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籍愿拜先生为亚父,日后统御四海,还请亚父多多指教!”言语甚是诚恳。

    范增见状,心中微微惊讶,慌忙将项籍扶起,“大王这是作何?难道是丞相安排?”

    “亚父聪明,叔父临终交代,籍不能不尊,况亚父知晓甚多,诸事明断,乃好事也,某岂能背法理逆人情耶?”

    “也好,也好,今诸将前来,也好做个见证,另外此等小事,礼节后议,还请大王早些安排事宜,免得让暴秦逍遥法外。”范增恶狠狠地说道。

    项羽颔首,直接回到殿首坐下,端正道:“今丞相薨于定陶,先往会稽通知楚帝,加礼,服丧三日,楚帝七日不可临朝,为我叔父安息。”

    “不知诸位有何意见?”

    季布位于左中,听到这般言语,有些担忧地问道:“启禀大王,如此行事似乎有些不妥啊,那楚帝终究是中原之主,怎能为臣服丧。”

    不待项羽回答,项它却抢先一步道:“楚有今日,丞相占七分,今为国家战死,服丧三日又何妨,他若不愿,某即刻赶往会稽,将楚帝更废立!”

    “坐下!胡闹!”范增在旁立即制止道。

    “那先生以为如何?”项它讪讪地问道。

    范增稍微抚须,心中也没有定数,但楚帝终究是丞相所立,按照道理来说,服丧不无道理,沉吟片刻,方才说道:“大王说的有理,可命人照办,若楚帝不从,收回兵权,孤立其左右,毕竟当初立义帝为聚民心,今事成,何须再顾忌其地位。”

    楚帝的价值已经体现完毕,但是明面上不好废立,正好根据丞相薨于定陶的事情搞点文章,免得日后棘手。

    项羽听到范增答应,便不在管其他人的看法,紧接着说道:“本王听闻季布有言,叔父葬于定陶,而如今定陶尚被英布占领!必须夺回!”

    “另外半载战事,未能急攻,致使得天下大势,秦又复起,当今能与之秦匹敌者,唯有我大楚,明日点兵,先攻定陶,过巨鹿,围荥阳,破函谷关,使秦不再复起矣!”

    “末将愿为大楚效犬马之劳!”

    一番话说得众将热血沸腾,唯独项伯范增沉默不语,片刻殿内稍微安静,项伯率先开口道:“大王,事情不可莽撞,毕竟天下并非只有秦楚,还有汉齐等地!”

    “今秦以巴蜀为粮仓,蓝田为军营,皆是兵强马壮,今我军士气虽胜,未必是他们的敌手,故而依照微臣之见,还需从长计议,不可让他国得逞。”

    “叔父,你如何这般谨慎啊,丞相之事,难道汝无动于衷?”项羽有些不悦地说道。

    项伯沉吟不语,范增接着说道:“启禀大王,项伯所言甚是有理,岂能因一时之怒,而出百万之兵!当思之,慎之。”

    “那亚父以为如何?”

    殿上瞬间寂静,钟离昧龙且周兰皆是跟随项梁的将士,都想早些报仇,因此对于范增和项伯的看法有些不同意,但碍于情面,也不好直接说出。

    为了化解尴尬,季布连忙说出心中的想法,“启禀大王,可发数国兵,而攻一座城。”

    范增被这么一点,瞬间恍然,急忙接着说道:“当初六国合纵,直逼函谷关,今何尝不可,还请大王发诏,命诸国出兵,聚荥阳即可,绕巨鹿未免麻烦了。”

    “他国岂肯出兵!”

    “他国肯定出兵,因为汉王衡山王必须发兵,如此他国必须发兵,待时大王统领六国之兵,秦士气受挫,难以坚守,待秦破,他国何忧?”范增认真道。

    “大王,先生所言有理,如此损害并非我大楚,也可消磨他国之兵,正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若是他们不肯,联合之兵便攻独立之国,岂不一举多得,且大王声明天下皆知,恩威并施,谁敢不与数万精兵。”季布在一旁附和道。

    项羽本来没有多少主意,听到此计尚且可以,便点头道:“且如爱卿所言,只是这昭告如何写,难不成意思就是为了举兵为叔父报仇?”



    第106章 欲要六国齐攻秦

    

范增何曾想过写诏书的事情,只要项羽答应不全用楚军即可,毕竟诸事可从长计议,也免得他国坐山观虎斗,好收渔翁之利。

    “启禀大王,昭告之事,颇为好写,大王勿忧也,不过大王须知,此事从长计议,一时半会儿恐怕难以写好。“范增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项羽脸色微变,随即淡然道:“亚父觉得多少时日可以让他国出兵?”

    “少则十日,多则一月,还请大王思量。”范增颇为保守地说道。

    听闻此言,殿内议论声陡然高涨,丞相近日阵亡,没想到楚国报仇还要等候一个月,未免有些让秦看不起。

    季布在旁,倒觉得范增言之有理,当即附和道:“启禀大王,老先生说的有理,正所谓我们的目标是灭秦,不可仓促行之,老丞相在世恐不望大王如此,况今事已至此,还需从长计议,择良久方法才是。”

    项羽独自起身,在殿内转悠,许久方才沉吟道:“季布所言有理,只是亚父觉得可以聚集多少兵马,谁人可为主将?”

    “大王勿要忧虑,别无他人也!”周兰这时却很笃定地说道,众将亦是纷纷颔首,范增项伯皆默然不语。

    当日商议完毕,项羽便吩咐昭告由范增解决,另外最多月余,需六国人马集聚于定陶城外,直抵荥阳,至于大梁、曲遇、陈留等小城一概而过。

    后殿内,虞姬早知有事发生,见项羽进来,慌忙备好酒食,整好衣衫,立在门首等待,须臾项羽果从殿前进来。

    虞姬连忙上前,语气平和道:“大王,今早尚在练武场比试,为何午时便这般模样,难不成发生了什么大事,妾身听闻欲要战秦,只是不知所为何事,现如今四海战火稍平,何至于又要发兵?”

    “哎!爱妃不知啊,叔父阵亡于定陶,乃秦之所为,今不发兵,耻于为将,徒为天下人嗤笑耶!”项羽微微怒道。

    听到这里,虞姬心中震惊,怪不得项羽会突然着急诸将议事,此等大事,世上无二啊,遂无奈道:“将军所言是也,然不可因怒失志,万望好生筹划。”

    “爱妃多虑了,某虽鲁莽,然诸将理智,且亚父为人谨慎,早已有了安排,待到攻破函谷关,本王要亲自祭奠叔父的在天之灵!”

    “大王雄心,妾身愿以命护之。”虞姬在旁低声道。

    项羽见状,当即搀扶住虞姬,“何须说出如此话语,快随本王用膳,一会儿可就凉了,放心吧,叔父之事,某定让秦以百倍失之。”

    彭城范府内,范增出殿之后,便又将季布周兰等人找来,毕竟在殿上答应的话,不能不去办,而且这件事情还真不好办。

    范增在厅内来回踱步,不一时季布、周兰、钟离昧、龙且四人并到,“先生此刻找吾等前来,所谓何事?”龙且最先开口问道,四人之中龙且最受项羽器重,自然最有发言权。

    “都来了,且坐下休息,茶一会儿就上来。”范增心不在焉地说道,引得四人有些疑惑,面面相觑。

    片刻之后,季布眉头微皱道:“先生莫不是忧愁如何让六国发兵,没有借口?还是担忧昭告贴出六国不出兵?”

    范增猛然停下脚步,在主位上做了下来,“季布之言,乃我心忧,师出有名,而怕六国各自担责,不肯出兵也。”

    周兰闻言,当即起身道:“这又何难,谁不出兵便先灭谁,方才商议之时,丞相不也说了吗?为何现在还在忧虑此事?”

    范增稍微抿口温茶,有些无力地说道:“汝年纪甚轻,聪慧有余,缘何不知吾那是仓促之语,糊弄之言耶?”

    众人被范增这番话说的有些无语,然范增并未环顾四周,反倒继续说道:“哪国不出兵,吾等攻打哪国,这分明为内乱也,秦国不灭,形成此局,徒为秦卖力也,吾等攻打秦,六国得利,其小利也,然攻打六国,秦国得利,其大利也,最好之法,莫过于六国出兵,不动干戈,直逼咸阳才是。”

    话音未落,犹如醍醐灌顶,四人连连颔首,钟离昧更是钦佩道:“老先生所想,当真是高深莫测,吾等难以窥觊一二也,只是眼下当若何?”

    范增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了季布,“汝且畅言,莫要拘泥。”

    “是,某以为诏书先发九江、衡山、会稽等地,刘邦、共敖、吴苪,他们三人愿意出兵,事可速成矣。”

    “只是丧诏告知楚帝,吴苪左右,不知其心所想,发兵恐有难,衡山之共敖,乃大王亲自批示,其出兵或可行,至于刘邦,受项梁厚爱,提拔多次,岂能不出兵相助,于情于理,皆不通也。”

    范增颔首,“季布之言,颇为有理,此事送信当交于两位将军,毕竟汝等素来受到大王敬重,诸侯见信,何能不出兵耶?”

    钟离昧与龙且当即起身同声道:“不敢有违!”

    这时厅外的仆从也将笔墨抬了上来,范增指着墨笔说道:“不知何人愿意奉上几笔,示于诸侯,望其发兵?”

    周兰即来,未曾出谋划策,也未有任何任务,只得起身答道:“某才浅,愿起笔,填拙言,望老先生恩准。”

    “无碍无碍,吾等四人可掂量,事不急于一时。”范增宽慰道。

    于是乎,周兰上前提笔写道:“集兵请言,语为诸国,且细观之,霸王谦叙。”

    “今自暴秦以来,已有数载,诸位起兵初衷为一,乃灭秦立天地,奉万民之意,今各有所成,而秦犹在,此非小人之心,顾己而失信于天下耶?”

    “吾等安定守国尚可,而秦喘息半载,欲复天下,其心甚明,初陈胜吴广起义,勉强压之,蓝田巴蜀治之,诸国不合,秦见机亲魏灭韩,后又发兵临江,以暴兵而据南郡,使王迁衡山,汉蜗九江,岂非秦之过也?后反间魏豹,趁势得大梁,其并天下之心,犹黄金以绳提之,显而易见也,蒙恬于赵边疆扰民,其意乱赵,撤兵上党,匈奴之抵,燕之重任,皆秦之诡计也,望思之。”

    “诸君今若不发兵,日后恐被秦之灭矣,霸王雄心,欲要灭秦,望诸君出力,集兵于定陶。。。”云云数语,言辞恳切,意在灭秦!



    第107章 秦之昭告诵伟绩

    

楚国昭告,洋洋洒洒写了数千言,写到最后,周兰长舒一口气,才把墨笔放下,吹干墨迹,欲要呈给范增观看。

    主座上的范增随即摆手道:“就放在那吧,三位也上前观阅一番,再做修改,省的麻烦院内博士等人了。”

    季布缓步上前,稍微看了眼诏书,略微颔首,“如此写也好,省的显示不出霸王的地位,王与帝持平即可。”

    旁边的范增见状稍微咳咳两声,“季布,有些话未到时机就不要说了,免得惹人猜测,龙且,你们把诏书送与霸王,盖上印绶,就速速前往会稽吧,且看那楚帝如何说。”

    彭城诸事毕,咸阳城中也是得到了定陶送来的消息,当日胡亥正在殿内饮茶消遣,却见扶苏从宫外赶来,深色略显慌张。

    胡亥只得起身,略显慵懒地走向扶苏,“兄长,今日朝会已过,为何还来偏殿,难不成是出了什么大事?按理来说舍人禀报即可,何须兄长亲自前来。”

    “哎,陛下有所不知,定陶出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