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伪帝必定投降。伪帝欲降,前朝黔国公沐天波,便没有足够的理由抵抗。到时候,云南敌军必定士气大跌,投降我朝者不知凡几。云南可传檄而定,贵州亦可传檄而定。等占据大小城池之后,再以镇压叛乱为名,逐个剿灭土司亦可。”
  赵瀚摇头说:“不一样的。如今敌我分明,可彻底扫清土司。若是传檄而定,便极容易敌我不分,土司恐怕清理得很不干净。”
  李邦华欲言又止,终于放弃劝谏。
  庞春来转开话题道:“据辽东来报,多尔衮今年又欲开启战端,等雨季过后很可能就要出兵。此外,呼尔哈部派来密使,言野人女真诸部愿意归附我朝。“
  野人女真,又叫东海女真,满清称之为窝集诸部。
  呼尔哈属于野人女真中的一支,散居于黑龙江领域。这附近的部落,满清统称为“打牲人”,他们以渔猎为生,每年必须向满清进贡貂皮等物品。
  迫使原始部落进献皮货,不听话就烧杀抢掠,听话了还是要杀人立威。
  满清对付野人女真的手段,跟俄罗斯对付西伯利亚土著,不能说非常类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而今满清的日子不好过,盘剥野人女真也愈发残酷。
  那些野人女真部落,渐渐搞明白情况。于是他们长途跋涉,悄悄联系大同军,请求归顺臣服,请求大同军早日出兵消灭满清。
  庞春来捧出一个小盒子:“这是呼尔哈部,今年采到最大的东珠,也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东珠。他们私藏起来,没有进贡给伪清,而是秘密送来献给陛下。”
  赵瀚好奇打开,却是一颗鸽卵大的淡金色珍珠。
  不但体型大,而且圆润无瑕疵。
  东珠有不同颜色,淡金色为极品,鸽卵大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野人女真部落,不但要给满清采集貂皮,还要无偿给满清采集东珠。
  相传当初完颜阿骨打起兵,直接原因就是辽国皇帝春猎,强迫女真人冒着严寒,凿开冰面潜水采集东珠,导致很多女真人因此丧命。
  满清自称后金,行的却是辽国故事。
  赵瀚把玩着东珠说:“告之东海女真各部,东珠、貂皮采集不易。朕若统一东北,不会强迫他们进贡。可以互市贸易,他们采集的珍品,都可按市价卖给商贾。朕治下百姓,各族一律平等。让他们再忍受鞑子一两年,只待粮草充足,必定一战而灭鞑奴。”
  “遵旨!”庞春来拱手。
  赵瀚把东珠放回盒子里,问道:“四川进展如何?”
  庞春来回答:“川东、湘西土司残部,已经基本肃清。川西方向,已攻下建昌(西昌)、德昌、会川(会理)诸城。这些地方跟广西差不多,都是遍地大山,攻城容易,行军困难,进山剿贼就更困难。”
  四川虽已拿下,但还剩很多边边角角,同样是遍地土司的山区。
  赵瀚仔细思索道:“传令四川、广西两省军队,今年能灭多少土司算多少。明年夏收之后,必须出兵云贵。至于军队调离之后,易被残余土司攻打的地区,设立巡检司(类似武警的派出所)进行防备,就地征召编练农兵组建巡检司。着令工部,给川桂两省巡检司打造兵甲。”
  李邦华面露微笑,赵瀚还是要出兵啊,终于忍受不了磨磨蹭蹭。
  傍晚,赵瀚带着东珠回去。
  来到费如兰院中,赵瀚神秘兮兮拿出小盒子:“猜猜是何物?”
  费如兰好奇道:“玉石?”
  赵瀚笑着说:“虽不中,亦不远矣。再猜。”
  “首饰?”费如兰说道。
  “打开看看吧。”赵瀚没再让她瞎猜。
  盒子开启的一瞬间,费如兰眼睛都看直了,果然女人抵挡不住亮晶晶的诱惑。
  费如兰惊喜道:“这是什么珍珠?好大,好圆,还是金色的。”
  赵瀚解释说:“极品东珠,东海女真进贡的。”
  “女真?”费如兰迷惑道,“岂非是鞑子?难道鞑子投降了?”
  赵瀚详细说道:“建州女真,才是起兵作乱的鞑子。海西女真,已被建州女真兼并。至于东海女真,前明之时呼为野人女真。他们过得最惨,要被鞑子抢掠人口,还要给鞑子进攻货物。河面冰雪稍化,就要下水采集东珠,经常因此冻死、淹死采珠人。”
  费如兰端详手中的东珠,顿时心软道:“都是可怜人。这种沾染人命之物,再是奇珍也不能要,陛下请拿回去吧。”
  赵瀚忍不住大笑:“哈哈,你还真要做贤后啊。”
  费如兰说:“陛下要做贤君,妾身自要做贤后,如此才能夫妻得宜。”
  赵瀚收起笑容,正色道:“东北苦寒,生存不易。只要不强令采珠人进贡,东珠对他们而言,未尝不是一种生计。今后便让商贾收购,他们靠采珠也能换得粮食。”
  费如兰果然还是喜欢东珠的,喜滋滋说:“那这颗东珠……归我了?”
  赵瀚点头道:“做成珠花,或者嵌在簪子上,想来肯定好看极了。”
  “东海女真只进贡这一颗吗?”费如兰又问。
  “就这一颗。”赵瀚说道。
  费如兰顿时更加欢喜,后宫里只有她才拥有。
  将东珠好生保管收藏,费如兰哼着小曲心情愉悦。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跑来赵瀚身边嚼耳根子:“今晚要如梅喊来一起就寝怎样?”
  赵瀚一怔,随即揶揄道:“这可不是贤后所为啊。”
  费如兰红着脸说:“还不是你喜欢,依着我的意思,可不会陪你发疯,传出去可丢死人了。”
  费如梅被叫来吃晚饭,随后稀里糊涂被拉到房里说话。
  赵瀚批完带回书房的奏章,让女官拿去封存带走,终于来到费如兰的卧室。
  费如梅起身说:“夫君来啦。姐姐,我先回去就寝,明日再来陪你聊。”
  “急什么?”费如兰把妹妹拉住。
  眼见赵瀚脱下外衣,费如梅想起盘七妹跟她说的羞人之事,顿时明白今晚上要干什么。
  她瞬间脸红到耳根子,却没出言拒绝,甚至有些兴奋期待。
  这位费家二小姐,性格可野得很,常有稀奇古怪的想法,连赵贞芳都被她带野了。
  正值夏天,天气炎热,刚洗完澡的赵瀚都又出汗了。
  他袒着上身坐到床沿上,也不要宫女帮着打扇,将宫女随口支走别打扰。姐妹俩脱下罗衫,都只剩丝绸肚兜,粉肩玉背露在外面。
  “来,陪我说会儿话。”赵瀚跑去床铺中间躺下。
  姐妹俩左右躺下来,头枕着他的双臂,那感觉让赵瀚特别刺激。
  费如梅也很刺激,侧身趴在夫君华丽,朝另一方的费如兰说:“姐姐,好羞人啊。”
  羞人个屁,这妮子还在笑,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反而是费如兰害羞,故意转开话题:“惜月出宫快半年了,我给她物色了一个婆家。是金陵大学的学生,比惜月小五岁,那学生家里也是乐意的。”
  赵瀚的宫女,一般二十岁放还民间,比满清放还宫女要迟两岁。
  惜月是费如兰的侍女,已经二十好几了。眼见赵瀚迟迟没有收用,年初也放还出宫,皇后还专门托人给她物色丈夫。
  费如梅知道姐姐害羞,故意逗弄道:“姐,你那里好大啊,都露出来了。”又伸手说,“我来摸摸,到底软不软。”
  “要死啊你!”费如兰作势欲打。
  “哈哈哈!”费如梅不害怕,真的出手摸过去。
  “啊,讨打!”
  姐妹俩隔着赵瀚的身体,居然嬉笑打闹起来,在他胸膛蹭来蹭去倒是挺舒服的。


第485章 【福寿膏】
  四川和广西,虽然还未占领全境,但菁华之地早就悉数拿下。
  甚至,布政使们的发展规划,都已经送到皇帝面前了。
  以古代落后的生产力,当然不可能制定详细计划,更像是一种长远方向的规划。比如某某府气候如何,适宜种植哪些作物,官府应该大力引导推广;又比如某某府,水陆交通便利,应该重点发展商业码头。
  前段时间,朱旻如单挑拿下的安定镇,在出兵之前就已经被看中。
  此处两河交汇,陆运也相对便利,而且人口较多,土地适于耕作,广西布政司请求升级为安定县。同时还要移民开发,不需迁徙太多过去:移民三千,再加上原有百姓,已经足够发展为小县城。
  赵瀚把两省的发展规划看完,顿时眉头紧皱,对随侍女官李香君说:“召见金陵诸位名医,明天上午全都要来。”
  却是看到赣南种植烟叶,给当地百姓创收良多,四川、广西的官员,也打算推广种植烟叶。
  同时,他们还打算扩大罂粟种植面积!
  吴又可已经六十一岁,他的前半生没啥可说的。读过圣贤书,医术小有名气,但也就仅此而已,大明这样的儒医很多。
  直至瘟疫大爆发,吴又可通过治疗经验,总结出瘟疫防治方法,写成《温疫论》一书。
  皇帝赵瀚不但下令嘉奖,而且任命其为北方防疫总医官。但凡瘟疫之事,他可任意调动资源,地方官必须全力配合。
  名声大振!
  在吴又可的带领下,在全体医生的努力下,在北方官民的配合下,山东、河南两省的瘟疫,在去年冬天就已经得到控制。今年北直隶也日渐好转,吴又可终于被调回南京,升任金陵医学院的副院长。
  “先生,可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另一位名医徐南复问道。
  徐南复跟李渔一样,出身医户家庭,今年只有三十多岁,但医术已经出类拔萃。被调去北方防疫期间,他又拜吴又可为师,此时在南京混得风生水起。
  因为他不但医术了得,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给达官贵人看病的时候,还能一边诊脉一边聊文学艺术。
  吴又可摇头说:“不晓得。”
  傅山嘀咕道:“可能是哪位贵人,患了疑难杂症,今日召集许多医士来会诊。”
  屋里坐了十多个名医,听到会诊一词,都不禁皱起眉头。
  中医问诊没有判断标准,全凭医生的经验判断。有的时候,同一个医生,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体质不同,生病的季节不同,都会开出不同的药方来。
  这他妈怎么会诊,争论起来该听谁的?
  “皇帝驾到!”
  名医们立即起身,等到皇帝进门的瞬间,齐刷刷拱手作揖:“拜见陛下!”
  赵瀚微笑道:“都请坐吧。”
  “谢陛下!”名医们坐回原位。
  赵瀚也不饶舌根子,开门见山地问:“谁知道罂粟?”
  名医严昕想要挣得表现,立即起身说:“回禀陛下,罂粟古时由西域传来。罂粟籽可便食(治消化不良),又可配置药方催吐。罂粟壳可止泻,可治心腹筋骨疼痛。罂粟苗可开胃健脾。”
  其他名医纷纷点头,因为这属于《本草纲目》的记载。
  赵瀚问道:“可有人吸食罂粟,便如吸食烟叶一般?”
  名医朱纲潜反问:“陛下说的,可是阿芙蓉膏?”
  “应该是。”赵瀚点头。
  朱纲潜详细解释说:“阿芙蓉膏早已有人吸食,但更多是内服。崇祯十年,大明朝廷禁烟,许多吸食烟草者,便改为吸食阿芙蓉。当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士绅,将烟叶与阿芙蓉混吸。”
  “可会成瘾?不吸就受不了。”赵瀚问道。
  “确有此症状,便如喝酒成瘾,不喝就睡不着。”朱纲潜回答。
  赵瀚又详细询问,才知道罂粟从唐朝就传入中国,刚开始被当场珍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