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卿言如朕意。”

    如果直接说明和楚国求和,众位公卿定会有一半人反对,为了让大家同意,胡亥才这般委婉说出,未曾想下方依旧有些人摸不着头脑。

    公子高等人乃是嬴氏族人,最希望恢复先帝疆域,今秦军兵力强盛,忽然说要投降,自然站出来反对。

    将闾首先出列说道:“启禀陛下,如今楚军撤退,吾等应乘胜追击,况且占据楚军曲遇,这番投降,楚贼定然不愿,另以其叔父墓冢威胁,讲和并非儿戏,三言两语难以成功啊。”

    这让胡亥有些惊讶,他本以为会是一些前朝老臣反对,没想到却是内家兄长,胡亥有些讪讪地说道:“穷兵黩武,朕最为忧虑。”

    公子高直接补充道:“今楚犹如虎狼失爪,苍鹰失翅,今放虎归山,撒鹰与空,实乃留患而已,秦楚不相上下,不如一决雌雄!”

    不待胡亥回答,庭上的栾步早一步出列道:“启禀陛下诸位公子,微臣以为现在求和倒也明智,今楚巧有二王,与秦战,则内患为外忧,楚更团结,倒不如不站请和,内患为大,更可免遭列国分食秦楚。”

    众人皆是颔首,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人说话即可,自然是秦相扶苏,胡亥也是自觉的看向了兄长。

    扶苏并非庸人,刚才胡亥说明求和的时候他就在揣摩原因,这会儿也是瞬间明白胡亥的企图,那就是从内部分裂诸国,虽说不是上策,但也算的上中等决策。

    想到这里,扶苏力排众议,缓缓认真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求和稳妥,免得黎民因战而堕入水火。”

    “况且楚国内部与会稽楚帝略微不和,陛下能够明察秋毫,乃是吾等之荣幸也。”

    公子高和将闾见扶苏也同意胡亥的意思,便不再多说,只得默默退到队列之中,见诸公不再反对,胡亥也是长舒一口气。

    “求和乃是大事,就交由前丞相李斯责办,至于繁琐之事则有陈平责办,礼仪制度叔孙通责办,韩信与蒙毅调用兵马,扶苏留在咸阳,朕亲自与会,诸位以为如何?”

    “谨遵陛下之命!”众臣高声道。

    蒯彻这时却再次出列,“启禀陛下,不知何人出使楚国议和?”

    胡亥微微一笑,“就由爱卿与王陵内史负责。”



    第144章 楚王大有议和意

    

殿下的王陵听到这话,脸色微微一颤,前些时日陈平才将欲要毁坏项羽叔父墓冢的诏书送去,估计这会儿项羽的气还未消,又要前去议和,颇有九死一生的感觉。

    胡亥见两人脸色有些茫然,略带打趣地说道:“难不成两位在我大秦位列九卿,此等小事竟无法解决,既然如此,朕遣派他人便是。”

    “臣等不敢有违!”王陵与蒯彻立即高声答道,挽回仅有的颜面。

    “如此甚好,朕恭候佳音,望能再临鸿沟,观两国士卒雄姿。”胡亥随即摆手道,示意舍人宣召下殿。

    李斯等人只是负责整体大局,倒也好办,众人陆续下殿,独留下王陵与蒯彻两人,面面相觑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蒯大人,这个事情如何是好啊?”王陵忍不住首先开口道。

    蒯彻略微抚须,“陛下能够让吾等参与此事,显然是对吾等厚爱有加,况且是求和又非下战书,有何可担忧的,难不成项羽真会杀了吾等?”

    “大人就莫要玩笑了,项羽匹夫,就算真把吾等杀了也没话说啊,某以为不如先写封帛书交给项羽,观其变化,而后行事,也不至于有去无回。”王陵若有所思地说道。

    “王兄,但去无妨,陛下能将此事随意安排,就说明此事不难,殊不知项羽平日妇人之仁,吾等好言来说,重礼相送,难道不成耶?”蒯彻笑嘻嘻道。

    事到如今,王陵也不想在说什么,回到府内收拾好东西,便与蒯彻一同前往陈留,面见项羽,反观陈留兵马已经整理完毕。

    楚军此刻并不知道秦军打的什么算盘,在他眼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攻下定陶,解决了后院问题,毕竟先人坟墓在别人地界上总不是什么好事,最起码打下定陶,将项梁尸骨移到会稽也好。

    然而还未等楚军出发,王陵和蒯彻就已经来到陈留,龙且和钟离眛见到两人倒也没什么客气,直接带过去见了项羽。

    陈留城内,项羽听闻秦国使者前来,当真是哭笑不得,前些天还用项梁坟墓要挟,没想到今日还敢前来陈留,欲探究竟,便命人将其宣进殿中。

    秦楚叙礼毕,项羽稍微抿口温茶,却不慌不忙地问道:“两位乃是秦朝九卿,未曾想竟屈礼来此,不知有何高见?前些时候以先人坟墓相挟,今日若何?莫非以楚国先帝为胁,欲让吾等撤回彭城?”

    蒯彻闻言,率先开口道:“不敢不敢,此次前来不过是为了秦晋之好而已,上次乃权宜之计,况纷乱半载有余,奢望小国保全罢了。”

    项羽闻言,笑而不语,王陵在旁心惊胆战,沉默良久,项羽才接着说道:“本王并不明白汝等此来何意,然明日便出兵攻打定陶,两位欲要献首乎?”

    王陵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大王,此次前来不过是求和罢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钟离眛当即上前说道:“我军出征在即,何来讲和之说,莫不是尔等缓兵之计,以助英布耶?”

    “非也非也,只讲和,无缓兵也。”蒯彻紧接着说道。

    两人来的时候备下厚礼,又见两人态度诚恳,项羽也觉得不像有诈的样子,便顺势问道:“秦欲要讲和,不知以何地为界,又如何讲和,况今天下,为何独与我楚讲和耶?”

    王陵不知如何回答,只是讪讪地看向蒯彻,如今项羽这般发问,蒯彻便知道有机会讲和,于是乎认真回答道:“启禀大王,如今天下大势趋于和也,自秦陛下继位以来,纷乱不止,若非巴蜀之地,岂能有今日之秦耶?”

    “况秦乃一家,然楚却三户,刘邦在九江招兵买马,其心可安乎?楚帝在会稽与吴苪暗中勾结,大王可知乎,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如今诸国之中,强者拥兵数万,弱者可保全一方,大王纵天资卓越,然欲要剿灭四方,非一时所能成事也,望陛下三思啊!”

    “而今秦欲讲和,望陛下先决后院之事,日后墙内失火,追悔莫及啊,另外非臣不敬,有句话还是要说的,如今的楚国,大王虽有权,但名分略薄矣。”

    三言两语只说的项羽面色惆怅,“不知秦君以何处为界,何日为期耶?”

    王陵见状,接过话语,认真讲道:“启禀大王,秦陛下有言,欲要与鸿沟为界限,燕赵之隐患秦愿解决,齐之隐患,大王可亲自解决,待时诸事完备,大王可随时开战,毕竟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况秦近年失民心,欲要以和解挽回而已。”

    “暴乱未修,自楚先相至今,楚征战四方,以除暴为仁义之策,现如今天下虽乱,然各为其主,若此时再战,诸国表面附和,背后定会言楚王穷兵黩武,实非当今之上策也,讲和之日,陛下会亲自前来,诚意无可厚加,秦楚乃中原两强,今日请和,各国必忧,岂不两全其美?”

    项羽手持酒杯,脸色飘忽不定,蒯彻和王陵两人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况且请和之日胡亥亲自前来,也算是诚恳至极也。

    哪知道这会儿项庄却从外面仓促进来,颇有些无礼地说道:“时至今日,还有和可言耶?前日才将曲遇占领,今日欲要请和,当真是以小换大啊。”

    蒯彻自是一眼认出项庄,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未免有些惊讶,只得故作镇定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项羽只是对项庄摆摆手,“贤弟莫要多事,方才秦使所言颇为有理,故而本王以为应该讲和,正好趁此机会拿下九江与会稽诸地。”

    “大哥,秦三番两次未出兵马轻而易举占领楚地,秦人心怀叵测,不可与之共事啊!况大哥灭秦,声明必能远播四海!”项庄恨铁不成钢道。

    旁边的王陵见状只是笑笑,略有深意地答道:“今日若不共事,日后两败俱伤,大王真以为会讨得好处,并非在下海口,能够与楚抗衡者秦也,能与秦抗衡者楚也,何不共同谋事,如此天下谁可与之争锋,待到诸国寂灭,在与大王平分天下,未尝不可也。”



    第145章 秦楚两国鸿沟和

    

听到王陵这番二国并存,欲灭诸国的理论之后,项羽最终定下决心与秦讲和,纵有项庄反对,也无济于事。

    蒯彻心中最为明白,乱世之德即为妇人之仁,此番项羽在外心中早就顾忌会稽之事,今日秦使二人也算明面道破,言明利弊,故而项羽胸中摇摆,同意讲和。

    当日蒯彻二人与项羽商议完毕大体事宜之后,便仓促离开陈留,议和的事情安排在半月之后,那时候正值换公元前二百零八年秋,列国交战年余,逐渐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守着各自的国土,若不是楚国也不会有人妄动干戈。

    胡亥听闻楚国同意议和,心中大为高兴,李斯与叔孙通行动颇为迅速,将所有的事宜安排完毕,十五日后胡亥亲自赶往鸿沟边界。

    而陈留楚军营帐内,钟离眛与龙且并没有什么看法,反倒是项庄一直提醒项羽不要轻易言和,停战就停战,言和的话谁先开战谁就失信于天下。

    项羽在殿内,沉迷于酒肉,丝毫不在乎项庄再说什么,偏座上的项庄眼神凌厉,端起酒杯叹息一声又缓缓放下。

    “启禀大王,莫不是心中大志已消,故而这般流连忘返于富贵之中,此乃富家子弟所求也,此等小志,大王心满意足耶?”话语中多少有些嘲讽。

    谁知项羽直接放下手中的酒杯,似笑非笑道:“汝以为此等生活不如意耶?富贵人家亦或是王侯将相,普天之下知我霸王无双则矣。”

    “今天下四方诸侯并起,难道兄长忘记年少志也!”

    听到这里,项羽忽然愣了一下,心中似乎想起了什么,当初他在楚地的时候,曾经有幸目睹过始皇帝迅游四海。

    黄河之内,舟舸遍布,秦卒意气风发站立在左右,始皇帝坐在中间大船之中,透过船上的窗户,扫视四周,不时有官员解说当地风情,甚是惹人羡慕。

    此等生活,纵使神仙尚且不及也,项羽见状更是按奈不住心中情绪,竟对着船中的始皇帝,默默低声道:“彼可取而代之!”

    项梁在旁听得清清楚楚,着实被项羽的话吓了一跳,但心中也暗自觉得项羽是个可塑之才,自此过去了五年左右,项羽虽未称帝,但也算是王侯,王侯与皇帝差的可不是一步之遥,而是天地之别。

    项羽被项庄的话惊了一下,有些动容,最后沉吟片刻道:“事已至此,也该休养生息了,当初本王带八千子弟兵,能够从会计一路攻打过来,很是不易,当适可而止,日后再战!”

    “大王,所谓以战养兵,战休则兵怠,兵怠则国衰,国衰当亡矣!此刻秦无故请和,必定是后院失火,倒不如在请和盟会上,将胡亥斩杀,如此秦国不战自败,岂不是一举两得,省的日后大动干戈。”项庄眼神冰冷道。

    项羽当即摆手,“不可,秦虽有事,但决不至于一战而亡,今诚恳求和,且吾等已然答应,若是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