  至于赵公长孙无忌,之所以留他,不过是希望在陛下能够主掌权柄之前。
  借他的身份和关系网,安抚好诸多派系,不致令大唐国中生乱。
  另外一边,几位山东氏族背景的官员,此刻也在小声地窃窃私语。
  “萧翁,看样子,太原王氏已然对那荥阳郑氏独揽大权,颇有微词了……”
  “没有微词那才叫奇怪,呵呵……荥阳郑氏目光短浅,那太原王氏也好不到哪,就算是称之为一丘之貉也不为过。”
  “不用理会,我等只需暂作壁上观就是了,且由着他们争斗就是了。
  必要之时,看谁失势,向我等求援,也好方好待价而沽。”
  张亮与一干将领,看着那些文臣又三五成群的结伙离开,而自己,还有麾下的几位部将,再一次被当成透明的。
  真踏马的!张亮眼珠子一红,等着,老子让你们现在清高,让你们矜持,回头让你们叫爸爸老子都不乐意,叫爷爷也不成。
  ……
  李治坐在文成殿内,本该是他维持着大唐皇帝的威仪与气势,看着一干臣工诚惶诚恐的奏事。
  可是此刻,听着那祭祀天地的圆丘和方丘已经被毁坏掉,并且将这两个地方荡平的犯罪份子。
  除了留下两面讽刺意味十分浓重的大旗之外,连根腿毛都没让人找到。
  当然,这些都不是大事,大事是三天之后,自己的登基大典应该怎么搞?该怎么办?
  “诸位卿家,可有良策,能够让三日后的登基大典能够顺利举行?”
  新任太常卿郑太常只能硬起头皮,朝着那位脸色发黑的新皇李治一礼之后解释道。
  “陛下,臣已经询问过工匠,想要将那圆丘与方丘被捣毁之地平整重修。
  至少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才能够在一个月内重复旧观。”
  李治脸色变得无比的难看,忍不住嗔道。
  “那郑卿你的意思,要将登基大典,延迟到一个月之后,再另择吉日?”
  “陛下,万万不可。”王咏赶紧起身大声喝道。
  “先帝驾崩,大唐社稷无人掌握,陛下尽早登基,方可稳固社稷。
  且吉日择定,登基大典于三日后开始,洛阳城中已发告示。”
  “在这个时候,又出耳反尔,成何体统。”
  这话直接把郑太常给惹毛了,梗起脖子反驳道。
  “那敢问王学士,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王咏自然不会让这个当,反正就是跳出来刷了一通存在感之后,双手一拢袖中,退到了一旁。
  “哼,此事该当如何解决,自然是要由你这位太常卿来向陛下进奏。”
  看到这家伙如此卑鄙,郑太常真有一种抄起大棒棒跟这个老不要脸的一决生死的冲动。
  可惜还没等他酝酿好,就听到了新皇那显得有些不耐烦的嗓音。
  “郑卿家,不知你可有什么良策,以解朕之烦忧?”
  郑太常深吸了一口气,转身朝着李治恭敬地一礼,然后满脸尽是惭色地道。
  “陛下,臣鲁钝,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还请陛下治臣无能之罪。”
  “……”李治脸上的表情顿时一僵。真特么的,难不成,自己都还没有正式登基,就开始治拥戴自己的功臣有罪?
  这要是传扬出去,自己这位新皇十有八九会被安上一个苛刻的名声。
  李治蛋疼无比地看着这位摆烂的郑太常,半天这才头疼地摆了摆手。
  “事起突然,此事也怪不得卿。诸位卿家,谁有良策,可解这燃眉之急?”
  ……
  一众文武臣工,此刻面面相觑,却都不乐意再出来献丑,毕竟圆丘和方丘都没了。
  想要解决,大家都很有办法,但是这些解决办法或多或少都会有各种的瑕疵。
  不过大家也不傻,毕竟谁要是提出这样的建议,指不定就会成为从矢之的。
  毕竟大家都是经历了多年宦海争斗的老司机,文官内卷很正常,更何况现如今新皇登基之后。
  谁都不乐意在新皇的跟前留下不好的印象,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僵持局面。
  李治眨巴着两眼,看着这帮子臣工,这帮臣工,则一个二个的互瞪眼珠子,形象了奇特的相持局面。
  这实在是让李治恨不得拍案几骂娘,可他偏偏又不敢,是的,现阶段,他是真的得罪不起把自己拥戴为皇的臣子。
  哪怕是日后自己寻着由着把这帮玩意儿全都煎炒烹炸都成,但是现在,自己只能继续伪装下去。
  然后,长孙无忌就看到了坐在案几后方的李治眼眶一红,满脸黯然地一声长叹。
  “诸位卿家,皆乃朝廷柱石,肱股之臣。还请众卿能够齐心协力,以解当前之困局才是……”
  “……”


第2689章 三日后的登基大典照常进行……
  张亮左看,右看,那帮子厚皮脸的文官,却仍旧一个二个没有表态的意思。
  就连那位陛下的亲舅舅,此刻也是阴沉着脸,抚着长须一言不发。
  这个时候,张亮决定出手了,清了清嗓子,暗中移了两步,凑到了那郑元寿身边,小声地道。
  “郑翁,陛下都已经急了,下官觉得,实在不行,就先想个办法?”
  郑元寿有些愕然地转过了头来,看向这位出身贫贱的粗鄙武夫,差点就乐了。
  好在他心中一动,咦,让这个反正不是嫡系的粗鄙之徒出面也很不错。
  “哦?莫非郧公有什么良策,还请说来,老朽在此洗耳恭听。”
  张亮小声地在郑元寿耳朵边嘀咕了几句之后。
  郑元寿朝着张亮露出了一个欣赏的笑容,然后毫不犹豫地大步而出。
  “陛下,老臣有奏,郧国公有一策,或可为陛下分忧。”
  “???”一干臣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