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老兵-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这里发动精兵十三万,并两万精骑,一共十五万聚集了大军,并民夫二十万,对外号称大军五十万。双方对峙与官渡,北方两巨头的战斗一触即发!
  这次官渡之战的前奏,陈铁攻破白马,解文丑之围功劳极重,袁绍必须得升官了。
  对于自己人,袁绍一般都非常大方。袁绍给了陈铁安东将军的官职算是升了半级,并且又领了豫州刺史,和不少金银细软,陈铁自然谢恩。
  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正常打就是袁绍必胜的。可是袁绍这里也想了,他要省点事,于是乎问计于众谋士。
  这时郭图献计说是可以联合江东孙策,他对于曹操的两淮一定感兴趣,而且曹操是不给孙策升官的,他就是一个讨逆将军,会稽太守,这官对于孙策来说那也太小了吧?
  袁大将军可以给他保官了。后来商量就是给孙策一个后将军,扬州牧,程普作为广陵太守,周瑜作为九江太守,这样来让孙策出兵,一切就是这样决定的。
  而刘备虽然说后来战住于禁有些功劳,可是前期就是一个拖后题的,这种表现袁绍是万分不满的。
  正好汝南贼寇刘辟,龚都投降袁绍,袁绍摸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派大将还舍不得,派一般般的还没有名望。
  于是乎他就派出了刘备,让他去汝南整合刘辟,龚都等人接着去攻打许都,给曹操制造一些麻烦。
  袁绍这里是这么安排的,而他要联合孙策,这件事刚刚决定,当天晚上曹操就得到了消息。曹操也害怕袁绍和孙策两面夹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问计于众谋士,刚刚病愈的郭嘉说,孙策虽有霸王之勇,然轻则无备,纵使他统兵百万无易于独行于中原,必死于宵小之手,这也算是安定了人心,不知道这一行是吉凶祸福?


第59章 孙权之死
  袁绍派出了文士国渊国子尼去见孙策,商议结盟事宜,这次江东这里的情况和历史上有极大的不同,因为攻破庐江的不是孙策而是袁术拼人力打下来的,所以江东整个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陆远所在的陆家和孙策关系很好,孙策可是有一个小妹妹就是历史上嫁给刘备的那位,这丫头也渐渐长大。
  这丫头是初平元年出生的,现在十一岁,正是憧憬英雄的年纪。
  父亲早逝,不过她大哥也是豪情万丈的人物,也是丫头崇拜的对象。
  本来孙策身边有一个周瑜,和孙策同岁,长得帅气,身材高大。
  孙小妹也非常喜欢,而且就想嫁给他,可是到了周瑜和孙策分别娶大小乔的时候,孙小妹才九岁,她不能嫁给周瑜做妾吧?而且这不过是少女憧憬英雄罢了,她也就消了这个念头。
  这时候哥哥身边又来了一个少年英雄,就是这个陆远陆伯言,陆远比孙小妹大了七岁,长得也是很帅,有能耐,并且和周瑜非常类似,这孙小妹喜爱也就立刻转移了。
  女生都外向,她还好武艺,这大哥对她也足够了解的,也看出来小妹喜欢陆远了。
  陆远也不错,孙策攻城略地也知道要拉拢世家,对此也是乐见其成的。
  在袁绍使者来之前,孙策因为看着这北方大战袁绍优势太大了,这位便趁火打劫,向曹操请封大司马。
  孙策也不傻,曹操才车骑将军,能给自己大司马?
  不过一个讨逆将军官太小了,他很多时候给部下升官都做不到了,而且扬州牧,孙策也需要。
  他也不是想要大司马,但是必须得升官才行,和买东西一个道理,要的低喊的高。
  不过曹操根本不理孙策,别说给孙策升官了,就连扬州牧都不肯给他,那孙策心情能爽了?
  肯定是不行,孙策也就决定去狩猎了,这事就是在前一天才决定的,孙策一向自信不带太多的大将。
  而且这次狩猎是因为孙策不满,临时发动的,知道的人很少。
  而且就在这天晚上,孙小妹来看孙策,从孙策这里要一把宝剑,人家要给陆远表演一下自己的剑术,还要给陆远送一把宝剑。
  人家是亲兄妹,而且妹妹从小就没有爹,孙策疼她。于是孙策就把自己惯用的宝剑给了小妹,第二天孙策带了一把新的宝剑。
  这就有了极多的不同,孙策去打猎,也没带长兵器,只带了佩剑和弓箭。
  而且这次也有刺客袭击,因为孙策临时起意,这些人自称为许贡的门客,也有些说不过去了。
  因为孙策换剑了,这把剑没问题,剑没抽断,这些刺客本事也就一般,孙策的能耐多大啊,这些人不够他一顿收拾的,而且跟着孙策去的程普,他也带着士兵来了,解决了刺客,孙策一点伤都没受,他提高了警觉并且在心里埋下了一根刺。
  后来自己的小妹来孙策这里,说了孙策的佩剑有问题,她要了佩剑给陆远表演她的武艺,要是剑好就给陆远,结果居然剑断了,太丢人了,这就让孙策更加疑惑了。
  这样国渊来了,孙策一点伤势都没有,他也就答应了和袁绍联盟,而且说了自己职位卑微,没法帮上太多的忙。
  这样国渊就打出了,大将军已经给孙策保举了后将军,扬州牧,总督荆扬益交四州军权,孙策也愿意接受这个,而且只要袁绍打赢了,曹操实力不行,他也要被迫同意这个。
  这样双方也是宾主尽欢,孙策答应了自己出兵攻打两淮广陵等地,同时也说了,刘表虽为汉室宗亲,但是也不去讨伐董卓,也和李傕郭汜暗通曲款(刘表因为那时候第一个表示臣服,才得到镇南将军,成武侯等等好处的),而且孙策和刘表有父仇,这……
  国渊作为袁绍的使者,自然得到了袁绍的授权,他也就表示刘表是大恶人,应该讨伐,然后又说了程普是广陵太守,周瑜是九江太守,又说保举黄盖作为江夏太守,韩当作为南郡太守,这也是让孙策感到十分满意。
  满意了就得赴酒宴,这吃喝排面也不错,他们谈天说地,说的很多,还有一些大家族的事,什么彼此倾轧什么的。
  这也让孙策若有所思,这事情完了,国渊也就回河北复命去了。
  孙策在国渊回去之后,一方面整军,一方面查验自己内部是谁背叛了自己。
  可调查的人不多,后来孙策发现了这个结果居然是自己的二弟孙权孙仲谋搞的鬼!似乎这位和曹操居然还有还有一些协议!
  孙策是挺伤心的,他对于自己的弟妹都是很好的,尤其是二弟孙权,今年十八岁了,自然不能少了各种的历练。之前在治理地方还是挺有本事,孙权还不错。
  不过两年前,孙策用孙权去广陵攻打陈登,陈登就五千人马,孙权有三万人。
  结果孙权居然指挥失误,两败于陈登,自己也吓得躲在庐江不敢出战了,真是脸面尽失。
  在他之后,孙策感觉自己的二弟不适合带兵打仗,他就把孙权靠边站了,结果就是孙权怀恨在心,他要出手了,对付自己大哥了。
  孙策一切都调查清楚了,给自己佩剑动手脚,还有刺客。这样孙策就和周瑜商议了这一切,后来孙策也调查出了孙静的长子孙皓也图谋不轨,当然了这两个不是一伙的。
  经过孙权暗算孙策事件之后,孙策决定出手了,他也是直接解决了孙权和孙皓,快刀斩乱麻,以“意外”为名解决了这两位,没有留下什么祸患。
  当然了他也向内部出示了孙权和孙皓的事情经过,谁也没有办法,也都知道孙策是对的,不敢有什么怨言。
  这是让及其亲近之人知道的,外面这两位都是意外死亡结案的。
  接下来孙策也安抚了孙静,封了老三孙皎孙叔朗为都尉在周瑜帐下效力来安抚孙静家。
  后方问题解决了,孙策也就决定兴兵北伐解决江淮防线的问题,他的目标也就是寿春和广陵的问题。
  这消息传到了曹操那里,曹操也没有想到之前暗中和孙权谋划干掉孙策,然后孙策的一切都给孙权,孙权和曹操联盟,解决后面的威胁。
  这样曹操也和郭嘉商量了,他们知道孙策这人狂傲,孙权极有可能成功。
  所以才有郭嘉判断孙策死于宵小之手的判语,没想到孙权换佩剑这个绝妙的计划,居然阴差阳错的失败了。
  曹操没理孙策求官的奏章,孙策一定会死,死人也就不需要封官了,没想到孙策没死,和袁绍结盟,还要北伐。
  这次曹操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有后悔的机会,只能指望镇守寿春的李通和广陵的陈登多抗一段时间而已了。
  这样历史走上了另一个轨道,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将会如何。


第60章 起兵
  既然联合了孙策,袁绍也就要进攻了,曹操兵少,他根本不可能直接出战。
  自然是袁绍要主动进攻了,袁绍这里也就商量好了来日出战。
  建安五年四月,袁绍带领两万精锐,曹操带了八千精锐出来,双方对峙于官渡。
  嘴炮这东西没有什么用,不过这东西还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大义的名头。
  曹操首先说道:“袁本初,尔即为大将军为何不思忠君报国,反兴兵犯上,难不成欲谋反乎?”
  这就是大义的名头,必须要抓住这东西,不让对手有攻击的理由。
  袁绍自然不能接这种帽子,这帽子太大。他说道:“曹孟德,尔休说此言。岂尔不闻衣带诏乎?孤即为大将军自然应奉诏讨贼也。”这也是大义的名头,衣带诏对于袁绍还真是非常有用。
  曹操被气坏了,他环顾左右,说道:“尔等何人愿出战,为孤擒逆贼也。”
  这时候曹操马后飞马出来一位,视之乃是大将宋宪宋公敏。
  这位原来是吕布的部属,他投奔曹操也就属于外国秧(这也是为什么被袁绍收下之后的陈铁不想离开的原因所在),这样他没有功绩也没有什么归属感,宋宪也知道自己不能再换主公了,再换就没什么名声了,他也要去斩将立功了。
  这袁绍后面也出来了一位并州大将穆顺,宋宪用大枪,穆顺使用大刀,二人刀枪并举战在一处。
  穆顺有两分武力,不过他比宋宪差了很多。宋宪是吕布的部下,能耐自然不小。
  两个人打了五六个回合,宋宪大枪一出,正中了穆顺的哽嗓咽喉,穆顺一下子就不行了了,这小子死于马下。
  宋宪赢了,他心情真是不错。阵前立功,没看那鼓声更响了吗?
  实际上曹操根本没把这宋公敏放在眼里,就是一个一般般的战将,没有什么大用,不就是你杀敌立功,斩了敌人的将军那就擂鼓呗。
  曹操能看上的吕布原部将只有张辽这么一位罢了,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大用。(高顺又誓死不降)
  宋宪这美的要命,颜良之前和张杨在并州的关系不错,知道这穆顺原来是张杨的部下。看着张杨蛮伤心的,颜良也就出战了。
  颜良出战,声如炸雷:“河北名将颜良在此,宋宪休走!”颜良胯下也是宝马良驹,这速度非常快,他也就到了宋宪眼前。
  宋宪一听颜良,他嘴里说道:“颜良?无名下将,与温侯可比乎?”说着这位也是一舞大枪来战颜良。
  宋宪是有两下子,他和颜良怎么比?
  那差太多了!怎么他得了失心疯?宋宪不傻,他也没疯。不过因为他刚打完胜仗,这就溜了,那说出去得多丢人啊!
  宋宪认为自己不含糊,他怎么打个三五个回合再回来,这也算不错了。宋宪也就出手了,不过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