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老兵-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皇帝也就不再北行了,并且下令让王芬停止对黑山军的用兵。
王芬不知道京中之事,这位胆小,以为事情败露了呢!
后来就在中平五年正月自尽。他这一死就露馅了!
皇帝龙颜大怒,他斩杀陈逸,周旌,许攸这家伙奸猾,他跑了。
皇帝又在中平五年二月以袁家门生韩馥韩文节为冀州刺史。
这些事和陈铁无关,但是后来韩馥看到了王芬找陈铁,陈铁没来。
加上陈大刀在渤海非常有名,他就给陈铁提升一级,陈铁成为了都尉,陈铁白捡了一个便宜,正好不久后他妻子谢莹怀了第二胎,陈铁也算是双喜临门。
第16章 州牧
陈铁被封为都尉,这对于渤海来说没有什么变化,本来他就是渤海的第一勇士。而且就是陈铁需要再征募五百士兵作为他曲部的补充。
正常曲长必须的郡尉安排才行,这也是一般官员的原则。在渤海郡没有郡尉,这样陈铁通过那个不想惹事的宋郡丞,在中平五年四月把孙丰和林发安排都成为了曲长,之前的曲长有一个老头被迫退了。
陈铁在中平五年三月成为了都尉,他的妻子谢莹是在五月份发现怀孕的,这对于陈铁来说也是大喜事,他的大儿子陈安也是非常健康,看起来也,刚刚也是蛮机灵的。
成为都尉之后,有五百新兵,这五百人怎么才能操练好呢?
陈铁就经常带人去渤海附近欺负一些小匪徒。陈铁剿匪不是为了剿灭他们,小匪徒都自带游击战光环的,他打他们就是为了练兵,让新兵见见血,欺负小股匪徒的方法不错,这样陈铁的士兵变得越发精锐,因为他头上也没有郡尉,陈铁的生活越发逍遥。
当然了这几年陈铁除了升官之外,很多的事情发生都和他自己无关。
因为王芬谋反的事情出现了,所以太常刘焉刘君郎在中平五年五月给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上书说,叛乱太多究其原因,就是在于地方权利太轻,应该设立州牧,加重地方权利,让宗室和信臣外放做官,这样皇帝陛下就可以安享太平了。
这事不是第一次提,其实早在中平二年就有人提出过。我们的皇帝陛下一点都不傻,他知道地方权利过大容易尾大不掉,他一点也不想设州牧。
可是到了中平五年,世道这么乱,我们的皇帝陛下身体也不好,他对于州牧这个提案有些动心了。
进入中平五年,情况变了,我们皇帝陛下过了春节,身体就开始不好起来了。
皇帝陛下是知道的,自己就两个儿子,老大刘辨今年才十三岁,资质平平,没有哪怕一丁点帝王的样子。
老二刘协今年才八岁,天资不错,不过太小了,还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而且这时候大将军何进在京中已经权势熏天了,几乎控制了全部的军权,对于皇帝陛下来说真是有些尾大不掉了。
皇帝自己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你要是让州牧当土皇帝,为了他们自己的基业,州牧们也一定会努力的。
说军阀割据?反正自己不行了,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这事是不会发生的,死了的事儿谁还要管呢?人反正都是那么自私。
皇帝首先晋封了凉州刺史董卓为凉州牧,凉州这破地方穷得很,在桓帝的时候就有人建议,凉州这荒凉之处不要了,大家一起退守雍州,不过这事也一直没成型罢了。
我们的皇帝陛下有自己的智慧的,他知道凉州这地方,他登基开始就有些鞭长莫及了,董卓一直想做凉州牧。
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反正他和中常侍关系好,为世家所不容,董卓本人作战勇猛,正好可以和世家互相牵制。
又把另一个贫穷的并州,封给了大将军何进的心腹丁原丁建阳作为刺史。
这丁原也是一个粗人,武夫一个,不能和世家联手,也给大将军何进一个面子,毕竟何进的存在是让他后代的皇位稳定得到了相应的保障。
接着扬州刺史封给了平定黄巾有功的秦颉,秦初起是一位老臣,身体也一般,算是安抚老臣了,反正这位也没多少时间可活了。
同样也把豫州牧封给了黄琬黄子琰,和秦颉相似,黄琬资格更老,而且对于大汉也是相对的忠心耿耿。
一个名声不错的焦和(就用这个了,实际上他是初平年间的青州刺史)被派到青州作为青州刺史,这位有些治理的能力,但是有名无实,没有什么实际的真本领。
青州经过黄巾之乱被破坏的稍微有些严重,民众多半去做了黄巾贼,所以青州白有一个土地广阔之州的称呼,实际上啥也不是,让这货去混日子吧。
荆州还是由王睿王通耀做荆州刺史,这位和境内的太守多半不和,所以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的。
陶谦陶恭祖有才能,与大将军何进关系不错,徐州有黄巾为乱,所以派了陶谦做徐州刺史,也算是安抚地方了。
刘岱刘公山是汉室宗亲,才能不错,所以他做了兖州刺史,这也是一个宗室重臣。
对于离京师近的地方权利一定要给可以放心的人,刘岱不错,至少和皇帝陛下怎么说还是本家呢。
幽州地界比较难管,皇帝委任刘虞刘伯安作为幽州牧,还有一个大司马的头衔。
刘虞和皇帝的关系亲近,在汉室宗亲中属于比较亲近的一支了,同为世祖光武帝之后。
刘虞此人才能不凡,善于治理地方,协调各个地方之间的关系。
对于和异族关系的调整有很独到的见解,也是非常不错的地方要员。
对于地方官员来说,皇帝最信任其实就是黄琬和刘虞了,所以其他地方都是刺史,就这两个是州牧。
董卓的凉州是放弃的地方,董卓派女婿李儒给皇帝送了不少礼,要做凉州牧。
这对于皇帝来说,一个报废的地盘给董卓还收个顺水人情,这感觉是真心的不错。
最后还有一个益州,益州这地方大,多是山岭,险关极多,刘焉这个汉室宗亲想去这里做官。
要是给一个州刺史也就不用纠结了,可是刘焉不会仅仅满足一个州刺史的,这人的心和刘虞不同,他没有那么的忠心。
最后益州也真没有什么人可派了,皇帝也就派出刘焉做了益州牧,让刘焉去上任,不过皇帝留下了刘焉的长子刘范,次子刘诞,四子刘璋在京中,作为人质。
刘焉入益州带了一些自己的曲部,一个就是吴懿吴子远,他是刘焉三子刘瑁的舅哥。刘瑁身体不好,于是乎他可以和刘焉一起去益州。
刘焉另外还带了张鲁张公祺和他同去益州,并且在中平五年七月收编了益州私军之后,刘焉扶持了将军严颜和黄权黄公衡来稳定益州。
这位又借口马相之乱益州凋敝,不能给中央纳粮。接着再皇帝死后,这位又派张鲁干掉了汉中太守苏固。
这样刘焉借口米贼作乱,与中央道路不通,他也就再也不纳粮了。
这皇帝派出刘焉,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面了,刘焉到位了,益州几乎就是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了,真是让朝廷无力对付。
皇帝把地方的权利都分派出去了,实际上这位是要腾出手来,在中央收拾大将军何进,何进的兵权太重,皇帝陛下还活着就不能容忍这一点。
第17章 西园八尉
大将军何进自从黄巾之乱之后,他的权势变得极重,还有何进之弟何苗何叔达也因为刷功绩而被封为车骑将军。这兄弟二人权力实在太重了,让皇帝陛下感觉非常不安。
于是乎皇帝听了他生母董太后的意见,他在中平四年年底封了自己的舅舅董重为骠骑将军来分割何进兄弟的权势,毕竟骠骑将军和大将军的地位差距想来没有那么大嘛。
这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董重的能耐怎么说呢,就是非常之一般。
是普通人之中的普通人,而且还没有军功,给他一个骠骑将军也没有什么用,他真能分割大将军一半的军权吗?显然是不行的,他只能控制住自己的两千亲兵罢了。
经过黄巾之乱,帝都洛阳这里的士兵稳定在二十万精锐以上了,两千亲兵?
扔进去连一个水花估计都溅不出来吧?这又让皇帝陛下愁的要命。
到了中平五年五月,皇帝在西园设立了西园八尉,用来演武,借机分掉了大将军何进一半的军权,八尉都归上军校尉节制。
之后皇帝设立了上军校尉宦官蹇硕,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袁本初,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助左军校尉赵融赵稚长,助右军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琼淳于仲简。
这八尉的设立就是为了牵制大将军何进的,这事除了何进一家之外,其他人都是包括世家和宦官他们都是非常满意的。
何进一个屠夫出身,虽然有点手腕,但是世家能容忍他们被个屠夫给压住?别开玩笑了。
这八尉里面袁绍,鲍鸿,淳于琼都是世家子弟,蹇硕,冯芳就是宦官的狗腿。
剩下的曹操是亲世家的,但是他一个阉宦遗丑的出身,让世家们有些接受不了。
赵融和夏牟都是老夫子类型的,属于皇帝的心腹,也是非常有名的墙头草。
这初衷是分割大将军何进的军权,想法也不错。也许这事情做好了,真的能让世家和大将军形成彼此制衡了。
可惜我们的皇帝陛下天生谁也不信任,他只能信任宦官,毕竟宦官根本不会背叛自己嘛。
于是乎皇帝陛下用了会治军的宦官蹇硕作为上军校尉,以此来控制西园八尉,这就让世家们非常不满意。
世家虽然多是自私自利的之徒,大多数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但是他们没有一个是傻子,每一个都爱护自己的名声如同羽毛一般。
他们可以容忍自己和外戚大将军联合,毕竟人家有国舅爷的身份,要是联合也说得过去。
可是和宦官这种阉人联合,他们就更加接受不了了。这样皇帝相当于自己把世家逼到了和大将军何进联合的地步当中了。
皇帝一向都是身居高位,他反应过来也是很慢的。直到中平五年七月底,皇帝才发现,不光是大将军,世家也和他这个皇帝开始离心离德了,这下子整个事情就都不好弄了。
这皇帝要是在一般时候可能就自己慢慢搞了,可是他现在身体太差了,皇帝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几天了,他没有办法再按照正常慢慢搞了,只能快刀斩乱麻。
皇帝怎么办?大将军早就想着保着自己的外甥登基了。世家和自己离心离德,皇亲除了那个刘虞,没有一个忠于汉室的!皇帝想保二儿子刘协登基,可以依靠的只有宦官了。
宦官里面死忠于皇帝的只有蹇硕他们几个了,这西园八尉宦官能控制的只有一个冯芳,剩下的曹操也是和宦官不亲的,其他的要么是空谈客,要么是世家子弟,他这皇帝的西园八尉又白设定了。
皇帝有他的办法,他让宦官们拿钱去贿赂车骑将军何苗,用他在大将军何进那里钉上一根钉子。
大将军何进有些本事,确实仅仅是个把宦官确实对付不了他。
可是何苗呢?这位就认识钱,宦官给他钱,他就在何进身边做起卧底了。
可是这车骑将军在大将军活着的时候用处真是不算大,毕竟骠骑将军董重都没用,车骑将军也就是传个情报的作用罢了。
更多的还是掌握军权的人,最好世家子弟才行。既然有何苗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