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还请老夫人尝尝,不过此物,一次只能吃三片,多了对身子不好。”


第715章 那程处弼一次就砸出去了两三千贯?
  “观音婢,为夫听闻你去探望丈母,今日丈母的情况如何?”
  看到了妻子步伐轻快地迈进了甘露殿,李世民站起了身来笑道。
  长孙皇后颇有些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一想到之前那小混蛋逮谁怼谁的场面,不禁有些切齿道。
  “好多了,程三郎那小子,虽然长着一张不会说话的嘴,但是那医术,的确高妙。”
  看到观音婢牙痒痒的模样,李世民不禁好奇心大起。“怎么,那小子又惹着你了?”
  “唉……莫要提他了,夫君,方才我去见母亲,遇上了青雀也在那里。”
  “哦?这孩子,倒是颇有孝心嘛。”李世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
  看到了夫君的表情,长孙皇后想了想,淡然一笑。只希望青雀说的都是实话……
  ……
  魏王李泰拉着郑侍郎的手步入了屋中,满脸欢喜地道。
  “郑侍郎且坐吧,本王正在为了这印书坊的事情犯愁,郑侍郎你可真是本王的及时雨啊。”
  “殿下客气了,长孙吏部知会了下官,下官这才知晓,殿下也想到办一份类似那《长安旬报》的刊物。”
  “这份雄心,下官实在是敬佩,正好下官有座还算是成规模的印书坊,熟练的工匠也有不少……”
  魏王李泰抬手示意郑侍郎道。“来来来,尝点这个猪油酥,此物用以佐茶,最是美味。”
  “那可太好了,本王目前可是整理了不少我大唐诸多博学之士的精彩文章还有诗赋。”
  魏王李泰与郑侍郎讨论的气氛十分的热烈,最终两人达成了意向。
  那就是,魏王李泰负责拿来文章和诗赋,交给郑家的印书坊印刷,郑家的印书坊只负责制版的印刷。
  而刊物的发行这些,自然由魏王李泰自己负责,当然,费用嘛自然是由魏王府来掏。
  作为一位亲王殿下,还是被大唐皇帝陛下宠爱的亲王,李泰不仅仅身材肥得流油,他的身家也同样肥得流油。
  很是豪气地大手一挥。“些许阿堵之物,由着下面的人去谈就是了,本王要的只是结果。”
  看到魏王李泰如此,郑侍郎倒也不好直说,只能笑着点了点头。
  “也是,以殿下的财力,自然也不必在意那一期刊物两三千贯的成本。”
  “你说多少?”魏王李泰差点让自己的口水给呛到,一脸呆滞地看着跟前的郑侍郎。
  “殿下,长孙吏部来寻下官之后,下官已经询问了印书坊的掌柜,若是按照《长安旬报》的那种规模折成书册。
  一本,成本大约会在四十钱左右……”
  听到了郑侍郎在那小心翼翼的解释,魏王李泰的脸色越来越黑。
  “照你这意思,那程处弼一次就砸出去了两三千贯?”
  那小子不是连俸禄都领不到吗?对了,前前后后父皇和太子倒是赏赐了他不少的财帛。
  第一期他免费派发,就相当于是撒出去了两千四百贯,那下一期报纸,哪怕是他按成本价四十文一份出售。
  真正乐意买的人又能有多少?哪怕是长安城内的有钱人数不胜数。可谁乐意花上四十文钱去看几张报纸?
  一期就四十文,一个月下来那可就是一百二十文,存上几个月,怕是都够买一本书了。
  看到这位富得流油的魏王李泰半天不吱声,郑侍郎想了想,这才言道。
  “殿下,下官可以担保,这绝对是成本价,毕竟贡纸的价格在那,实在是没办法降了……”
  魏王李泰虽然不乐意计较阿堵之物,但是一旦阿堵之物的数目太大,就算是他这位魏王,也有些犹豫。
  不过,一想到前面程处弼既然敢这么做,那就跟着他,自己好歹也是才学闻名于长安的亲王,总不能连那个粗鄙武夫都比不过。
  “那……本王就先印六万份,咱们也免费派发。”
  经过与郑侍郎讨论,最终,魏王李泰定下了这份报刊的名字:长安文集。
  毕竟魏王李泰觉得《长字旬报》后面那两个字档次和格调都太低,而自己又是要搞文学。
  所以,决定以《长安文集》来命名,以符合读书人的审美观。
  只是,魏王李泰将内容已经整理好的《长安文集》交到了郑氏印书坊后,却收到了一个消息。
  有传闻说《长安旬报》的第二期即将在数日之后发行,价格五文一份……
  收到了这个消息,魏王李泰气的差点就想暴粗口。
  “五文钱,五文钱能做什么,也就只能买上一斗米,他居然卖这么低的价格,他疯了不成?”
  “六万份,他就算是全卖光,也才三百贯,他这是想要干嘛……”
  管家李公公看到愤怒地得不停咆哮的魏王李泰,直到他发泄了一通,气喘吁吁地坐下后,才敢开口。
  “殿下,会不会是有人把殿下你准备办《长安文集》的消息给泄漏了出去。”
  “所以,程处弼就妄想要用这样的办法来跟殿下你竞争……”
  ……
  魏王李泰听得此言不禁一愣,抬眼看了下李公公,阴沉着脸在屋内疾行,半晌之后,这才阴恻恻地一笑。
  “行啊,他程处弼想要跟本王斗是吧,那就跟他好好的比划比划。”
  “本王就不信,他们老程家,有多少家底,难道还能比本王更丰厚不成?”
  “第一期,免费派发,第二期……也收五文钱一份。”
  听到了魏王李泰的吩咐,管家李公公还能说啥,只能垂首应是。
  可是一想到如此一来,怕是一个月魏王府就得砸进去六七千贯,一年下来……几万贯就没了。
  “唉……程处弼,你何必对我家殿下苦苦相逼呢?”管家李公公站在屋外,满脸地惆怅。
  算了,反正现在殿下正在气头上,说什么也不会管用的,现如今唯一期望的就是。
  看看能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跟程处弼打擂台见分晓,若是不能……
  到时候再劝殿下不要跟程处弼那小子一般见识就是。
  毕竟魏王府家大业大,砸个万儿八千贯跟程处弼顶顶牛还行,再多,那也容易让府中开支捉襟见肘。
  就在魏王在为《长安文集》发愁的当口,长安的科举终于结束。
  程处弼举荐的那四位举子,也缓步离开了考场……


第716章 可惜,他们几个偏偏寻了那程太常来举荐
  上官仪、辛茂将还有任雅相与吴乡寿四人都如释重负地来到了考场之外。
  他们的周围,有不少的举子暗暗直乐,朝着他们四人指指点点不已。
  “看到那四人没有,知道是谁举荐的他们吗?”
  “难道程太常举荐的四人,就是他们四个?”
  “你还真猜对了,唉……可惜喽,其实方才我看了一眼那位长官仪的文章,不得不说,十分精彩。”
  “可惜,他们几个偏偏寻了那程太常来举荐,而那位程太常又素与长孙吏部不睦。”
  “程太常居然敢在吏部里边跟长孙吏部发生争执,这不就是断了他们四人的仕途之念吗?”
  “那可真是可惜了,读书不就是为了博个功名,也好为朝庭效力。”
  “像他们这样,那这辈子,可就没什么前程可言了。”
  “呵呵……谁让他们想要投机取巧,我大唐那么多有威望有学识的显贵官吏他们不去投。”
  “却去寻那新晋大红大紫的程太常,不就是想要投机吗,结果落了这样的下场,又能怪得了谁呢?”
  四个听到了耳朵边时不时传过来的闲言碎语,脸色不禁难看起来。
  任雅相闷哼了一声,扬眉就要朝着几个离得最近,朝着这边频频指点的举子走过去。
  “兄长且慢,不必与他们计较,咱们先走吧。”辛茂将赶紧拦住这位体格强健的任兄。
  这可是科举场外,周围全是差役和官员往来,若是在这里主动起了冲突,对于他们原本就处境不妙的四人会更加不妙。
  行出了一段距离之后,任雅相回头扫了一眼那边,忍不住闷哼了一声。
  “贤弟你就不该拦我,揍那帮混帐,好歹能够出口气。”
  上官仪也是摇了摇头笑着安抚道。
  “任兄何必逞一时之快,凭任兄你这两膀之力,那小子能受得住几拳?若是伤了人,到时候指不定要吃官司。”
  今发挥的还不错,至少吴乡寿自己十分满意,可是一想到那场意外的冲突,让吴乡寿不禁无奈地叹了口气。
  “接下来,咱们该如何行止?”
  “好不容易考过了,今日自然是要大肆庆祝一番才对。”上官仪爽朗一笑,抬手往前一指。
  “正好,去程家酒楼,好好的吃喝一顿,一饱口腹之欲。”
  “之后嘛,那就继续耐心的等上两日,等到了挂榜之日,便是我等连袂往程府投效之期。”
  “上官贤弟言之有理,走,先去大吃大喝去,哈哈……”
  听得此言,另外三位也不禁一乐,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虽然他们是感于程三郎的恩义愿意去投效,可是谁不想货卖帝王家,为朝庭效命,以期名垂青史,只是没有那个机会罢了。
  ……
  赵国公府邸,褚遂良刚刚下了马车,就看到了孔颖达也正好从车中下来。
  二人赶紧相互见礼,低语两句之后,连袂朝着赵国公府内快步而去。
  等他们二人随着赵国公府管事穿廊绕室,终于来到了长孙无忌待客的凉亭处。
  而这里,已经有几位官员正在亭中小声地窃窃私语着什么,见到了这二位后,也都颔首为礼。
  坐在最上首的长孙无忌朝着褚遂良与孔颖达一礼。
  “二位快快请坐,既然人都来齐了,那么本官也就不卖关子了。”
  “卢郎中,劳烦你拿那科举录取的名册,给二位大人传阅一下。”
  吏部考功郎中卢承庆答应一声,从袖中取出了名册之后恭敬地递到了褚遂良的手中。
  “方才诸位也已经都看过了,老夫就告诉诸位,前面这四位,便是陛下指派程处弼到吏部交来的名单。”
  “此四人,皆是出身寒微,既非我朝达官显贵,亦非世家门阀之后……”
  “陛下这么做也太过了吧?”一位世家出身的大臣不禁小小地嘀咕了一句,然后瞄了长孙无忌一眼。
  看到了对方没有什么表情,大起胆子继续道。“朝庭用人,当众德行,更要重世家渊源才妥当。”
  “那些贫寒之士,家风家世,品行德操,着实不好说……”
  孔颖达不禁闷哼了一声。“怕是陛下自己都觉得不妥当,才会让程处弼那个奸佞小人去暗中操持此事。”
  “若非是被长孙吏部所查,怕是我等,都还不知晓此事。”
  “就是,我大唐立国以来,用人最重德操,更不能唯才而论,天下诗书传家的读书种子何其多也。”
  “他们难道不比这些人更适合入朝为朝庭守牧地方,治理政务吗?”
  长孙无忌抚着长须,看着跟前这些人的讨论声音不高,但是话语里边却满满的怨气。
  “诸位不必太过恼怒,正因为本官也查觉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特地请诸位过来,就是想要将此事妥善处置。”
  “而妥善的处置之法,最好既能够顾全陛下的颜面,又能够让前来应试的过千举子无话可说。”
  褚遂良抚着长须,眯起了双眼仔细思量半天这才缓缓言道。
  “赵国公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