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5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清权贵撤退时,带走大量金银。
  而今手里拿着银子,却买不到足够的粮食,甚至连奴仆都看不住。
  于是奴隶贸易兴盛起来,驻扎在东北方的八旗军,根本就不把心思放在守城上。他们在将领的指示下,由八旗军官带着,跑去黑龙江流域抓捕土著,然后运回赫图阿拉贩卖。
  贩卖人口这种事,不管是历史上,还是这個时空,八旗贵族们都干过。
  历史上,满清刚入关那会儿,许多八旗贵族犹如土包子进城。他们将汉人赶出北京内城,然后发现自己抢来的宅子好大,原有的那点奴仆根本就不够用。
  一些满清权贵,就收地痞流氓做狗腿子。让这些狗腿子,诱骗、拐带、强抢汉人百姓,在顺承门(宣武门)大街搞奴隶贸易。那条街是专门卖牲口的,有骡马市、牛市、羊市,满清又给整出一个人市。
  私下交易倒还罢了,由于八旗贵族对奴仆需求量太大,满清朝廷直接以法律形式准许人口买卖。
  当时完全乱套,情况愈演愈烈,发展到满族妇女儿童都被诱拐圈禁,人贩子率先践行了奴隶贸易的民族平等。
  直到多尔衮死后,满清朝廷才下令禁止人口买卖。
  但根本禁不住,禁令下达的第三年,破获一个贩卖人口的帮会。仅主犯金成元一个人,在被抓的当年,就亲手卖掉一百多个奴隶,其中甚至还有被诱拐的满族平民。
  贵族公子在人市转了一圈,共买回六个奴仆,这才一路散步回家。
  他非常思念在北京的日子,虽然父亲跟多尔衮不对付,但还是允许他家在京郊跑马圈地。那个时候,
  他住在北京的大宅子里,家中奴仆足有七十多人,连上厕所都有丫鬟伺候着。
  “阿玛,奴仆买回来了。”贵族公子说。
  额尔克戴青叹息:“越来越不像话了,逃奴日增,连京城(赫图阿拉)的奴仆都能逃走。”
  贵族公子说:“逃走了再买就是,咱家不缺那点银子。“
  “这是银子的事儿吗?”额尔克戴青很想一脚瑞过去,他这第六子实在废物,都是在京城那两年学坏的。一条到晚斗鸡走狗,也就买奴仆的时候还用得上,带兵打仗什么的就别想了。
  额尔克戴青,出自博尔济吉特氏,也可以翻译为孛儿只斤氏。
  一看就知道是从蒙古来的,他爹叫恩哥德尔,是喀尔喀蒙古一个小部落的贝勒。在蒙古内斗中失败,
  只能率领部众,跑来投靠满清,被整体安排在辽阳耕种生息,隶属于正黄旗。赐予他们的土地,当然是从汉人手里抢来的。
  多尔衮秉政期间,要求额尔克戴青改为正白旗,此人却不受多尔衮的拉拢,一心一意给大玉儿卖命。
  如今,飞黄腾达,进一等公,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这些还不算什么,额尔克戴青的实际职务,类似清朝后来的九门提督,他掌管着整个赫图阿拉城的兵马。于是就搞笑了,九门提督家里的奴仆,竟然从城里逃走好几个,这才是额尔克戴青生气的原因。
  骑上一匹马,额尔克戴青带着手下,亲自出门去巡视城防。
  城内街道非常冷清,由于辽宁那边,颁布了《善待归正人令》,导致满清辖地大量汉民逃走。就连给满清做过狗腿子的汉族地主,只要逃去辽长城登记,都能在辽宁分田落户一一在满清的疯狂盘剥下,
  一些地主都扔下田产跑了。
  城内居民更不用说,人头税收得太狼,一有机会就会逃走。
  而今,汉民就算出城动事,都得几户一起作保。一户逃走,几户问罪。逃人现象没怎么收住,反而给了守城官兵借口,对进出城门的百姓吃拿卡要。
  正因“京城”人口越来越少,满清朝廷才鼓励人口买卖,默许驻扎后方的八旗军,擅离职守去抓捕土著,黑龙江那边的部落被祸害得不轻。
  翻身下马,登上城墙,额尔克戴青极目眺望。
  他知道满清迟早完蛋,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跟着这条破船一起沉没。
  “哒哒哒哒!”
  一骑快马从山道奔来,来到城门时被拦下搜检,这人焦急道:“别耽误时间,萨尔浒被围了!”
  额尔克戴青很快收到消息,亲自去询问:“蛮子来了多少人围城?“
  报信之人说:“好几万!〃
  额尔克戴青急道:“这是要决战啊,快跟我一起去见太后和陛下!”
  “轰轰轰轰!“
  卢象升坐在营寨之中,听着西边不断传来炮响。
  此时的萨尔浒城,远比在大明手中更高大坚固。因为努尔哈赤重新修筑过,并迁都此地一年多,是按照后金都城的规格来建造的。
  “萨尔浒血战啊。“
  卢象升想起多年前那场战事,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却听人说了无数遍,因为那是辽东局势崩坏的开始。
  “哒哒哒哒!”
  马蹄声由远而近,一名斥候飞奔过来:“师长,遇到一些鞑子斥候,我们杀了两个,没有抓到活口,
  也没有遇到敌方援军。”
  “继续探。”卢象升吩咐道。
  这里是一个城防堡垒群,主城为萨尔浒山上的萨尔浒城,萨尔浒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卫城。
  而东北方不远,在浑河与苏子河的交汇处,还有一座介蕃城。努尔哈赤迁都萨尔浒之前,曾一度定都介蕃城,城池面积没有萨尔浒大,但山势更加陡峭,且夹在两河之间易守难攻。并且,在介蕃城的东西边,也各有一座卫城。
  此外,还有一座古勒城,曾是建州女真的王城。
  这三座城池,呈三足鼎立之势,皆依仗山河之险而建。
  想要覆灭满清,必须把这些城池全部拔掉,才能前去攻打赫图阿拉。即便八旗军已经战斗力退化,只要一心死守的话,慢慢攻打城池就得大半年。
  此时此刻,卢象升率军卡着萨尔浒的东卫城。他的任务不是攻城,而是盯着鞑子援军,介蕃城和古勒城的鞑子随时可能杀来。
  至于胡定贵,则率军卡在萨尔浒主城与西卫城之间,切断两处鞑子的联系。
  萧宗显正在率部猛攻西卫城,几个师的火炮,全部调拨给他用。
  一百门火炮,对着小小的卫城轰击,鞑子守军都已经被轰傻了。就连鞑子炮兵,也得军官拿刀逼着,
  才敢使用城防炮还击。
  “轰轰轰轰!”
  “砰!“
  大同军的火炮,虽然被夯土掩体保护得很好,但还是被城防炮击毁一门。
  萨尔浒的两座卫城,肯定就快没了。
  这种小型城堡,是努尔哈赤起兵之初修筑的,怎经得起上百门大炮连续轰击。几天时间就能把城墙摧毁,接下来才是围攻萨尔浒主城,并且围城打援,等着介蕃城、古勒城的鞑子过来送死。
  敌军增援,需要满清朝廷下达军令。
  大玉儿得知萨尔浒被围,第一反应竟是逃跑,想带着顺治小皇帝奔往黑龙江。


第681章 【三路开花】
  萨尔浒守军主将叫穆里玛,镶黄旗,出自瓜尔佳氏。
  这货是鳌拜的弟弟,打仗本事中规中矩。
  历史上,他为满清立下的主要战功,翻来数去也就两个而已。一是跟随汉奸金声桓,夺取江西全境;  根本没打啥硬仗,江西的官兵士绅就投降了。二是领军征讨李自成残部,逼死顺将李来亨,随即收降其部众。
  由于八旗军连番败绩,战死或被俘的将领太多。接着又是内斗,弄死或下狱一批贵族,八旗军在将帅方面已经人才凋零。
  像穆里玛这种货色;  竟然成了满清的中流砥柱。
  当然;  如今满达海还活着;  只不过领军出走,不怎么听从大玉儿使唤。
  “殿下,敌军一分为三,分割围攻两座卫城,我军当趁机夜袭其营寨,”副将图海道;  “否则拖延时日,两座卫城必然失陷;  到时候敌军合兵一处;  我军连出城作战的机会都没有。”
  穆里玛:“不能轻举妄动;  固守萨尔浒等待援军就行。”
  “殿下;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图海苦劝道。
  图海虽然属于正黄旗,但他的出身;  却是野人女真的虎尔哈部。
  他的族人,很多都已经迁出来;  而留在黑龙江流域的;  如今却正在造反闹独立。这些闹独立的部族,正是八旗军抓捕奴隶的主要对象。
  图海才不会管黑龙江同胞的死活,他虽出自野人女真,却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这货是个标准的文化人,以笔帖式(中高级文吏)起家,做过国史院侍读(满清皇帝近臣)。因受大玉儿赏识,短短两三年时间,就擢升内秘书院士,接着又升为弘文院大士。
  满清文武不咋分家,这位阁臣,居然又来萨尔浒做副帅。
  历史上,这货也是忽文忽武,担任刑部尚书期间,被调去征讨李自成残部。又在做礼部尚书的时候,被调去平定察哈尔叛乱,接着又率兵平定甘肃叛乱,最后还参与平定三藩之乱。病逝之后,追赠一等公;  配享满清太庙。
  可惜能力再强,也只是个野人女真;  比不得穆里玛这种建州女真。
  穆里玛死活不愿主动出击,他深知此时的八旗军,早已没有几年前的战斗力。抛开满清的政治内斗,抛开八旗军的连战连败,只军粮不足,就能解释八旗军的战力下滑。
  这里对走私查得太严了,一粒米也别想运出辽长城,导致满清地盘年年都有饥荒。
  八旗贵族依旧在享受富贵,八旗士兵却饱一顿饿一顿。
  当兵的长期吃不饱,还特么怎么打仗?
  穆里玛只能选择死守,他怕主动出城作战,一打起来就直接崩了。
  图海这个文化人,拍袖子单膝跪地:“殿下,请挑选500勇士,下官亲率他们去夜袭!”
  “没那个必要。”穆里玛摇头。
  跟哥哥鳌拜的勇猛不一样,穆里玛性格更加沉稳。而且,500人就算夜袭成功,又能够取得多大战果?无非稍微提振军心而已。
  军心再怎么提振,也就那个样子了,除非能让士兵每天都吃饱。
  “王爷,不好了!”
  就在二人话之时,西边突然传来震天响,接着一个士兵前来报告:“王爷,西卫城失陷了!”
  萨尔浒的西卫城,是被火炮强行轰开的,只扛了三天就城墙倒塌。
  穆里玛和图海对此很无奈,默默前往外城墙,用千里镜观察大同军的动向。
  城西的大同军,再次升起热气球,却没有直接过来进攻主城。
  一部份继续留在西边,一部分绕过萨尔浒山,前去东边跟卢象升的部队汇合。
  至于火炮,全部调往卢象升那里,故技重施要把东卫城强行轰塌。
  翌日,轰隆隆的火炮声,便在萨尔浒的东卫城响起。这次城墙还没塌,守军就直接投降了,打开城门迎接大同军进去。
  满清的援军,依旧不见影子。
  ……
  梅黑河口(梅河口市)。
  这里本是海西女真辉发部的地盘,被努尔哈赤用武力吞并。前两年,辉发部的残余族人,在叶赫部成功独立之后,也跟着宣布从满清统治下独立。
  可惜,此地距离大同军太远,距离满清地盘又太近,起事之后遭到血腥镇压。
  代善和多尔衮相继病死,大玉儿彻底掌控大权,满达海选择带兵远离,便将辉发部的土地作为自己的私领。
  就在大同军围困萨尔浒时,几匹快马飞奔来梅黑河口。
  “那恶妇派人来了?”满达海冷笑。
  次子楞塞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