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老兵-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曹秦在后主曹叡手中灭亡了,关中包括陈仓都落在了北魏手中,这样我们的邻居变得比曹秦更加强盛了几分!
老爹是非常重视兄弟情义的,到了后来身体非常不好了,他也没有忘了要给二叔报仇。
后来他终于趁着北魏袁绍病死的机会,诱惑司马懿进入关中,他也就杀掉了司马懿,为二叔报仇。不过爹爹在这时候已经不行了,他在第二年就病死了。
我登基那一年才十八岁,改元建兴,立了三叔的女儿做了皇后。
老爹留下诸葛丞相,太尉三叔,车骑将军黄公衡,御史大夫张子乔辅政,这样我们大汉就进入我刘禅做皇帝的时代了!
我老爹留下的四大辅臣确实是都够厉害,都是非常有能力的。
首辅诸葛亮治国能力过人,眼光出色善于发现人才,而且善于治军,非常有才华。
次辅三叔勇猛善战,而且有决断,有计谋,他的威风不减当年,这是我们刘汉的擎天柱,他的存在,起到了威慑四方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刘汉真正的保障。
三辅黄权是益州头号名将,文武双全,堪比南楚大将陆远,这能耐真是没得说,也是我们大汉军事上的一个大保障。
末辅张松是益州名士,博闻强识,名望超群,施政有方,这也是非常有能力的辅政大臣。
开始我们也是同心同德壮大我们大汉,可是大汉靠着一个没有巴郡的益州肯定不行,到了老爹死后,上庸孟达在为谁效力的心思那里摇摆不定,而且另一个管亥也在重病当中,上庸基本也要归给北魏了。
我们后来的路分成了两条,第一条是诸葛丞相为首的联楚抗魏,一种是三叔张益德为首的据蜀自保。
这是两种呼声,剩下的两位辅臣很少说话,主要就是他们两个的对决的。
最开始我以为是黄权和张松都是纯臣,他们的都不站队,可是后来我才知道,黄权还好,确实对我是忠心耿耿的,张松就是一个习惯专营的家伙,等到后来蜀中势力整合成型了,我凭着我老爹给我留下的人都要压不住了,尤其是三叔死后,我就更加显得不行了。
开始我认为三足鼎立一强两弱,应该弱国联盟才能对抗强国!
所以我答应丞相的联楚抗魏,我们进行了北伐。没想到这缺德的南楚居然背后给我们捅刀子,要不是三叔干掉了甘兴霸,我们的江州就丢了。
后来我对于联楚抗魏完全不感兴趣,三叔也给我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主意。
假三叔之计真是厉害,真的帮助我们干掉了南楚之主孙策,我们得到了难得的两年平静期,不过这是风暴前最后平静。
万万没想到魏楚联盟了,这下子打得我们大汉完全都扛不住了,他们北魏八十万大军,南楚五十万大军,我们要顶不住了。
他们的左右调动,我们不停的拆东墙补西墙,我们也扛不住对手了,江州,汉中先后失守,我们大汉被压在了,黄权守住了犍为,张嶷守住了汉嘉,王平抗在了剑阁,看起来我们相对安全一点点的。
不过他们的兵力优势非常巨大,后来我的调兵出了问题,我没听诸葛丞相的忠言,我太怕死了没敢从成都调兵,而是从犍为调兵,这样我们的防线就全线崩溃了,北魏真是非常大胆,他们的大将邓艾从小路过来了,打破了我们几乎没兵的江油和绵竹!我们的犍为和汉嘉先后完了,我们也就要不行了。
后来我决定投降北魏,因为魏国强大,我也不信南楚可以北伐灭魏!
后来我人去和北魏研究投降事宜。本来我还可能价码更高,没想到我们被张松这家伙联盟的蜀人给出卖了,他们认为大魏太强了,会用不上蜀人,他们也就选择归降了南楚。
后来还是那个缺德的谯周和他一党的人打开了成都南门放进了陆远的楚军,我们完了!
我只能只身带着一些极少的亲信文武投降了北魏,要不是我召降了魏延等人,估计我就捞不到什么了。
后来我还是捞到了一个安乐公,结果我也安乐了一辈子。后来回忆一下我是不是要听从诸葛亮的?
这生活我能过得更好,我不知道,但是安乐公是从三十岁安乐到了七十多岁,别的不说,做了十几年皇帝,当了四十多年安乐贵族,这些生活对我也是非常不错的。
第156章 休憩
靖安七年十一月,陈铁带着陈寒跟着皇帝袁尚回了邺城,临近古稀之年的他也半结束了从十五岁开始接近五十年的军旅生涯。
袁尚也算是真够意思,给陈铁的待遇那叫一个真好,开始的三个月那是三天一小赏,五天一大赏,让很多人看着都非常眼红。
当然了自从去了西面做西部总司令,过去已经有十多年了,陈铁都没在邺城待过了,回来也算是好好休息一下吧。
陈铁回去除了拜见皇帝,休息一下,很快这邺城的同僚也都来纷纷拜见了。
开玩笑,这袁魏开国老臣,够分量的就剩下那么两个人了,国丈审配和皇帝的亲家陈铁了,陈铁长年不在京中,这一回来,自然是大臣往来不断了,他们家真是从不名一文,变成了现在的往来无白丁。
当然了,陈铁家一般的小官想来也没有那种资格,审配这另外的巨头自然也不会主动来拜访陈铁,陈铁也不会去,这两位动了太扎眼,这会让皇帝不安的,不过其他人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比如说刚死了老爹的曲义之子曲武,牵招之子牵弘,他们都是武将之子,这自然也不会犯什么忌讳。
对于武将来说,老爹没了,自己又没有什么过硬的功绩,那就和没了魂差不多了,曲义的儿子曲武还好点,毕竟老爹官大,牵弘呢?
他还没闪光呢,老爹就完蛋了,自己功绩还低,这还能有好吗?
所以他们得多走走关系,陈铁和他们老爹都算熟悉,儿子来找老爹的朋友,这也是没有什么的嘛。
接下来,颜良的儿子颜勇,文丑的儿子文先,他们老爹和陈铁关系最好,来了也不算什么大事,而且他们也都是猛将,有老爹之遗风。
最倒霉的就是高览的儿子高朋。高览自己的功绩就不算大,高朋出去历练一半老爹就没了,自己几乎什么都没有,他就是一个杯具。
高朋能耐还不行,从军的时候就干到一个昭信校尉,后来老爹没了,他也蛮惨的,袁尚给了他一个裨将军,估计这也就封顶了,他也得赶紧出来活动活动,不然就要废了。
当然陈铁不会随便帮他,武将没有军功能居高位吗?
高朋能耐那么差,让他去危险的地方?
和送死都差不多了,那怎么升官?不如就在这么一个中层领导的位置混着吧。
文官比如说,沮鹄,蒋济,辛敞等人也都有来拜访,至于审配那里,他儿子审华来了,当然陈铁的儿子陈寒也去了回礼,这一切都是比较正常的。
这要是都完事了,时间都不短了,甚至都跨年了,到了靖安八年三月初才正式搞完。
西征胜利虽然陈铁,马超指挥有功,但是袁尚一直在长安待着来着,还四处调兵,有些马上天子御驾亲征的风范,所以大臣们是达不到功高震主的程度的。
马超作为左将军留守西线,邓艾做了镇西将军,马超的副手,陈定是安西将军,马承也做了抚远将军,另外陈环总是去打仗,袁尚给她一个护国夫人,她也算是真正走上了前台。
不过这么久的时间,南楚和北魏的南北对抗怎么就没有动静呢?这也有些不正常吧?
其实这倒是正常现象,北魏西征,几乎前后发动了超过四十万大军,加上民夫得上百万人,这粮草消耗,那是什么数字,大家也是可想而知了!袁魏没粮食吃了,还打个什么仗呢?
南楚倒是好了点,毕竟江南后世被称为鱼米之乡,他们的粮草不是那么缺乏。
但是攻下成都,洛城之后,这南蛮王孟获就反了,说实在的刘备打服了孟获,换成诸葛亮,刘禅的统治也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来了一个南楚,孟获就接受不能,他也就反了。
这平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孟获也是用兵有方的人物,年轻人吕据,陈表反倒被孟获给收拾了。
后来孙绍,诸葛恪带兵他们打败了孟获,不过孟获不服,和他们打周旋战,后来还是陆远出手才解决了孟获这个大麻烦,时间都打到了兴武四年年底才正式结束。
最后南楚留下诸葛瑾,朱然,孙绍,陈表等人镇守蜀中,大军八万防备北魏。
北魏这里的阵容是邓艾夫妻,马承,费祎,王平,马忠等人镇守在蜀地,大军十万防备南楚,这刘汉是没了,可是北魏和南楚都没有完全吃下益州,这大战还是有的打的。
大战之后的北魏人口上升到了接近一千四百万,兵力也突破了一百万,北方和西面防备异族不能动的士兵有接近三十万,实际上可以动士卒在八十万左右。
其中在西线驻军有二十五万左右,中原驻军有三十万,河北驻军有二十五万,整体还是比较平衡,算是驻扎的比较稳健。
袁魏对外号称大军一百五十万,也真是可以震慑很多的宵小了。
孙楚也不差,得到一半益州之后,人口达到了五百万以上,士兵达到了五十万,益州驻军八万,荆州驻军二十万,扬州驻军二十万,还有交州两万驻军,孙楚的能力也是不差的。
因为战斗打得比较多,双方进去了难得的两年修养生息阶段,这两年,只有小摩擦,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魏史对于刘汉灭亡之后所有的记载取下:(靖安)五年,世祖御驾亲征,联合楚主昊同盟攻汉。楚军为蜀地奋勇争先,而关中入蜀甚为艰难。
世祖亲坐镇长安,调大军四十万,遣大司马铁出征汉中,铁与征西将军超巧设疑兵之计,后由平西将军艾奇袭而破汉中,汉将平,忠退往剑阁以据天师,剑阁甚险,王师不得拔。
后平西将军艾献策行阴平路奇袭蜀中,众将皆以为不可,铁亦不能决,上表于世祖,世祖允之。
平西将军艾将大军五万,渡阴平路奇袭蜀中。路途险阻,几欲丧命。后艾至,汉军丧胆,江油,绵竹皆入艾之手中。
及至楚军兵临成都,汉主禅北逃归降于魏,世祖封其为安乐公,人心乃安,蜀地分为二,洛城之北归于世祖,南归于楚主,时年靖安七年也,天下遂得初安。
这是北魏迈出一统天下一步的战斗,这真是不容易,文字都是呆板的,它们记不下来什么生动活泼的东西。
陈铁偷渡阴平这么大事情肯定是得请示袁尚了,袁尚当时是就中不发。
后来邓艾赢了,袁尚才下诏鼓励的,史书上一定会美化皇帝的,这事也就扣到了袁尚头上,增加世祖袁尚所有的份量。
天下从这一年开始也就进入了南北对立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更加严峻起来了。
第157章 将门
时间飞快一转眼,拜访陈铁的人也就都结束了,时间到了靖安八年三月份,陈铁已经六十七岁了,长年锻炼身体,使得他的身体非常不错,还没有什么大病。
这陈家现在有陈安的儿子十三岁的陈能,九岁的陈和,陈宁的儿子十一岁的陈德,五岁的陈文,陈定的儿子六岁的陈珏,其他的陈安的大儿子陈勇也去了北面历练去了,小伙子也二十岁了,有点未来猛将的样子了,确实有两把刷子。
陈寒回来做了一个翊军将军,得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