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闲汉说道:“我们几个,今天是来讨债的,你师父欠咱十两银子。”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铁匠,闻言缓缓转身,拎着铁锤说:“我都不认识你们,哪时欠你们十两银子?”
  那闲汉拿出一张借条:“立了字据,你还想抵赖?”
  铁匠怒道:“胡说八道,你们这是讹人!栓子,快去报官!”
  那闲汉冷笑:“报官?这衢州府,哪个官敢管郑家的事?”
  学徒都已经出门了,听到这话又停下,转身看着铁匠不知所措。
  衢州府好几个县,郑家真正的势力,也就在府治西安县,还有紧挨着的龙游县。
  范氏突然从里屋走出,冷着脸说:“有什么冲着我来,莫要为难我丈夫!”
  “关门!”
  闲汉们踹了学徒两脚,迅速把铁铺的门板安上。
  领头的闲汉看着范氏,突然生出觊觎之心。这妇人生得清秀貌美,改嫁给五十岁的铁匠鳏夫,还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小娘子,跟我去城里住如何?”那闲汉嘿嘿笑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整日待在乡下小镇的铁铺里,用不了几年就被炉火熏成黄脸婆了。”
  范氏朝闲汉裆下一瓢,虎狼之词脱口而出,轻蔑道:“就你裤裆里那二两肉?要不要脱下裤子,跟我丈夫比比分量?”
  “哈哈哈哈!”
  其他闲汉听到此言,顿时被逗得哈哈大笑。
  领头的闲汉大怒,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当即吼叫道:“你们按住那铁匠,我要这妇人知道好歹!”
  一个闲汉提醒说:“五哥,咱们是来办事的,你莫要坏了老爷的差事。”
  闲汉头子说:“放心,银子会照给。把这妇人睡了,她更不敢声张,事情会办得更妥。”说着,他又吓唬铁匠夫妇,“他们事后若敢报官,便把人杀了,一把火烧光铺子!”
  铁匠也不是吃素的,用破布包裹镰刀柄,双手握住破布比划:“谁敢过来,老子弄死他!”
  那把镰刀,刚从炉子里拿出来,刀身已被烧得通红。
  铁匠踏前挥舞,吓得闲汉们纷纷后退。
  闲汉头子边退边喊:“有话好说,有话好手。只要夫人撤回状子,便给你家十两白银……慢着,莫要再动手,给十五两银子怎样?”
  “滚出去,不要郑家的脏钱!”铁匠怒吼。
  几个闲汉,下了门板,很快逃之夭夭。
  逃出门之后,闲汉头子又叫嚣道:“敬酒不吃吃罚酒,当心你这铁铺半夜着火!”
  铁匠夫妇一脸担忧,去里屋说道:“两位官爷,夜里怕是有人放火。”
  屋内坐着两个廉政官呢,他们是专门保护安全的。
  梁廷新慢慢把剑放回布囊中,笑道:“放火可是大罪,至少可判流放。若是烧毁财物或者伤人,可以酌情判死罪!”
  很多廉政官员,都是大同社背剑士子出身!
  赵瀚占据江苏、安徽之后,上百个背剑士子,被招进中央和地方的廉政部门。
  他们可不怕打架,杀人放火的,被他们遇到了,逃都别想逃走。


第533章 【又一条大鱼】
  曹本淑和梁廷新两个廉政官,在铁匠铺守了好几天,都没看到有人来放火烧屋。
  衢州府大法院的官差,倒是来通知范氏开庭。
  涉及命案,必须公审,也即百姓可以旁听。
  此案的初审,在西安县法院进行。
  前后休庭好几次,最初的证人证词,都指向冯日昇故意把人推下楼。
  但最后一次开庭,证人证词完全变了,死者不是冯日昇故意杀害,而是冯日昇的随从误杀。冯日昇当时只是给了两拳,且并非蓄意殴打,喝醉了酒口角冲突而已,赔点银子给死者家属就搞定。那个随从过失杀人,被判流放台湾。
  由于积极赔偿,死者家属没有上诉。
  中国古代不但有上诉,还有死刑复核制度。
  只有谋逆等重罪才判“斩立决”,但也不是直接杀。先交刑部审罪,再交都察院参核,复交大理寺审允,最后交给皇帝核准。
  还有一种“斩监候”,俗称秋后处决。
  在处决之前,犯人可以上诉。即便不上诉,也要交给刑部审核,最后交给皇帝签字。
  从制度而言,中国古代的每个死刑犯,都是皇帝签字之后再砍头。实际操作当中,当然不可能如此,基本刑部和内阁走一遭就行,否则遇到万历这种怠政皇帝,全天下的死刑犯都能笑死。
  赵瀚改革司法衙门之后,依旧保留死刑复核制,但不用惊动皇帝和内阁,刑部、大理寺自行处理即可。
  只有一直打到大理寺的官司,皇帝和内阁才会出面。
  这天,戴文孟、梅竹友乔装打扮,穿着一身布衣去听审。撺掇范氏鸣冤翻案,便是戴文孟的主意,他想看看本地官员会怎么处理。
  陈岸走到他们身边坐下,低声说:“抓不住官员把柄,证人已经被买通了。范氏不愿撤回诉状,郑家就去跟目击者接触,还写下证词让他们串供。就算能证实郑家收买证人,但也找不出官司的漏洞。本地法官的判决,不论是去年那次,还是今天这次,肯定完全合规合法。”
  梅竹友叹息:“当官的也不傻,他们喜欢银子,更喜欢自己的脑袋。郑家飞扬跋扈,一查就能抓。可本地的官员,恐怕只能抓到些小喽啰。”
  陈岸说道:“抓了郑家人,肯定把当官的供出来。”
  “供出来又如何?”戴文孟冷笑,“当官的不认账,说自己是被污蔑的,怎么拿出他们犯罪的证据?陛下说了,咱们廉政官,最忌缺乏证据胡乱抓捕官员。”
  如果没有证据,廉政官就能乱抓人,那跟锦衣卫就没啥区别了,而且是权力最大时候的锦衣卫。
  梅竹友说道:“现在能抓的,只有负责工程招标的官员,帮着郑家欺行霸市的官吏,还有大牢里的狱吏狱卒。其他官吏,完全可以推得一干二净。”
  戴文孟提醒道:“别忘了,城外那些镇长、村长和农会!”
  “对,这些人也该死,”梅竹友咬牙切齿道,“特别是那些农会会长,陛下组建农会,是为了给农民出头,如今却成了盘剥农民的帮凶。”
  “嗙!”
  大法官鲍守约拍响惊堂木:“带原告!”
  范氏被带到法庭原告席,杀人嫌犯冯日昇随即带到。
  冯日昇满脸笑容,白白胖胖的,似乎羁押这几天吃得不错。
  书记官陈述一番案情,第一个证人被带上场。
  那是个酒楼掌柜。
  “舒守义被杀那天,你可在场?”
  “在场。”
  “是哪天哪时?”
  “去年元宵之后,旧历正月十八,大概是正午时分。”
  “你陈述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当时草民正在柜台,听伙计说,楼上打起来了,草民便打算上楼劝架。却是那舒守义喝多了,撞到解手归来的冯老……冯日昇。也不晓得谁先骂人,他们两个就吵起来,继而扭打在一起……冯日昇醉酒不支,被打倒在地。冯日昇的随从冯云,义愤填膺之下,也跟舒守义扭打。两人都是醉酒,在扭打之间,舒守义被推下楼摔死。”
  “你亲眼见到,冯云把舒守义推下楼的?”
  “草民亲眼所见。”
  “不是冯日昇推的?”
  “冯日昇当时已经被打得躺在地上了。”
  接连好几个证人上堂,所描述的内容,几乎是一模一样。
  随即又呈上仵作的验尸报告,确实是摔死的,全身多处摔伤,后脑勺也被摔破了。
  一切明了,维持去年的初审判决!
  并且,本案已经审了两次,死者家属还有一次上诉机会,即去杭州的省级法院打官司。
  如果省级法院也这样判,那就只能去南京的大理寺喊冤了。
  惊动大理寺,肯定惊动皇帝!
  冯日昇当庭无罪释放,突然转身看着范氏,掐着自己的脖子朝范氏微笑。
  范氏被吓得一哆嗦,想想自己背后有钦差,顿时又生出底气哭闹:“冤枉啊!恶霸勾结贪官,要把老百姓逼死啊!”
  前来听审的百姓,看到范氏的凄惨模样,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肃静!”
  鲍守约拍打惊堂木:“即刻退庭,再敢撒泼,视为扰乱法庭!”
  见此情形,梅竹友很不开心:“府县两级法官,只能定一个错判冤案,最多因此降职或撤职。两级的提刑官,也顶多是玩忽职守,在核定案件时出了差错。让他们丢官有甚意思?不把他们扔进大牢,咱们岂非白跑一趟!”
  “等明天碰头开会吧,或许有新的线索。”戴文孟说道。
  翌日,十个廉政官碰头,剩下两个廉政官保护铁匠夫妇。
  冯岳笑嘻嘻拿出小本本,翻开记录说:“又要抓到一条大鱼了。府同知刘安永,你们猜猜是谁的亲戚?”
  “谁啊?”众人警觉起来。
  冯岳说道:“刘安永,庐陵县人氏。这厮来头不小,是户部尚书刘安丰的族弟!”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又是那群从龙功臣的亲戚。
  刘安丰历任赣州知府、江苏左布政使、户部左侍郎、户部尚书,由于能力卓著,而且政绩突出,一路升迁飞快。
  陈茂生当初在赣州,亲自抓农民政治工作,刘安丰出了很大力气辅佐。
  刘安丰不仅得到赵瀚赏识,而且跟陈茂生也是通家之好。
  冯岳又说:“这刘安永,不仅是刘安丰的族弟。而且,他在庐陵县有原配妻子,又在衢州府悄悄养了外室。这外室,正是那郑洪义的庶出侄女!”
  “如此私密之事,你怎么打听到的?”梅竹友问。
  冯岳笑道:“听黄知府说,她让刘安永调查河堤,刘安永却隐瞒河堤偷工减料之事。这些天,我便一直跟踪刘安永,发现他每过两天就要去一处民居。我装作要在那里租房子,向左邻右舍打听。从刘安永外室的丫鬟口中,把消息给套出来了!”
  戴文孟握拳道:“这人可以逮了!”
  对于官员纳妾,就如士绅纳妾一般,只要不闹出事情,吏部也懒得去调查和处罚。
  而刘安永更是小心,并不纳妾,只养外室。
  这货明显是不敢,因为官员在履任地点纳妾,别说大同朝廷,就连大明也是严格禁止的。
  大明朝廷有明文规定,官员履任之后,不得在当地娶妻纳妾,不得在当地购地建房。这是害怕地方官跟士绅勾结!
  大同新朝同样如此,当官的纳妾,朝廷睁只眼闭只眼。若敢在就职当地纳妾或养外室,一旦发现,轻则撤职,重则严厉追查。
  梅竹友说:“难怪衢州官场烂掉了,原来府同知刘安永才是关键人物。刘安永是户部尚书刘安丰的族弟,又纳了郑洪义的庶出侄女做外室。郑洪义的一个儿子是户部郎中,另一个儿子娶了李阁老的族侄孙女。户部尚书刘安丰,又跟礼部尚书陈茂生是至交好友。陈尚书咱们都知道,那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啊!”
  戴文孟问道:“刘安永养外室的宅子大吗?”
  冯岳摇头说:“不是很大,只是普通的民宅。据我猜测,以刘安永的谨慎,很可能宅子都没过户。”
  “继续查这个刘安永!”戴文孟吩咐道。
  黄绯以知府的身份,突然要检查城内住宅情况,亲自去调取全城住宅的档案。为免打草惊蛇,只说要搞安居工程,学习皇帝在南京那套,给没有房屋居住的平民建廉租房。
  很快就查到那处宅院的信息,房屋主人的名字叫刘琪。档案显示是本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