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清靠实力说话,如果多尔衮实力未损,那么犯再大的错误也无所谓。但是,在山东死掉的多铎、阿济格,都是多尔衮的同胞兄弟,他们这一系可谓损失惨重。
面对气势汹汹的豪格,多尔衮主动退让:“山东、河南大败,是我指挥错误。我也没想到北京大疫,强行把旗丁都迁来,造成辽东空虚被敌所乘。我决定卸任摄政王,推荐豪格担任此职,豪格被夺的牛录也该还给他。”
豪格听到这话,反而瞬间愣住。
这次夺权也太顺利了吧,多尔衮竟然直接认输了?
“咳咳!”
代善猛然咳嗽两声,说道:“摄政王虽然有错,但多铎战败,是多铎轻敌冒进导致的。阿济格战败,是因为全军染了瘟疫,阿济格自己也害病死了。商丘大败,是佟养甲无能,若能再坚守一两天,摄政王就能将敌军主力歼灭。而且,商丘虽然大败,但满洲八旗未有损失,只是死了几千汉军八旗而已。”
豪格猛然变色,代善的发言,代表两红旗的意见。
怎么多尔衮认输了,代善反而帮着多尔衮说话?
布木布泰也抱着小皇帝发言:“礼亲王说得有道理。”
豪格只感觉背心发凉,两黄旗、两红旗竟然全部支持多尔衮!
原因很简单,多尔衮此前确实嚣张跋扈,但这次已经损失惨重。让他继续当摄政王,皇太后正好可以放心,代善也不会再感到有威胁。
若是将多尔衮治罪,由实力未损的豪格接任摄政王,皇太后和代善都将如芒在背。
当然,豪格也得安抚。
一番讨论之后,决定将上次剥夺的牛录,全部归还给豪格。
布木布泰说:“就不要问谁的罪了,今天要商议的,是北京满城瘟疫,究竟该不该迁回辽东。”
代善说道:“北京无险可守,一旦南方兵粮充足,必然有十多万大军直逼北京城外。再加上今年京畿大旱,粮食也收不上来几粒,又有瘟疫肆虐,我认为应该舍弃北京,退回山海关以西。”
“我赞成!”
“我也赞成!”
一群八旗贵族纷纷附和,他们都被瘟疫搞怕了。
而且南方的大同军,明显不是什么软柿子。既然无法攻下南方,那干嘛还要困居北京?退守辽东才是硬道理!
惊险保住摄政王地位的多尔衮,无法阻止这个决议。
当李自成的使者抵达北京时,发现满清正在打铺盖卷滚回辽东老家。
那么遍地瘟疫,今年又大旱的北直隶,到底该不该出兵占领?
李自成有些拿不准,赵瀚也不知如何应对。
第431章 【扬州瘦马,从此消失】
为李自成制定发展路线的顾君恩,这个时空没有跟李自成相遇,如今正在赵瀚的地盘里做小官。
李自成派来的使者叫傅庚,在安徽边界被扣押,隔离半月才予以放行。
傅庚在高邮追上赵瀚的御驾,以李自成使者的身份,立即获得大同皇帝召见。
傅庚欲摘口罩下跪,赵瀚出声制止:“不必摘下口罩。”
“拜见大同皇帝陛下!”傅庚匍匐跪地。
赵瀚说道:“坐吧。”
傅庚坐下之后,没有传达李自成之意,而是问道:“陛下,吾有一弟,名叫傅山。数年前随袁师南下,期间曾修书一封回家。后来南北阻断,音讯全无,不知陛下可曾听闻吾弟姓名。”
赵瀚顿时笑起来:“原来是傅青主的兄长,令弟在南京好得很。”
大同皇帝居然知道自己的弟弟,那么弟弟肯定在南方混得很好,傅庚放心的同时又有些兴奋。
傅山精通经史子集,擅长书法绘画,还对剑术和佛道有研究。但他受到赵瀚重用,却是因其“妇科圣手”的身份,如今已是金陵医学院的副院长兼妇科掌科。
赵瀚的后妃们若身体不适,也都点名邀请傅山进宫问诊。
傅庚欣慰道:“活着便好,活着便好。”
赵瀚问道:“贵主令你来作甚?”
傅庚说道:“我主愿与陛下约为兄弟,大顺与大同也是兄弟之国。”
赵瀚不禁莞尔:“那我该称贵主为兄?”
“陛下为兄,我主为弟,”傅庚说道,“听闻陛下乃赵宋后裔,而我主却是西夏李氏后裔。如今局势,亦如当年。陛下收复河南、山东之后,国土便似大宋那般。我主则据西夏故地,而那伪清便是当时的辽国。”
此时此刻,满清迁回辽东的消息,才刚刚传到山东,赵瀚和傅庚都不知道。
约为兄弟之国,只是李自成开出的价码,他的底线是向赵瀚称臣,但保留自己的国号和地盘,就像西夏向赵宋称臣一般。
至于什么西夏后裔,纯属往自己脸上贴金,李自成两次称帝都尊西夏李继迁为太祖。
这属于常规操作,小人物发迹之后,总要给自己找个厉害祖宗。
就连南京的文武大臣们,都提出该编订皇室族谱,始祖可定为赵文子(赵氏孤儿),因为赵宋皇室也是这个路数。
赵瀚对这种事情没啥兴趣,跟李自成相约为兄弟也没啥兴趣。
他让李香君拿来纸笔,害怕李自成看不懂,专门用俗文写信:
“自成兄台鉴:兄早前为驿卒,弟只是一家奴。大明无道,百姓难得其活,你我兄弟遂揭竿起兵。兄之为人,百折不挠,弟甚佩服。若无兄牵制大明官兵,弟也不可能轻取南方。此恩此义,弟必报之。若兄举山陕而归附,兄可为定北公。兄之部将,如李过、刘宗敏类,必有爵位以待。若兄不愿归附,你我各自休养生息,三五年内再来逐鹿中原。弟赵瀚,百拜敬上!”
这封信被装起来,信奉还盖了火漆。
赵瀚对傅庚说道:“把信拿回去,交给贵主便是。都是明白人,没必要搞那些虚的。莫说约为兄弟,他便是尊我做祖宗,该打仗的时候还是要打仗。”
“遵命!”傅庚拱手接过。
赵瀚问道:“李自成在山西如何为政?”
傅庚回答:“我离开太原时,正在准备开科取士。无非轻徭薄赋、鼓励农桑,今年山西风调雨顺,正好招募流民进行垦殖。”
“能顾及民生便好。”赵瀚点头赞许。
至于军事方面,赵瀚懒得多问。
李自成占领山陕太顺利了,许多归附的将领,依旧如同小军阀,这得花上许多时间进行清理。
至少今年之内,李自成不会再有动作。
傅庚也写了一封信,请求转交给弟弟傅山。他家还算过得去,虽被满清强迫交粮,但家人和田产都没什么损失。
赵瀚继续南下,傅庚带着信件回山西。
行至扬州,江苏左右布政使,带着各级官员来觐见。
赵瀚没有下船,只打算停靠一夜,明日便坐船前往南京。
刘安丰、陈文魁等江苏官员,被领到船舱之中,排成两列拱手作揖:“拜见陛下,恭贺陛下凯旋而归!”
“都坐吧。”赵瀚微笑道。
“谢陛下!”
众官小心翼翼落座。
赵瀚随口问道:“江苏的夏粮收成如何?”
左布政使刘安丰回答:“今春只有如皋、海门、通州(南通)三县有旱情,其余府县皆风调雨顺。只是河南大水,难免波及淮河沿岸,幸好……”
幸好黄陵冈决堤,洪水淹没山东的西南部,江苏就此躲过一劫——这话不便说出来,毕竟曹县周边淹得太惨了。
赵瀚点头道:“看来今年的夏粮,江苏着实大丰收了。”
刘安丰笑道:“托陛下洪福。”
赵瀚突然来一句:“还有扬州瘦马吗?”
众官猛地发愣,难道皇帝对扬州瘦马感兴趣,想带一匹回去安置在后宫之中?
右布政使陈文魁表情严肃道:“陛下,世间再无扬州瘦马!”
“很好,”赵瀚满意点头,问道,“你们是如何治理的?”
陈文魁回答道:“微臣上任之初,便令扬州知府、江都知县,大力整顿豢养女子为瘦马之恶俗。第一,配合释奴令,鼓励妾室脱离夫家,鼓励娼妓自力更生;第二,取缔人牙行当,不准人口买卖;第三,鼓励女子考试做官吏;第四,劝导商贾开办纺织作坊,大量聘用女子为织工;第五,有过豢养瘦马劣迹之人,编户时打上特殊记号。以前罪行既往不咎,若是还敢再犯,不但追究旧罪,而且罪加三等!杀了十多个人,还有两个盐商,被吊销专营执照,扬州瘦马便从此消失!”
“你这做法值得倡导,为政便如治水,不仅要严防死堵,还应该疏浚引导,”赵瀚赞许道,“这办纺织工厂就不错,女子有了营生,在家里说话也更硬气。”
真正恐怖的,是有两个盐商,因为购买扬州瘦马,居然被吊销盐业专营执照!
扬州瘦马的主要客户便是盐商,专营执照是他们的命根子,这么一搞今后谁还敢买瘦马?
只不过很难界定行为,因为购买扬州瘦马,一直打着“收义女”的招牌。
既然提到盐商,赵瀚问道:“江苏盐业如何?”
江苏工商厅掌厅喻士钦说:“制盐工厂越来越多,煎晒两法并用。晴天晒盐,雨天煮盐,离海较远的也是煮盐。煮盐也全部换用新法,以盐盘取代盐锅。盐锅不易烧坏,且可日夜轮烧,产量更大,一锅能出盐六百斤!”
这是技术上的改进。
盐锅法是万历末年,在山东兴起的煮盐工艺。不但煮盐器具变了,煮盐流程也略有改动。
盐场私有化带来的好处,便是商贾自发采用新技术。
至于坏处嘛,行业垄断、官商勾结、压榨工人……嗯,这些坏处,不私有化时也存在。
两淮盐场的技术革新,产盐成本迅速下降。官府又颁发许多贩盐执照,不再用盐引卡死出货量。双管齐下,盐价迅速降低,甚至搞得私盐都没市场了。
私盐也是有得赚的,但犯罪成本太高,举报的人也多(基层官吏喜欢举报立功),很少有人再铤而走险。
如今两淮所产食盐,运到江西的零售价是仅4文钱一斤,已经接近明代盐价的最低点——嘉靖中后期为7—14文,嘉靖末年为3—9文,万历中期为4—6文。至于历史上的崇祯年间,初期10文左右,末年涨到50多文。
只看盐价,就知道张居正改革后,大明的物价变得非常低。
而赵瀚治下的民政,单从食盐来讲,已经可以跟张居正改革媲美了。并且,赵瀚治下的百姓,整体收入高于万历朝。
赵瀚突然对喻士钦有了印象:“你是南昌举人吧?”
喻士钦欣喜道:“陛下日理万机,竟然记得微臣的性命,微臣惶恐不已、不甚荣幸!”
赵瀚笑道:“我还记得,当初你们一群举人秀才,活捉江西总兵杨嘉谟来投奔。”
“陛下起事之初便行仁政,有识之士自然纷纷来投。”喻士钦奉承说。
赵瀚问道:“可有制盐商贾苛待工人?”
喻士钦回答:“各盐场都有工会,每个县还有盐工联合会。而且,盐厂越来越多,工厂主拼命招工,那里敢轻易得罪盐工?要是工人闹起来,不但官府追究,停产几天也难以忍受损失。”
“那便好。”赵瀚点头道。
对工会也得保持警惕,不能给予太多权力,要制定法律予以压制。否则的话,工会头目会形成新的阶层,对上威胁敲诈工厂主,对下把工人作为牟利工具。
翌日,赵瀚的御驾船队启程。
大量扬州城及附近百姓,闻讯赶来运河两岸。当船队驶过,以前的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