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老兵-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入内宫,看见袁尚正在袁绍的棺椁之前,旁边还有袁熙,还有他们的家眷,身边还有皇后刘氏在。另外还有沮授,审配,逢纪三个老头在。
  陈铁先给袁尚这个太子殿下请安,再见过皇后娘娘,大家也都是对于袁绍病逝表示极大的哀伤,袁绍一共就五个儿子,老四,老五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老大被过继出去了,实际上就两个儿子,太子袁尚和河间王袁熙。
  这皇帝没了,重臣都到位了,最重要的就是新帝登基了,对于太子殿下,大家都是绝对拥护的。袁绍这已经停灵快一个月了,一定不能再等了。
  于是在永兴九年七月初五,发布袁绍死讯,太子袁尚登基称帝,追封袁绍为高祖武皇帝,母亲刘氏被尊为皇太后,庶兄袁熙改封为齐王,十八岁的袁斌为太子,太子庶兄袁灵被封为渤海王,太子的两个弟弟嫡出的袁瑄被封为汝南王,庶出的袁能被封为平原王。
  改明年为顺义元年,重臣也是都有封赏,陈铁本人长社侯又加了五百户,曲义也晋封泾侯,食邑又多了不少。
  这一年陈铁五十三岁,曲义六十一岁!还有一个六十五岁的文丑,这是袁魏军方三老。
  魏史上的记载:(永兴)九年六月初七,高祖崩于邺,年七十岁。高祖一生南征北战,威名赫赫,然尚未完成天下之一统岂不悲哉!
  七月初五,众臣归,太子(袁)尚登基即世祖也,世祖年四十有二,正值盛年。
  世祖立,以先太孙(袁)斌为太子,其余宗室具个封王。尊先皇后刘氏为太后,太子妃审氏为皇后,改翌年为顺义,重臣司徒(沮)授,司空(审)配,尚书令(逢)纪,大司马(陈)铁,车骑将军(曲)义,卫将军(文)丑等皆忠心佐之。
  这被后世称为世祖的袁尚登基了,袁绍在一统北方,打残异族之后病逝了,给袁尚留下的任务就是一统天下了。


第131章 北伐序曲
  这袁绍死亡的消息,南方两个诸侯自然都是非常在意的。袁绍在永兴八年年底就开始传出有些身体不虞了,而且他袁绍都快到古稀之年了,那还能不关注吗?袁绍一旦死了就有机会了。
  到了永兴九年六月底,孙策和刘备先后得到了袁绍病故的消息,太子袁尚按照年岁来说虽然也是长君,但是新君就是新君,这就是给了南方诸侯偷袭的机会。
  在孙策的都城建业,在之前泰安八年十月,在丹阳郡内有民众挖到了一口大鼎非常有风霜的痕迹。这被很多称为是当年霸王项羽力能扛鼎时所扛的大鼎!
  孙策被称为江东小霸王,虽说现在也快到知天命之年了,但是小霸王这个称号他是非常喜欢的。
  这是项羽用过的大鼎,这东西得多吉利啊!于是孙策改泰安九年为神鼎元年,就是为了讨一个吉利。
  所以袁绍死的时候,孙策的年号是神鼎元年,孙策在这时候北伐,后来也被楚书称为神鼎北伐!
  孙策早就知道袁绍可能会死,所以他早有预备了。于是刚刚得到消息,在神鼎元年七月,孙策早就预备妥当进行北伐了,孙策选择兵分两路,还是一虚一实,进行北伐。
  孙策自己带着精兵八万,民夫十万,号称四十万大军,以大将甘宁为先锋,陆远,诸葛瑾跟随,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豫州,目标还是汝南等地。
  另一路的主将的大将吕蒙,这路是精兵三万并民夫有两万,号称十五万大军,先锋大将是老将军韩当。
  韩当是当年跟随孙坚的那帮人中,最后硕果仅存的一个了。
  之前程普病死,黄盖阵亡。剩下的孙静也死在泰安七年年底了,另外的朱治也在神鼎元年年初病故了,这韩当也真是祖宗尖的那一位了。
  孙策不是不体恤老将的人,老将韩当当年已经七十一岁了,都过了古稀之年,孙策的想法就是南楚这边也没那么缺人,用不上一个古稀老将继续上阵杀敌了吧?
  可是韩当年轻那会儿脾气就暴烈异常,现在老了,脾气更是暴躁非凡。
  他和孙策说了,要么你就用我让我当先锋官,我是一员老将经验丰富,肯定没问题。不然我就一头撞死!
  老头子说了,大丈夫马革裹尸实乃幸事也!
  缠绵病榻?老头子看不起!孙策也没招,就让老头子作为先锋官,这样老头子才高兴。
  吕蒙也经历了和历史上差不多的学习,长进了,孙策也就用他为帅。
  孙策对于陆远是信任的,而且还是自己的妹夫,也认可陆远的能力。
  不过孙策希望自己身边多一些信任的大将。于是乎,孙策把陆远留在身边。
  现在太子孙昊是十九岁,也算是年纪不错了,更多是个朝中臣子顾雍,刘巴,张昭等人学习一下,军队在孙诩以及贺齐手中。
  这边孙策速度快,他七月就出兵了,这边徐州赵云,豫州张郃自然要向袁尚那里发信求援了。
  不过七月初是袁尚的登基大典,谁敢在这个时候找袁尚的晦气呢?于是乎消息到了七月底袁尚才看见!
  孙策的实力雄厚,袁尚本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所以袁尚当即下令,命令曲义在永兴九年八月就快回中原,组织抵抗孙策的大军!
  本来袁尚想要和重臣多待一些时日的,不过孙策不让他多待。
  曲义回去之前,七月中旬,吕蒙麾下先锋大将韩当就带兵杀进徐州境内了。
  韩当人老心不老,老头子一心斩将立功,出来打仗打个酱油,那有什么滋味呢。
  徐州守将赵云,挂了一个安东将军的头衔,还有一个亭侯。
  说实在的,赵云名气不大,无论是历史上还这个时空。除了有些勇名之外,没有什么太出色的战绩,韩当是看不上他的。
  韩当身边跟着两个副将,一个是凌操,一个是马忠,两个人都久经考验的大将。
  韩当当时就是说了,这赵云本来就没有什么军功,也就是一勇夫尔!
  当年袁本初活着,谁也不敢怎么样。现在袁本初死了,大将曲义也在邺城,一个区区的赵云,他能怎么滴?
  陛下虽然命令我们攻打徐州是偏师,可是谁说偏师不能立大功啊!
  袁绍死了,老臣也死得差不多了,这还不去攻打中原把袁魏压在河北等什么呢?说出去得多丢人呢!
  凌操这人本来不是那么急躁,他也是比较沉稳的。不过到了这时候,凌操也快六十岁了,他儿子凌统已经出名了。
  但是因为父子两个人都在一处效力,从来没有老爹官职比儿子还小的那种说法。
  换句话说,就是凌操这个老爹耽误儿子升官发财了!
  这对于凌操来说,那是如何使得呢?凌操也想给自己儿子让路。
  于是乎凌操同意攻城,给袁魏一点颜色看看。而最喜欢苟着的马忠,人微言轻,拗不过两个人,尤其是韩当,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所以他们在老将韩当的谋划之下,直接抄小路,什么都不理了,日夜兼程,打赵云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的计划挺美丽,但是行军就是这么回事,一个小小的疏忽。
  凌操急了,韩当岁数太大,他精神头不够,马忠能耐不行。这样一下子,他们就暴露作战意图了。
  这暴露就没有什么偷袭的效果了,本来不能偷袭就别打了呗,等着吕蒙来,这不是也挺好吗?不过老头子不服老,他强攻郯城。
  这徐州的治所那么容易攻克,那袁魏就可以去死了!
  郯城甚是坚固,根本就不能攻克。而大将凌操,因为心急立功,他谁的也不听,就是韩当让他别攻得太紧,他也不听,还是亲自带兵去攻击郯城。
  他能耐没有那么大,还倒霉,他攻击的那个地方正好是赵云在镇守的地方。
  赵云也就看见这个老头,他突然射出一箭,正中凌操的面门!
  凌操也年岁不小了,中箭那么一疼,从云梯上掉下来直接死了!
  凌操一死,韩当这里伤心坏了,老头子也自责,不是我这么要求奇袭,估计这凌操也不能有事!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啊!
  老年人都这样,越想心越窄,加上岁数大,结果老头子一下子没想通,他直接就来了一股急火,病死在两军阵前!
  这下子南楚的先锋部队就乱套了,马忠一个人,能耐不行,威望不够。
  赵云也看见老头子韩当落马了,加上自己射死的那位,南楚估计没什么大将了!于是赵云带兵杀出,马忠不行,他被打得大败!
  马忠就带着三百多人回去见吕蒙,还有韩当的尸体,连凌操的尸身都没抢回来!南楚这次神鼎北伐,出师不利!


第132章 酣战
  吕蒙听说自家先锋营兵败了,就回来一个马忠!
  吕蒙本来是想杀马忠泄愤的。吕蒙知道这韩当和孙策之间的感情有多深的,老将当中的硕果仅存了,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回去怎么办?怎么和陛下说?
  不过被众将劝住了,他手下的大将是张昭之子张承,陈武,程普之子程咨等人,这些人劝住吕蒙,阵前兵败,并且斩杀大将,一定是主军中之不利。
  吕蒙后来赏了马忠一顿板子,吕蒙继续进兵,他不去攻打大城,进攻一些简单的小县城刷刷功绩,他也没有什么村庄去抢粮食了,魏军这里早就坚壁清野了,也没有什么村民。
  吕蒙起初那里不算费劲,但是孙策那里就非常不容易了,孙策大军攻到了汝南,张郃这次学精了,他不想和孙策玩了,自己比孙策岁数大,之前都证明打不过人家了,现在还去作死?张郃守城,不搭理孙策。
  孙策也是非常想立功的,他也快五十岁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再不立下一些功劳那就不成了。
  汝南坚城这里有精兵三万,孙策有八万人,强攻想攻下来那是难度很大的。
  孙策在七月下旬尝试攻击了几次汝南,张郃能耐不差,几次进攻,孙策也没有便宜可占。
  孙策这里一合计,这么打攻克汝南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了,不过绕城而走。
  于是孙策留下陆远并一万五千精锐在这里监视汝南张郃,孙策还把大将甘宁留给了陆远,张郃还是挺厉害的,孙策至少还是佩服他的武艺的,留下甘宁这个猛将也是比较稳妥的。
  孙策一动,那么多人,张郃会不知道?
  张郃估计追杀什么的,除了吃亏,什么也捞不到,不如就去对付陆远。
  陆远确实有才名,不过是世家子弟,又不是猛将,估计可能是抱对了大腿,还有一个就是娶了孙策的妹妹吧?
  于是乎张郃要去收拾一下陆远,称称这位的斤两。荀堪去凉州了,剩下的司马朗因为司马懿已经被记载成了超级大奸臣,他还是要比较低调的,没有说什么其他的。
  其他的武将,最厉害的就是将军朱灵了。朱灵不想让张郃出战,可是人家是主将,威望也够高,他也说去试试。朱灵也不好阻拦。
  张郃带着精兵一万去战陆远,张郃在那里看着军阵不错,但是这不能证明陆远的能力,孙策之前扎下的军营,不过是照虎画虎罢了。
  不过这军阵不错,自然张郃不能去攻营,张郃讨敌骂阵,甘宁也听说过张郃。
  张郃还是没打过孙策,甘宁知道自家陛下厉害,他也打不过,那张郃也打不过,自己就可以和他玩玩吧。
  陆远本来也知道张郃估计就是出来试探一下的,他不想理他,自己手下兵少,留下张郃是不可能的,不过甘宁想打,甘宁也算是猛将,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