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年冬天似要病死的张溥,如今再次活蹦乱跳。他笑着说:“牧翁眼红了?”
  钱谦益矢口否认:“谁眼红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编修《明史》自当全力以赴。”
  王调鼎已经外放地方大员,钱谦益顺利升为翰林院掌院。他对此颇为得意,换在大明朝,这个职务是有资格入阁为相的。
  可惜没高兴几天,隔壁钦天院就闹出大动静。
  什么是微积分,钱谦益搞不明白,但能够修正黄钟律,他却明白分量有多重。从政治上来看,跟修订历法没有区别,他至少得把《明史》编出来才能扳回一局。
  钱谦益忍不住冲出去,对着《明史》编修室大喊:“从今天起,每天傍晚加班一个钟头!”
  史官们欲哭无泪,这可没有加班费啊。
  张溥却是悠哉哉喝茶,随即对着报纸拿起笔,在一张草纸上写写画画。
  钱谦益回来看了几眼,问道:“你在画什么鬼东西?”
  张溥回答说:“微积分。”
  钱谦益问道:“就是钦天院那位,结合泰西数字创的奇门遁甲之术?”
  张溥竟然点头肯定:“用这种方法,确实可以测算奇门遁甲,而且还比以前的老法子更方便。”
  “你真能看懂?”钱谦益问。
  张溥反问:“有什么看不懂的?报纸都把微积分的原理写明白了,无非一套数算法子。名字起得好啊,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微积分暗合圣人之道。”
  钱谦益感受到智商上的歧视,不禁吐槽:“你干脆去钦天院算了,还留在翰林院作甚?”
  张溥说道:“我这身子,不晓得哪年就咽气,在何处坐班都一个样。唉,此番统一律度量衡,越来越有盛世气象了,我若能再活二十年该多好。”
  钱谦益胡子一挑:“五年前你就说这话,现在不是还没死?”
  “倒也是,”张溥笑着说,“真奇怪得很,每年冬天都觉要死,开春雪化就无药自愈了。”
  ……
  御花园。
  赵瀚面前摆放着十二根律管,皆由黄铜浇铸之后打磨,不似汉代直接用玉石磨制。
  这玩意儿,是修正之后的音律标准器。
  “叮……当当……”
  田秀英轻轻敲击律管,柳如是侧耳倾听,费如兰等人也在旁边听着。
  连续敲击十多遍,柳如是点头说:“修正之后,确实能返还黄钟,听起来音律也更加协调。”
  费如梅说道:“我怎没听出什么区别?”
  柳如是说:“有些细微区别,演奏乐曲就知道了。”
  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就跟十二律体系完全不同,但极不和谐当中又带着独特韵味。
  费如兰接过敲击棒,在熟悉十二根律管的音调之后,开始敲击时下流行的民间小曲,赵瀚靠在摇椅上悠哉哉听着。
  突然,赵瀚觉得不够激情澎湃,他想起当兵时经常听到的《钢铁洪流进行曲》,对后妃们说:“我有一首曲子,只会哼哼,你们记录下来。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这曲子太熟了,在军队听了无数遍,哼唱时根本不会出错。
  田秀英连忙拿起笔,记录曲子的旋律,反复哼唱几遍之后总算记完。
  然后,田秀英拿起竹笛演奏,却听得赵瀚连连摇头:“不够威武,不够热血,这恐怕得用唢呐。用唢呐还不够,得用很多乐器来配合。”
  皇帝有命令,自然得重视起来,乐工们被火速招来。
  赵瀚扫了一眼,问道:“怎无唢呐?”
  为首的乐工说:“陛下,唢呐不能奏雅乐。”
  “没让你们奏雅乐,”赵瀚说道,“古有《秦王破阵乐》,朕也想弄一曲大同军的破阵乐。”
  赵瀚没有专门养乐工,这些乐工都是属于朝廷的,专门在朝会、祭祀等重大场合演奏。主要乐器是编钟、编磬、鼓瑟、笙箫、古琴之类,所奏曲目朝廷专用,民间不得进行演奏。
  像《秦王破阵乐》这种,并不属于宫廷雅乐,而是用来热闹助兴的百戏。
  听皇帝这么一说,乐工们集体秒懂,纷纷告退回去拿来家伙事儿。五花八门,啥乐器都有,竟然还有人搬来陶瓷罐子——缹。
  赵皇帝也不懂音乐,只让他们临时编排演奏,听得不爽就让立即换乐器,尽量往自己记忆中的感觉靠拢。
  费如兰看得抿嘴微笑,皇帝平时太累了,这样耍乐才正常嘛,天天只知办公会累坏的。
  连续好几天中午,皇帝都让乐工来编排演奏。
  写起居注的史官,刚开始听来全是噪音,渐渐居然来感觉了。其记载如下:
  上作乐,午间令乐工奏之。
  上作乐,午间令乐工奏之。
  上作乐,午间令乐工奏之。
  ……
  上作乐,午间令乐工奏之。其乐恢弘博大,闻之如临阵战,将士皆奋死向前搏杀也。古有《秦王破阵乐》,今有《圣皇破阵曲》。
  赵瀚吩咐乐工:“教与宣教团,劳军演出时,必奏此乐以壮将士之怀。”


第619章 【海西叛乱】
  “陛下在吗?”
  “陛下在听《圣皇破阵曲》,虽编排多日,仍觉不甚满意。”
  “烦请通报,辽东有大事发生。”
  “三位阁老稍等。”
  庞春来、李邦华和宋应星三人,等了二十多分钟,终于被女官带去觐见。
  赵瀚让乐工们退下,问道:“鞑子难道还敢主动出击?”
  庞春来说:“是大同军出兵了。”
  赵瀚皱眉道:“不是说粮草不够,暂缓出征吗?”
  李邦华说:“海西四部反清自立,伪清朝廷怒而征讨。叶赫部向大同军求援,辽宁的将领们连夜商讨,卢象升力排众议决定出兵。说陛下怪罪起来,他一个人扛着。”
  赵瀚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起来:“海西女真全反了?”
  “全反了,”庞春来说,“海西四部宣布结盟,并请求向我朝称臣,南褚现为海西四部盟主。”
  赵瀚问道:“这个南褚是谁?”
  庞春来详细说明道:“南褚的祖父,是叶赫部的最后一位首领金台石。南储的姐姐,是黄台吉的宠妃苏泰,也曾是林丹汗的宠妃。察哈尔部现任首领,就是南褚的亲侄子。南褚还是黄台吉的表侄,当年的察哈尔部,就是南褚去招降的。。黄台吉因此大喜,把自己的妃子赏赐改嫁给这位表侄……”
  “等等,”赵瀚越听越迷糊,“南褚是黄台吉的表侄,南褚的姐姐改嫁给黄台吉,黄台吉又把妃子赏赐给南褚为妻?”
  “对,”庞春来说道,“南褚的祖父,也是被黄台吉逼死的。南褚的叔祖,是投降努尔哈赤之后,被努尔哈赤反悔杀死的。”
  这个南褚; 还是纳兰性德的堂叔。
  如果叶赫部女真还存在; 南褚就是叶赫部首领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可以理解为,他是叶赫那拉氏的族长。
  赵瀚说道:“海西四部,会不会是诈降?”
  “应该不会,”庞春来这些年; 一直在研究满清; 他解释说,“虽然努尔哈赤和黄台吉的母亲; 都出自叶赫那拉氏; 但两族之间有世仇。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最危险的局面; 就是面对满蒙九部联合攻打。而满蒙九部出兵; 正是叶赫部为盟主。萨尔浒之战爆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努尔哈赤要攻打叶赫部。海西四部已灭其三,不能再坐视叶赫部被灭。因此萨尔浒之战; 大明与叶赫部是盟友; 可惜大明败得太快太彻底。叶赫部的军队走到半路; 仗已经打完了。”
  叶赫部与建州女真的恩怨纠缠; 整个过程可以用一个女人串联起来。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 满蒙第一美女; 叶赫部首领之女; 小名“东哥”。
  海西四部当中的哈达部; 贝勒歹商爱慕东哥美貌; 最先向叶赫部求婚。叶赫部假意答应,要求歹商亲自迎亲; 半路设伏将歹商杀死。这是因东哥而死的第一个女真贵族。
  满蒙九部攻打建州时,叶赫部为了拉拢乌拉部; 将东哥许配给乌拉部首领的弟弟布占泰。此战,努尔哈赤获胜; 东哥的父亲和未婚夫全部战死。
  东哥的哥哥布扬古继位,提议将东哥嫁给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 以此修复两族的关系。东哥不愿嫁给杀父仇人; 并扬言:谁杀了努尔哈赤,我就嫁给谁为妻。
  布扬古居然真的改变主意,向海西各部公开征婚,条件是杀死努尔哈赤。
  后来叶赫部劫掠哈达部; 哈达部向努尔哈赤求援。叶赫部得知消息,大惊失色; 又许诺将东哥嫁出去。哈达部贝勒猛骨孛罗大喜,自己的部落被劫掠也不追究了,背弃跟努尔哈赤的约定,忙活着张罗婚事把东哥娶过来。
  努尔哈赤大怒,出兵讨伐哈达部,哈达部就此灭亡。
  辉发部内乱,族人多逃往叶赫部,因此向努尔哈赤求援。努尔哈赤派兵帮辉发部收复村寨,叶赫部再次提出,将东哥嫁出去联姻。辉发部闻讯,立即与努尔哈赤断交。
  努尔哈赤大怒,出兵讨伐辉发部,辉发部就此灭亡。
  接着,因为乌拉部与建州部多次联姻,叶赫部再次提出要把东哥嫁出去。结果差不多,乌拉部被灭; 叶赫部反悔。
  直到最后,东哥已经三十二岁了,左挑右选终于嫁往喀尔喀蒙古。努尔哈赤试图出兵拦截,大明朝廷则派兵保护,努尔哈赤只得作罢,并扬言:“无论此女聘与何人,寿命不会长久,毁国已尽,构衅已尽,死期将至!”
  “叶赫老女”的传说,多少带着点戏剧色彩,反复联姻与背弃盟约,更多也是出自部落利益考量。
  但叶赫部与建州女真的恩怨,也在这些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赵瀚说道:“卢象升做得对,是该趁机出兵。但其违背皇命,擅自兴师,不赏不罚。”
  朝廷收到消息的时候,辽东已经快打仗了。
  三个月前。
  由于满清盘剥过甚,海西地区爆发起义。
  博尔济吉特氏对丈夫南褚说:“你带着儿子回叶赫吧,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什么时候起兵,我就什么时候自尽。”
  南褚也不客气,对妻子说:“好!”
  博尔济吉特氏的心中有怨气,她被黄台吉封为东宫福晋,结婚三年生下两个女儿。就在生下次女的第十一天,突然被赏赐给南褚为妻,原因是南褚招降察哈尔部立下大功。
  跟妻子谈妥之后,南褚去面见大玉儿,主动请缨前往海西平叛。
  大玉儿问代善:“南褚有能力平叛吗?”
  代善回答:“南蛮子陈兵辽长城,随时可能出兵,八旗勇士不能调走太多。派南褚平叛是最好的,他是金石台的嫡长孙,在海西各地都极有威望。但是,谨防此人叛乱。他和长子可以带兵离开,他的妻妾和其他儿女,必须留下来做人质。”
  “那就这么办。”大玉儿点头认同。
  代善又补充道:“不能让他带海西旧部回去,给他的兵,必须是建州勇士。”
  代善给了南褚五千兵马,南褚却说:“在海西平叛,两千人就够了。”
  于是,南褚和长子,率领三千兵马离开,且士兵全都是代善的牛录,不可能跟着南褚一起造反。
  三千八旗军,直趋叶赫城(四平市叶赫镇)。
  抵达城外,南褚对副将说道:“你们在此等着,我一个人就能招降叛军。”
  南褚留下长子在军中,独自走到城下,被叛军悬筐吊起,随即被五花大绑。
  南褚说:“我是金台石嫡长孙南褚!”
  叛军首领冷笑:“那又怎样?你在鞑子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