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那些市井的小童从哪学来的童谣,小人打听到了几句,其中一句是这么说的……”
  管事摸了摸鼻子,在孔颖达那极具威摄力的目光的逼视之下,硬起头皮道。
  “清河有崔氏,本朝黄门郎;曲阜老孔氏……让,让梨他最强。”
  “……”一阵突如其来的穿堂风,从书房门外卷了进来。
  角度刁钻地经由孔颖达的袖口,钻到了他的心口位置,让他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
  管事一脸惊恐地看到了,看到了自家老爷整个人都在哆嗦,然后脸色一会青一会红一会紫一会蓝的变化莫测。
  抬起了颤抖的手指头,指了指自己,紧接着白眼一翻,一头直接栽倒在案几后边。
  看到了这一幕,管事直接给吓得亡魂大冒,用足吃奶的劲,扯起嗓子干嚎起来。
  “老爷昏倒了,快来人啊啊啊啊!!!!”
  ……
  礼部郑侍郎,迈开四方步,牵着自己的小乖孙正在自家的后花园里边溜达。
  这个乖孙不但乖巧,重要的是很聪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
  这让郑侍郎宠爱不得行,原本想要亲自教导,可惜自己实在是太忙了点,加上他父亲在外地任职。
  所以郑侍郎给这个才七岁的乖孙找了一个好老师,那位可是萧德言的师弟宁学士。
  宁学士不但博学广闻,重要的是特别会给小娃娃们启蒙,为此,郑侍郎也是费了老鼻子劲。
  这才把自家的乖孙塞到了宁学士门下去学习。
  方才郑侍郎亲自去将乖孙接了回来,一路上考校小娃娃的学业。
  还真别说,这小子,居然把整篇《三字经》都给背下来了。
  虽然郑侍郎很不看不起程处弼那个粗鄙武夫,跟他爹程咬金一般,都不是什么好鸟。
  但是,郑侍郎也不得不承认,他创作的《三字经》不论是易学性,还是可读性,都的确在《千字文》之上。
  “乖孙,你在老师那里,除了学业之外,可有交到朋友?”
  来到了凉亭处,郑侍郎坐了下来,看着跟前这位聪明的乖孙问道。
  “交了,老师也说过,让我们不能只注重学业,还要多教朋友,而且孙儿还认识一位很厉害的师兄,他会的可多了。”
  “他不但会背《三字经》也会《千字文》还会《顺溜之百家童谣》呢。”
  “???”郑侍郎一脸懵逼地看着乖孙。顺溜之百家童谣是什么鬼?
  看到爷爷呆头呆脑的模样,这位乖巧的孙儿不禁有些得意地道。
  “那是我那位师兄这两天跟邻居家小孩学会的,他一学就会了,还拿来试我们,孙儿又岂会怕他,也学会了。”
  看到乖孙一脸洋洋得意的劲头,郑侍郎不禁心怀大畅,爽朗地笑了起来,抚着长须道。
  “哦?那爷爷倒要洗耳恭听一下……”
  “好的,那孙儿就背给你听……”就看到了乖孙一边拍巴掌一边伴着节奏背诵起来。
  “大唐李为皇,威名四海昌;长孙贤为后,母仪人向往。
  东阿诗书程,诗赋美名扬;善阳老尉迟,夺槊最在行……”
  郑侍郎脸上的笑容与慈爱渐渐地僵硬,薅长须的手也僵在半空动弹不得。
  脑子里边只有那种魔鬼般的节奏,还有孙儿快活而又稚嫩的嗓音继续响起……
  ……
  “停!”当听到了“荥阳有郑氏,卖书比人强。”这句时,郑侍郎整个人都差点裂开。
  神特么的荥阳有郑氏,卖书比人强。我们郑氏乃是传承千载的世家大族。
  诗书传家的好不好,卖书比人强是什么鬼意思。
  看到自家爷爷手捂着心口,一脸黑线摇摇欲坠的模样,乖孙小脸给吓得煞白。
  “爷爷,爷爷,你没事吧?别吓孙儿。”
  “老,老夫得缓缓,你先停一停……老夫必须得缓一缓。”郑侍郎软软地靠着凉亭的柱子,闭上了双眼。
  偏偏那朗朗上口,攻击点十分刁毒的童谣,犹自回荡在脑中,久久不散……
  长安城内的世家大族,又或者是勋贵高官,都从各种各样的渠道,听到了这朗朗上口,易唱喝记,别具一格的《顺溜之百家姓童谣》……
  有听到了这玩意之后,捶胸顿足破口大骂的,有气得晕厥过去,赶紧去请医者的。
  也有听到了这玩意之后,心怀大畅,呼朋唤友前来喝酒,祝贺自己也能够显摆名声的,不一而足。


第768章 到底我这是怎么了,到底我兄弟是怎么了
  李世民扶着空虚的腰,再一次悄悄地半夜爬了起来,懒洋洋地走到了远处抄起了溺壶。
  之后,又懒洋洋地回到了床榻前,缓缓地坐下,看着这张空荡荡的床榻,李世民不禁有些纠结。
  到底昨天晚上是怎么一回事?就记得自己这才兴致大起,正要提着兵器纵身上阵。
  结果……没几回合,就没了……
  这样极度尴尬到令人面红耳赤至脸色的场面,实在是让李世民气的差点想要揪住相伴几十年的好兄弟。
  责问他是什么意思?这是不给自己面子还是想要咋的?
  好在,李世民以国事烦忧为重为借口,难舍难离地离开了那间屋子,回到了甘露殿偏殿中,孤守空房。
  就是想要认真地复一下盘,到底我这是怎么了,到底我兄弟是怎么了……
  想想自己年少之时,纵马扬鞭,何其快哉,哪怕是日夜耕耘,也是犹有余力。
  没想到,这近一两年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难道朕真的老了?
  李世民不禁愁肠百结,可是一想到亲爹李渊,比自己年纪还大的时候,照样还能生娃。
  唔……看来,兴许是自己忧国忧民,加之这段时间被《氏族志》的事情给闹腾得心情郁结。
  这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罢了,明日找个医者过来瞧瞧?
  只是想到了医者的第一时间,李世民的脑海里边闪过程处弼那张贼兮兮的脸,不禁打了个寒战。
  不成不成,万万不能找那个小混蛋,这小子虽然干事一流,但是闹腾妖蛾子的本事更是超一流。
  想一想,自家娃青雀的腚眼有暗疾的流言,虽然程处弼那小子抵死不承认跟他有关系。
  但是,李世民总觉得跟那小子有关,不然,为何之前青雀能够瞒得死死的。
  就让程处弼给治,结果病还没好,满长安城都知晓青雀腚眼有毛病这样的八卦。
  “唉……这个混帐小子。要是嘴巴上能够多个门栓就好了。”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小声地嘀咕了句。
  听到了偏殿内传来的动静,守在外面的宦官与侍卫陡然一个激灵。
  一名宦官赶紧轻咳了一声开口唤道。“陛下……”
  就听到了里边传来了陛下的声音。“朕没事,就是醒了。”
  得到了回答之后,殿外再一次恢复了寂静,而李世民再一次躺回了榻上,只是,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直到天色麻麻亮的时候,这才昏昏沉沉地又睡了过去。
  等到再一次听到宦官的轻唤声,省起今日是还有朝会的李世民只能无可奈何地爬起了身来。
  顶着两个黑眼圈,收着宦官侍候自己洗漱穿戴。
  ……
  等到李世民来到了两仪殿时,便觉得有些不对劲,感觉整个大殿之中,明显气氛不对劲。
  唔……很古怪的气氛,那一票武臣一个二个洋洋得意,而文官那边,有些人表情很复杂,有些则显得很激愤。
  总之不一而足,而且明显能够看出来,在自己还未到来之后,想毕已经有过了一场争执。
  因为李世民已经看到好几位文官的官帽都有些歪斜,嘴皮子也还在不停的蠕动,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暗中咒骂着什么。
  好在这个时候,陛下入殿,所有人都安稳了下来,至少现在显得相安无事。
  等到李世民顶着两个黑眼圈站到了御案后边之后,文武百官朝拜之后,李世民正要照例来上一次开场白。
  就看到了郑侍郎直接迫不及待地大声道。“还请陛下为臣作主……”
  “???”李世民一脸懵逼地看着满脸悲愤的郑侍郎,下意识地把目光落着武臣那边扫了一眼。
  就只看到那边蹲着的一帮朝堂惹祸精此刻一个二个老神在在,仿佛事不关已的模样。
  这下子,英明而又睿智的大唐皇帝陛下也有些拿捏不准是什么事了。
  “郑卿家,到底是什么事情,你且说来。”李世民只能朝着一脸悲愤之色的郑侍郎道。
  “陛下,如今长安城中流传着恶毒的流言蜚语,大肆的攻击朝中文武百官,勋贵世家,臣……”
  程……不对,今天居然是尉迟恭第一个站了出来,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郑侍郎。
  然后努力地在他那张不高兴的黑脸上推出了一个开心的笑容来。
  “姓郑的,你少胡说八道。陛下,长安城内的童谣各种各样。
  臣倒觉得那《顺溜之百家姓童谣》既朗朗上口,好听又可乐,实在是道出了百姓的心声,还有对我辈人物的中肯评价……”
  “尉迟大将军,那等居心叵测,分明就是恶意攻击朝庭重臣的谣言,你居然还说是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废话,怎么的,说你老王家不对吗?那叫什么来着……”
  尉迟恭砸了砸嘴皮子,一时之间,只记得夸自己的那句顺口溜,倒把调整老王家的话给忘了。
  就看到了兵部尚书李某人鬼鬼祟祟地凑到了他的耳朵边一阵嘀咕。
  尉迟大将军呵呵一乐,抚着浓须大声道。“太原读书王,喜欢作文章,夸你们老王家喜欢写文章你还不乐意?”
  “像人家老崔氏家,这辈子就顶着个黄门郎也没见人家闹腾。”
  “那是因为崔刺史不在朝堂好不好?若是他在朝堂,又岂会……”
  “都给朕闭嘴!”李世民一脸懵逼拍着御案,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那顺溜之百家姓童谣又是什么鬼东西?
  随着大唐皇帝陛下的怒吼出声,一干臣子们这才悻悻地朝着陛下请罪之后,退回各自列班。
  不过,郑侍郎犹自固执地留在原地。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朝着郑侍郎温言道。
  “郑卿,你继续说下去,到底怎么回事,还有那个顺溜之百家姓童谣是什么东西?”
  “臣也不太清楚这个童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不过这几日以来。
  这个童谣在长安城内越传传厉害,甚至长安周边都开始有所耳闻。”
  “陛下,臣以为这等暗讽朝中重臣的童谣,十有八九乃是别有用心,甚至是对朝庭不满人士之作。”
  “还请陛下彻查此事,另外不许此童谣流传,以安抚百官之心……”


第769章 这得有多厚的脸皮,才能够这么夸老程家?
  李世民听着那郑侍郎气极败坏地侃侃而言目光一扫。
  看到了站在文臣之首的房玄龄一脸纠结地在那不停地薅着长须。
  看到了长孙无忌阴沉着脸,也是不言不语不表态,反观另外一边。
  程咬金这家伙正在跟几个同僚挤眉弄眼,不知道嘀咕啥子,至于那尉迟恭难得地咧着个嘴直乐。
  李世民心中不禁越发地觉得这事诡异得紧,等到郑侍郎禀完之后。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房卿家……”
  房玄龄无可奈何地轻叹了一声之后,从袖子里边取出了一份已然准备好的奏折。
  “陛下,臣也听闻到了这首童谣,因为事涉百官,更涉及陛下,故尔,臣不敢擅专。
  特地将这《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