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县周祚新、伯爵毛有伦,连忙下令死守,也顾不得追杀毛奇龄。
  毛奇龄手里还握着那根抽打“朱熹”的竹鞭,他以竹鞭为剑,振臂高呼:“尔等莫要再冥顽不灵,想要活命,想要分田,想要自由之身,就朝我这边聚拢,随我一起献城投降!”
  “混账!”
  毛有伦听到此言,是真的动了杀心,他下令说:“把这拎不清的东西绑了,堵住嘴巴丢进大牢!”
  毛奇龄对过来抓他的士卒大喊:“尔等不欲活命乎?”
  士卒面面相觑,突然转过身来,原地变成毛奇龄的护卫,想要保护这个带头投降的。
  许多乡勇也朝毛奇龄聚拢,转眼之间就占领一大段城墙。
  毛奇龄再次大喊:“黄先生(徐颖)派人到处分发《大同集》,你们就算没看过,难道还没听过其中道理?天下大同啊,人人都能过好日子!”
  这次赵瀚能轻易杀穿浙江,除了兵力强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徐颖做了许多宣传工作。
  江南遍地都是《大同集》,无数底层士子归心。
  就连毛奇龄这样的上层士子,也有少数崇尚大同理论。大军每至一城,必有士子劝说官员投降,地方主官顺坡下驴便降了。
  “天下大同,穿衣吃饭!”毛奇龄举着竹鞭大喊。
  “天下大同,穿衣吃饭!”
  “天下大同,穿衣吃饭!”
  他身边的士卒和乡勇,也都跟着喊起来,于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倒戈。
  不多时,县中贫寒士子,也纷纷前来响应,他们聚在街道上逼迫知县投降。
  周祚新见到这种情形,掷剑叹息:“罢了,罢了,要降便降吧!”
  毛有伦站立不稳,一屁股坐下去,喃喃道:“死定了,这回死定了。”
  毛奇龄和那些士子,很快控制各处城墙,然后把四面城门打开。
  他走到毛有伦跟前说:“叔父,我去杭州问过黄先生(徐颖),你以往劣迹虽多,却不至于犯死罪。只要老实配合分田,挖矿一年就能释放。”
  毛有伦咬牙切齿:“你可真孝顺,为叔叔考虑得如此周到!”
  毛奇龄笑着说:“做侄儿的,自要为叔父着想。侄儿若不在紧要关头,说服城内士卒投降,叔父肯定难逃一死,而且还会连累整个毛家!当然,二表兄是死定了,他手上有命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孔贞运站在城外,看着洞开的城门,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身为孔氏南宗之主,他想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谁知每次兵临城下,他都还没来得及劝降,城内守军就直接投降了。
  你们就不能硬气些,等我劝降之后再投?
  唉,英雄无用武之地啊,孔贞运摇头叹息,意兴索然的坐船返回杭州。
  “孔博士!”一个军官把孔贞运叫住。
  孔贞运问道:“何事?”
  那军官说:“总镇有令,若是占领萧山县,便不用再回杭州,直接坐船去打绍兴府。”
  孔贞运指着正在进城的士卒:“就这几百人去打绍兴?”
  那军官笑道:“有孔博士劝降,肯定能轻松拿下。”
  不多时,又有官吏和民夫渡江,接管新占的萧山县城。赵瀚甚至懒得分出农兵守城,直接让民夫守城,反正在浙江弄到不少船只,运粮已经不需要让太多民夫。
  移交城池之后,孔贞运立即随军前往绍兴,仅五百士卒也不知能否拿下。
  张铁牛的偏师,联合许都的起义军,此刻已经占据整个金华府,而且还跑来东边打下诸暨。
  只用了二十四天,衢州府、金华府、严州府,已经被大同军悉数占领。杭州府、绍兴府,暂时占领一半。
  三分之一个浙江,就此姓赵。
  接下来,刘柱率领偏师南下,攻打处州府、温州府。张铁牛率领偏师,攻打台州府、宁波府。
  至于赵瀚自己,则带着大军去湖州府。
  拿下湖州府,就能攻打南直隶了。
  在长江南岸,费如鹤的东院军,正在一路向东打过去。东流、贵池、铜陵、芜湖、当涂……南京!
  由于船只不足,费如鹤刚开始只能陆路行军,粮草也全靠民夫搬运。
  赵瀚军中的大船,在广信府折返,此刻已经到长江,费如鹤的军粮辎重终于可走水路。
  江西水师,也分出一半,保证水路畅通,因为南京有官兵水师。
  一把蟹钳,两路出兵,南北夹击,打下整个江南。
  预定期限是三个月!
  毛奇龄带着萧山士子,渡江去拜见赵瀚。
  赵瀚听完属下汇报,非常高兴,赞许道:“大可真乃少年英雄,一人可下一城也!”
  “总镇威名震彻江南,晚生不过是借势而已。”毛奇龄谦虚说。
  赵瀚当然晓得毛奇龄是谁,《四库全书》收录其作品52种,是个人作品入选《四库全书》最多的。
  刚拍了个马屁,毛奇龄的嘴臭毛病又犯了:“总镇之政,怎样都好,就是对地主太过了。晚生觉得,士绅地主之家,至少每人该留四十亩地,二十亩地根本就不够维持生计。总镇这个样子,会失去许多地主的忠心。”
  “慢慢来吧。”赵瀚没有生气,只笑着敷衍过去。
  跟一个狂生说那么多干嘛?


第305章 【同姓异迁】
  浙江巡抚熊奋渭,由于山路难走,又怕半道被埋伏,不敢朝着杭州方向回兵。
  于是,这位军事嘴炮家,带兵去追杀赵瀚分出的偏师。
  自己有一万五千士卒,再配合淳安守军,肯定能将三千大同军的偏师杀败!
  离开严州城的时候,熊奋渭又强征两千民夫。
  行不到十里路,全军已然怨声载道。这些士兵实为乡勇,都是从杭州、湖州、绍兴三府征募,现在赵瀚带兵杀去他们老家,众多乡勇怎么可能心里不着急?
  而那两千严州民夫,多为城市游民,同样对熊奋渭强烈不满。
  全军上下,都不想去淳安县!
  熊奋渭对此毫不知情,似乎忘了有“军心”这个词汇。他觉得避开赵瀚大军,全体将士应该高兴才对,这样就可以不用打硬仗了。
  “抚帅,学生腹泻,肚疼难忍。”心腹幕僚说道。
  熊奋渭行军还坐舆轿,他让家奴落轿下地,说道:“已行军近十里,全军喝水歇息片刻,你快去快回。”
  心腹幕僚是个绍兴师爷,做出拉肚子的模样,慌慌张张跑去蹲草丛。然后,拎着包袱就跑,他才不跟着智障巡抚送死,那些武将明显已经蠢蠢欲动了。
  熊奋渭坐在舆轿椅子上,正喝水间,几个武将走过来。
  “抚军,下官有军情禀报。”甘钦蔚边走边说。
  熊奋渭没有多想,只是说道:“有何军情,速速讲来。”
  甘钦蔚道:“军心不稳,须得想法子稳住。”
  熊奋渭问道:“那你说说,该如何稳定军心?”
  “只需一物,军心可定。”甘钦蔚越走越近。
  “何物啊?”熊奋渭还是没意识到危险。
  “抚军的人头!”
  甘钦蔚猛然拔刀,另外几个武将,也一起拔刀劈出。
  堂堂浙江巡抚,就这么被乱刀砍死,甚至都没来得及叫喊。
  全军士卒,归心似箭,都想赶紧回老家。看看家里究竟是啥情况,说不定赵天王已经在分田了。
  浙江官兵主力,就这样杀死巡抚投降。
  至于那些武将,由于主动反正,而且约束大军,在回乡途中没有大肆劫掠。因此可以全部免死,在分田之后,抄没一半家产,再挖矿半年就可获得释放。
  赵瀚得到这个消息,再次哭笑不得。
  自起兵以来,浙江巡抚熊奋渭,是他所见过最搞笑的地方大员。
  能如此快速杀穿浙江,巡抚熊奋渭当论首功!
  赵瀚坐镇杭州没有立即出发,而是派出三支部队。
  五百正兵取绍兴府城,再统合本地起义军,拿下整个绍兴府。
  一千农兵取余杭、临安。
  一千正兵、一千农兵,作为开路先锋直取崇德。
  赵瀚身边,只剩一千亲军,还有一千民夫,东征部队已经分为无数股。
  这种星散分兵的战法,纯粹不把浙江官兵当人看。
  就拿绍兴来说吧,五百士卒杀过去,已经让城内守军心惊胆战。孔贞运再出面劝降,知府、知县立即放弃抵抗。孔夫子的后代都降了,咱们跟着投降不寒碜。
  “听说先生惩治豪强,颇受百姓拥戴,”赵瀚问道,“这杭州府,还有哪些豪强恶霸需要严加惩处?”
  石万程说道:“杭州府的豪强很多,但闹得民怨沸腾者,当属海宁吴氏。我只杀了吴中彦,此獠的兄弟和儿子,却依旧还在作恶。”
  “他背后的靠山是谁?”赵瀚问道。
  石万程回答说:“海宁吴氏的靠山,是德清蔡氏。德清蔡氏的靠山,以前是首辅温体仁,现在是首辅薛国观。德清蔡氏的蔡奕琛,目前官职是大明吏部左侍郎。”
  赵瀚笑道:“果然靠山强硬啊。”
  “吴中彦的案子,之所以闹得那么大,其实牵扯到温体仁与复社之争,”石万程叹息说,“我顶着都察院的压力,强行砍了吴中彦,正好遇到温体仁罢官。否则的话,必被温党报复,早就做不成官了。不过也因为此事,我被皇帝视为东林党。”
  赵瀚有些无语,打击地方豪强,居然也能牵扯出朝堂党争。
  赵瀚已经调查过了,石万程确实又清廉又能干,就连知府常例银子都不收,把银子全部上交给中央朝廷。
  常例银子有很多种,最普遍的一种,是征收赋税之时,不小心多征了几千两。既然都征上来了,那就不好意思再退回去,各级官吏分一些,其余全都孝敬给主官。
  这种官员,又有献城之功,赵瀚认为可以超擢提拔。
  赵瀚微笑问道:“先生想不想狠狠惩治杭州豪强?”
  “受了他们许多窝囊气,自然想要好生收拾一番!”石万程毫不掩饰。
  “那好,”赵瀚说道,“先生既然熟悉杭州,那就留在此地,做几年杭州府同知。惩治豪强之事,就交给先生了,一定要把大族治理得服服贴贴。”
  石万程连忙站起:“定不负所托!”
  赵瀚笑道:“不要心软,该抄家就抄家,我地盘里的矿山多得很。也不要顾及礼教,被抄家的妇人,强令她们改嫁。江西、江南、广东等省,近百年来溺毙女婴成风,有钱人又多纳姬妾,许多平民男子都娶不到女子成婚。”
  石万程欲言又止,他觉得强令妇人改嫁不妥。但想想大明的政策,那就又不算什么,因为如果放在大明,这些妇人都得打入教坊司做妓女。
  一个是做妓女,一个只是改嫁,自然要人道得多。
  而且,浙江确实溺婴现象严重,遍地都能看到单身汉。
  南直隶、浙江、江西,这三个地方,是溺婴最严重的地区,尤以溺毙女婴的数量最多!
  上百年来,很多官员都想扭转风气,尝试着做出了许多努力。
  赵瀚没有刻意去扭转风气,尽量让百姓日子过得更好,农村的女人也能分田。几年下来,溺婴现象自动消失,只要日子过得去,哪个父母愿意把孩子溺死?
  特别是江西,已经出现一股婴儿潮。
  最近三四年,大量新生儿呱呱坠地。估计十年之后,江西人口就要炸裂,到时必须大规模移民,否则人地矛盾加剧,必然造成诸多社会问题。
  赵瀚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院子里那棵红楠,自言自语道:“根深叶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