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子升说:“但朱载堉也很厉害,一样脱离了传统的三分损益法,而且规范修正了律吕(十二律)。”
萧时选说:“陛下传授我等解析几何之法,已有变数概念。何承天讲‘积微之量’,沈括讲‘造微之术’,两相结合能否得出十二平均律呢?”
陈子升说:“两者恐怕没什么联系吧。”
萧时选摇头:“形不似而神似,咱们的思想得跳出来,重新制定一种数学方法来算律吕。这个想法,我两年前就有了,已经摸索出一些东西。”
赵瀚穿越前的专业,不要求掌握高等数学,因此无法传授微积分。但他传授的解析几何,却能作为发明微积分的先导。
事实上,萧时选已经搞出微分,另一位数学家搞出积分。并且他们猜到微分和积分的关系,只是暂时还没有真正论证,正处于创立微积分的边缘,但始终有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
旁人全被轰出去,屋里只剩萧时选一人,静静面对那把一百档的超级大算盘。
这种超级大算盘,是小郑王朱载堉发明的,附带一套全新的算盘使用方法,可以原始而粗暴的进行开根运算。比如计算十二平均律,核心问题就是开出2的12次方根,朱载堉还真就用算盘敲出来了。
在算盘面前,从上午一直站到傍晚,萧时选突然感觉有些饿。
积分和微分盘旋在他脑子里,好像是两根筋始终搭不上,如梦游般朝着食堂走去。今晚吃的是啥,萧时选完全不知道,只晓得将饭菜往嘴里扒,两眼没有焦距的望着桌面。
“噗……咳咳咳!”
萧时选突然想到什么,仿佛一道闪电划过脑海。他一口饭菜喷出,连续咳嗽几声,突然跑回自己的办公室。
……
数日之后,萧时选求见皇帝。
赵瀚对翰林、钦天两院的研究员,一直都非常优待。只要是硕士头衔以上,随时都可以求见,而且肯定安排在三天之内见面。
“大数学家,又有什么新发现?”赵瀚笑问。
萧时选说道:“请陛下修正律吕。”
赵瀚疑惑道:“好端端的,为何要修正律吕?”
萧时选解释说:“自先秦以来,十二律并不平均。礼乐者,国之大事。不平均的十二律,演奏起来会不和谐。历代研究天文者,皆知黄钟不能还原,迄今二千余年,都在寻找还原黄钟之法。前朝小郑王朱载堉,已经找到还原之法,臣等近日进行了验证,小郑王算出的确为十二平均律。”
赵瀚听得更迷糊了:“律吕是音乐,怎跟天文扯上关系了?”
萧时选说道:“《易》为百经之首,神州华夏的一切,都源自于《易经》,而《易经》又源自天文研究。十二律是与十二气对应的,欲算十二律,必先求黄钟,就如制定历法先算冬至。黄钟开根可得蕤宾,便如制定历法算出夏至。陛下,无论祭祀还是朝会,所奏之音乐都与天文相合。若不修正律吕,便如不修正历法。”
黄钟就是西方音乐里的c调,蕤宾则是西方音乐里的f#调。
在音乐方面,东西方其实是一致的,上千年来都在求十二平均律的正确值,就像大家都在求更精确的圆周率一样。
宫、商、羽、变徵、徵、角、变宫,对应的是哆来咪发唆等七个钢琴白键。
十二律也是完全对应的:黄钟(c调),林钟(g调),太蔟(d调),南吕(a调),姑洗(e调),应钟(b调),蕤宾(f#调)、大吕(c#调)……
十二律又有细分,比如黄钟还分出清黄钟,即黄钟的高八度音。
清黄钟的理论值,应该是黄钟的一半,这样才能在定音时将黄钟还原。十二平均律算不出来,就无法还原黄钟,音律就肯定有误差,东西方的音乐家都发现了这个情况。
小郑王朱载堉就是个bug,居然在没有微积分的情况下,用算盘开出2的12次方根,强行把正确值给算出来了。这个数值传到西方,于是诞生了现代钢琴,也诞生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
当然,计算十二平均律,音乐只是附属意义,它还能运用到天文等诸多领域。
在萧时选详细解释之后,赵瀚终于明白,原来东西方音乐是一样的,中国音乐并非单纯的五声音阶。先秦的编钟,就用了十二律,黄钟、应种、林钟这种叫法,很可能跟先秦的编钟有关。
至于十二律吕有多重要,从《史记》就可以看出,司马迁详细记录了十二律吕的数据——虽然其中还有记录错误的。
《周礼》、《礼记》等书,同样详细记载十二律,但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因为全是律吕的相关数字。只有精通数学之人,才能真正把《礼经》读透。
赵瀚对李香君说道:“拟诏,着令钦天院数学馆,协助礼部修正律吕。修正后的律吕,刊登在《大同月报》上。《史记》对律吕的记录错误,也一并刊登在《大同月报》修正。”
“遵旨。”
李香君在拟诏的同时,忍不住多看了萧时选两眼。她自小学习音乐,谁知竟然学错了,被一个搞数学的改回来。
赵瀚问道:“你们这段时间,就验证了朱载堉的结果?”
萧时选回答说:“回禀陛下,不但验证了,还制定了一套新的数学方法。朱载堉是用大算盘强行开根,臣使用的新方法,暂时命名为‘微积分’。”
“咳咳咳!”
赵瀚听得呛口水咳嗽,做出平静的样子:“微积分?”
萧时选说道:“正是微积分。荀子有言,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后世研究数学之人,其积微之量、造微之术,便是源于荀子此理。”
赵瀚其实很想说,你真牛逼,连名字都不带换的。
赵瀚问道:“你如何创出的微积分?”
萧时选说道:“此法得益于陛下传授的解析几何。这十年来,借助解析几何,研究数学之人创出两套法子,可称微分和积分。随着研究越多,越发现这两套法子有联系。前日里验证十二平均律,于《隋书》发现南北朝学者何承天,在计算十二律时用的法子。何承天的数学著作《立法制议》已经失传,但《隋书》却记载着只言片语。后来又查其他典籍,大概能推测出他用什么法子。虽不是真正的微积分,却给了臣一种灵感。”
“辛苦你们了。”
赵瀚只能这样说,这群数学家居然研究音律,而研究音律却要翻阅《史记》、《隋书》,然后因此获得灵感创立微积分。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跨专业跨得太厉害了吧。
赵瀚想了想,说道:“你用十二平均律,发明一种乐器吧,用按钮击打琴弦就能弹奏所有旋律。”
萧时选愣了愣,嘀咕道:“臣……不会。”
“那就算了,我找别人弄。”赵瀚心想,你也有不会的,我还以为你能发明钢琴呢。
第618章 【圣皇破阵曲】
京城,新一期《大同月报》出炉,各大酒楼纷纷购买,然后让识字的伙计念给食客听。
这也是招揽生意的一种方法,而且特别时髦。
店伙计站在板凳上,端着报纸摇头晃脑念读:“月末朝会,皇帝与大臣论及律吕。《尚书·尧典》有云:禹舜……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律度量衡,四者国之大事也。秦始皇虽统一度量衡,而律吕向来有所偏差。《礼记·礼运》有云: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
店伙计越念越晕,字他虽然都认识,但连起来就有些搞不懂了。
酒楼大堂的食客,也多听得迷迷糊糊,只有少数人能理解是啥意思。念到后面,二楼的贵客,也纷纷走出包厢,倚着栏杆听店伙计读报。
“据钦天院数学院,诸博士、硕士、学士验算,《史记》于律吕记录有谬,或太史公誊抄错误耳,确值为《梦溪笔谈》所载……今特更正之,并告诸天下。”店伙计念到这里,隐约感觉自己念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东西。
“轰!”
大堂里一片哗然,读书人纷纷发声。有人对数学馆破口大骂,认为司马迁不可能弄错,也有人想回家自己验证。。
“着令钦天院数学馆,协助礼部修正律吕。现行法尺,依修正之律管而修正,天下田亩已丈量者不变……”
少数几个懂行的士子,当场惊得站起来,然后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才好。
律度量衡,是连在一起的,律吕可不只是音乐那么简单。
黄钟的律管必为九寸,而测量长度的尺子,就依黄钟律管来定标准器。历代都有标准器,各地官府以此制造地方标准器,民间又按地方标准器制作尺子、秤砣等等。
明代的中央标准器已经找不到了,各地的标准器都有误差。比如一尺,有的地方32厘米,有的地方33厘米,甚至还有31厘米的。赵瀚之前丈田,用的是江西吉安府的标准尺,每尺大约32。6厘米。
现在钦天院数学馆修正律吕,那就以修正后的黄钟律管,确定真正的国家标准尺寸。
这不会干扰民间丈量和买卖,因为必然存在误差。但标准尺寸必须统一,礼部会制作标准器,下发到各地官府作为参照。
与此同时,报纸上还说,重量单位接下来也会制定标准器。
各地的律度量衡,只允许小范围误差,错得太离谱的全部取缔。特别是当铺、票号之类,其尺子、秤砣、秤杆都要检查,一旦误差过大必遭惩处。
店伙计还在念报纸:“钦天院掌院萧时选,开创数学微积分之术。加官……太子少保?”
突然间,全场安静。
太子少保,属于三公三孤里的最低级加官。可一个研究算术的,居然能加官三孤?
店伙计嘀咕道:“我也会算术,算账可快了,咋就不给我封官呢?”
“微积分是啥?”一个读书人问。
同桌之人说:“我怎晓得?”
有食客大喊:“店小二,报纸上可有说,什么是微积分之术?”
“有有有,我立马就念……念,”店伙计突然苦着脸,“不知怎念啊,我读过三年小学,数字倒是都认识,可这些符号就跟鬼画符一样。这太子少保,还真不是寻常人能做的。”
有个食客跑过来,目光往报纸上一扫,自言自语道:“果然跟道士画的符箓近似,这位萧博士,必然学究天人。想必那微积分之术,暗通天地至理,是传说中的奇门遁甲一类。”
又有食客扔下筷子跑来,看了报纸之后说:“今后天下道士,恐怕都想来南京拜师,把这微积分秘术给学会了。搁在以前,此必为传男不传女的密辛。而今皇恩浩荡,将秘术公之于报纸,天下有缘者都可以领悟。”
“你悟到了没?”有人笑问。
那食客摇头,再看一眼报纸:“此秘术与我无缘,估计要灵根深厚之人才能看懂。”
旁边这人说:“钦天院的萧掌院,想来出自道家一脉。和尚只会念经,可不会画符……”
“谁说的?我老家的和尚就会画符。”当即有人反驳。
……
翰林院。
钱谦益手捧着报纸,痛心疾首道:“太子少保啊,太子少保啊,竟被钦天院抢了先。咱们翰林院,也该加快进度了,《明史》的编撰不可再慢慢吞吞。”
去年冬天似要病死的张溥,如今再次活蹦乱跳。他笑着说:“牧翁眼红了?”
钱谦益矢口否认:“谁眼红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编修《明史》自当全力以赴。”
王调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