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贾府-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门外传来了李嬷嬷的声音,“二爷,二门外管家传进话来,说有事找你。”
    “知道了。”
    贾琦长长伸了个懒腰,见黛玉怔在那里,立刻明白她的心事,
    又伸手将她揽在自己怀中,柔声道:“今儿就是天塌下来了,也阻挡不了咱们的林大美女去还愿!”
    黛玉脸上浮出一抹苦涩,接着轻摇了摇头,轻轻将脸贴在他胸膛上,低声道:“没事,你去忙正经事要紧,我等你!”
    贾琦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俏脸,道:“傻姑娘!”
    听了这话,她稍偏着头,眼中戏谑,嗤的一声笑了,“是不是后悔了。。。。”
    贾琦拧了拧她脸蛋,“好好准备,我一会儿就回来。”
    等贾琦离去后,黛玉叹了口气。。。。
    。。。。。。。
    “怎能让孙阁老等我?太失礼了。”
    贾琦停住了脚步,望向贾忠。
    贾忠:“以为二爷一早去了姑娘屋内,所以找了一圈。”
    贾琦笑了下,定是贾福说与他听,都道宰相门前七品官,如贾忠这样的大管家掌着通传之事,随便找些理由都能给个下马威。
    想到这里,淡然一笑,“怎么说都是内阁大学士,不能失了贾门的礼仪!”
    说罢,加快脚步向大厅走去。
    孙玉麟见贾琦走来,立刻起身迎了过去。
    二人在门前相互一礼,贾琦笑道:“不知今日阁老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孙玉麟面色一僵,顿了顿,方道:“老夫此来,两件事,一公一私。”
    贾琦听了这话,也不多问,直接将他请进大厅并上了新茶。
    二人都是沉默不语,过了片刻,孙玉麟缓缓道:“听说梁国公遇袭受了剑伤,老夫前来探望一二,也算是全了咱们之间的情分。”
    “多谢您老!”
    贾琦欠了欠身子。
    孙玉麟望向了贾琦,见他脸上无任何表情,心中微微一叹,今儿他带着内阁几位的嘱托前来,目的就是一探贾琦的底线。
    昨儿文渊阁几人商议了大半日,最终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贾琦可以出任两江总督,但是必需放弃神京所有兵权,包括左五营的兵权。
    两江总督的权利太大了,而且贾琦还是个武将,数十万兵马掌握在他的手中对朝廷威胁太大了,不得不防!
    从今日起,贾家嫡系子弟不准任何人离开神京,包括出城。
    虽说这是惯例,但是不好开口。
    想到这,孙玉麟吃了一口茶,笑道:“陛下已经下旨任命李守中为御史大夫,这可是九卿中的清贵高官,贾家在朝堂上又多了一个助力。”
    李守中是个什么样的人,满朝谁人不知,要他为贾家说话,做梦吧。
    贾琦也不点破,呵呵一笑,“却是个好消息!”
    听了这话,孙玉麟轻轻将茶碗放下,望着贾琦,轻轻叹息一声,又笑道:“刚才进门时,见管事小厮正在收拾马车,可是要回城?”
    贾琦直接道:“最近走背字,怀疑背地里有小人行巫蛊之术扎小人诅咒与我。这不打算到清虚观待上两日,请求各路仙神保佑!”
    孙玉麟的脸色立刻变了。
    贾琦接着说道:“其实本帅更愿意相信手中的刀剑。”
    孙玉麟一下楞在那里。
    跟着又听贾琦说道:“孙阁老也是知道,如今本帅还领着京营节度使一职就有人背后算计行刺杀之事,倘若哪日失了陛下恩宠被夺去兵权,呵呵,谁知道是否能够见到第二日的太阳。”
    孙玉麟不再坐了,起身来回走了起来,“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发生如此恶劣之事老夫也是非常愤怒,如今刺杀睿亲王的凶手还未有任何线索,陛下龙颜大怒,不查个水落石出来肯定不会轻易翻过去。”
    “当真一点线索都没有?”
    贾琦好奇道。
    “东厂暂时没有消息传来,不过南镇抚司倒是说发现了一条线索,如今正在追查。”
    贾琦淡笑了一下,“这倒是个好消息。”
    孙玉麟忽然好想意识到了什么,半晌没有说话,最后苦笑一声,道:“却是老夫孟浪了。”
    贾琦慢慢站了起来,向孙玉麟微微一揖,“孙阁老请坐,先用茶。”
    说着,伸出手将孙玉麟搀回了座位上。
    孙玉麟一怔,“这是何意?”
    贾琦一挥手笑道:“我这倒是有一条线索。”
    “什么线索?”
    孙玉麟急声道。
    贾琦从袖笼里掏出了一张信笺,递给了他,“阁老请看。”
    “这。。。”
    孙玉麟展开看了一眼,吃惊道:“怎么会是他?”
    “怎么不可能?”
    大厅里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子,孙玉麟叹了一口气,从袍袖里掏出了一份奏章,放在贾琦面前,道:“此事老夫会禀告陛下,至于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说罢,伸手一指奏章,“老夫此次前来还有一桩公事,你看看吧。”
    贾琦取过奏章,打开看了看,却是观文殿大学士吴邦佐亲笔所书,意思很简单,两江总督权利过大,内阁不得不考虑这其中的影响,特别是贾琦武将的身份过于特殊,各部肯定会有反对意见,希望贾琦能够以大局为重,更是为了朝局的稳定,主动放弃京营和左五营的兵权。
    贾琦看完奏章,瞥了一眼孙玉麟,呵呵一笑,问道:“这是内阁最终的决定?”
    孙玉麟两眼慢慢望向了地面,“差不多。”
    “差不多?”
    贾琦的脸当即沉了下来,淡淡道:“未免太刻薄了,朝中硕鼠甚多,内阁不去严惩,相反我贾家懂得忠孝大节,一心为朝廷办事,数次舍财支持朝廷大计,不奢求回报,也该念着点好吧。内阁如此苛刻与贾家不知究竟是为何意,这其中是否藏私,还是说我贾家做了什么不利于朝廷之事,诸位收到了陛下的旨意?”
    孙玉麟的脸色一下子肃穆了,忙赔笑道:“这话就严重了,这不是过来商量的么!”
    贾琦微微抬起了头,望着他缓声道:“如何商量?”
    “贾蓉入职兵部或户部?”
    孙玉麟紧望着他。
    贾琦眼睛望向院中的老树,缓缓吐出两个字,“不行!”
    孙玉麟的眼睛不由眯了起来,沉声问道:“那依你何意?”
    “隆治二年至今,贾家遭遇数次谋刺,宁国府被叛贼攻破过,先父更是死于白莲教妖人之手,如今更是明目张胆的刺杀本帅,究其原因皆是因为贾家一心为朝廷办事,不顾其他,以致怨谤交集,成为有心之人的攻击目标。”
    说到这里,贾琦仿佛没有看见孙玉麟的脸色,端起茶碗自顾自吃了一口,不慌不忙道:“所以说,无论是自保也好还是你们所说的拥兵自重、专横跋扈,贾家在神京必须有能够抵御外敌自保的军事力量。”
    “这个。。。”
    孙玉麟迟疑一下,又道:“当年之事纯属意外,如今东厂与绣衣卫一直在努力肃清神京底层各方势力,再说了白莲教在神京的力量不是被剿灭殆尽了么,天子脚下定会国泰民安。”
    贾琦的眼睛不由眯了起来,道:“您,能保证?!”
    “这个。。。”
    孙玉麟略想了想,“让我再想一想。”
    “阁老放心,琦只此一个条件!”
    贾琦洒然一笑。
    孙玉麟注视着贾琦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贾琦正色道。
    孙玉麟脸上浮出了笑容。
    。。。。。。。。
    就在贾琦和孙玉麟争论不休之时。。。。
    “驾!”
    “驾!驾!”
    神京城外,官道上一行十余轻骑纵马狂奔。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广安门守将一愣,搭眼往西面一瞧,官道上十余骑烟尘滚滚的奔了过来,只见为首之人从背后拔出令旗,大声叫喊,其余人背后皆插有两根黄色的小旗。
    “开城门,开城门,快开城门!!”
    守将疯狂的推开聚集在身边的军卒,大声叫喊着。
    随着嘎吱的声音响起,城门缓缓的打开了来。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信使拼着老命吼出了这一嗓子,就从城门洞子里疾驰而过,战马没有任何形式的放缓。
    “嘶!”
    “轰隆!”
    就在此时,跑在最后的战马,一声哀鸣,“轰然”倒地,溅起无数尘土。
    那马背上的信使直接被攒倒在地,当即摔断了脖子。
    无数军卒都伸长了脖子看去,没人敢上前,守将看着倒地的战马和摔死的信使,内心惊恐万分,这马是活活跑死的,出事了,出大事了。
    。。。。。
    半个时辰后,整个神京上层都得到了消息。
    南安郡王败了!
    整个南疆驻军全军覆没,卫若兰之父,总兵卫汝贵战死,南安郡王本人却是被俘虏了。


第286章应对
    南安郡王兵败被俘的消息,好似惊雷一般将神京城震得颤了三颤。
    隆治帝虽说提前得了密探的消息,但还是被气得不行,要不是内阁反对的话,估计此刻南安郡王府已经倒了血霉。
    不怪隆治帝心急,此战南疆十余万兵马尽丧其手,导致南方边境兵力空虚,云贵危矣。
    从军报中得知,南安郡王是在军中开始断粮的情况下全力突围,双方刚一接战,前军营便被溃败下来,进而导致整个大军的溃败,南安郡王本人则被卷入乱军之中,被安南国所俘获。
    断粮?!
    紧跟着云南巡抚衙门递来的八百里加急却是叫隆治帝郁闷得差点吐血,几乎忍不住心中杀意准备大开杀戒。
    真是不知死活!
    事情很简单,陕西大战,云贵商人勾结地方官员侵吞官仓粮食,倒买倒卖从中牟取高额利润,至于南疆驻军的粮食这些人原本打算从湖广等地低价购入再送去,谁成想这些地方的粮食都被户部征收了,云贵各地官仓剩余的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前线大军的消耗,要不是广西等地紧急调运粮食支援,早在五月份军中就可能出现断粮的危机了,各处层层瞒报,要不是云南巡抚刘藻之子刘继宗果断斩杀两名官员震慑了他们,至今都不知道其中的内情。
    官仓没了粮食,自然就无法按时将军粮运送到前线,原本六月中旬就该运到前线的军粮一拖再拖,南安郡王派人一再催促,安南国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汉军即将断粮的消息之后,果断出击,两场大战之后,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将南疆汉军包围了起来,内外交困之下,南安郡王下令突围,七月十五日,双方大战,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双方刚一接战,前军营就崩了,进而导致整个大军的覆灭。
    奸商误国啊!
    大汉这些年不说风调雨顺,起码也算是整体安宁,尤其江南地方的粮食产量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各地官仓之中的粮食也是堆积如山。
    可惜。。。。
    朝廷的制度虽好却架不住底下的官吏贪婪无度,官商勾结竟已将官仓里的粮食贱卖大半。
    前线大军正在作战,如此非常时刻,竟敢倒卖军粮,那可是军粮啊,简直是无法无天,丧心病狂!
    隆治帝闻讯勃然大怒,一个字:杀!
    最让朝廷担忧的是,大军断粮是否和安南国有关,还有,前军营败的太过于突然了,这其中是否有别的原因呢?
    安南国不过一小国罢了,可以猖狂一时却不能持久,待朝廷大军一到,西南之地还是要回到大汉手里。
    大汉真正的敌人却是隐藏在背后。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