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贾府-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
    一名熟悉地形的浙江兵卒飞驰来报,“前面十里便有一座哨卡,过了哨卡便是临安了。”
    “能否绕过去?”
    “有一条小径。”
    那军卒沉吟了片刻,缓声道:“三年前我和村人贩运私盐走过,不知道还能不能走了。”
    “你带两个人先去看看。”
    “诺。”
    那军卒带着两人前去查探,蒋一铭命令其他人道:“就地下马休息等候。”
    汉军纷纷下马休息,蒋一铭休息了片刻,又吃了点干粮,又过了一会儿,那三人便赶了回来,禀告道:“大人,过不去,那里有暗哨。”
    “暗哨?”
    蒋一铭一惊,眉头皱成一团,这可怎么办?
    这时,那军卒忽然想起一事,忙道:“大人,还有一条路可以过去,不过就是远了点,要近三十里,不过那边肯定没有哨卡和巡哨。”
    蒋一铭想了想,便下令道:“就走远路!”
    汉军纷纷上马,随着那军卒的指引沿着山间小道疾驰而去。
    两个时辰终于穿越了山谷,来到了一片低缓的山丘,蒋一铭问道:“这里可有什么适合扎营的地方?”
    那军卒想了想,“前方应该有一处连接河道的湖泊,那里常年被山林覆盖,非常隐秘,地势也开阔,适合扎营。”
    “行,你先带一队人去查看,要是没问题咱们今晚先在此处休息,明日在出发。”
    蒋一铭话音刚落,前明便传来了示警的口哨声,片刻,只见一名汉军哨探疾驰而来,低声道:“大人,前方有情况!”
    蒋一铭一愣,连忙摆摆手,命令汉军不要发出动响,自己带人向前方奔去,那里是一处山丘,刚好能阻挡视线,他们冲上去,慢慢爬上山丘顶端,向下观察,只见约三四百步外,一处开阔的地方扎了一个营寨,密密麻麻全是军帐,蒋一铭从千里眼中辨认出这些人是当地世家的私军,人数大概在五百人左右,军纪散漫,手中多是长枪大刀之类的武器,就连铠甲都没有几副,这时,边上军卒拉了拉他,激动道:“大人,这里是叛军囤积粮食的地方,您看!”
    蒋一铭顺着那军卒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从大营内走来一队马车,上面码着一摞摞写着大米的麻袋,顺着车队往后看去,只见几个掀开的军帐里面全是粮仓,蒋一铭眼睛一亮,咂咂嘴,“合该老子们立功发财,如果这里面全是大米,少说有百万石,烧了这里咱们就可以回去了!”
    一面说,一面打量周边树林,问道:“那边林中可会埋伏大军?”
    “浙江的山脉树林一个样,不可能藏住大军。”
    听了这话,蒋一铭点点头,留下两人继续观察,自己带人退了回来,召集几名把总商量一番,最终决定赌一把,他们手中不仅有火铳还带了不少震天雷,就算有伏兵也能占据上风。
    很快,便有十几名身手敏捷的汉军带着装有火药的皮囊从树林里开始向着敌军营寨潜去,剩下的汉军则原地等待。
    此时夜幕刚刚降临,这些世家私军开始点燃篝火,夜间的山林里气温有点低,篝火边,敌军三五个围在一起高兴地喝酒吃肉,他们完全不担心会遭到袭击,不说这里是大后方人迹罕至,就说汉军大败退出了杭州府他们更加不用担心。
    众人一面吃酒,一面纵声大笑,这时,一名军卒起身到一边撒尿,忽然他揉了揉眼睛,愣了一下,大营后面怎么会有火,片刻,猛然反应过来了,转身大吼,“快!粮仓着火了,快去救火!”
    就在他转身喊话的一瞬间,一支利箭从树林中射出,‘噗!’地一声,箭矢射穿了他的头颅,连一声惨叫都未发出,便倒地身亡。
    他的喊叫声惊醒了不少敌军,纷纷站起身来,还未等他们回过神来,数百支箭矢从树林中呼啸射来,迎着火光,汉军射得非常准,顿时惨叫声响成一片,一轮结束,第二轮箭又到了,不少人在向着营帐奔跑中被射中,惨叫着倒地。
    这时,营帐中的粮仓燃起了熊熊大火,树林中的汉军骑兵也冲了出来,他们催动战马,挥舞着战刀砍杀四处逃窜的世家私军,这些人说白了就是拿着简陋武器的百姓,哪里见过如此景象,根本想不起来反抗,只知道四散逃命,但是汉军早已将他们团团包围,等待他们的只有无情的杀戮,今晚这里注定没有一个人可以逃脱出去。
    就在蒋一铭带人剿杀这些私军之时,大半个杭州府都陷入了杀戮之中,汉军哨探凭借着骑兵和自身武器的优势开始进行无情的猎杀。


第323章暗潮涌动2
    就在汉军哨探奉命对杭州府进行袭扰和破坏之时,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了荣国府的大门前。
    贾赦做梦也没有想到李守中会在这个时候来拜访他,要知道,自从李守中任职左都御史之后就和贾家断了往来,更是多次带头弹劾贾家,特别是被隆治帝委以御史大夫重职,俨然成为了皇帝最铁杆的心腹,朔日大朝上更是以一己之力截断了贾琦封王的道路。
    这个时候登门,难道是来低头服软,重修两家关系?
    正如贾赦的惊讶,李守中确实是隆治帝的心腹,他也是个守规矩的君子,不像其他文官那样跟风倒,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愿意登贾家的门,毕竟两家的关系不说势如水火也是形同陌路,自己的女儿、外孙除了三节遣人送礼上门之外竟连封书信都没有,家中老太太也因此和他置了气,成天吵着要回金陵老宅。
    之所以登门是受了张皇后的托付,至于目的,说不清,最好的就是重新得到贾家的支持,最差也要说服贾家在之后的时间里重新回到中立的位置,不要在皇权的争夺中选定立场,中午乾清宫议完事之后,太妃亲自去凤藻宫见了元妃,可惜,没能从她手中得到手书,元妃说了,她要安心为皇帝祈福,这期间不能过问俗事,否则就是亵渎神灵,将为皇帝带来劫难。
    听了这话,李氏和张皇后哪里还不明白,元春心中已经有了选择,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们猜测不出,所以想通过元春影响贾家是不能了。
    作为皇帝的心腹,李守中也参加了乾清宫的议事,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直到现在他才发现杨涟的坚持是对的,当初他一直在劝建众人不要急于剥夺贾家的权利,这样会招来贾家的反制,众人不相信,事实很明显,贾家在关键时刻一击绝杀,直接让太后那边取得了胜利。乾清宫内面对老国公还有大宗正,贾赦仍旧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更是说出了‘贾家没有对不起刘氏皇族,为了刘氏江山呕心沥血却招来猜忌甚至迫害’这样的话,这让众人意识到,贾家已经不是以前的贾家,必须要慎重对待了。
    黄昏后又下起了小雨,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去年大旱,今年多雨,钦天监已经上了奏折,说是京畿下半年会非常的冷,让朝廷做好大灾的准备。
    想到这里,李守中深深叹了口气,自隆治二年开始北方旱一年涝一年,当真是不让人活了。
    马车在贾府管家的指引下进了东侧门,不多时,李守中便来到了贾赦的书房门口。
    “老爷,李守中李大人到了。”
    “李大夫大驾光临,当真是蓬荜生辉!您可是大汉朝读书人的脸面,您能来,当真是给贾家脸面!”
    贾赦走出房门,脸上热情的笑容几乎将人熔化了,要是没有这几句话,指不定以为二人之间的关系有多好。
    说着,又一脸埋怨的望着他,“您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也好开大门迎接。”
    李守中苦笑一声道:“恩侯这话就没意思了,怎么说咱们两家都是姻亲,没必要这么挖苦我吧。”
    “哟,您瞧我这记性,该死,该死,一高兴都忘记咱们两家是姻亲。”
    贾赦愣了一下,猛地一拍脑门,一脸懊悔的说道。
    李守中轻轻叹了口气,道:“恩侯这是不打算请我进去?”
    贾赦这才恍然大悟,呵呵一笑,连忙摆手道:“快请屋里坐!”
    两人进屋坐下,贾赦又命婆子上了好茶,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笑道:“我这身子弱,禁不得熬夜,咱们有话就直接说吧。”
    李守中尴尬地笑了一声,“即是如此,我也就不卖关子了。我是受了乾清宫的谕令来见恩侯的,今日当着老国公他们的面不好问,就是想知道贾家为何会突然改变立场,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原来是这事啊!”
    贾赦点点头,道:“天下之事多避不过东厂和绣衣卫的耳目,不存在什么变故,至于原因,正如太后所说,国不可以一日无君,大汉的军政大权还是要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才稳妥,如今陛下昏迷不醒,虽说有内阁和各部衙们共同处理,但终归不是办法,一时还好,时间久了保不准有人会滋生出不臣之心。”
    说到这,贾赦深深地看了李守中一眼,感叹道:“权利必须带上枷锁才行,否则会带来无尽的麻烦。这也是我会同意老国公收回琦哥儿自筹军饷权利的根本原因。”
    李守中的眼睛不由眯了起来,难怪当年先帝会如此欣赏他,这一番话当真是滴水不漏,不仅将贾家摘得一干二净,更是表明了贾家的忠心,贾家所作所为全是为了刘氏江山社稷考虑。
    他喝了一口茶,笑道:“今天我来还有件要事想和恩侯相商。”
    听了这话,贾赦便知他要说什么事,不过也知道避不过去,淡淡道:“请说?”
    “其实也不是什么要事,就是有些心里话想对恩侯说。”
    李守中想了想,建议道:“贾家一直是皇室最坚定支持者,我也不问这中间到底出了何事,只请接下来的日子贾家能够重新站回中立,不要再插手皇权争斗。”
    贾赦笑着摇了摇头,道:“你该知道皇权争斗最忌讳阿谀奉承两面三刀之辈,何况贾家是将门。”
    李守中笑道:“我看恩侯有点多虑了,贾家的忠诚陛下是知道的,况且今日朝会上也是为了大局考虑,不存在什么背叛一说,陛下会理解的。”
    “陛下?”
    贾赦一怔。
    李守中微微一笑,低声道:“不瞒恩侯,我也是刚刚才得知,陛下虽说陷入了昏迷,却也不是一直昏迷,另外,皇后娘娘说了,太医院已经找到了治疗的办法,就这一两个月陛下便会痊愈,恩侯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听了他的话,贾赦眼中闪出光来,将茶碗轻轻放在茶几上,抚须笑道:“贾家是忠臣,自会全力支持大汉皇帝。”
    李守中听他说支持,心中蓦地松了,这是他最想听到的一句话,贾家如今在军中影响太大了,只要他们不表态,丰城侯等人影响不了军方,没有军方的支持,太后太子他们翻不起浪来,悬在半空中的心一下子落地了,李守中呵呵笑了起来,心中觉得畅快无比。
    这时,贾赦从边上掏出一封信,递给他道:“这是梁国公递来的信,因为陛下一直昏迷所以就没递进宫去,既然陛下有时苏醒过来,还望李大夫能够交给皇后让陛下御览,考虑一下梁国公的建议。”
    说罢,见李守中怔在那里,笑道:“你可以先看看。”
    李守中一眼瞥见信封上有‘陛下御览’几个字,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来,取出里面的信件细细看了起来,信不长,很快看完了,目光中透露出一抹沉重。
    这是四月初贾琦从江南递来的信,说的是武威侯李虎的事情,贾琦怀疑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