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老兵-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远这西征直接打得刘汉措手不及,陆远攻打江州,在外围一带,他们占了很大的便宜,大将冯习被甘宁捅死,主将吴兰也死在了凌统的刀下,时间是神鼎七年七月,江州的两万人马也被干掉了一半,这样江州危在旦夕了。
好在蜀中还是有大将的,江州副将张翼张伯恭直接站了出来,他指挥江州剩下的一万来人,加上发动了三万多丁壮,从七月初到七月中旬,挡住了陆远和甘宁他们的攻势。
开始阶段是刘汉快挺不住,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就反应过来了!
这江州是蜀郡这里最后的门户了,不能又失。于是乎刘汉太尉张飞,车骑将军黄权兵分两路前来援助。
张飞这里的将领有关平,还有刘备临死之前提拔起来的大将姜维,并大将马忠马德信,雷铜。
张飞带了四万精锐来,而黄权这里有傅肜,张嶷张伯歧,卓赝他手里有精锐三万,他们也是在七月底杀过来了。
差一点,南楚就拿下江州了,这时候张飞,黄权到了。张飞来的很快,他救援及时,并且干掉了南楚先锋甘宁!
这仗都打了,几乎可以算是撕破脸了,双方在江州大战了四个月,从七月底打到了十二月!
双方都是损失惨重,南楚除了大将甘宁之外,大将陈武,潘璋,孙桓全部阵亡!士卒连同攻城一共阵亡超过三万人。
刘汉也是损失不小,大将雷铜,傅肜,卓赝阵亡,士兵连同之前的损失被干掉了接近四万人,而且陆远后来感觉是攻不下来江州了,他选择掳掠了江州附近的四万多人口。
双方都损失不小,总体来说还是南楚占了一点点便宜,要不是已经六十二岁的张飞干掉了甘宁,没准陆远就拿下江州了!
后来诸葛亮被迫会师,孙策也撤回寿春,这次大战就落下了帷幕。
这次大战,南楚和刘汉都损失不小,而袁魏成功坐山观虎斗了一次!
第139章 局势
陆远西征了之后,这样楚汉之间彻底破裂,再也没有什么联盟的可能!
和历史上的汉吴完全不一样,双方的史书上对于这事也都有相对的记载,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
在楚书上是这样写的:(神鼎)七年,蜀汉使臣邓芝入建业面见世祖,言曰,同盟北伐,均分魏地。
然蜀汉与楚乃世仇也,昔年,逆贼丕并南方蛮夷同盟伐蜀中之时,世祖曾袭破巴郡,打破入蜀之通道也,蜀人常忌之。
蜀汉言之结盟必乃虚言也,世祖,太傅张昭,大司马陆远皆察之。
然世祖恢宏大度,言与蜀汉同盟伐魏,世祖欲观蜀汉之作为也。
然,蜀汉遣丞相诸葛亮北伐,并调西线主将陈到为先锋,用以安世祖之心也。
世祖自幼通达,蜀中之大将乃太尉张飞并车骑将军黄权也。
丞相诸葛亮并未有军旅也,蜀汉之行必为假途灭虢也,实欲图楚之巴郡也。
世祖与大司马议定分兵两路,世祖亲出豫州以安蜀汉之心,其后大司马陆远兵发江州,先发制人以破蜀中也。
大司马远入蜀乃六月也,时蜀汉之军卒未备。大司马奇袭江州,汉将吴兰,冯习授首,然汉之大将张翼矢志坚守,城不得拔。
后蜀汉太尉张飞,车骑将军黄权分兵救援,张飞虽年逾花甲,然其勇力仍不减当年也,飞军速至,楚之先锋甘宁无备为飞所斩,汉军骁勇,大将陈武,潘璋亦是授首,后权军至也。
大司马谋略过人,计破汉军数次,汉之卓赝,雷铜,傅肜等皆授首,大司马几破江州也。
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兵归,汉军甚众大司马料难胜之,收兵东归也。
此役乃神鼎西征也,开启南楚称霸天下之序幕。世祖识破汉之计谋,非汉之太尉张飞神勇,大司马或可攻破江州也。
蜀汉大将阵亡数十,精锐损失不下五万,自此蜀汉一蹶不振。
这是楚书的记载,相对客观一些,不过对于陆远的得胜有些夸张就是了,其他的主要是他们自己的想法和一些艺术加工罢了,没有怎么太假。
而在蜀汉书上也是有所记载:(建兴)五年,丞相亮欲联楚伐魏,后主与群臣皆以为不可,楚于烈祖在时,曾阴袭巴郡有旧怨也。
然丞相乃先帝托孤重臣,且丞相治国之功甚伟也,人不得阻之,遂遣长史邓芝与楚结盟。
楚主策能征惯战,狡猾异常,人前应连汉而吞魏也,然其阴遣陆远图谋蜀中。
丞相亮虽长于治军然并无征战于前,见楚主策之军出,便以楚乃信义之人也。
丞相亮军出凉州,与魏之征西将军马超战于陇右,超治军有方,丞相亮实不得胜之也。
后陆远之军出,汉军无备,几欲攻破江州也。幸得太尉张飞,车骑将军黄权之军至,力敌楚军。
太尉张飞勇冠三军,阵斩楚之先锋甘宁,楚军皆惊,后丞相军还,楚料不得胜,大军乃还。
建兴五年此乃汉军之败也,楚军未及蜀地,实乃太尉张飞神勇异常,斩将挫敌,非如此则大汉危矣!
这是发生在靖安元年的大事,虽然这一年南楚和蜀汉都进行了北伐,但北伐军大多数都是小打小闹,没有给袁魏造成什么威胁。
在长安,陈铁和马超,邓艾,袁涣,徐庶也说了发生在南方的事。
在陈铁几乎完全模糊的前世记忆里,好像三足鼎立之后,蜀吴一直在联盟状态,并且诸葛亮,孙权,陆逊都是经常北伐的,就是后来的姜维也是一直都在玩着北伐。
所以在这一世曹秦灭亡从进入三足鼎立以来,陈铁就想了,自己都快六十了,身体虽说不错,但是很有可能看不见天下一统了,他可是记得从三足鼎立到蜀汉灭亡都要有几十年呢!
不过没想到国号变了,这联盟北伐没打起来,就变成了楚汉之争,四百多年前的楚汉之争居然又来了!
陈铁说道:“日前听闻楚汉北伐,铁尚且忧之,未想楚竟攻汉,实乃我大魏之兴也。”
马超,邓艾点头,确实两国联盟,南方对抗北方,这仗就真的不好打了,不过他们不联盟,这事就好办了。
他们打一个两败俱伤,那大魏再来一个逐个攻破就容易了。
袁涣说道:“楚汉乃世仇,何能同盟也?昔年楚曾破巴郡,楚汉之仇实难解也。今楚军西征,涣贺喜大人,今楚汉用不可同盟也,恰与四百年前相同。”确实这么一西征,楚汉还联盟?这事太难了!
徐庶也是说道:“楚汉难以同盟实乃易得之事也,楚主策自号江东小霸王,其志甚伟。庶以为以楚主之志必欲吞并天下也,非此,其人当年为吴侯,称帝为吴岂不美哉?”
这话说得也够清楚,国号就决定了一个国君的心志,确实可以见证这一切。
曹丕国号为秦,他的志向就不小,秦可灭六国嘛。不过这个曹丕青年登基,有些志大才疏罢了。
袁绍国号是魏,志向也是不小,魏也是战国早年的强国,不是四处为战后来被大家打,估计就可以一统天下了,以魏为国号那也是不错。
刘备不用多说,他只能以汉为国号,其他国号都是不可以的,不然一点争霸的可能都没有了。
孙策用楚,楚可灭秦,楚这个国号也够厉害的,攻坚能力极强,确实孙策的志向也体现出来了,他不是只想偏霸一方,他是要争霸天下的!
历史上的孙权国号是吴,明显他就是一个偏安一方的政权,没有什么太大的争霸能力。
以吴作为国号,就是要偏安的意思,没有什么其他太能解答的了。
而司马家族用晋,那北方原来是曹魏,为了压住曹魏,他就用晋最好,三国分晋。
我是你们老祖宗,正好可以一统天下,虽然司马家族的皇帝各个草包,没有什么像样的存在,但是国号选的还是有点意思的。
陈铁这里心情是真心不错,而且关中这里人口居然增多了不少。
当年曹丕在羌人面前装孙子,民众被掳了,也不敢说什么,和他爹活着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了。
到了曹秦亡了,陈铁进入关中,他西征羌人,把羌人打得稀里哗啦的,当年汉人在羌人面前的晦气被一扫而空了!
这下子被掳的汉民也感受到了新的希望,他们也愿意回到关中居住。
这样关中的人口从陈铁接手时候的三十多万,到了现在的接近八十万,翻了一番还不止,加上楚汉不能联盟,这样陈铁这里的生活也更加舒服了几分。
第140章 少年西征
因为诸葛亮在军事上被挤兑靠边了,刘汉的目标指向了南楚,而南楚这里孙策还在,破绽一时半会不容易找到。
陈铁就是经过分析知道了刘汉北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是感觉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诸葛亮六出祁山太有名了,怎么就不北伐了?
看来国号叫做楚汉了,他们也真是楚汉之争了,也再无和解的可能性。
诸葛亮退兵回去了,汉中交给了魏延防守。弱小刘汉都敢来北伐,那我们强大的袁魏呢?
不敢南征?老成持重的可能还不想南征,不过这年轻人就想去了,其中最激烈的就是陈寒和赵广了,这两个小子都想去南征了。
尤其是赵广,不知道是不是这小子和益州有缘,历史上他老爹就是在刘备帐下效力的,在这里他还是想南征。
不过说实在的,现在南征确实有些不太现实,关中人口贫瘠,陇右和长安附近的田地才收获一次,而且还不是很多,这粮草不丰战斗又应该怎么打呢?
所以他们提出来之后,陈铁就直接说了,关中粮草不足,要从各地调粮再攻打汉中时间太久,而且蜀道难,现在去打太容易功败垂成了。
不过陈寒有他的理论,他说道:“父亲大人,寒以为如今天下三足鼎立,我大魏实力最强,南楚次之,蜀地最弱。
如今南楚攻克巴郡打通入蜀之路,我大魏若不攻打汉中,入川,巴蜀为南楚所得,必为我大魏大为不利也!”
陈寒说得很客观,确实形成南北朝,袁魏想去一统天下就更难了。
赵广更是提出了:“前番蜀中诸葛孔明北伐,南楚大将陆伯言偷袭江州,楚汉之争已不可调停也。南楚入蜀之通路已开,蜀地之人必在江州多置重军也,彼时汉中空虚,不取乃天所不允也。”
陈寒只是说了,入川有利,不能让楚魏形成南北朝,那到时候再想一统天下几乎就不可能了!
确实南北朝太稳定了,不容易出现什么漏洞,北魏的优势也会急剧缩小的!
赵广就更加极端了,在他看来,这时候要是都不去拿下汉中好像天理不容一样。
陈铁也想了一下,就派了陈寒,陈定,赵广为将,程武为主簿去征讨汉中。
给了他们精兵一万五千,并有一万民夫。确实听闻汉中魏延手里只有一万人左右,一万五千精兵也可以试试。
陈铁也上奏过袁尚,要调动大军去攻打汉中入川,这不是一件小事,不通过袁尚是肯定不行的。
袁尚开始是不同意西征的,就是关中粮草不丰,而且十三万大军,防守足够,进攻有些薄弱。
从其它地方调集大军和粮草还是不太合算,后来也架不住这陈寒和赵广一再请求,后来说了不到两万人去攻打汉中试试。这袁尚听了感觉也可以试试,反正人也不是很多。
这样,他们出兵的时候是靖安二年八月底,大军一万五千杀奔汉中。这三位也是初生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