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瀚说道:“今日就不讲正事了,你们中的许多人来得早,想必还没有吃饭,跟朕一起共进早膳吧。一边吃饭,一边说话。散朝!”
  “散朝!”
  “百官恭送皇帝下殿!”
  官员们纷纷站起,拱手作揖,目送皇帝离开。
  第一次上朝,这就完事儿了?
  杨观吉有些傻眼,他看向其他官员,表情也都差不多。
  例行朝会,也就是早朝,完全属于形式主义。讨论的政务,也都是被内阁处理过的,无非当众再表演一番而已。
  一旦真的在早朝议事,就意味着三种情况:一是出现政治斗争,二是越级汇报工作,三是皇帝对内阁不满。
  只有那些临时朝会,才是皇帝召集大臣,商议一些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
  赵瀚不喜欢形式主义,但又必须保留早朝。
  若是把早朝直接取消,中层官员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
  那么,该在早朝时干什么呢?
  赵瀚想出了一个法子,每月只上三次早朝,避免影响日常工作。每次早朝,都由皇帝拿出一个议题,大臣们围绕议题进行宏观讨论。基本不讨论细节,因为细节可以走正常的工作流程。
  散朝之后,杨观吉跟随大部队,陪同皇帝一起去吃早饭。
  皇帝赐宴的地方在西苑,也就是紫禁城以西的御花园。
  杨观吉一路好奇打量,看到许多女官走来走去,各处内廷都在办公。一些宫女,明显就是健妇,已经三四十岁了。
  那些健妇,属于第二批征召的宫女,主要从事皇城的体力工作。不限年龄,只要出身清白,有能力做事即可。签署五年合同,到期就可以离开,想留下的也可以申请续约。
  给宴席端来酒食的宫女,则全是十多岁的少女。
  赵瀚举起酒杯说:“今日只有一杯,诸位且慢慢喝。”
  “为陛下贺!”
  众官举杯高呼,全都一口干掉,没谁真的慢饮。
  皇帝赐宴,动用的是皇室私库。酒食不算奢华,但也颇为美味,赵瀚已经不那么抠了。
  等官员们放下酒杯,赵瀚终于抛出今日的朝会议题:“诸卿可知,大地为一球体?欲发言者,可抬起右臂。”
  一大半的官员举手。
  赵瀚指着其中一个:“你来讲。”
  那是福建籍官员鄢廷诲,他起身作揖道:“陛下,臣是福建人。少年求学之时,曾见过西洋红毛番人。他们万里从西方而来,据这些红毛番人所言,有西方小国驾船继续向西,渡海而至一大陆。此大陆,被命名为阿美利加。在这大陆乘船,一直向西,便是南洋的吕宋国。如此可知,大地确为一球体也。”
  此言一出,宴会现场嘈杂,许多官员还真不知道。
  赵瀚对此非常满意,今后每次早朝,都可以给百官普及新知识,免得他们的眼界还是那么窄。
  赵瀚指向艾儒略:“艾硕士,你来讲。”
  艾儒略算是所有传教士当中,最为精通儒学之人。甚至他的儒学休养,能够碾压很多大明进士。他提倡将耶教与儒学融合,提倡尊重汉人信徒的风俗,因此驱逐传教士时,艾儒略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如今已经做了钦天院的硕士。
  这意大利老头儿穿着官府,朝赵瀚作揖,又朝众官作揖:“陛下容禀,大地确为一球体。九天有日,便如君王。地球与五星(五大行星),皆绕日而行,便如众臣拱卫君王。陛下便是太阳,光芒万丈。百姓便是万物,阳光普照,方可繁衍生息。”
  “说得好!”
  赵瀚接受了这个马屁,微笑道:“你再给百官讲讲,西方都有哪些国度?”
  艾儒略开始给百官科普:“极西有岛国,谓之英格兰、苏格兰。又有大陆,小国众多。法兰西、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尼德兰、丹麦、挪威、罗刹(沙俄)、波兰……不一而足。近东之地,又有奥斯曼、波斯、莫卧儿……”
  众官仔细聆听。
  赵瀚问道:“哪些国家最强?”
  艾儒略说:“西方之国,若论陆军,法兰西最强,若论海军,尼德兰最强。又有那罗刹国,幅员辽阔,苦寒贫瘠,兵力众多。近东的奥斯曼、波斯和莫卧儿,都是略逊于我大同中国的国家。”
  杨观吉听得一脸迷糊,忍不住举手。
  赵瀚说道:“请讲。”
  杨观吉立即提问:“艾先生,波斯在下听过,这奥斯曼和莫卧儿又在哪里?”
  艾儒略解释说:“莫卧儿便在天竺,此国之君主,是成吉思汗的后人。至于奥斯曼,它幅员半个地中海,其国土位置,便是中国史书上的大食国。”
  “大食,波斯,天竺,原来如此,”杨观吉稍微明白了些,又问,“这三国,哪国最强?”
  艾儒略说道:“波斯被夹在中间,国土多被另外两国吞并。”
  又有官员举手,被赵瀚允许提问:“这三国之国土,与我大同朝廷相比如何?”
  艾儒略回答说:“以我朝现今之国土,大小与莫卧儿相当,比波斯略大,肯定不如奥斯曼。”
  “嘶!”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国家,土地可否肥沃?”
  “有肥沃,有贫瘠。天竺之地,似乎多沃土。那里所产棉花,质量优于鲁棉。”
  “天竺棉花,竟比鲁棉更优?”
  “确实如此。英格兰商贾,便多购买天竺棉花。”
  “罗刹国又在哪里?此国之名颇为有趣。”
  “……”
  这次朝会和宴会,效果让赵瀚非常欣慰,官员们的全球视野被点亮了。


第526章 【元宵佳节】
  民始四年,黄历4342年,西历1645年。
  按照原有历史,此时的满清大军,已经占据整个北方,大顺朝只剩湖北部分地盘。左良玉正在清君侧,张献忠在四川跟南明苦战。
  对了,沙俄来了!
  虽然沙俄所筑的最东方城池,是贝加尔湖西北的乌斯季库特。但是,一股百十人的哥萨克骑兵,一路杀到黑龙江入海口。
  沿途人口,被满清搞得没剩多少,哥萨克骑兵如入无人之境。
  他们不要粮食,只抢短期内能吃的。
  土著也没金银给他们抢,于是他们死盯着皮毛。勒令沿途的北山野人、索伦部土著、萨哈连土著,献上本该留给满清的皮毛,拿不出来就是搞大屠杀。
  沙俄在西伯利亚扩张上千公里,原动力就是获取皮毛。
  此时正值小冰河时期,欧洲冷得吓人,皮毛非常昂贵。皮毛生意,是沙俄的经济支柱,全靠卖皮毛来养军队,全靠卖皮毛来供王室挥霍。
  去年上半年,北山野人来抢一趟。
  去年下半年,沙俄哥萨克骑兵又来一趟,而且抢劫路线还特么差不多。
  满洲贵族非常愤怒,再次派出骑兵追击。
  但沙俄骑兵早已开溜,连跟毛都摸不着。哥萨克骑兵只损失两人(冻死冻伤的),就满载着抢来的皮毛,一路退到贝加尔湖那边。
  新年期间,兵部送来紧急军情。
  “陛下,云南伪帝自除帝号,携沐天波请求归附我朝!”
  “怎么回事?”
  赵瀚听得惊讶无比,一手夺过军报,才发现云南那位皇帝,被土司给杀得仓皇而逃,昆明已经被土司军队霸占。
  造反的土司叫沙定洲。
  沙定洲的父亲是沙源,万历年间,抗击安南入侵有功。由于安南长官司已废,于是安南长官司辖管的地盘,就被朝廷全部赏赐给沙源。
  那块地盘,便是云南蒙自。
  天启年间,奢安之乱,沙源又立大功,被朝廷升为宣抚使。
  崇祯年间,云南土司时有叛乱。沙源打着平叛的幌子,不断劫掠周边,累积了无数的钱粮。
  沙源死后,长子沙定海继位,因其昏聩无能,沙家土司日渐衰落。
  阿迷州的土知州普名声,不是土司,胜似土司。此人死后,其妻万氏改嫁给沙定海。次子沙定洲,暗中与这位嫂嫂私通,两人合谋驱逐沙定海自立。
  这对通奸的叔嫂,在驱逐沙定海之后,又谋杀万氏与第一任丈夫的儿子,直接将阿迷州给实质吞并。
  也就是说,万氏为了帮助情人,驱逐第二任丈夫,又杀死自己跟原配的亲儿子!
  沙定洲就此拥有两块土司地盘,又忠心耿耿帮着沐天波打仗。沐天波丝毫没有料到,沙定洲居然会造反,对这厮完全没有任何防备。
  去年冬天,沙定洲突然起兵,而且学他死去的老爹,一直打着平乱的幌子。
  沐天波还很高兴,觉得沙定洲果然忠诚,主动帮助朝廷平叛。结果,一路平到昆明城外,杀得沐天波措手不及,连忙带着皇帝和大臣逃跑。
  他们多次反攻,都被沙定洲击退,只能撤至云贵边境,请求归附大同朝廷。
  历史上,沐天波打了两三年,都拿沙定洲没办法,沙定洲甚至反攻入贵州。还是孙可望、李定国,将沙定洲给击败,帮着南明小朝廷夺回昆明。
  赵瀚跟阁部大臣商议之后,随即给出回复:接受云南伪帝和沐天波的归顺,但是,削去其一切爵位和官职。他们若想做官,就来南京接受思想教育,今后可以从镇长开始做起。至于他们的土地,今后按规矩分给农民,但允许他们每人多留二十亩。
  至于财宝和粮食,呵呵,仓促逃跑,都被沙定洲给霸占了。
  如今沐天波尚有万余大军,却连军饷都发不出,士兵全都饿着肚子等粮。沐天波已经压不住了,许多军官带着部队,在云南北部四处劫掠,只为了能抢一口吃的。
  朝廷的答复立即发往云南,伪帝和沐天波是否接受,赵瀚和大臣们都无所谓。
  一群落水狗,能值得什么?
  若是在昆明陷落以前,他们献上云南全境,那才算真正的立功,如今不过是摇尾乞怜。
  转眼到了元宵节,今年的灯会极为好看。
  赵瀚从内帑掏了上万两银子,向民间采购花灯。又有商贾赞助,合力制作两盏大型鳌灯。
  最大的鳌灯,高足十四米,宛如楼房一般。
  鳌灯四周,还有许多小型灯组,灯牌写有赞助商的名字:福瑞祥珠宝、盛昌泰钱庄等等。
  这种商业赞助,不算赵瀚的首创。
  明代中期就已经有了,商贾打造花灯献给皇帝。虽然不能直接亮明自己的品牌,但可派伙计在鳌灯旁边宣传,赵瀚只是让这种商业广告更明显而已。
  同时,赵瀚禁止地方官府,向皇帝进献花灯!
  那种做法容易引起攀比,最后变成一种扰民行为。
  旧历正月十四晚,城内各处已开始试灯,全城警察都整装待命,因为警察还有消防职责。
  大明二百余年,因元宵灯会引发的火灾,可不止一次两次。正德时期,宁王献给朱厚照的花灯,把皇帝的乾清宫都给烧了。朱厚照一边下令救火,一边在城楼上看热闹,还开玩笑说:“好一棚大焰火!”
  正月十五,灯会正式举行。
  全城都变成灯的海洋,皇城也部分开放,允许百姓进来观灯。这是延续朱元璋的做法,表达天子与民同乐之意。
  大街小巷,到处是人,外城的许多百姓也进来了。虽然他们在玄武湖边也能观灯,但终归没有内城热闹,而且大家还想着进皇城呢。
  这一夜,南京城内外,上百万人流动。
  零售业繁荣到极点,冒出无数小商小贩。对于那些流动摊位,元宵期间没法管理,官府也懒得派人去收税。
  某些固定摊位,营业税变得特别重,而且还要投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