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贾府-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齐应。
    贾琦站在牛继宗身后看了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一眼,心知隆治帝已经有了决定,只不过想找块遮羞布而已。
    见大事议完,御史队列中有了动静。
    右副都御史康祺出列,一脸正气的说道:“禀皇上,臣御史康祺,弹劾九省统制、忠诚伯王子腾,置朝廷大局不顾、贪功冒进、损兵折将,望陛下下旨,将王子腾捉拿回京,夺爵下狱,待三法司定罪。”
    闻言,龙椅上的隆治帝嘴角一抽,贾琦更是差点笑出声,尼。玛,御史弹劾当真是全靠嘴喷,军报上写得明明白白,王子腾重伤,根本不可能回京,还有王子腾可是隆治帝好不容易扶上来的将领,怎么可能被弹劾下狱。
    这不,杨涟出列,看了康祺一眼,“御史台闻风而奏,这没错,不过有些事情你们不清楚,王子腾率军前往西安奉的是兵部之令,只是事发突然,没有得到消息,才被叛军打了个伏击,此事也不能责怪忠诚伯。”
    “陛下。。。。”康祺还打算说些什么。
    隆治帝打断了他的话,“好了,此事朕和内阁商议过了,忠诚伯虽有失察轻敌之责,但不至于论罪,内阁与兵部会行文让其戴罪立功,朕也会下旨申斥与他,卿就不需多言了。”
    闻言,一众御史只得作罢。
    “诸位爱卿,还有事情吗?”
    隆治帝看着默不作声的贾琦,问道。
    “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在隆治帝注视下,贾琦出列,双手捧着奏折躬身说道。
    戴权走下台阶,将贾琦的奏折呈递给隆治帝。
    隆治帝打开奏折细看,殿中文武都是好奇贾琦所奏何事,牛继宗也是疑惑的看着贾琦,见状,贾琦笑着点点头,示意无事。
    半晌,隆治帝合上奏折,从龙椅上走了下来,看着躬身行礼的群臣,“诸位是不是在猜测,忠勇侯的奏折里,所奏何事?”
    “臣等不敢!”众臣纷纷躬身说道。
    隆治帝打量着群臣,说道:“忠勇侯奏折中说了,如今陕西战势不明,北方各镇要防备鞑靼人,南方各省兵马亦不可轻动,而如今八万禁军只剩六万,拱卫神京的五军都督府也仅余三府十万人马,这已极大的削弱了神京守卫力量。
    所以上奏,希望从河北、山东招募三万青壮,编练充实禁军,朕觉得有理,不知诸位爱卿如何看?”
    “臣等附议。”
    见状,众臣明白这本就是隆治帝的意思,只是借贾琦之手将此事摆到明面上而已。
    隆治帝点点头,道:“既然诸位都同意,朕将会和太上皇商议,兵部和户部做好准备。”
    “遵旨!”
    二人连忙上前应道。
    …
    榆林,这座用以防御鞑靼人的军事重镇,此刻却是千疮百孔,历经三十余日的围困猛攻,清晨在叛军火炮不停的轰击之下,城墙被炸出了缺口,叛军蜂拥而上,攻破了南门,一股股的叛军,源源不断的向城内杀去。
    “城破了……”
    这座古老而坚固的城池,此刻露出了脆弱的一面,溃兵和百姓在哭喊声中四处逃窜,凄厉的哭喊声,首先从城池南面传开,接着蔓延了全城。
    水溶跨上马背,眺望着远方战场,尸山血海、硝烟弥漫、人间地狱也不过是如此吧。
    叛军蜂拥入城,城内哀哭声音不绝,在众人簇拥之下,水溶策马进入榆林镇,进入城后,许多房屋变成了废墟,街道上弥漫着血腥味,地上到处是残破的尸体。
    一行人径直来到总兵府,府门大开,放眼进去,空荡荡的,进入大厅,水溶不由惊呆了,就见厅内,一条白绫吊着一个女尸悬挂在房梁之上,大厅中间的主座上倒着一个身着盔甲的大汉,脖中尤有血痕,血液顺着椅子流到地面,积成一滩。
    大汉的脚下,一少女和男童躺在血泊中,已经死去多时。
    隆治三年四月初九,叛军攻陷榆林镇,榆林卫总兵南阳伯马骧举家殉国。


第八十九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隆治三年四月十五日。
    荣国府,今日来了一老一小两位客人,原来是刘姥姥和她的外孙子板儿。
    去年因为家里生计艰难,刘姥姥携着外孙王板儿到荣国府里打秋风,得了王熙凤的二十两银子,不但度过了困难,还把日子给过了起来,正好无事,便挑了许多新鲜瓜果蔬菜给荣国府送过来。
    王熙凤见她大老远驮过来也辛苦,便收了她的心意,吩咐平儿让她住一夜,明儿再回去。赶巧又被老太太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
    得知是王家的远房亲戚,贾母便说道:“我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说着,便催平儿将刘姥姥带过来。
    闻听贾母要见自己,刘姥姥慌忙对周瑞家说道:“我这生像儿怎好见的!好嫂子,你就说我家去了罢。”
    周瑞家的笑道:“姥姥,你就跟我去吧,保管有你的好处。”
    平儿也在一旁劝道:“姥姥,你就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不要担心,我和周大娘送你过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引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刘姥姥心里不愿意,又不好拒绝,只得跟着二人往贾母院里走。活了大半辈子,刘姥姥从未见过这么大、这么漂亮的房子,更没见过这么富贵奢华的场面。
    “姥姥,这边。”
    随着平儿的指引,刘姥姥来到贾母屋内,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的,抬起眼睛,往上面那么一瞧。
    那中间坐着的,一位鬓发如银,面目和善,看起来就十分尊贵的老太太正打量着她。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王熙凤坐在边上陪着说笑。
    不用平儿说,刘姥姥就知道这就是传言中贾家那位最尊贵的老祖宗,贾母。
    赶紧拉着板儿跪下道:“请老寿星安。”
    贾母也向前欠了欠身,说道:“快起来,老亲家,今年多大年纪了?”
    说完,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
    刘姥姥忙起身答道:“回老祖宗的话,我今年六十五了。”
    贾母上下打量了一下刘姥姥,而后对着众人笑道:“你们瞧瞧,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刘姥姥陪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稼活也没人做了。”
    “哈哈哈……”
    贾母笑着摇摇头,看了刘姥姥一眼,说道:“我才听见凤丫头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我正想吃你们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的。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
    刘姥姥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我们乡下人倒是想大鱼大肉的,只是吃不起。”
    贾母笑着点点头,“我啊,这些年不在外走动,亲戚朋友们都认不得了。别人来了,我怕人家笑话,都不见的。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回去。不嫌弃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回去。我们这啊原有两处园子,一处正在修葺,明儿我带你逛逛西府的。”
    王熙凤听贾母这么一说,就知道刘姥姥合了贾母的心意,便也笑着让她留下来,还叫她多说点她们乡屯里的故事给贾母听听。
    鸳鸯忙命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挑了两件随常的衣服命给刘姥姥换上。
    刘姥姥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
    刘姥姥虽是个乡下人,却有些见识,加之年纪大了,经历的多,多说些乡野中的趣事,妙语连珠,惹得众人连连发笑。
    宝玉姊妹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都安安静静的听她说话,只觉得比说书先生说的还好听。
    “二爷来了!”
    刘姥姥正陪着贾母说些闲话,外间传来丫鬟清脆的声音。
    堂内诸人听得丫鬟的话,除了贾母、薛姨妈外,其她姊妹们都起身相迎。刘姥姥不明所以,唬的连忙起身。
    “给老祖宗请安了。”
    贾琦进来后先给贾母请安,又对薛姨妈微微一礼,随后又与宝玉、宝钗、黛玉姊妹们一一点头打了招呼,对着笑眯眯看着自己的惜春招了招手。
    又见一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老妪站在贾母塌前,想了想,问道:“你是刘姥姥?”
    一旁的王熙凤,闻言道:“没错,她便是刘姥姥,是我本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去年家里遭了难,大老远的求上门来寻我,因为是亲戚便接济一二。姥姥今天过来给府里带了些新鲜的瓜果蔬菜,西府也送了些过去,赶巧,老祖宗听说了这事,便动了菩萨心肠,招她过来说话。”
    贾琦闻言,点了点头,笑道:“既然是亲戚,以后常来走动走动,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不必客气!”
    看着面前的贵公子,刘姥姥本来就拘谨,见贾琦和自己说话,一时间不知怎么开口。
    周瑞家的见刘姥姥发愣,赶紧拉了拉,附耳小声说道:“姥姥,这位是我们老太太的侄孙儿,西府的正主爷,当朝武侯,还不快点见礼。”
    刘姥姥一听这话,再见周瑞家的一直给自己使眼色,赶紧拉着外孙板儿跪倒在地,“梆梆梆”的磕起头来,道:“草民,给侯爷请安……”
    一席话没说完,众人大笑起来。
    贾琦也没有忍住,笑道:“快,将姥姥扶起来。”
    闻言,平儿和周瑞家的,赶紧上前将刘姥姥搀扶起来。
    贾母见刘姥姥有些站立不安,笑道:“老亲家,坐下说话,不要外道。”见刘姥姥坐下,对贾琦问道:“今日,你怎么有空过来啊!”
    贾琦不好说,自己是来看刘姥姥的,只得扯谎说道:“孙儿刚从兵部回来,这不快到饭点了吗,又想到有几日未来请安了,所以过来给老祖宗请安,顺便讨杯酒吃。”
    “真的!”
    贾母闻言,高兴坏了!连忙命鸳鸯去告诉厨房准备晚饭。
    陪着贾母听着刘姥姥说些乡屯里的故事,见板儿躲在刘姥姥身后,不敢吃东西,便命琥珀拿些钱给他,叫小ㄠ儿们带他外头玩去。
    说笑间,有婆子进来说,晚宴已准备齐全。
    贾母带着众人来到花厅,刚入座,就见林之孝家的急急慌慌的闯进来,“老太太,宫里的公公来了,说是有急事找侯爷,已经进了二门了。”
    闻言,贾母脸色一变,贾琦也邹起了眉头。


第九十章噩耗
    皇城,乾清宫,养心殿。
    “罪臣后军都督府都督叶昭上奏:
    隆治三年五月十二日黄昏,罪臣率领大军抵达黄河渡口,派副将马成率部渡河前往黄河西岸襄城伯军中接洽,后马成回报,言襄城伯带兵去榆林视察敌情,未在军中,由副将统率大军,罪臣见一切安好,未生疑心,便命令大军安营扎寨休整,第二日渡过黄河。
    却不想,竟中奸计。
    河对岸的根本不是襄城伯部大军,而是叛军,待十三日清晨大军渡河之时,叛军四出,数倍于我方的叛军趁大军渡河混乱之际扑了上来,渡河三万后军都督府大军和一万禁军仓促应战,不敌溃败,罪臣率残部退往黄河东岸,烧毁浮桥,收拢大军,等待朝廷援军。
    。。。……”
    养心殿内,鸦雀无声,死一般的静寂。
    待戴权读完之后,大殿之内,气氛压抑到了极致,半晌,无人出声。
    龙椅上的隆治帝,满脸霜寒,四万大军逃过黄河的不足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