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傍晚骑兵收回;入夜立即拔营而走。而且全军跑得飞快;多余的民夫都不要了;到第二天下午已接近芦台(宁河区)。
  大同军这边,费如鹤将全部骑兵,交给李定国统率;共一万五千多骑兵追赶;其中还包括投诚的察哈尔、科尔沁蒙古骑兵。
  步兵一分为二,一部分回驻守天津;防备李自成的主力杀回来。一部分紧随骑兵前进;等骑兵咬住八旗军之后;再从容不迫的过去打决战。
  “哒哒哒哒……”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一万五千骑兵铺天盖地而来。
  满达海说:“劳萨;你去!”
  瓜尔佳·劳萨是一员猛将;骁勇善战,被选为噶喇依章京(前锋统领);如今已升迁为梅勒章京(副都统)。
  这货专门打硬仗;历史上跟洪承畴作战,因冲得太猛陷阵而亡。
  “王爷;保准把蛮子将领的脑袋提回来!”劳萨下马跪拜,随着带领骑兵杀出。
  满清骑兵很多,其中夹杂着大量骑马步兵。再加上随军的蒙古骑兵,足足超过两万人,分成五队朝大同骑兵奔去。
  “砰砰砰!”
  大同龙骑兵不讲武德,隔得老远就开枪,然后立马撒丫子开溜。
  换装燧发枪之后,龙骑兵都懒得下马。骑马放枪,骑马跑路,停下来之后,再骑马填装弹药。
  带着数万士卒,在河南归顺大同军的袁时中。此时已经升任骑兵营长,麾下虽然只有五百人,但战斗力比他以前的几万人还强。
  双方骑兵都散开了,遍布于广袤的旷野当中。
  袁时中开完一枪,也不管有没有命中,便率领他的骑兵营远遁四五里地。直至将满清骑兵甩远,他才下令填装弹药,接着便策马朝敌人冲去。
  “砰砰砰!”
  一顿枪响,五百杆燧发枪发射,距离最近的鞑子骑兵,顿时有十多骑倒下。
  开枪完毕,再次开溜。
  满清骑兵是追不上的,甲胄和弓箭就二三十斤,少数精锐甚至达到三四十斤,哪能跟不着甲的龙骑兵比速度?
  双方加起来,共有三万多骑,散布在方圆十里的战场上。
  没有什么骑兵大兵团冲锋,全都散成一个个小队。这本是满清骑兵的习惯战法,满清打骑战就喜欢这样乱战,现在却变成大同龙骑兵的致胜法宝。
  劳萨率部追出好几里,根本就追不上,大同龙骑兵太恶心了,甚至都不进入满清的骑射范围。
  马弓的有效射程就二三十米,超过三十米即轻飘飘没威力。而燧发枪的射程,却是马弓的一倍有余。
  “混账,快过来厮杀啊!”鞑子猛将劳萨怒吼。
  满清学着组建了龙骑兵,但大部分装备火绳枪,只有孔有德手里的几百人,是满清仿制的新式燧发枪——产能不够。
  因为乱战,李定国作为这仗战斗的统帅,早就无法掌控全局。就像敌将劳萨,不能掌控满清骑兵一般,他们都只能指挥附近的几支部队。
  孔有德所部骑兵的异常,还是黄蜚发现的。
  黄蜚之前是左良玉的部将,但在山东第一个改旗易帜,他的军职已经能统领2500人。
  “吹号,围歼这些鞑子!”黄蜚骑马靠近自己的传令兵。
  “呜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附近的龙骑兵靠过来,打算将孔有德的部队包围。
  “快撤!”
  孔有德听到号声大惊,他追得太靠前了,已经属于孤军深入。主要是满清的传统骑兵跑太慢,被大同骑兵渐渐拉开,只有满清的龙骑兵能跟上速度。
  一千多填装好弹药的大同骑兵,迅速朝着孔有德围去。
  “砰砰砰!”
  孔有德率部快马冲出包围圈,但足足留下三十多具尸体,其中包括他的儿子孔庭训。
  “呜呜呜呜!”
  劳萨也在吹号聚兵,他觉得这样打不是办法,必须集结骑兵跟大同军近距离接战。
  满清骑兵渐渐汇聚,两炷香功夫,已经损失近千人。
  大同骑兵并不急着追赶,而是有条不紊的填装弹药,接着才慢慢朝敌人靠去。
  劳萨挥舞旗令,想要包抄切割战场,将一部分大同骑兵留下来。
  “呜呜呜呜!”
  李定国开始吹号,勒令全军后撤,不给敌人任何机会。
  反正他的作战目标,是将鞑子给拖住,等待主力过来打决战。
  此时此刻,豪格和满达海,正带着步兵和辎重部队,趁机朝芦台继续进发。距离芦台已经很近了,退过去就可以防守,而不是在荒郊野外被追上。
  巴达礼率领自己的蒙古骑兵,整个人脑子已经晕了。
  他完全跟不上大同友军的节奏,稀里糊涂前进和后退。打到现在只是来回跑,一个鞑子骑兵没杀,自己也一个骑兵没死,仿佛是来战场搞武装游行的。
  岱钦那边也差不多,察哈尔骑兵稀里糊涂穿插,甚至差点被满清骑兵给撵上。
  骑战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蒙古骑士们搞不懂。
  双方一直战斗到傍晚,足足打了四个小时。
  打得虽然热闹,但大部分时间都在骑马拉扯,双方的伤亡加起来也就两千。其中,满清贡献了八成的伤亡。而大同骑兵,只有三队不慎被咬住,一番近战厮杀之后,阵亡300多人成功突围。
  当夜,满清主力退至芦台,距离山海关还有360里。
  第二天,满清继续撤军。
  而李定国无法立即追击,因为满清骑兵在步兵的配合下过河,全部守在附近的河对岸等着。
  李定国遂带兵往北边绕,足足绕了四十里,终于撇开满清骑兵,从蓟运河的一处桥梁通过。再次追上满清主力时,已经快到开平中屯卫(唐山附近)。
  人困马乏,没有作战,远远停下来休息。
  他们带的粮食不多,弹药也消耗了大半,再打一天就只能提刀砍杀了。
  第三天,又战半日,消灭鞑子一千多,自身阵亡二百余。但弹药消耗殆尽,食物也快吃完,试图夜袭被发现,只能悻悻朝着天津方向返回。
  费如鹤自己留在天津坐镇,张铁牛已经带兵追来,李定国的骑兵中途获得补给,便又脱离主力追上去。
  双方主力再度碰面时,满清大军已经撤至滦州,距离山海关仅180里。
  “哒哒哒哒!”
  一骑快马从山海关奔来,只说有重要军情见豪格。
  豪格拆阅信件,顿时瞠目结舌:耀州大败,两白旗近乎覆灭,两黄旗损失惨重。耀州失守,海州失守,鞍山失守,威宁营失守。
  豪格找到满达海,把军情信件递过去。
  满达海看了,久久无语。
  一番商议之后,满达海说道:“不能拖了,否则辽东的南蛮子,肯定会堵死辽西通道,咱们这几万人都回不去。今晚就走,舍弃民夫和辎重,只让士卒随身携带几天的粮食。”


第568章 【逃兵】
  “鞑子要跑!”
  “不一直在跑吗?”
  “往北跑了!”
  “追!”
  滦州也是满清的粮草中转站之一,而且囤积打造了不少小船。
  豪格和满达海,没有继续往山海关走。。。因为辽西走廊正值雨季,走山海关回辽东速度很慢,容易被李正、胡定贵等人堵住。
  于是,鞑子舍弃数万民夫,舍弃大量难以带走的辎重。步兵乘船沿着滦河北上,再走其支流前往卢龙古塞,骑兵则一直顺着河岸行军。
  鞑子更改过的撤军路线,正是当年曹操远征乌桓的路线!
  一部分大同骑兵,已经绕行渡河,前去山海关方向堵截。豪格和满达海突然变化,打乱了张铁牛的布置,近万大同骑兵在前面等空气。
  “步兵渡河,龙骑兵沿河射击!”张铁牛下令。
  此时已是半夜,双方士卒都疲惫不堪,滦河两岸到处都是火把。
  大同步兵试图渡河,遭到满清殿后部队的袭击。无奈之下,只得向南绕出数里,搭乘木板之类的简易工具过河。
  数万民夫,被鞑子舍弃,正在朝着四面八方逃散。
  鞑子的殿后部队有三千,全是步卒精锐。先是阻碍大同步兵过河,等大同步兵绕行之后,这些鞑子兵又退守滦州城。
  一时之间,张铁牛难以攻克滦州,只得派兵收拢被鞑子舍弃的民夫。
  同时,派五千士卒堵在滦州城北,张铁牛带着步兵主力,继续向北去追赶鞑子主力。这一番折腾,豪格已经率军北撤十余里。
  至于数千大同龙骑兵,则沿着滦河西岸追杀,不断朝着河里的小船射击。
  “下马打得准些,自己瞄准鞑子船!”黄蜚下令道。
  半夜黑漆漆的,河里的小船又没点灯,只能瞅准一团团黑影开枪。
  袁时中站在岸边,将火把插在泥地里,对着河中黑影瞄准开枪。又借着火把亮光,迅速填装弹药,骑马奔去前方,瞄准河中黑影再次开枪。
  “砰砰砰!”
  “咻咻咻!”
  不仅龙骑兵在射击,船上的鞑子火铳兵,还有鞑子的弓箭手,也在朝岸边的龙骑兵发射。
  终于,鞑子乘坐的小船,陆陆续续亮起火光,却是火铳兵需要填弹。
  黑暗之中,根本不知道彼此的伤亡。但鞑子的命中率肯定更低,因为小船摇晃得厉害,且还一直在行船,而大同龙骑兵却是站在地面发射。
  一直从半夜追杀至天明,终于能看清楚情况。
  鞑子的小船只有几百条,有的一条船坐六七人,有的一条船坐一两人,人少是为了腾地方装运辎重。
  更多的鞑子步兵,正沿着河岸小跑,他们把甲胄全脱了放在船上。
  在李定国的统率下,龙骑兵不再理河里的敌人,加速朝着北方行军,打算到更北方渡河堵截鞑子。
  李定国一动,劳萨也动了,带着鞑子骑兵,隔河追着李定国跑,反正就是不让龙骑兵过河。
  “王爷,乌真超哈营出现大量逃兵!”尚可喜骑马前来汇报。
  豪格的想法很好,什么都考虑到了,但忽略了部队的士气。
  孔有德、尚可喜的乌真超哈营,全是汉人士卒。东江镇的老兵,早就晋升军官,普通士卒皆为后续补充。有的是鞑子入关之前,由辽西明军转化而成;有的干脆是入关之后,在山陕、河北补充的汉兵。
  豪格为了快速撤军,让士兵脱了甲胄跑,在滦河东岸跑得完全失去建制。
  于是乎,大量汉人士卒趁机逃走。他们知道满清快完了,不愿陪着满清一起灭亡,现在逃跑还有机会活命求生。
  “哒哒哒哒!”
  陆续又有几员将领骑马奔来,汇报的内容都差不多:“王爷,我麾下的汉军旗在逃走!”
  只见滦河东岸,鞑子兵被拉长散布数里地。许多汉人士卒,故意放慢脚步,面对军官催促,就说自己跑不动了。
  就算杀鸡儆猴砍几颗脑袋,也只能起到短时间的作用,继续前进一段距离又故态复萌。
  鞑子主力还未撤至卢龙县城,中途逃散的汉军旗竟然数量过万。
  科尔沁蒙古骑兵,正跟着劳萨沿河阻击龙骑兵。他们很快也收到消息,于是首领们暗中接头,商量着接下来该咋办。
  “女真不行了,科尔沁部不能跟着送死。”率先表明态度的,竟然是豪格的老丈人洪果尔。
  大玉儿的兄弟满珠习礼说:“难道你们要背叛大清?”
  布达齐说道:“你的妹子是女真太后,难道就带着族人陪大清送死?巴达礼的妻子,还是大清的公主呢,他不一样投靠了南蛮子。”
  满珠习礼道:“大清没了,咱们能抵挡南蛮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