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合理吗?
  这非常合理,就算拿到欧洲去,让那些欧洲国王来评判,也是一种合理的行为!
  因为历代安南国主,确实是僭越了。
  在拿破仑之前,哪個法国国王,敢自称是法国皇帝?
  英国国王升级做皇帝,也是殖民印度之后,其头衔是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
  而安南国王,敢自称大越皇帝,严格追究起来纯属找死,赵瀚有无比正当的理由吞并其土。
  你看人家朝鲜国王多自觉,从来不敢称皇帝。不管是朝鲜宫殿,还是朝鲜服饰,一切都严格遵守礼制,连黄色衣服都不敢穿。朝鲜国王的衮龙袍,虽为五爪龙,但那属于特殊待遇,是被大明皇帝特许的一一朝鲜国王的级别是郡王,礼仪方面等同亲王。
  都不必找其他理由,越南国主敢僭越称帝,中国皇帝就有权灭其国!
  张岱收起两封圣旨,笑着说:“国主莫怕,尔虽犯有谋逆大罪,论迹该当诛灭九族。但我天朝圣君,
  一向仁慈,并没有给你定死罪。黎氏一族,全部迁居河北各县,还给你们落籍分田。到了河北,尔等应该努力学习耕作,为圣天子好生种田纳粮,安安心心做那良民…还不叩谢君恩?“
  黎神宗哭丧着脸,在悲痛之余,又感到庆幸。至少,他不用因为谋逆而砍头,子孙后代还能做农民求活。
  “草民…谢主隆恩!“黎神宗对着北方磕头。
  黎真宗见到父亲磕头,忙问:“父皇叩首谢恩,是中国皇帝要助我黎氏复国吗?
  黎神宗有气无力的解释说:“我黎氏僭越称帝,犯有谋逆大罪。今后迁徙到中国北方种田做农民,
  你也谢恩吧,好歹捡回一条性命。“
  黎真宗早就被郑搞怕了,朝不保夕的过日子。他只是有点失望,今后不能做安乐公,反而要去做种地的农民。他连五谷都不能辨别,这可怎么耕种啊?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黎氏父子二人,被火速带去广西,然后派专人送他们到河北落户。
  接下来一个月,直到海上刮台风,大同军三个师,都在忙于收复郑氏全境,包括莫氏占领的高平也打下来了。
  只有莫敬瑞还在苟延残喘,哀牢山区太大,地形复杂且偏僻,需要留着今后慢慢清剿。
  而安南郑氏朝廷的官员,被莫氏父子杀得差不多。侥幸逃得性命的朝官,还有那些地方官,则纷纷前来升龙府,想要谋得一些官职。
  “怎朝廷还不派各级官员来治理?”李定国问道。
  张岱回答说:“老朽离开南京的时候,陛下正在召见地方官员。都是去年政绩考评优异者,似要从中选拔一些来广南(安南)。”
  广南此名,是安南国的一个府,甚至是阮氏的统治中心。同时,云南也有一个府,名字叫做广南府。
  赵瀚灭了郑氏政权设省,没有取名叫交趾省,也没取名叫安南省,而是叫做广南省!
  中国有广东省,还有广西省,再来个广南省很正常嘛。
  这也是为了吓唬阮氏,因为阮氏的南方割据政权,也常常被称为广南国。
  李定国问道:“政绩考评优异者来广南做官?“
  张岱点头说:“这是陛下与内阁商讨的结果。前明设置交趾省,来交趾做官的,都觉得自己被发配。
  又加之天高皇帝远,因此对百姓盘剥无度,只想捞足了银子就回去,导致交趾当时农民起义不断。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因此陛下挑选广南官员时,决定全部选用政绩优异之官。而且老朽听说,到广南省的官员,今后考评都额外提升一等。不但升迁更快,还能优先被选为京官!“
  “原来如此,陛下圣明啊!“李定国感慨道。
  专门选政绩优异者到广南省做官,就消除了官员的发配错觉。
  而考评政绩时,额外提升一等,优先选为京官,又让这些官员更有干劲。
  不仅广南省如此,被打烂了的北方,那些官员如果干得好,也会被赵瀚破例提拔。今后的琉球县、方丈县、台湾府、琼州府官员,同样是这套法子,直到地方真正发展起来为止。
  张岱笑道:“还有一件大事,今年要恢复秋闱了。“
  秋闱,就是科举乡试。
  李定国对此没啥感觉,却不知在南北各省,读书人早就奔走相告。
  而且对于乡试的规定,让传统士子欣喜若狂,赵瀚给传统士子留了一条科举门缝。
  虽然狭窄,但还是有少数人能钻进来。


第652章 【有些人很慌】
  中国皇帝出钱买下占城国,又派兵灭了安南郑氏,阮氏政权被夹在中间瑟瑟发抖。
  一旦开战,可不是南北夹击那么简单,还能从海上运兵过来,直接给阮氏来个三面开花!
  刚刚打了一個大胜仗,而且成功继位的阮福濒,本来处于人生的最高光时刻。阮主君臣踌躇满志,甚至叫器着北伐,等来的却是郑氏覆灭的消息。
  赵瀚那两封圣旨,可不只给安南国王看,而是大告天下、传诸四方!
  阮福濒也弄到两封手抄诏书,看完之后浑身冰冷。他们一直遵奉黎皇为主君,其法统也来自国王,年年指责郑氏挟持国君,说迟早有一天要带兵北上清君侧。。
  可现在,安南国没有了,阮氏的处境有些尴尬。
  他只有三个选择:
  第一,打出复国口号,继承安南国的法统。
  第二,立即献地投降,从此归附中国皇帝。
  第三,正式建国自立。
  不管对错,必须选一个,如此才能安抚人心,否则阮氏的统治缺乏合理性。
  郑氏那边,至少是有朝廷的。
  阮氏这边,连朝廷都没有,官职名称明显带有战时性质。
  地方府县,都以营来称呼,比如顺化营、广南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军队。
  中央机构,叫做内正营。
  内正营设三司衙门,即舍差司(文案、司法)、臣吏司(财政、地方军饷)、令史司(祭祀、俸禄和中央军饷)一一瞧这机构设置,活脱脱就是个军政府,甚至没有严格的文武官员区分。
  随着不断扩张地盘,前些年又增加了内左、外左、内右、外右四柱国,专门协助分管各个方向的中央事务。
  虽然看上去,阮氏的政府机构很粗糙,但朝野上下的活力,却远远优于郑氏那边。
  郑氏辖地之内,王室、宗室、军队……疯狂盘剥百姓,地方士绅又隐匿人口,贪腐横行,财政套迫,
  拿到的是明末剧本。
  阮氏辖地之内,不断扩张疆土,杀戮驱逐占城百姓,将越人、汉人迁徙安置。这里的地主士绅阶层,
  被搞得影响力非常薄弱,底层农民的土地持有率极高,拿到的是后金、清初剧本。
  因此,虽然阮氏地狭人少,没有能力主动北伐,却次次都能击败郑氏南下的军队。这里的农民都有土地,怎允许外敌入侵?打起仗来非常勇猛,说穿了就是要保住自家的田产!
  一句话,大同军如果杀来,将遭到非常顽固的抵抗,农民出身的士兵都愿意拼命。
  内左柱臣李泰说道:“殿下,郑氏转瞬即灭,汉兵实不可力敌也。该当献土称臣,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南京请求册封。”
  “请求册封何职?”令史司大臣区盛,当即质问道,“中国皇帝灭了北边的郑氏,又买下南边的占城国,已对我们形成南北包夹之势。甚至灭国置省,还命名为广南省。广南、顺化为我核心疆土,他设广南省是何用意,明摆着要来吞并我们!”
  外左柱臣阮福衍说道:“难不成要跟中国开战?我们连北伐郑氏都困难,怎抵得住如狼似虎的汉兵!“
  一群官员就在那儿吵起来,根本拿不出有用的章程。
  阮主阮福濒频说:“称臣可以,献土不可能。本王若是献土,中国皇帝恐怕真要派遣官员过来,到时候这些官员麻烦得很。杀也不能杀,用也不能用,迟早闹出大事情。“
  臣吏司大臣梁赞提议:“我方辖地,皆为古林邑国疆土。如今安南国灭,殿下可建国自立,登基为林邑国王。然后再以林邑国主的名义,遣使去南京请封,试探中国皇帝的态度。若中国皇帝不允,则另想办法。若中国皇帝允许,那就太好了,殿下可名正言顺的建国称王。〃
  阮福频点头微笑:“此法甚好。选一良辰吉日,本王要建国自立。内外各衙门,也要跟着改制,地方府县也应设立。“
  梁赞又说:“占城国权臣赫屠,不服中国官员夺权,串联教众兴兵作乱,如今已兵败身死。其亲族与教众,足千余人投奔我国,此刻正在边境,请问殿下是否接收?“
  阮福濒说道:“外道异教之民,不予收留,全部驱逐回去,还可借此交好中国!“
  阮福频这边,信奉的是儒家和佛教,对占城的环保教毫不手软。
  这几十年来,但凡扩张新的领地,就会大肆屠杀和驱逐,实行“留土不留民”的政策。将占人驱赶杀戮之后,空出来的土地,正好分给越人和汉人,还能借此缓解人地矛盾。
  至于占国权臣赫屠,他的叛乱有些搞笑。
  中国买下占城国之后,直接在宾童龙城实行军管,还临时招募汉商伙计充当港口收税员。这等于剥夺了赫屠的财权,于是此人煽动教众搞事儿,在宾童龙城烧杀抢掠,被50大同军花了一个上午镇压。
  不但赫屠被灭族,他的亲信也被清洗一遍,好多人带着教众逃离占城。
  大同军的手段已经够仁慈了,历史上换成阮氏占领这里,八九成的占族都得完蛋。要么被屠杀,要么被驱逐,空出来的土地,全部让汉人去耕种一一这些汉人,都是明朝遗民,不服满清统治而渡海逃来的。
  后来阮氏占领湄公河三角洲,也是大量移民安置汉人。
  湄公河三角洲,从不太适合耕种的地带,开发成东南亚的顶级产粮区,汉人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一这里的汉人,自称为“明香人”或“明乡人”,还建庙供奉大明历代皇帝。
  甚至那座庙宇的几副对联,都透着一股子反清复明味道——
  耻作北朝臣,纲常郑重;宁为南国客,竹帛昭垂。
  嘉献复振基光旧,盛德长留庙貌新。
  明圣先王,越国亦闻声教;乡党宗族,亚洲同此冠裳。
  这个时空,由于满清衰败,汉人没有大量出海南渡。就算赵瀚不出兵攻打阮氏,阮氏也没那么多人口进行扩张。至少,屠杀驱逐信奉环保教的占族,再腾出土地让汉人开垦的政策行不通。
  在安南国灭一个月后,阮氏火速建国自立,并宣称得到了古林邑国的法统。接着,就是等着雨季过去,再遣使者去南京请封。
  赵瀚也不急着把阮氏灭掉,先在郑氏地盘搞完土改再说。
  一旦宣布土改,本地士绅必然作乱,正好趁机镇压。该迁徙的迁徙,该灭族的灭族,绝对不可能手软。
  反而是阮氏地盘,由于人地矛盾不大,根本不用大规模土改。可以选择缓和政策,从地主手里,半价购买超额士地,然后再分配给地少的农民。
  荷兰在郑氏地盘设立的贸易站,地位仅次于日本长崎,重要程度远远超过台南。
  大同军占领此地,虽然没有没收荷兰财产,但今后的生意肯定没法做了。进货渠道,肯定被中国商贾把持,荷兰人在广南省的贸易站等于被废掉。
  荷兰商船冒着被台风吹翻的风险,火速驶往巴达维亚报信。
  总督范德林惊得跳起来:“什么?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