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翌日,大顺军先锋抵达北京城下。
李自成在进兵途中,就已经称帝,国号“大顺”,建元“”,只差进京搞个登基仪式。
襄城伯李国祯统率京兵三大营,驻扎于城外,与北京形成掎角之势。
大顺兵至,李国祯不战而逃,不但损失兵甲粮草,还扔给李自成十多门火炮。
守城重任,落到太监手里。
许多从未操练过的京兵,被赶到城墙上守御。他们的军械倒是充足,可惜没有军粮,只能饿着肚子在城墙站岗。
家里还有粮食的,亲人提着杂粮粥,沿着城墙呼喊名字,只求自己的儿子、兄弟、父亲,在战死之前能够吃顿饱饭。
但情况实在太混乱,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人。
若有亲人相遇,士兵下了城墙,全家抱头痛哭,带动一整面墙都开始哀嚎。
忽然一骑奔至,投降的守陵太监高淳,大声疾呼道:“闯王有令,只要崇祯逊位,就能保全皇室性命,北京百姓也能不遭兵戈!”
“拉他上来!”负责守城的太监王德化说。
高淳被人用箩筐吊到城上,两个太监单独密议。
高淳问道:“城中谁人为主帅?”
“由我全权做主。”王德化道。
高淳又问:“孙传庭、陈新甲两位督师呢?”
王德化说:“孙传庭被解了兵权,正在狱中。陈督师闭门不见客,似无抵抗之志。”说完,王德化问,“高兄弟可否引荐一二,咱也仰慕闯王已久。”
高淳笑道:“嘿嘿,该叫皇帝咧。闯王已经自立为帝,国号大顺。”
王德化说:“还请高兄弟回去告之大顺皇帝,崇祯早就存了死志,已将皇子皇女送去南京。”
“竟有此事?”高淳一直在守陵,消息非常闭塞。
王德化说:“咱去说降将士,很快就能开城迎接新皇。”
李自成的临时指挥部在昌平,高淳一路骑马过去,将北京的情况悉数告之。
李自成惊道:“皇子皇女都送去南京了?”
“确实如此。”高淳说道。
牛金星叹息:“争天下者,陛下与赵瀚也。陛下应当勤政爱民、善待士子、整编卒伍,拷饷终非长久之计,还得自己种粮食收赋税才行。”
“说了闯王来了不纳粮,难道还能出尔反尔?”宋献策立即反对,“更何况,北方各省皆大旱,如何种得起来粮食?北京城内的太监大官,皆死有余辜之辈,把他们的钱粮夺了就能供养大军!”
牛金星反问:“仅凭拷饷能供养大军几时?今后南北争霸,我军若不能速胜,又拿什么跟赵瀚打仗?”
宋献策冷笑:“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个童谣传到南方,各地百姓必然响应。到时候,便是赵瀚手下的兵,也会倒戈向着陛下!十八子,主神器,陛下乃天命之主,如何不能得天下?”
“好了,此事以后再说。”李自成不想再争执。
牛金星那一套见效太慢,而且就如宋献策所说,各省大旱种个屁粮食。真要老实种地,粮食还没种出,大顺士卒就全饿死了。
李自成、刘宗敏二人,当即率领主力逼近北京。
李自成的旗号一至,北京城门立即大开,守城士卒也都逃回家中。
王德化带着太监出城跪迎,李自成点头说:“你献城有功,随我马后效力吧。”
“谢万岁爷赏识!”王德化立即打蛇上棍。
皇爷、爷爷、万岁爷这种称呼,在明代属于内廷对皇帝的专称,而且还必须跟皇帝关系亲近才行。
到了清朝,外臣也能这样喊。
那是因为,一些满清外臣,是皇室的包衣出身,是以家奴身份来称呼皇爷、万岁爷。
汉臣要是没有包衣身份,还没资格称呼满清皇帝为万岁爷。
士兵开道,李自成骑马走在前头,刘宗敏落后一个马位,接下来才是两位军师,王德化、高淳两个太监只能一路小跑。
队伍来到午门之外,上百个文武官员,正齐刷刷跪在那里等候。
王德化立即冲上去,指着群臣大骂:“误国贼,天子何在?尔等来此何干!”
众臣回答:“跪迎天子。”
“尔等皆是误国贼,大明败坏至斯,都是你们造的孽,还有脸来跪迎新皇?”王德化开始拳打脚踢,照着群臣一顿胖揍。
“打得好!”
大顺士卒欢呼喝彩,都觉得王德化是个好太监。
李自成在半路上颁了一封诏书,内容没有提不纳粮,而且还主动给崇祯洗地。说崇祯并非昏君,是被内外臣子蒙蔽,是贪官污吏搞得民不聊生。又说崇祯不是昏君也要丢天下,证明大明已失天命,理应由他李自成匡扶社稷。
诏书颁发足足一个月,这种说法已经成为共识。因此士兵和百姓,都不痛恨崇祯,认为是贪官污吏在干坏事。
王德化此番举动,打骂文武大臣,一是表明跟旧朝划清界限,二是在拥护新皇的诏书内容。
上百个文武大臣,就那么跪在午门前,任由一个太监殴打辱骂。
李自成笑着对刘宗敏说:“满朝公卿这般怂样,难怪大明会丢了江山。”
刘宗敏冷笑道:“陛下别看他们这时狼狈,以往搜刮民脂民膏,可是一个比一个凶狠。”
“说得对,”李自成郑重点头,“他们搜刮民脂民膏,我就来搜刮他们的膏水。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宋献策立即附和:“陛下英明!”
“唉!”
牛金星暗自叹息,任由太监打骂公卿,又不自己培养官吏,今后谁来管理地盘,今后又怎么跟赵瀚争天下?
别看李自成占了那么多地盘,许多城池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农赋与商税根本收不上来。
王德化与薛国观有仇,他把薛国观痛殴一番,喝问道:“你这首辅,便是误国贼之首。快快说来,大明天子何在?”
薛国观心中又怨又怒,却不敢露出丝毫表情。他把这个仇记下了,留着今后慢慢回报,当即俯首回答说:“大明皇帝或在后宫。”
王德化站直腰杆大喊:“打开午门!”
……
崇祯与后妃,在西苑吃了顿酒,没有任何佐酒菜,因为厨子不知跑哪儿去了。
“你们,都上路吧。”崇祯带着些许醉意,监督皇后和妃子们自杀。
他一辈子都极为要强,拉不下面子投靠赵瀚,因此只剩下君王殉国这一条路。
君王既死,后妃也不可活,活着就是对大明的侮辱,说不定还会被乱兵轮番淫辱。
周皇后流泪道:“夫君珍重。”
几个妃子,也都流泪,最后抱头痛哭。
崇祯转身走到门外,茫然看着天际,仿佛人生就是一场梦幻。
几条白绫挂起,陆续传来凳子倒地的声音,每一声都砸在崇祯的胸口。
崇祯不想留在这里,让王承恩划船载他去湖对岸。
那边是煤山,也叫万岁山,是整个北京城的至高点。
攀登至万岁山的顶峰,崇祯俯视整个北京城。可惜他没有千里镜,肉眼看不得多远,只看到紫禁城内一片混乱。
“我真该是亡国之君吗?”崇祯仰望苍天。
如果赵瀚在此,肯定会说:你真是。
且不提这个时空,历史上决定大明生死那一仗,洪承畴和祖大寿没有任何责任。他们两个除了最后投降,整场战争都可圈可点,甚至可以说没有出现丝毫失误。
当时,满清的军粮严重不足,只要明军不犯错误,打呆仗都能赢得胜利。
一个陈新甲,一个张若麒,不断催促赶快进兵,洪承畴几乎被架空指挥权。
于是冒险急进,大军跑出很远,军粮还留在后面。快要兵粮不足的黄台吉,如秃鹫发现腐肉一般,瞅准时机把大明的军粮给占了。
十多万大明士卒,就此失去粮草。
到了这种时候,洪承畴都还能保持冷静,一切军令都找不出破绽。结果撤军途中,总兵们争相逃跑,撤退瞬间演变为溃败。
别说是洪承畴督军,就算把韩信换来做主帅,这种糊涂仗也不可能打赢。
而导致兵败的两个罪魁祸首——陈新甲与张若麒,大败之后竟然屁事没有,依旧被崇祯皇帝信任有加。
说实话,只要崇祯不乱派监军,不把张若麒扔出去瞎搞,鞑子真的很难成功入关。
俯视自己的北京城片刻,崇祯寻了一颗歪脖子树。
王承恩跪伏在地,目送崇祯上吊。
“朕的江山啊。”崇祯最后看了一眼北京城,心中生出无限的眷恋与不舍。
城中喧闹纷乱,煤山安静孤独。
春风吹来,枝叶摇晃,帝王的尸体也在摇晃。
一个王朝,就此结束。
第363章 【拷饷】
田贵妃没死,她并非怕死,而是舍不得死。
前年,她夭折一个儿子;去年,她又夭折一个儿子;今年,她再次产下一子。
历史上,这个儿子也会夭折,因此田贵妃悲伤过度,崇祯十五年就香消玉殒了。
如今幼子还未满百日,田贵妃怎愿意自杀?
她上吊时虽然踢倒凳子,却用双手抓住白绫,硬是维持姿势一刻钟,确认崇祯离开才跳到地上。
田贵妃自己划船离开湖心岛,飞快奔去象房那边,牵出来一匹雄健御马。
“驾!”
田贵妃翻身上马,动作极为娴熟,策马朝着宫城而去。
因为害怕被人认出,她还换了身衣服,披散头发遮掩脸部。
半路看到一把腰刀,也不知哪个侍卫扔掉的,田贵妃连忙下马拾起兵器。她在宫城内到处疾驰,足足转悠一刻钟,总算听到有婴儿的哭声。
田贵妃来到婴儿面前,咬牙切齿道:“宫中之人果然不可信!”
崇祯对幼子也是有安排的,让心腹太监和乳娘,出宫抱去田弘遇家里喂养。
田弘遇是田贵妃的父亲,官至后军左都督、锦衣卫指挥使。在野史当中,田弘遇把陈圆圆带到京城,试图献给崇祯未遂,于是有了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
很明显,太监和乳娘都跑了,把皇子遗弃在宫中,根本就不愿遵守崇祯遗命。
田贵妃抱起幼子,回到自己的寝宫,她想找到金银做盘缠。
结果金银首饰消失无踪,多半是被太监宫女给顺走。找来找去,只在地上捡到一粒碎银,田贵妃拿起自己的竹笛离开。
田贵妃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执着缰绳,冲出紫禁城,来到煤山脚下。
此时崇祯还没上吊,田贵妃不知情况,骑马绕过煤山直奔玄武门。出玄武门之后,她不敢再骑马招摇,抱着幼子沿内官监疾奔,出北安门逃至什刹海附近。
“哇哇哇哇哇……”
婴儿啼哭不止,田贵妃心焦如焚。
街巷里混乱不堪,许多守城士卒,正在逃回自己家中。
而大顺军的士兵,也从德胜门、安定门进来,正朝着皇城方向进发。
田贵妃躲到一个偏僻处,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衣服也沾染许多灰尘泥污,这才解开胸襟给孩子喂奶。
由于一直是乳母喂养,田贵妃已经回奶得差不多。
婴儿吸了半天,根本吸不出来。
田贵妃只能自己不停搓揉刺激,再加上婴儿用力啃咬,顿时把她疼得死去活来。
……
煤山。
李自成站在崇祯的尸体面前,看着地上那封绝笔血书,表情是极为精彩的。
这半年多以来,崇祯虽然躺平等死,但对诸臣有满肚子怨气。
或者说,正是去年的荒唐募捐,让崇祯彻底对官员死心。他留下这封遗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