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娄氏选择全部放弃!
  “当!”
  一个茶杯狠狠砸在地上,四分五裂,瓷片乱飞。
  费元鉴气得浑身发抖:“她到底想做甚,是不是要闹分家啊!”
  家奴们不敢出声,生怕触了老太爷的霉头。
  除了生气,费元鉴毫无办法。
  他原本的打算,只是想随便挑些纰漏,处罚那些景行苑的外放奴仆,并断掉景行苑的财政供给,逼着儿媳娄氏主动来认错。
  就如同皇帝,对东宫大臣下手,不给东宫发放物资,以此来敲打太子和太子妃。
  谁曾想,费元鉴还没出招,娄氏就战略大撤退,把家奴全都召回宅里待用。
  一拳打中空气,费元鉴憋得要吐血!
  二少爷费映玘闻讯赶来,故作震惊道:“父亲,听说大嫂把尚茗号的大掌柜都撤走了?”
  费元鉴余怒未消,瞪着儿子问:“怎么,你想接手?”
  “万万不敢,”费映玘连忙否认,随即又叹息道,“大嫂的性子也太烈了,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好好说?非要做得这么绝。”
  费元鉴冷笑道:“你高兴坏了吧?”
  费映玘苦着脸说:“父亲冤枉孩儿,家和才能万事兴,孩儿难过都来不及,又怎会感到高兴呢?”
  “没有就好。”费元鉴气呼呼坐下。
  费映玘开始上眼药:“大嫂那边,总不能父亲主动服软吧?”
  “休想!”
  费元鉴怒拍交椅扶手,显然是被儿子戳到痛处。
  费映玘说道:“若依孩儿的意思,便这样耗着,就比谁先撑不住。大嫂那一院子奴仆,可要花不少银子养着,干脆断了他们每月的列钱。她把人都撤回来,外头的收入也没了,看她如何养活那么许多人!”
  “也只能这样了,”费元鉴捋胡子说,“尚茗号没了大掌柜,便由你去接手吧。”
  费映玘喜道:“那孩儿就先扛着,等大嫂哪天服软,便立即把商号让出来。”
  “滚吧。”费元鉴头疼欲裂,家里没一个省油的灯。
  更为头疼的是,四个儿子当中,只有费映环比较成气,如今还做了大县的知县,以后全家都得仰仗费映环。
  闹得如此僵,恐怕难以收场,等费映环回家还得再闹一次。
  唯一的办法,就是断掉财政供给,逼迫娄氏赶紧低头认错!
  ……
  景行苑,忠勤院,家中奴仆全部集结。
  费廪、凌氏夫妇,连同他们的儿子费纯,此刻都跪在院里听候发落。
  静坐片刻,娄氏终于开口:“费廪。”
  “小的在呢,夫人请吩咐。”费廪跪着往前爬行一步。
  娄氏说:“你是大少爷的书童出身,跟大少爷一起长大,名为主仆,实则兄弟。”
  “不敢,不敢。”费廪连连磕头。
  娄氏说道:“你贪了多少银子,我也懒得追究。自己估摸着拿出一些,分与院内兄弟姊妹,此事就算彻底揭过。如何?”
  费廪感激涕零道:“夫人仁慈。”
  娄氏笑道:“景行苑的总管事,还是由你来当,今后可要收敛一些。再被我抓住把柄,恐怕也顾不得大少爷的面子了。”
  “小的定不敢再胡来,一切都听夫人吩咐。”费廪再次疯狂磕头,把额头磕得流血不止。
  娄氏不再理会此人,说道:“费洪,费福,费喜,费佑。”
  立即有四人上前,年龄最大的已经快五十岁。
  娄氏微笑道:“你们跟随大少爷多年,皆能独当一面。特别是费洪、费福,一个是商号大掌柜,一个是造纸坊的槽长。不说红利和外水,每月的工钱就有十两。现在被我召回来,权财皆失,心里恐怕怨恨我吧?”
  “小的不敢。”四人连忙否认。
  娄氏说道:“我在九江,有几百亩好田,还有几间商铺,都是娘家的陪嫁物。这些年,也只让娘家人打理,已经被搞得一塌糊涂。费洪,你带几人,去九江接管那些商铺。费佑,你带几人,去九江接管田产!”
  “是!”
  费洪和费佑立即领命。
  娄氏又说:“鹅湖山的西北麓,有一片山林已被我买下。费福,若让你新辟一家纸厂,你能胜任否?”
  “须有工人。”费福回答。
  “可否挖来?”娄氏问道。
  费福回答:“可以挖人,且不必挖费家的工人,信州官局有的是造纸工匠。”
  明初之时,朝廷在江西设立西山官局,全国最大的官方造纸厂就此诞生,特产便是“宣德纸”。
  两百年过去,西山楮木被砍伐殆尽,朝廷把造纸坊搬到信州,地址距离鹅湖镇非常近。
  大名鼎鼎的宣纸,便是偷师西山官局,此时称为“泾县纸”。因为原材料日益缺乏,改成青檀皮混合稻草制造,在明末清初渐渐演变为宣纸。
  唐宋宣纸,宣德纸,泾县纸,宣纸,其实是四种不同的纸,很多时候都被混为一谈。
  娄氏对此不甚明白,问道:“挖官局的工匠,他们愿来吗?”
  费福解释说:“信州官局,贪腐成风,官匠沦为私奴。只要咱们出得起价,又能庇护工匠,怕是官匠全都愿意来。”
  “如此便好,你去办吧。”娄氏点头赞许。
  信州官方造纸厂,早就已经名存实亡。
  产量和质量都严重下滑,所得利润装进私人腰包。朝廷需要贡纸的时候,便上下勾结,趁机兴风作浪,以行政命令扰乱市场,强迫铅山县的私人纸厂低价出售。
  费福提醒道:“夫人,若新辟纸槽,即便一切顺利,也要半年才能出纸。欲得上品好纸,非得一年以上不可。”
  “一年而已,我还耗得起!”娄氏信心十足。
  费福拱手说:“如此,小的竭尽全力。”
  娄氏又对另一个家奴说:“费喜,你带几个人,去接管河口镇的酒楼。”
  河口镇的酒楼,是费映环捡来的,原本属于费松年的产业。
  费松年被气死之后,五成产业捐给书院,三成产业由费元禄分配。
  其中,酒楼被费映环分走,但管理人员一直没动。
  而今酒楼每况愈下,娄氏早就想整顿了,正好趁此机会更换管理层。
  赵瀚突然说:“夫人,我想讨个差事。”
  “讲来。”娄氏微笑道。
  赵瀚说道:“河口镇的酒楼,我想去做副掌柜。”
  正掌柜只有一个,俗称大掌柜。
  副掌柜可以有很多个,俗称二掌柜、三掌柜、四掌柜……分别负责不同的部门。
  娄氏也不多问,只提醒道:“做事可以,莫要耽搁念书。”
  赵瀚又说:“我还要几个人手。”
  “自己挑吧。”娄氏答应得很干脆。


第055章 【红油辣子】
  鼎盛楼,两层木制建筑,位于河口镇码头。
  来往客商,可选择二楼雅间。一边吃喝畅聊,一边欣赏河景,还能观察自己的商船状况。
  若想雅致些,便招来乐户听曲,以丝竹之声佐酒。
  也有雅俗共赏的法子,一楼设置戏台,戏班定期驻唱——江西是戏曲窝子,但凡大型酒楼茶楼,缺了戏班子就不合格。
  大清早,天光未亮。
  鼎盛楼还没营业,甚至连门板都没摘,就有人跑来疯狂拍门。
  “谁啊?来了,来了,别再敲了!”看店的伙计刚睡醒,他取下一块门板,见外面站着七八人,打着哈欠说,“厨子都还没来,各位这是赶早了。”
  “不早,查账!”
  费喜(大掌柜)一声令下,身边奴仆立将店伙计给制住。
  赵瀚、费泽(剑胆)和费德(酒魄),带着几个奴仆,迅速闯入店中。
  “你们要作甚?”
  “救命啊,强盗抢人啦!”
  “……”
  一共四个看店伙计,转眼间全被扣下,整座酒楼都被接收。
  刚把账本翻出来,又来几个酒楼员工,悉数被扣在二楼雅间,分开审问他们的所知信息。
  酒楼后门,陆续来了些送菜的,同样被请进店中套话。
  有个送鱼的还想跑,被费泽(剑胆)迅速抓回。一番查问之下,原来这人是掌柜的侄女婿,负责在渔民那里收货,再统一运来卖给酒楼。
  其他那些送菜的,情况也差不远,或多或少跟管理层有关系。
  赵瀚带来的账房先生,正在紧锣密鼓的查账。
  费喜(大掌柜)对赵瀚说:“食材进价有问题,至少比寻常市价要高出五成。”
  赵瀚说道:“分开审了一遭,互相揭发,那些普通伙计,只小偷小摸而已。几个厨子最厉害,故意把鲜鱼弄死,又或者说肉已坏了,晚上收工就带回家里,再低价卖给左邻右舍。香料偷得也凶,特别是胡椒。对了,有个伙计供述,负责戏班、乐班的二掌柜,跟那些唱戏唱曲的有猫腻。”
  “哥哥,那大掌柜来了!”费泽跑过来禀报。
  “抓住!”
  酒楼大掌柜叫费忠,刚刚跨入店中,稀里糊涂就被逮了,顿时吓得大呼:“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一共三个掌柜,陆陆续续被抓。
  赵瀚说道:“喜叔,你是夫人派来的大掌柜,酒楼经营当然是你来管。至于这三个人,必须押送他们去见官,其他店工捏住把柄便可。”
  “就依瀚哥儿的。”费喜陪笑道。
  赵瀚又把厨子们都叫来,一个大厨,三个徒弟,还有一群帮厨。
  大厨叫彭正祥,属于雇工,已经一把年纪了。除非有贵宾豪客,他平时都不亲自动手,只让三个徒弟负责烹饪。
  赵瀚抓起一把干辣椒,笑道:“这番椒用得很快啊,喜欢吃辣的客人很多吗?”
  “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彭正祥连忙跪下磕头。
  赵瀚也不提其罪名,只问道:“铅山本地可有种植番椒?”
  彭正祥回答:“番椒多从浙江运来,近几年本地也种,但种得不是很多。”
  关于辣椒的简单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万历十九年。
  而辣椒的详细文字描述,包括开什么颜色的花,最早出现在天启元年。
  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十多年前,辣椒就已经传入大明。而且,真正的传入时间,肯定还要早许多,三十年前被文人首次记录而已。
  辣椒的早期传播路线有两条,一条起自浙江,一条起自辽东。
  铅山县紧挨着浙江,远比湖广、四川、贵州接触辣椒的时间更早。
  “把香佐料都拿出来。”赵瀚说道。
  “啊?”彭正祥没听明白。
  赵瀚问道:“你是讨论自己捞了多少钱,还是想跟我切磋一下厨艺?”
  彭正祥立即大呼:“把香佐料都拿来!”
  厨房里顿时鸡飞狗跳,一个个又害怕又好奇。
  赵瀚抓起片香叶闻了闻,笑着说:“这玩意儿原产地中海,大明居然也有,价钱很贵吗?”
  彭正祥小心翼翼回答:“以前很贵,这些年不那么贵了,许多地方都有栽种香桂树。”
  赵瀚指着一盅干辣椒,命令道:“舂碎!”
  彭正祥连忙吩咐徒弟:“舂碎。”
  赵瀚瞪其一眼:“若不想学,你便出去吧。”
  彭正祥愣了愣,他已五十多岁,真没想过再学厨艺,也不相信赵瀚有什么厨艺。但被人抓住把柄,不学都不行,只能自己动手舂辣椒。
  赵瀚又让人准备其他香佐料。
  一切就绪,他吩咐道:“烧菜油。”
  一个大厨,三个厨师,一群帮厨,此刻忘记害怕,纷纷上前围观。
  只见赵瀚摊手试油温,突然端锅将热油淋入。
  “兹!”
  连续两拨油倒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