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贾府-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名大内侍卫快步进了殿中,众人以为是良乡大营的战报送来了,都停止了争论。
    侍卫快步来到殿中,跪倒,双手将一封信函高举过头大声道:“陛下,宣府镇送来的八百里加急书信。”
    闻言,隆治帝连忙道:“快呈上来!”
    戴权连忙从侍卫手中取过信函呈到隆治帝手中,隆治帝接过打开,取出里面的信笺,看完腾的一下便站了起来,继而高兴的说道:“宣府总兵杨大勇上奏说,今日清晨在山海关总兵陈怀的配合下大败城下鞑靼人,斩获两万余首级,二人合兵一处,清缴鞑靼残兵后,六万大军将于午时出发,前来支援京城,明日可抵达神京!”
    此言一出,顿时全场震惊!!
    正当众臣欣喜之时,又是一名侍卫快步走了进来,双手将一份战报高举过头大声道:“报,这是良乡大营送来的战报,请皇上过目。”
    隆治帝一听是前线战报,心中一顿,连忙让戴权接过来。
    “好!”隆治帝看完战报后,顿时喜上眉梢,竟然兴奋得一拳砸在御案上,哈哈大笑道:“今日清晨,我军与鞑靼人在良乡展开大战,武威侯李虎大败鞑靼人,斩获首级近万。”
    一众文武大臣,听到战报欣喜万分,多日的焦虑顿时散去。
    首辅李潞上前说道:“天佑大汉!先有宣府解围后有前线之胜利,再加上山东、江苏援军三四日内就可抵达京城,陛下,神京之危尽去矣。”
    …
    巴彦汗拿着军报,围着地图走着,思虑着。
    “撤吧!宣府镇没了牵制,援军明天就能抵达,还有山东、江苏的大军估计两三天也就能到了,我们不能被拖在此处。”
    看着心绪不宁的巴彦汗,范进说道。
    “不行!今天这么大的损失,怎么能说撤就撤,要撤也可以,明天带我率大军砸了汉人的乌龟壳,再撤也不迟!”
    胡力赤拍着桌子,大叫到。
    “相比于我们的损失,汉朝的损失更大,我们此次缴获的粮草器械还有人口财产已经够多的了,汗王还记得我们公子给您的信吗?”
    “。。。。。。。。。。。?”
    “汉朝太强大了!虽说如今发生了灾难,但也不是现在的我们能够打败的,机会多的是,不用和汉朝军队硬拼!血要慢慢的放。。。。。。。。。。”
    “嗯,说的不错,哈里奇,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一夜,明早回家!”


第二十二章贾琦苏醒
    隆治二年八月十八,清晨。
    斥候禀报鞑靼人大营异常安静,秦威派人前去查探,探子摸进营中只发现空荡荡的大营,鞑靼人已经离去多时,随即派出骑兵打探鞑靼人下落。
    等汉军骑兵追到紫荆关时候,鞑靼人押送掳来百姓财帛己经出了紫荆关,待秦威大军赶到,他们己经尽数出了内三关。
    后史书记载,此次鞑靼人扣边南侵,仅仅三天,大同镇和房山县周边被掠夺百姓十余万口,银两财帛不计其数……
    …
    湘水河畔,湘云哭的不能自已,看着狼狈不堪的宝玉悲戚道:“二哥哥,老太太、太太他们都还好吗?”
    “都死了!”
    “琏二嫂子呐?”
    “死了!”
    “林姐姐呢?”
    “也死了!”
    “那宝姐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死的死,散的散,就剩下。。。。。。我,一个了!!”
    “呜呜呜。。。。。。。。。。。。。。。。。”
    贾琦震惊的看着江边哭泣的二人,心道,我怎么会在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想上前问两人,却发现自己怎么也动不了,用尽全身的力气挣扎,突然面前景象消失不见,一片漆黑,耳边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明明感觉自己醒了,却怎么都睁不开眼睛,喉咙好似被人掐住,想喊却张不开嘴,想动动不了。。。。。。。。。。。。。。。。。
    …
    神京西城,忠勇伯府。
    三天过去,贾琦躺在床上,依旧不省人事。宫里的太医来了好几拨,都摇头叹气,皆道药石之力已尽,无可挽回了。贾琏等也曾各处去寻僧觅道、问卜求神,总无效验。
    期间,镇国公府诰命张氏带着世子牛犇前来探望,送上厚礼并牛继宗亲笔书信,言到日后若有所需,必赴汤蹈火。并让牛犇代父给贾母行了跪拜大礼。
    两眼红肿的惜春坐在床边,看着依旧昏睡不醒的贾琦,哽咽道:“哥哥,你怎么还不醒来?”
    无奈贾琦双眼紧闭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浑身如火炭一般,亦发连气都将没了。
    贾母抱起惜春,劝慰道:“好孩子,仔细伤着眼睛,你哥哥看到会心疼的!!”
    惜春抬起泪眼朦胧的小脸,看着贾母,颤声问道:“老祖宗,他们都说。。。。。。。都说哥哥不行了,是真的吗?”
    贾母看着生死不知的贾琦,一时悲由心生,眼泪又不由自主的涌出来。
    这时,尤氏从外面走进来,擦了擦眼边的泪水,站立一边。
    贾母问道:“送走了?”
    尤氏擦了擦眼睛说道:“送走了。。。老祖宗,要不要请老爷回来?”
    贾母一怔,半晌道:“这是你的主意还是他们的主意?”
    尤氏悲戚道:“刚刚太医说了,二叔不中用了,还是早做打算,预备后事,冲一冲也好。”
    闻言,惜春趴在贾母怀中嚎啕大哭。
    贾母亦是悲伤不已,叹口气道:“是该告诉敬哥儿了。兴许还赶得上……”
    于是尤氏出去告诉贾珍,让去玄真观请贾敬回府,并让府中管家准备一应事务。
    自七年前,贾敬出家让爵,便一直躲在玄真观闭门不出,潜心修道,好似看破红尘般,与家中断绝了往来,每次贾珍、贾琦和贾蓉前来都不曾露面,只是此次听闻次子命危,终是放心不下,答应返回家来。
    终是在第四日清晨赶回了家中。
    刚进忠勇伯府,未及去看望贾琦,贾忠来报说,荣府大老爷和二老爷已至二门,贾敬让贾福将人请进来。
    到了武威堂,贾赦、贾政见到贾敬,忙上前相见。
    贾敬端坐堂上,面色淡然,只微微点头算是答礼。
    贾赦、贾政也不在意,自顾自一边坐下。
    几句寒暄过后,贾政方才问道:“不知敬大哥有何打算?”
    贾敬摇摇头,“生老病死,皆是天数,非人力可以强求。该走就让他走吧!我来看他一面,也算是。。。。。。。哎!”
    闻言,贾赦叹息道:“眼看家业当兴,又封了一等侯,却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终是我贾家无福。。。。。。。。。。。”
    贾敬低声念了几句偈子,便不再言语。
    正在这时,春桃远远的从内宅跑出来,边哭边喊:“太爷,太爷……”
    贾赦、贾政顿时心中一紧,贾敬颤抖着声音问道:“出什么事了?”
    “二爷醒了!”
    “啊!”贾赦二人闻言,拔腿就往里跑。
    而贾敬则长舒了一口气,抚平衣服上的褶皱,背着手,慢慢的踱步往宁国府宗祠走去。
    贾琦醒了!
    府中奔走相告,笼罩在贾家三府上空的乌云似乎一下子就消散了。
    …
    贾琦醒了!
    隆治帝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对于贾琦能醒过来,隆治帝非常的吃惊,这几日,整个太医院和京城名医都被请到了忠勇侯府给贾琦看病,可是所有人都道,贾琦不中了。
    隆治帝拿起手边的折子,上边记录着先锋营良乡之战的全部经过,通过镇国公牛继宗、西宁侯张亮的叙述,隆治帝知道了战争的全部过程。特别是其中描述贾琦率部断后,悍不畏死的冲锋,仅仅从军报中便能看出贾琦的悍勇。
    最让人吃惊的是,战后大营收拢的先锋营五千余残军,竟然有一千余人是锐士营的军卒,特别是最后与鞑靼人大战的骑兵竟然有两百余人活了下来,要知道锐士营组建到现在还不到三个月,竟有如此惊人的战力,要是训练得更久。。。。。。。。。。。。
    将奏折放在御案上,眼睛看向了另外一封奏折,那是绣衣卫的密折,这份密折隆治帝看过好几遍了,里面的记录远比军报上详细的多。
    特别是其中关于李虎救援先锋营的信息,当日辅国公力排众议,派遣武威侯李虎率领两万骑兵前去救援先锋营,可是救援的骑兵从出发到加入战斗,中间隔了将近一个半时辰,可是当时大营距离战场只有不到四十里地,这其中要说没有猫腻,隆治帝是万万不相信的。还有,当晚军中就起了冲突,最后还是秦威强行压了下来,不过双方死仇已结。
    要知道,这一战可是将开国一脉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底子给打了个精光啊,特别是泰安侯李贤的战死,使得开国勋贵当中有不少怨言,不得已下旨以国公之礼安葬,其子李安康不降等袭爵。又加封了贾琦为忠勇侯,虽说当时隆治帝存了私心,不过此时贾琦醒了过来,一切就都顺理成章,还彰显了皇室的恩典。
    对于贾琦,隆治帝还是非常的欣赏,特别是其勋贵出身,天然的属于皇室势力一方,虽说他们如今都紧随太上皇的指挥走,但,早晚会靠向自己一方的。
    …
    忠勇侯府。
    贾琦在春桃的服侍下吃完药躺在床上,看着惜春哭得两眼通红,一阵心疼,转头又看见闻讯赶来的迎春、探春、黛玉和宝玉,几人也是双目通红的看着自己,又想到梦中所看见的,心中暗暗道,定不让悲剧发生在他们身上!!


第二十三章战后风波
    乾清宫,上书房。
    隆治皇帝看着手上的名单,面皮直跳,深吸一口气,强行按下心中怒火。
    此时距离大战已经过去了三日,前线大军回转京师,相关的善后事宜紧锣密鼓展开。有功人员,需要封赏,失事人员,需要处分。
    隆治帝令内阁首辅李潞主导诸臣赏罚事务,李潞奏报两事: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以此定下结果:辅国公秦威、镇国公牛继宗、西宁侯张亮夺爵去职待参,房山县令马芳、县尉陈祖苞等人论死,贬削者百余人。
    对李潞拟定的处罚名单,隆治帝很是不满意,这鞑靼人刚被赶走,就开始找军方麻烦,吃相太难看了,对于文官集团的所作所为,隆治帝看的多了,心中慢慢积累了很多不满。
    对于升赏的名单……隆治皇帝思虑良久,想了想,还是将李潞招来问询。
    “武威侯李虎,此战首功,只是赏赐了点东西,荫一子,是不是太薄了!”
    指着封赏名单上李虎的名字,隆治皇帝要李潞解释。
    面对皇帝的疑问,李潞忙恭敬地道:“回皇上,如此处置,也是内阁诸臣商议的结果,国朝名爵,不能轻易赏赐于人!李虎如今已贵为一等侯,在上就是国公爵位了,此时李虎正当年壮,以后立功岂不是要封王爵。再说此战军功还远远不够其晋爵的。李虎有三子,不如荫其一子,以示皇上隆恩。”
    隆治皇帝容色稍霁,在御案前缓缓踱步,李潞的话提醒了他,李虎才四十三岁,己经升到高位。如果以后再有大捷,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怎么办?以李虎的武勇,这是非常可能出现的事情。
    随后隆治皇帝又犹豫了,缓缓道:“只恐赏功过薄,寒了忠勇将士之心。在其他方面多赏点。还有,辅国公等人又是怎么回事!这才赶走了鞑靼人,统军大帅和军中大将就遭此待遇,你让别人怎么看,你们也太心急了吧。把他们名字去掉,至于赏罚之事,朕会和太上皇商议的,内阁就不需要操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