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老兵-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铁点头,和他想的差不多。陈铁这么大岁数了,肯定不至于在这里扫人家的性子吧?这一夜大家心情都是不错的。
第二天,蛮夷没退,赵广昨天得胜了,他的心情正好呢,于是乎他还要请战。
陈铁是知道,赵广得胜就捡了一个便宜罢了,他的能耐没有那么大。
但是不能直说,陈铁就吩咐比较老成的邓艾陪着赵广去了。
他也怕这赵广出问题,赵广不知道这些,但是他也想了,羌人里肯定有厉害的,自己打不过人家,邓艾确实厉害,让他帮忙也是不错。
于是乎斗将第二期开始了,魏羌之战就又要开始了。
第144章 司马末日
赵广出去挑战了,羌王这里还真是有点进退维谷的感觉。进,他们这些人还吃不掉魏军,退,估计草原上这些人就得饿死了,怎么办?真是没有办法。
不过赵广能耐不大,还总在大营门口挑衅,这让羌人感觉非常不爽,他们有能耐的也看得出来,这赵广就是一个银样镴枪头,没什么真能耐。
但问题是大部分人都没吃饱,很多人都和那个大粪池,大粪桶能耐差不多,他们饿着都打不过赵广,其他人去能行?
不过赵广也有些骄狂了,太不可一世了。在他看来,自己也是和老爹差不多的无敌上将军,他那个态度太让人不爽了有点欠揍的感觉,他也惹怒了所有的羌人。
要说羌人95%以上都在饿肚子,但是有没有还没怎么饿到的呢?
一定还是有的,就是羌王最亲近的一批人。羌王的一个侄子就看着赵广不爽了,羌王女儿多,儿子少,对于这侄子那是非常宠爱的,他是不能每天吃了全饱,但是一天两顿饭,一顿稀的,一顿干的还是问题不大的。
这位仗着羌王宠爱也没请示羌王,他就去了。赵广今天挑战了半天,终于来人了,赵广挺高兴的。也没听他叫什么,赵广出手了。
那位使大刀的,力量大,能耐不小,赵广一看是用大刀的,他用枪尖一推,这反震回来的力量不小,赵广的胳膊有了一阵麻木感。
赵广也是吃了一惊,怎么这么大劲!
而那位是刀在赵广看来,快得要命,那位刀又来了,赵广没法用巧招,横枪一挡。这次再传来的劲还是不小,赵广大枪都差点要脱手了!
赵广一看就知道自己不行,赵广也想了,这回完了,这位这么厉害!
我这两下子看着要玩完了!我能耐不行了,我这还没儿子呢!
打仗想这事儿还能有好吗?那羌人一刀过来了,赵广要招架不住了,人家刀奔着赵广的脑袋来了,脑袋要没了,这不就废了了。
好在赵广年岁小,反应快,他来了一个缩梗藏头,这刀是稍微高了一点点,赵广的头盔被砍掉了,头发给砍开了,但是脑袋没事。
羌人也挺年轻的,他两个回合就回收了赵广头盔,心情好得不得了。
他这么一傲,人就飘了,赵广也就没事了,他不用死了!
两个人能耐差了这么多,只要羌人一加劲,赵广就死定了!
他缓了一下,一个是给了赵广一个缓和的机会,另一个就是赵广这次不是自己来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邓艾呢,邓艾也不傻,这一伸手他就知道赵广能耐不行了!
邓艾直接出手了,他在羌人和赵广打第二回 合的时候就出列了,邓艾出来了,正好缓了一下,邓艾换下了赵广,他和那个羌人双刀并举战在一处。
羌人一刀刀劈华山,邓艾横刀一封,两刀相撞,火星四溅,羌人刀被崩起很高,他的胳膊也是一麻,这次这个好大劲啊!邓艾这一下子也不是很好受,羌人确实非常有劲。
这二位就是叉招换式战在一处,不过说实在的,两个人能耐,别说这羌将吃不饱,就是吃饱饱,他也比邓艾差多了,就是力量上差距不是很大罢了。
两个人打了七八个回合,邓艾抓住一个空当,直接回收了他的头颅!
这一战,直接打得羌人士气全无了。这羌王的侄子虽说不是羌人第一勇士,但也是猛将级别的了,他都不行,别人就行了?
羌人不敢打了,陈铁这里也要调察了,他看明白了,这次羌人来的人里面还有汉人,就是司马师为了避嫌,防止羌人认为他是挑拨离间,他也派了韩琪带着八千人马,出来帮忙了,这被发现了。
陈铁经过半个月的调察,知道了,这这汉人不是羌人掳掠的汉人,乃是那司马懿之子司马师的部下。
陈铁也是深深觉得,司马懿一家存在就是一个祸害,就应该予以铲除!
陈铁说明了他的调查,这也得到大家的支持。司马师对于大魏威胁性无限趋近于零,但是这家伙和癞蛤蟆落脚面上一样,不光烦人还膈应人呢!
但是收拾司马师还要先对付这伙羌人才是,他们的实力不错,强攻也不容易收拾他们。
徐庶献计夜袭,这也算靠谱,敌人进退不得,他们也是粮草稀少,士气低迷,正好适合发动夜战。
于是乎陈铁留下徐庶带着五千精锐守城,他自己带领赵广并两万人马,邓艾带着陈寒,陈环并两万多人,兵分两路偷袭羌人,时间是靖安三年十月。
这夜战进行的非常顺利,羌人已经饿了几个月了,之前去抢粮鼓起来的士气几乎没了,这一夜战还有好?
羌人立刻被打了一个大败,羌王就带着一千多人逃走了,他们这七万来人,战死了接近三万,被俘虏四万,最后也就都报销在了武威城下!
陈铁带着邓艾夫妻出去并一万精锐和俘虏的韩琪直接杀到羌地去了,目标就是司马师!
司马师听说羌王大败,他想走,但是他手下的汉人太少了,羌人居多,这些人因为司马师是羌王的干儿子才跟着他的,他要不理干爹跑了,这些人也不干了!
司马师手下就不到三千汉人,羌人却在一万五千以上,他一直到陈铁来了也没跑了!
陈铁来了,不管羌人和汉人都怕了他们作为鸟兽散,抓住了司马师和他叔叔司马孚并儿子司马攸,大将王双被陈环所杀,司马师被带来了,他是一点都不慌!
在他眼里,他再不济也是伪诸侯,陈铁不能处理他,给他送到邺城,袁尚为了仁慈的名声他也得留着自己的性命。
可是万万没想到,陈铁就是这么干脆,直接干掉了司马师一家和司马孚一家,司马家族灭门。
后来碰见了郭氏,她说了,自己是山阳公曹叡的嫡母,应该送她给山阳公荣养。
陈铁对她很是不屑,他只是说了,大魏山阳公没有作为舞姬的嫡母,直接把她处斩了。
曹协他倒是没动,送回给了洛阳,时间是靖安三年十一月。
靖安三年年底,陈铁上书请罪,他也说明了,自己杀死司马师一家完全是出于愤怒。
袁尚对此也是门清,他对于陈铁没有什么可以封的了,他也就说陈铁擅自处置司马一家有过,军功自如,无赏。
这样靖安四年正月,陈铁班师回了长安,司马家族最后的尾巴也在这一年被完全解决掉了。
而且羌人也被打得元气大伤,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口,给关中进了不少奴隶,还一下子报销了八万青壮年,可以说是一蹶不振了!
北方这么乱,南方能消停吗?当然不会,而且他们的动静显得更大,远远超过了北方。
第145章 孙策之死
羌人那里乱了,北方不消停,南方呢?
他们就老实了吗?当然没有。这时候是刘汉建兴七年,孙楚神鼎十一年,这楚汉爆发了一次非常重大的战役。
陈铁在八月带兵出征,虽说士兵没带很多,但是人的名树的影,陈铁走了,给人的感觉就是袁魏关中空虚,刘汉有可乘之机了!
刘汉也没有让人失望,他们的太尉张飞亲自带兵北伐了,号称十万大军,而且车骑将军黄权也奉命南移,听说是南蛮这里因为刘备死了,刘汉总是打败仗,这样南蛮这里不安分了,这样孙楚这里机会也是来了。
孙策这里大将周泰在神鼎十年病故了,猛将这东西本来南方就少,周泰一死孙策帐下武将少了很多。
而且这次的消息是羌人造反,袁魏去西面平叛,刘汉感觉有机可乘了,他们在太尉张飞的带领之下出师北伐了。
张飞这边一走,那边南蛮就有异动,黄权也去南边防备蛮人去了,而且刘汉左将军吴懿也调去和征南将军陈到一起把守江州去了,这就是为了防备孙楚。
孙策听说这个消息,他感觉机会来了!
南北朝才是他孙策最希望的,于是乎他招聚群臣宣布他们南楚要西征益州,啃下江州,打开进入蜀郡的通路!
大家这么一听,因为最近老臣几乎都死的差不多了,能用的猛将除了孙策本人也就剩下一个凌统了,大将徐盛,贺齐和文聘先后病故,镇守巴郡的现在是大将孙韶,南方人喜欢安逸,所以他们厌战的气氛非常高涨。
孙策麾下这些大臣乐意征战的,只有孙诩,陆逊,朱然,朱桓,凌统等人罢了,诸葛瑾他是知道从大局来说孙策应该西征,但是刘汉丞相诸葛亮是他亲弟弟,他又有点舍不得自己的弟弟国破家亡。
孙策这么一说,张温作为世家的一个领袖,他说道:“陛下,臣以为我南楚连年征战,士卒疲惫,不若息兵养民,彼时,我南楚国富民强,物产丰富,是时蜀汉不战可擒也!”
这位典型的不想打,他是江东世家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坚决不想打仗的。
在他们眼里,从古至今就没有从南到北一统天下的,当年的大霸王项羽不行,你小霸王孙策肯定也不行。
现在南楚不错,带甲四十万,物产丰富,好好日子不过搞什么西征?
那玩意有什么意思?西征你打赢了能怎么滴?
有什么用?又不能一统天下,还不如在家吃饱喝足睡大觉呢!
孙策一听他就有些泄气,没想到江东世家就都是这样的货色。
他征伐江东的时候就发现江东世家都没有什么积极的,都是消极怠工的货色。
这些世家子弟除了朱家,他们喜欢征战,多出战将。其他的只有一个陆远还不错了,要不是好兄弟周瑜提出了,没有江东世家支持,他坐不稳江东楚地,孙策也不想重用他们。
这重用了,后遗症也就来了,大家越来越懈怠了,神鼎八年之后,整个江东没有过什么大战,三年了没有什么大动作,居然还要休养生息,这是什么鬼情况。
而且之前的将二代也不行,三老将后代都没有能耐,只有一个程咨上过战场见过血,其他人根本就啥也没干活。人都那样,被带得懒惰了,可以,再勤奋起来就难了!
所以将二代除了一个程咨,只有公瑾的儿子周循和吕蒙的儿子吕霸能用了,其他的都是夸夸其谈可以,干事情,都是废物!
孙策作为一个皇帝不能和一个大臣骂仗吧?哪怕看他再不爽!
于是乎吴王孙诩出列:“皇兄,德恕先生,臣弟有言。蜀汉自取败亡两面开战,皇兄不征伐恐为天所不齿也!”孙诩代表主战派,他是力主出战。
之后孙策也是问了一下大司徒顾雍(太傅张昭已经八十一了,老头子在家养病):“元叹,尔以为朕当如何?”
顾雍这位老先生他直接来了这句,陛下乾纲独断,臣下听命即可。这位是个不粘锅!
这就是孙策和孙权的不同,孙策想做什么,只要不是太离谱群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