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贾府-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旦是上皇钦定的太子,并且拿出了隆治帝的手谕,希望能够念在上皇以往恩典的情面上帮刘旦渡过此劫,万不可让太后和皇帝废掉刘旦的身份,否则大汉江山社稷危矣!
    李守中想了一夜,思考了一夜,一早在文渊阁议事更是频频走神,原本打算和杨涟说此事,只是老话说‘人走茶凉’,如今小皇帝又对他敬重有加,打破祖制让他配享太庙,如此一来,真不保准他还能否记得上皇的恩典。
    这两日贾琦人在清虚观斋戒,但也搅得朝堂不得安宁,特别是御史台,贾琦一封奏章直接将整个御史台给掀翻了,他提议改御史台为督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对监察御史负有领导和考核之权。下设统领整个御史台的左右副都御史,同样对十三道监察御史有领导考核之权。
    如此一来不仅夺去了自己身上的御史大夫一职,更是将御史台权利一分为四,美其名曰,公平公正。
    此举一提出就得到了许多官员的支持,就连孙玉麟都表态说御史是言官,掌朝廷纲纪,决不能假公济私,如此之举可避免因结党而使得御史弹劾之权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打击对手的手段。
    与其在贾琦和其他官员逼迫下放弃御史台,还不如趁机与他做场交易。
    沉默了片刻,李守中道:“还请老神仙转告王爷,就说老夫可以配合他对御史台进行改制,只要他能答应老夫的请求即可。”
    张道士反应很快,“李大人不进去?”
    李守中点点头,“不错,内阁还有事情要处理,老夫就不打扰王爷清修了。”
    赵瑄冷哼道:“大帅斋戒期间任何人不见,阁老有事何不等到明日再说。大家非亲非故,何必为难我们大帅。”
    李守中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眼睛慢慢眯了起来,“老夫乃内阁阁臣、御使大夫,你不过一个小小参将,此次看在西梁王的面子上不和你计较,再有下次,哼。”
    撂下这句话,袖子一甩,转身对张道士点了点头,便登上马车在禁军的护卫下离去。
    望着远去的马车,赵瑄的眼睛也慢慢眯了起来,右手紧紧握着刀柄,片刻,嘴中喃喃道:“老匹夫,让你再多蹦跶两日。”
    此言一出,张道士的脸色大变,自是听出了赵瑄话中的杀意,又联想到这两日不停进出清虚观的军使,不禁打了个寒颤。
    想到这里,微微叹了口气,“小赵将军辛苦,老道先回去了。”
    赵瑄回过神来,知道自己方才说了不该说的话,紧紧地盯着张道士,好一会儿,方拱手笑道:“老神仙请!”
    张道士看了他一眼,嘴角抽抽,这小子杀心太重了,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呵呵一笑,“老道这耳朵有些聋了,方才什么也没听到。”
    赵瑄微微一怔,便问道:“我方才说话了?”
    这一句话让张道士心潮涌动,暗道自己失言了,忙拱手笑道:“是俺老糊涂了,先进去了。”
    说完,转身往山门走去。
    赵瑄望着张道士的背影微笑着点点头,忽然脱口而出道:“老神仙不若回去替自己算上一卦。”
    听了此话,张道士脚步一顿,片刻,毅然走进了山门。
    。。。。。
    清虚观,后山客房内。
    贾琦取过一封信递给吴磊、吴越弟兄俩,又嘱咐道:“告诉刘钟,收到信之后,立刻让出归德府,否则今后贾家商会的粮食他一粒也得不到。”
    “诺。”
    吴磊接过信贴身收好。
    贾琦想了想,又道:“办完事之后先不要急着回来,去见一见张仲元,让他留意甄家,还有,你们去找钱峰,从他手中将镇守府有关甄家的密档全都抄录一遍,至于价格你们两个做主就行了,千万要注意,不可被这个阉人给糊弄了。”
    “二爷放心。”
    吴磊忙应道。
    “行,你们去吧。记得路上注意安全,还有,不可和叛军中任何人接触,包括你们眼中的熟人。”
    吴磊:“知道了。”
    这时,门外传来了贾顺的禀报声,“二爷,张道士来了,院门外候着呢。”
    “请进来。”
    贾琦起身将二人送出了客房,看了眼站在院门外的张道士,问道:“刚什么事?”
    “回二爷的话,刚刚山门外传来消息,御史大夫李守中来了,说是有事要和二爷当面谈,不过被赵瑄给拦住了,还起了冲突,赶巧张道士就在山门,所以就出去了,李守中递给了张道士一封亲笔信让交给二爷。”
    贾琦微微一怔,便问道:“昨儿神京可有大事发生?”
    “没有。”
    贾琦点了点头,“孔方岩可是今日出发南下?”
    “午后出的城,想必再有一个时辰就到通州码头了。咱们的人也跟上去了。”
    贾顺呵呵笑道:“这老小子怕死的很,要了两千名禁军护卫,更是拉着户部和兵部的两位郎中同乘一辆马车。”
    “你回府一趟,让贾贵立刻南下,告诉。。。。”
    贾琦还要说些什么,忽然瞥见张道士已经走了过来,便笑着迎上前,“张爷爷好。”
    “无量天尊,小道打搅王爷清修了,实在是该死。”
    张道士忙打了个稽首。
    贾琦一摆手,道:“您老再如此客套,我可就生气了。”
    “罢罢罢。”
    张道士慌忙摆手道:“王爷莫生气,俺年纪大了,这记性就不好了,您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贾琦笑了笑,问道:“您老可是有事?”
    张道士一拍脑门,摇头苦笑道:“老了,老了。这才一转眼的功夫就给忘记了。”
    说着,从袖中掏出那封信递给贾琦,“这是方才在山门偶遇御使大夫李守中李大人,代他转递给王爷的信件。”
    贾琦接过信瞟了一眼,便问道:“老神仙和李御史相交如何?”
    张道士微微一怔,呵呵笑道:“说来还是因为老国公才认识的李御史,不过自老国公仙逝之后就断了往来,今日瞧着他愈发的出尘了。”
    贾琦点点头,“圣人总归与众不同。”
    “王爷这话说的不错。”
    张道士默默地点了点头,又道:“大小姐的寄名符儿已经做好了,俺去给王爷取来。”
    “张爷爷慢走。”
    贾琦望着他的背影,脸色一变,对贾顺问道:“怎么回事?”
    听了这话,贾顺不由一阵苦笑,“回二爷的话,可能是赵瑄的话将老神仙给吓着了。”
    “怎么说?”
    “这。。。”
    “说。”
    贾顺左右看了看,上前一步凑到贾琦跟前小声嘀咕着,贾琦听得眉头一皱,很快又恢复正常了,看了看院门外,一摆手,“你去跟赵瑄说,让他亲自去给老神仙赔礼,另外就说我的话,赵瑄年幼,还请老神仙莫要记怪。”
    贾顺点了点头,“是。”
    “快去快回。”
    望着他的背影,贾琦眯着眼笑了,这个赵瑄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张道士身后的水深着呢。
    转身返回了客房,坐下打开了李守中给他的信,嗯?
    看到最后,贾琦大吃一惊,没成想李守中为了能够保下刘旦竟能舍弃御史台这个基本盘,这也太惊人了。
    太康帝曾评价他是一个有良心的忠臣,但也不至于为了一个半废宗室王爷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这其中定有着特殊的原因。
    贾琦慢慢合上了信,茫然地望着门外,也许刘旦还有着特殊的身份。
    过了一会儿,贾顺走了进来,拱手笑道:“二爷,老神仙说了,他人老耳聋记忆差,不记得了。”
    贾琦自然明白张道士言外之意,便笑道:“行,我知道了。”
    他又对贾顺说道:“你回府一趟,让贾贵立刻南下,让他告诉赵志远,没有本帅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调动大军,违令者,斩。”
    “还有,你去查一查,这两日都有谁去过李守中的府上。”
    贾顺:“诺。”


第340章原来如此
    淮南王刘旦失魂落魄离开皇城,文渊阁大殿内发生的事情震惊了所有人!
    最后关头竟然是贾琦保下了刘旦。
    这怎么可能,太后都被惊动了,只是她跟小皇帝的反应差不多,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并没有驳了贾琦的面子。
    在这等敏感时刻出面保下自己,就是贾琦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他清楚,宋溥弹劾自己不仅仅是为了稳定朝政,更是得到了宫内的示意,至于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这么大的事情,说不得日后的史书上都会记上一笔。
    如此大恩情;  不说结草衔环相报,至少内心也该铭记恩情。
    只要一想到是贾琦救了自己;  素来爱面子,视贾琦为仇人的刘旦就觉得丢脸,贾琦如此行为不仅仅是当众打了他的脸,更是狠狠恶心了他。
    老天何其不公!
    他身为上皇亲子,仅仅比贾琦小上两岁,如今身份地位天差地别,若非出现叛乱,他早就顺顺当当地坐上了东宫宝座。
    消息如风一样,迅速在神京城内掀起一片议论。
    。。。。
    贾琦如此反常的行为,不仅使得太后和小皇帝心生诧异,更在杨涟心中引起一阵剧烈波澜。
    就在杨涟苦思冥想之时,李守中敲开了他办公房的房门,给他送来了一个震惊万分的消息,他自请辞去御使大夫一职,并同意贾琦所提出的御史台改制方案。
    这让身体虚弱的杨涟激动的咳嗽了好长时间,唬的当值主事忙将太医请了过来;  还好虚惊一场,不过,这也让有心人看透了杨涟的虚弱。
    杨涟将辞呈慢慢放在书案上;  心中在想着这件事对朝廷的影响,其实他也倾向于对御史台进行改制,但也不希望以贾琦为首的军方掌控御史台的部分权利,这不符合文武权利的平衡。
    大汉承平百年,可文官集团的势力依旧没能彻底压制勋贵集团,甚至经历数次清洗,军方大部分权利依旧被牢牢掌握在勋贵武将手中,这其中有着太祖太宗遗训的缘故,更是和文官集团自身缺陷有大关联,虽说眼下天下太平,那也只是指大汉内部,边疆还是有不少战争纠纷的,每年大小战事也不少,勋贵集团再烂,那些戍守边疆的武将依旧是大汉军方的中坚力量,不像文官集团为了遏制勋贵推上去的全是水货。
    每次皇权更替都有站错队的勋贵在文官集团的推波助澜之下遭到清洗,白白消耗了大汉的元气,使得国力衰退。别的不说,单说开国一脉,要不是出了贾琦这么个妖孽,都不知道有没有重起的机会。
    现如今在中原领兵平叛的忠靖侯、定城侯还有忠诚伯等人都是出身开国一脉,这些人虽说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稳住了糜烂的局势。
    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明白今后大汉权利将被勋贵军方所掌控,不管是为了大汉疆域的安定,还是为了皇室颜面,太后和小皇帝都得捏着鼻子默认了,就如一早贾琦保下刘旦之事,欺君,这可是重罪,原本宗人府的意思是除爵圈禁,可是贾琦一句‘刘旦乃上皇亲子,且上皇子嗣单薄,皇帝赦免淮南王之罪,不仅是孝道,更是为上皇祈福。’。
    贾琦轻飘飘一句话,内阁甚至小皇帝都得认真考虑,不敢轻易作出决定,最终请示了慈宁宫。
    无论是小皇帝,还是内阁,此刻都需要贾琦的支持,不说京畿,就是江南与河南都有着诸多贾琦旧部领兵镇压平叛,眼下情势如此与其瞎折腾,还不如卖贾琦一个情面,至少他不会乱来。
    除了刘恭等能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