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票,就算缺席也能通过决议。”
“议员们自然不肯,这样总督的权力太大。于是,议员就派代表常驻巴达维亚,而我就是其中一个常驻代表。今年春天,总督和议员爆发激烈冲突,由于我吵的最凶,就被那位总督给针对了。”
古剑山问道:“总督为了什么和议员冲突?”
霍夫曼详细介绍情况:“总督去年来到巴达维亚,跟议事会达成一致。先压服马打蓝国,再将矛头对准万丹国,势必要将万丹国彻底覆灭,同时又与其他国家改善外交。这个计划,取得了初步成功。马打蓝国爆发土著起义,公司出兵帮忙平叛,换来国王与公司结成同盟。”
“接下来,就是联合出兵,攻占万丹国的首都。马打蓝国王口头答应,但一直借口没有军费出兵,覆灭万丹国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就在这个时候,总督竟然异想天开,打算同时跟英国、葡萄牙开战。议员们当然坚决反对,于是总督就撕破脸。”
古剑山疑惑道:“跟葡萄牙开战还能理解,为何要与英国开战?”
霍夫曼说道:“请给我一张世界地图。”
古剑山让人把地球仪拿来。
霍夫曼指着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也就是后世的阿曼苏丹国:“这里的阿拉伯人,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他们自古以来就靠经商为生。葡萄牙人,控制了那里最繁荣的港口,整整一百五十年之久。阿拉伯的土著领袖们,本来是一盘散沙,而且还互相攻打,只为抢那一点残羹剩饭。”
“十七年前,纳赛尔·本·穆萨德取得内战胜利,建立了阿曼苏丹国。他将长期的内部纷争,转化为对葡萄牙人的集体仇恨。不仅跟葡萄牙作战,还跟波斯作战,将沿海的波斯城堡和葡萄牙城镇占领了一大半。”
古剑山赞许道:“内战不休,外有强敌,还能统一国家,不断收复失地,这也算是一位雄主了。”
霍夫曼说道:“葡萄牙人不甘心,拉上英国的东方势力,打算联合出兵夺回港口。但两国在东方都力量薄弱,于是他们又去找波斯,想说服波斯国王,三国一起向阿曼出兵。阿曼国王穆萨德,找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想跟荷兰一起抵抗英国、波斯和葡萄牙。”
“那位总督答应了?”古剑山问。
霍夫曼说:“荷兰东印度公司,一直想把手伸进阿拉伯半岛,这对总督来说属于天赐良机。但议员们不答应,评议会的集体意见,是不要节外生枝,先把爪哇岛的万丹国灭掉再说。”
古剑山问道:“你觉得哪边能主导局面?”
“肯定是总督,”霍夫曼说,“总督虽然被议会牵制,但只要下定决心,可以强行做出决策。成功了,会被总部奖赏;失败了,会被总部问责。”
在另一个时空,巴达维亚总督范德林,确确实实强行对波斯出兵,爆发了荷兰总督与议会最激烈的冲突。
那场五国大战,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雷声大雨点小,草草收场了事。
由于没有获得实际利益,同时还消耗大量军费,于是总督范德林被撤销职务,灰溜溜的滚回荷兰养老去了。
在了解一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内部情况,又了解新的世界局势之后,古剑山问道:“我国若能新造十艘千料大舰,都用百年橡木打造,船体也用欧洲龙骨样式,配备最强大的火炮。能够打赢荷兰舰队吗?”
“有力量优势,但海战胜负,还要看运气和指挥,”霍夫曼做荷奸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当即帮着出主意,“若要出兵,不必去打巴达维亚,派遣舰队直扑马六甲,切断东西方海路最便利的通道。同时,断绝中荷两国贸易,最多一年,东印度公司就撑不住了,必定会因利润下滑而选择议和。”
古剑山说道:“你的意思是,先把马六甲占了,巴达维亚不去管它?”
“对,”霍夫曼点头说,“占领马六甲,就能得到巨额利益,英法等国的商船都要从这里经过,每年的进港税就是一大笔钱。而荷兰商船,只能从巴达维亚出发,绕过苏门答腊岛前往印度,荷兰的力量将会不断削弱。不要害怕跟荷兰断绝贸易,英国、法国、葡萄牙,甚至是阿拉伯商人,都等着这个机会呢。跟荷兰减少的贸易额,其他国家会趁机吃进,中国商人不会有太大损失。”
不愧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议员代表,对具体情况清楚得很,知道荷兰最怕的是什么。
古剑山又问:“马六甲好打吗?”
霍夫曼摇头:“不好打,那里的城堡,几乎不可能正面攻破。荷兰当初夺取马六甲,不但自己出兵,还聘请了一千多雇佣兵。围城大半年,由于水土不服,北欧雇佣兵患病率达到八成。如果不是葡萄牙守军粮食吃完了,主动开门投降,荷兰不可能占领马六甲。”
古剑山仔细看着地球仪,把目光投向越南。
如果要长期围城,就得派大军带着足够粮草过去。海上补给线越长,遭遇风暴的几率就会提升,而且可能被荷兰舰队打劫。
那么,必须缩短补给线,而越南的最南端,就是绝佳的出兵点和粮食转运点。
欲打马六甲,必先打下越南!
听说马六甲很热,先让士兵熟悉越南气候,再去打马六甲也更有保障,免得像荷兰兵一样患病大半。
古剑山又问起印度。
霍夫曼说:“我是议员代表,我所代表的那位议员,就常驻印度的普利卡特港。那里不是莫卧儿帝国的地盘,属于一个叫金吉的小国,国土面积大概是两个台湾。国中又有许多土邦,土邦首领有收税权,只需向国王缴纳固定税额,其余基本就是土邦自治。”
“金吉国信仰印度教,它北方的戈尔孔达国信仰伊教。两国王室虽为死敌,但戈尔孔达国的平民,却以信仰印度教的为多。两国正在联手,一起抵抗莫卧儿帝国的进攻……”
第608章 【狗不理包子】
屯了十年的第一批百年木料,终于在广州的造船厂开工。
目前的大同海军,还在使用前明和郑芝龙的战舰。莱州、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吕宋,共有六只舰队存在,但总体的军舰数量并不多,甚至淘汰了一部分卖给民间商贾。
主力舰被命名为大同号,是在马尼拉海战当中,俘虏的一艘500吨西班牙大帆船。
大同海军的军费来源,一是政府拨款,二是拖网捞鱼,三是剿灭海盗,四是造船订单,五是官方贸易。
剿灭海盗,有时把商船一起剿。落单的商船,风暴搁浅的商船,一旦遇到大同海军,基本就是被抢劫的下场。赵瀚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但严厉警告,不准抢劫本国船只,一旦发现,从将领到士兵全部严惩。
海盗就是海军,海军就是海盗,此时全世界都这样,没有灰色收回根本养不起海军。
被剿灭的真海盗,以日本海盗和台南海盗居多。日本海盗,其实就是领主的私人武装,经常背着幕府劫掠外国商船,也就是中国人口中俗称的倭寇。台南海盗,则是郑芝龙的老朋友,这些家伙投靠荷兰人,经常洗劫前往吕宋的中国商船。
另外,官方在广州、泉州、宁波,开设了三家造船厂。。
民间商贾需要海船,可以向造船厂下订单,赚到的钱也用来养海军。这三家造船厂,平时接民用订单,可随时转为打造战舰。
官方贸易主要是针对朝鲜,朝鲜很多时候不收钱,需要把货物运去换粮食。于是,政府采购商品,海军负责运输,朝鲜粮食不够用时,也会附带高丽参等土特产。土特产运回来拍卖,所得利润也拨一部分给海军。
实在是海军太贵了,全靠国家财政,根本养不起大规模舰队。
如今,第一批百年木料开建,可同时打造两艘500吨大舰。两年后,第二批木料也能用了,计划打造一艘700吨大舰、一艘500吨大舰。
御花园。
赵瀚看着古剑山的奏议,笑道:“你倒是挺正式的,不上奏本和奏疏,直接写了一篇奏议。你想要打安南?”
古剑山说道:“欲控南洋,必夺安南。臣了解海外局势之后,才明白前明的永乐皇帝,为何不顾群臣反对,怎都要拿下安南。设置交趾布政司之后,还在那里设立了市舶司,可有效控制南洋诸国。文臣反对攻打安南,无非其山高林密、瘴气遍地。可从水陆进攻,直取其沿海大城,再顺着河流攻入内陆。”
赵瀚问道:“安南已一分为二,先打南朝还是北朝?”
古剑山说道:“无论南北,皆奉黎朝国王为主。大同军若是出兵,就从海上直取清化。清化是一座大城,拿下此城之后,可先经营一两年,给城外百姓分田落户,使百姓拥护我大同朝廷。也可不经营,以清化为据点,搜集内陆船只,去更北边的河口处,顺流而上直取升龙府!擒住安南国王,则可号令安南,谁不听话就出兵打谁。”
赵瀚点头赞许:“看来你都打听过了,那块地方富庶且相对平坦,很好打下来,粮食产出还多。”
升龙府就是河内,周边一大块属于红河三角洲,那处冲积平原是越南最大的农耕区。
自古中国攻打越南,都需要翻山越岭,地形情况非常复杂。可要是走海路,直接在北部湾登陆,眼前就是一大片冲积平原,是整个越南的菁华所在。
赵瀚对古剑山说道:“这打仗,还要看到别的因素。安南的南北两朝,北朝跟荷兰走得近,南朝跟葡萄牙和中国海商走得近。葡萄牙不足为惧,但荷兰却得敲打一番,不许他们插手战事。定居安南的中国后裔,也可作为我军助力。若占了安南地界,可分安南士绅之田,收拢安南的平民之心。但对汉人后裔,可承诺不分他们的田,等站稳脚跟之后再说别的。”
事实上,还认自己是汉人的,都属于近百年定居越南的华人。大部分以经商为生,就算置地,名下也没多少土地。
真正的大地主,即便是汉人后裔,也早就把自己当成越南人。
赵瀚又说:“安南侵占别国领土,喜欢把国内的地痞流氓、罪犯流民,驱逐到别国的边境开垦,然后再借口出兵侵占。云南沐家的勋庄,现在也有很多安南恶棍,那些投献土地的汉奸,被安南恶棍欺负得够呛,不少人现在又想回归天朝。”
“陛下竟对安南情况了如指掌!”古剑山叹服。
赵瀚说道:“北方战事稍歇,用不了那么多细作,自然要派去南方。”
越南一贯喜欢玩这套,侵占中国边境如此,侵夺占城和吉篾也是如此。占城虽然还是独立状态,但边境有大量越南人居住,大部分都是越南国内的失地流民。把流民驱逐到别国,既可让自己国内安定,也能在别国打下钉子,今后随时以此为借口出兵。
阮氏和郑氏,一南一北,都奈何不得对方。于是一个向南扩张,一个则向北扩张,从而奠定后来的越南国土。
赵瀚继续说:“若要出兵安南,最好的时机,应当是一两年之后。”
“臣不明白,为何是一两年之后?”古剑山问道。
赵瀚说道:“今年,安南的阮氏和郑氏,不约而同的禁止粮食出口。百姓的粮食,只准卖给官府,显然是在屯粮备战。顶多一两年,阮氏和郑氏就要开战了。等他们打完,就是最虚弱的时候。到时咱的巨舰也造好了,军粮也屯够了,正好可以趁机出兵。”
“陛下圣明!”古剑山颇为高兴,打仗捡便宜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