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内应,今后有点用处,但绝对不能因为倚仗。”庞春来说道。
  王廷试这个老东西,见李懋芳是个混账,便跑来投靠赵瀚。现在朱燮元来了,而且特别器重他,这货又开始积极给官府做事。
  两面下注,两面不得罪。
  赵瀚赢了,他是从龙功臣;朱燮元赢了,他可能重新起复做朝廷命官。
  啥好处他都想占,简直在做白日梦!
  人家李凤来一个商贾,都知道把儿子送来做人质。从南昌、丰城过来投奔的士子,也半路抓了总兵杨嘉谟做投名状。
  唯有那王廷试,啥都不表示,做事畏头畏尾不肯豁出去。
  庞春来突然说:“杨嘉谟养了半年,也费了不少米粮,是时候该砍了。”
  李邦华摇头道:“没用的,这种小伎俩,不可能激怒朱燮元。”
  “不管有用没用,砍了再说。”庞春来笑道。
  赵瀚突然说:“从这些情报来看,朱燮元的性格极为谨慎。把杨嘉谟的人头送去,非但不会激怒他出兵,反而会觉得这是咱们的激将之策,他肯定坚守南昌练兵不出来打仗。”
  “拖下去我军占优。”李邦华说道。
  虽然双方都在发展,但赵瀚明显发展得更快,特别是军械装备一直在生产。
  根据徐颖送来的情报,南昌兵器所也在扩大规模,可论规模和生产效率,都远远不如反贼这边。
  “拖下去肯定我们赢,但总被官兵包围也不是个事儿,”赵瀚笑道,“我的意思,把杨嘉谟的人头送去,吓得朱燮元老老实实在南昌练兵。咱们趁机出兵赣州,先解决那里的福建兵再说。”
  李邦华坚决反对:“我不同意出兵赣州,万安乃天险之地,我军只须以少量士卒,驻守在万安县城,就能阻挡数万官兵。攻下赣州之后,反而得派更多兵力驻守,以防备随时可能回来的两广官兵。”
  庞春来附和道:“我同意孟暗先生的看法,对我军最有利之策略,是以少量部队防守万安、萍乡、永新,借助山水地形,挡住两广、福建、湖广之官兵。如此,可从容调动主力,引诱南昌的江西官兵进行决战!”
  李邦华继续说:“我了解崇祯的性格,他容许地方督抚拖延时间,甚至拖两三年都可以,只要局势不继续恶化便可。但是,崇祯不容于督抚大败,不容于局势继续恶化。我军只须大胜朱燮元一场,这位总督估计就官位不保了。”
  “一旦撤换朱燮元,朝廷哪还有得力大员派来做总督?”庞春来笑道,“到时候,全盘皆活。”
  赵瀚摇头叹息,如今已是崇祯九年,如果按照原有历史进程,再过八年崇祯就上吊了。
  而自己,依旧窝在江西,哪有时间慢慢跟朱燮元磨蹭?
  赵瀚说道:“咱们是争天下,不能寄希望于皇帝昏庸、官府无能。朱燮元短期内按兵不动,一动肯定就是三面夹击。咱们得主动出击,先击破一路官兵!去年开始散播的谣言,半年时间肯定已经发酵,福建兵内部混乱、将帅不合,当可趁机一战而胜!”
  庞春来、李邦华对视一眼,表情都有些无奈。
  他们选择最稳妥的法子,赵瀚偏偏要去冒险,而真正做主的只能是赵瀚。
  以赵瀚的性格,一旦做出决定,旁人再怎么劝都没用。
  数日之后,南昌城门。
  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摆在门外道路的正中央,还压着一张连四纸。上书: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请朱督师笑纳。
  很快就有人认出,这是前任江西总兵杨嘉谟的头颅。
  南昌官员和士兵都大惊失色,全城戒严,以为赵瀚要带兵打来了。
  朱燮元安抚众人说:“赵贼不敢强攻南昌,意图激我出兵决战。本督自是要出兵的,但此时练兵未成,湖广南路的官兵也敢开始招募。诸君勿忧,待到时机成熟,定然三路齐发,以雷霆之势围剿赵贼!”
  随即,朱燮元约束部将,不可越界劫掠丰城县,同时派出探子观察反贼动向。
  很快他就得到消息,赵瀚大张旗鼓派水师南下,丰城、清江二县的大同兵,反而销声匿迹,似乎全都被调去打赣州了。
  这让朱燮元惊疑不定,不晓得赵瀚在故意引诱自己出兵,还是真的集中全力去打赣州。
  两样都有!
  赵瀚正在运兵去万安县集结,但北方诸县大军未动,而且随时可以招募农兵作战。
  若朱燮元按兵不动,赵瀚就去打赣州的福建兵。
  若朱燮元胆敢出兵,赵瀚立即让水师返回,招募北方诸县农兵,配合正规军跟官府打决战!
  这其实属于阳谋,朱燮元很快就想明白了,赵贼仗着官兵准备不足,逼着他做出某种艰难抉择。
  朱燮元选择继续练兵,他只能相信邹维琏,能够固守赣州城不败。
  赣州城雄伟坚固,赵瀚当然不可能强攻,也没想着真把那里打下来——打下赣州,反而不利于防守南面地盘。
  赵瀚不断的运兵运粮,在赣州府的鹅公山下扎营,与赣州城隔江对峙。
  邹维琏赶紧把福建兵主力,收回赣州城内。他也不是啥事儿没干,已经打造了几百条小舢板,连桐油都懒得刷,全是一次性的火攻船只。
  一旦找准机会,就把赵瀚的水师烧个精光!
  至于老丈人费映环,今年冬天就去福建了。他身为福建的知州,不可能一直留在江西,否则必然引起邹维琏的怀疑。
  诡异的是,赵瀚来到赣州之后,水师和陆军都没怎么动。
  而是带来大量农会骨干,在小股部队的保护下,深入乡村组建本地农会。暂时不急着分田,因为基层官员不够,只是组建农会扛租抗税,同时帮助本地农民训练农兵。


第195章 【兵变】
  就城内面积而言,赣州城只有南昌城的一半大小。
  至于城墙,赣州城的地基石,是用铁水浇固过的,防止被江水漫灌泡毁。城内有北宋排水系统,不惧百年难遇之大水。
  三面环江,一面有护城河。
  江西的城池,大部分都这种玩意儿。各种两面临江、三面临江,还全是砖石结构,堪称攻城者的噩梦。
  邹维琏坐在八镜台上,苏东坡在此写了八首诗,他现在却毫无作诗的雅兴。
  六百多条火攻小船,早就已经准备好,只待敌军的水师自投罗网。
  三江交汇之处便是赣州城,此地以北的江面,足有一里多宽。除非反贼傻了,学习曹操铁索横舟,否则六百多条火攻小船很难奏效。
  只有过了三江交汇口,无论驶入贡水还是章水,河道都会变窄许多,那个时候才有利于火攻。
  可是,古剑山就不过去!
  因为古剑山的水师,此次只有两个任务。一是运人运粮,二是阻截任何船只北上,卡在北边游弋便可以了,为何要冒险驶入章水或贡水?
  “抚帅,有士子从贡水渡河而来。”
  “带他过来。”
  不多时,一个读书人被带上八镜台,见面就急不可耐:“抚帅请速速发兵,再迟就来不及了!”
  邹维琏所立之处,乃最佳观景地点,可以俯视四下江面,甚至隐约可见对岸的反贼大营。他皱眉问道:“可是反贼有何异动?”
  这士子说:“反贼正在煽动百姓,组建那什么农会,逼着地主减租减息。高于三分息的借款借粮,农会全都不认账,逼地主把借契交出来。还要除桶面、废冬牲,简直无法无天了!”
  桶面,类似于官府的火耗。
  佃户给地主交一石租子,桶面损耗就得占一斗,实际交租一石一斗。而且还是用特制的大斗来收租!
  反正地主有无数种法子,把佃户手里的粮食榨干,然后逼着佃户借高利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家家都欠债,佃户实质上沦为农奴。
  听到这读书人所言,邹维琏瞬间感觉完了。
  虽然他尽量约束士卒,不去周边村镇劫掠,似乎已经非常善待百姓。可跟反贼组建农会,减租减息、除桶面、废冬牲比起来,邹维琏那点善政算个屁啊!
  更何况,福建将士已经不听话,这个月偷偷出去劫掠了两次。
  任由反贼如此做法,估计只需一两个月,周边农村就全被反贼所据,他带兵出城仿佛进入敌占区。
  邹维琏问道:“你们就任由反贼组建农会?”
  这士子叫苦道:“反贼五十个兵一队,护送那些文吏(农会骨干),三言两语便能蛊惑小民。地主但有反抗,就会被抄家公审。晚生同村有一地主,带着族人和家奴镇压农会,被那些贼兵赶来立即杀溃,当天下午就被抄家了!而且……”
  “而且什么?”邹维琏问道。
  士子惊恐道:“而且,组建万农会的村镇,反贼还训练农兵。用的是戚武毅的鸳鸯阵,以竹子、镰刀、菜刀、锅盖为武器。便是哪天反贼走了,这些刁民也能打赢地主,只有官兵才能出面征讨。”
  邹维琏顿时无语,完全不知如何应付,史书上也找不到旧例。
  这是在播撒造反的种子,即便现在就打退贼兵,只要官兵撤离赣州,恐怕本地农民就会自发起事。
  难不成,把小民全部杀光?
  邹维琏站在八镜台上,望着对岸的反贼大营,心中苦闷无法对任何人言说。
  他转身回望贺兰山上的郁孤台,喃喃低吟辛弃疾的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行人是何人?”
  如果赵瀚在场,肯定会说:“当然是背负苦难之百姓。”
  又过数日,全城官民将士,都已知晓反贼的所作所为。
  福建总兵、武状元陈廷对前来拜见:“抚帅,你怕那赵贼,我却是不怕。且让渡江,把那些反贼杀得片甲不留!”
  “莫要意气用事,”邹维琏安抚道,“朱督师早有训诫,在接到他军令之前,不可擅自出兵。为今之要务,乃死守赣州城,耗费反贼之粮草。待江西、湖广官兵准备充足,南北西三路大军齐发,定然让赵贼难以招架!”
  “上万官兵就在城里傻看着?”陈廷对郁闷道。
  邹维琏说道:“稍安勿躁。”
  “哪能不燥?”陈廷对愈发愤怒,吼叫说,“从福建一路过来,在闽西、赣南剿匪辛苦,你说约束士卒就约束士卒。移师赣州之后,在这里都快一年了,迟迟不肯北上剿贼。这些福建军士,也是有妻儿父母的,从福建出兵至今已两年。他们背井离乡,就是为你邹抚帅升官发财吗?便要升官发财,你邹抚帅吃肉,咱们武人至少也该喝汤吧!”
  邹维琏没有尚方宝剑,对这些军将毫无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说:“今年之内,必定北上剿贼。”
  “贼就在对岸,不必北上,过河便是!”陈廷对指着江水说。
  陈廷对可是武状元,皇帝钦点的武状元。
  他出身福建大族,祖上为世袭将领。考取武状元之后,直接授予广东副总兵,又迅速升任福建总兵,多次在剿灭海盗时立功。在闽南镇压农民军时,更是无往而不胜,杀灭造反农民,如同屠鸡杀狗。
  庐陵赵贼算个屁!
  陈廷对也有派出探子过河,他非常敏锐的意识到,江对岸的反贼并不多,撑死了能有五六千。
  回到军中,陈廷对召见部将,说道:“邹维琏那厮,族人皆为赵贼所获,恐怕真的早就暗中从贼。否则的话,他怎迟迟不北上用兵?些许贼寇,就在对岸,他也扼守城池不出。”
  “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从福建出征两年,处处约束,处处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