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贾府-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隆治帝接过茶,喝了一口,“朕怎么放心呢,前些日子,潼关告急的军报一封接着一封,要不是江南大营的兵马赶到了,后果不敢想象。”
戴权低下头,没敢说话。
半晌,隆治帝突然转头问道:“宁国府有没有消息传过来,贾珍怎么回的话?”
闻言,戴权连忙上前小声答道:“陛下,探子一直盯着呢,对方太过于小心了,一直没有接触,而且,宁国府换了一批当年的老人,也许惊动了对方,没敢上前。还有,贾珍说了,忠勇侯临走时嘱咐的,要是对方没有接触秦氏,是否可以将秦家等打发了,就当没有此事,毕竟秦氏一直不知道此事。”
哼!
隆治帝冷哼一声,放下茶碗,“他倒是会做好人。”
戴权赶紧低下头,好似没有听见皇帝的话一般。
隆治帝思虑片刻,说道:“好了,你告诉贾珍,朕答应了,不过在这之前,宁国府东厂的密探他不能动,还有,以后玄真观的有消息他也要告诉朕!”
“奴婢明白了。”戴权躬身离去。
第九十九章西安
西安,原名长安,关中重镇,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争夺之地。
西安原本是前明秦王藩所在,城内有座秦王宫,后有部分毁于战火,留下了大部分建筑,水溶控制了陕西之后,便将翻新了一遍,住了进来。
昨日便有快马将潼关战败的消息传了回来,今日溃军也赶到了西安城,许多人得知大军战败,朝廷大军来了,都是心慌不已。
大殿内,水溶坐在主座上,殿中众将领还有官员皆是沉默不语。
趁朝廷没有准备,突袭拿下了陕西省,可是西安位于关中平原上,被几处险关锁在了关内,出于战略的考虑还关卡的险要,水溶决定趁着朝廷援军赶到之前,攻克潼关,进军河南府,威逼中原。
可惜功亏一篑,朝廷援军到了,并且击败了吴瀚率领的大军。
良久,水溶沉声道:“诸位,朝廷大军最迟明日就会抵达,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王爷,西安城高墙厚,粮草充足,还有火炮,不会被轻易攻破的,咱们可以派人北上送信给曹将军等人,让他们回援,到时候咱们里外夹击定能大破敌军!”
水溶手下大将李成虎起身说道。
“王爷,西安是大城,要想攻下西安城,那得损失多少人马,最关键的是,他们不是说平叛吗,他们朝廷的大军,他们是王师,那么他们怎么攻城呢,挟裹百姓蚁附攻城,不可能吧!”
一身着二品文官袍服的老者起身说道。
此人乃是原陕西布政使,曾靖,如今水溶的心腹。
闻言,其他将领和官员纷纷点头,赞成,毕竟贾琦的大军代表朝廷,不可能如流寇草莽一样,挟裹百姓蚁附攻城,如果这么做,就算攻下西安城,不仅会失去民心,更会被朝中的文官弹劾。
水溶觉得说的有理,点了点头,“曾老说的不错,但是这样只能给敌军增添攻城的难度,却解不了西安的困局啊?”
“王爷所言极是,但是,只要咱们走不出陕西,就会时刻面对着这样的困局。吴将军败的太快、太突然了,咱们目前也没什么准备,只能派出信使求援,外加就是紧守城门。”曾靖叹了口气,说道。
“末将死罪!”
话音刚落,吴瀚起身来到殿中请罪道。
水溶看着跪倒在地的吴瀚,眼神闪烁,又看了看殿中诸人的表情,暗自叹了口气,“老将军请起,西安战事还要靠老将军呢。”
“多谢王爷。”
闻言,吴瀚连忙起身。
“听闻朝廷领兵的是忠勇侯贾琦,此人乃是开国一脉贾家的子弟,不知王爷了解多少,能否说说。”
曾靖看向水溶,问道。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皆抬头看向水溶,都想知道领兵突袭大败吴瀚的贾琦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水溶沉思片刻,咳嗽了一声,说道:“此人虽说和本王同出自开国一脉,但是本王与他接触的并不多,他好似一直都在防备着本王。”
看了眼众人的反应,接着道:“隆治元年,贾琦奔赴辽东,在定远侯麾下做了一名把总,征战一年多,升了千总,后因为女真人被弹劾,被调进了京城,任职兵马司,上任不久便抓获了白莲教、平定了锐士营叛乱,被太上皇封为忠勇伯,接着在良乡与鞑靼人作战中身受重伤,阴差阳错之下,隆治帝封他为侯,虽说水分很大,但是都是实打实的军功,而且全是他自己拿命拼杀来的。还有,他今年只有十七岁!!”
“嘶!!”
话音刚落,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
见状,水溶正打算开口,边上一将领高声道:“俗话说,‘少年得志,必有余殃’,如此年岁便统领大军,虽说趁着吴老将军不备,偷袭成功,但是在西安城下,就没这么侥幸了,这是攻城战,他那点阴谋诡计不行的。咱们打仗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
“哈哈哈。。。。”
殿中众人均是大笑,如果开国一脉勋贵来人的话,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说话的人正是当年十二团营,显武营统领郭振年,所有人都以为他死在了那场血战当中,没想到会出现在此地,而且成了水溶麾下将领。
看着放声大笑,毫不将贾琦放在心上的众人,曾靖起身来到殿中,抚须沉声道:“诸位切不可大意,从吴老将军的话中,老夫猜测,贾琦早在大军攻城之前就已经赶到潼关了,只是一直没有行动,而且很可能他已经猜测出会有人偷袭东城关,吴大赖的人马该是被贾琦部歼灭的,还有从渭河登陆,偷袭大军左翼的人马也是在之前就派出去的,虽说有赌的成分,但是他应该是有把握在吴将军歼灭这支孤军之前攻破大营,如此胆大心细,当真难得,所以千万不能小瞧了他。”
又看着沉默不语的水溶,“王爷说此人一直防备着您?”
“是的,本王不会看错的。”
水溶点头沉声道。
曾靖抚须沉声道:“看来此子心机很深啊!更不能掉以轻心了。”
。。。。。。。。
隆治三年五月十三日。
贾琦率领九万大军抵达了西安城下,其中两万是降军,并没有派兵马前去攻城,而是在渭水河畔,扎下了两座大营,两座营盘互为犄角。
大军扎营,贾琦将两万骑兵派了出去,巡逻打探周边详情,也为了防止西安城内的叛军出城偷袭。
半天的功夫,渭水河畔,两座大营拔地而起,截断了叛军北上的道路,将叛军困在了西安城中。
西安城外,到处是汉军大探马,来回打探着各处情报,截杀西安城内冲出来的信使。
中军大帐,贾琦坐在帅座上,军中将官分坐两侧,等待着贾琦的命令。
贾琦看着刚送来的军报,然后抬头对众将领说道:“孙阁老带领禁军押运粮草过了黄河进了河南府,估计三四日就会赶到西安。”
闻言,一众将领面色一松,露出了笑容,马上又有三万人马抵达,攻城会轻松少许。
少顷,见帐中气氛轻快了许多,贾琦开口道:“西安城高墙厚,还有火炮,攻城会困难很多。当然这是后话,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最要紧的就是西安城外的护城河,河面六丈宽、深两丈,护城河与城墙之间还有一堵高六尺、厚二尺的壕墙。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众将皆低头沉思,谢琼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直接派人填了不就完了。”
听了谢琼的话,贾琦无奈的摇摇头,就是史鼐几人也是如此。
王子腾眉头紧皱,抬头看了眼谢琼,说道:“护城河肯定是要填的,只是怎么填,这得填进去多少人命才能将其填满。”
“这。。。。”
闻言,谢琼也是反应了过来,攻城战,护城河就是拿人命去填的,最要命的就是,己方是朝廷平叛大军,不是叛贼流寇,不可以驱赶百姓填河攻城的,就是营中的两万降军都不能这么驱使。
贾琦拿起案几上的毛笔在信笺上写了个字,抬头见众将皆是低头沉思,咳嗽声说道:“从明日起,让罪军出营挖壕沟。”
“挖壕沟?”
闻言,众人皆是好奇的看向贾琦。
没有理会众人的疑惑,贾琦将信笺递给贾顺,示意他将信笺上的字给众人观看。
“这,‘之’字?”
贾顺拿着信笺在帐中走了一圈,诸将都看清上面写了个之字,有人不明白,有人却是眼神闪烁,似是想到了什么。
将帐中众人的反应看在眼中,贾琦说道:“让罪军按照此形状出营挖壕沟,就从弓箭射程之外开始挖掘,火炮不用管,壕沟要挖一人深两人宽的样子,此事就有王安负责。”
“诺。”
王安起身领命应道。
贾琦点点头,对着谢琼、史鼎二人说道:“右营就有你们二人负责,每日要派出探马打探消息,营中人马也要动起来,将西安二十里范围内的一切动向掌握住,特别是北方。”
“诺。”
二人起身应是。
第一百章众生相
隆治三年五月十四日。
“陛下,这真是大喜啊!潼关守住了,中原危机尽去,如今忠勇侯大军兵锋直指西安,当真是可喜可贺!!”
上书房内,内阁首辅杨涟激动的说道。
隆治帝亦是激动得面色潮红,看着几位内阁阁臣说道:“最近诸位辛苦了,今日难得,待会就不要回去了,陪朕高兴高兴!”
“谢陛下恩典!”
难得隆治帝高兴,杨涟等人也不愿扫了兴致,连忙应声道。
正在此时,次辅孔方岩站出一步,对隆治帝道:“陛下,对于武威侯奏折中所提之事,臣认为该拿个章程出来。”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一滞,隆治帝面上的笑容也是淡去,“不知阁老有何高见?”
闻言,孔方岩朗声说道:
“陛下,是该拿个章程出来,武威侯的奏折上说,目前其麾下只剩下亲领的重骑兵,原本的近万步卒皆被忠勇侯打散编入别的营中,这么算下来,西安城下忠勇侯统领了近八万人马,潼关还留有一万多人,再加上还未赶到的禁军,这就是十几万人马了。是否不合适?”
“陛下,臣认为孔大人此言有理,经此一战,忠勇侯统兵作战的能力大家都看得出来,当然其对朝廷的忠诚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其毕竟才十七岁,少年成名,很容易迷失本心,臣很是担忧,所以还是做些打算的好。”
孔方岩刚说完,观文殿大学士吴邦佐出列跟着说道。
隆治帝眉头皱起,抬头看了二人一眼,没有说话,又将李虎的奏折细细看了一遍,冷哼一声。
见隆治帝面露不虞,孔方岩接着道:“陛下,忠勇侯击退叛军后,又将一等子赵志远部留在了潼关,说是配合郭开守卫潼关,但是不免也有防备之意。”
话音一落,众人皆是一惊,牛继宗更是双目微眯,死死盯着孔方岩看去,心中很是诧异,贾家和孔家无冤无仇,孔方岩为什么在此种时候给贾琦上眼药,是何用意。
闻言,隆治帝面色微变,看向一边的杨涟,道:“首辅怎么看?”
杨涟面色凝重,思虑片刻,道:“陛下,忠勇侯作为武侯,本就有便宜之权,更何况当时的情况已经与神京出发时候发生了改变,武威侯麾下兵马因为守城损失严重,已经不可以单独作战了,想必也是出于此考虑,忠勇侯才会将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