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密三地。“


第724章 【征缅计划】
  命令黄幺在云南筹备作战,内容有派出细作、收集情报、探知地形、熟悉气候、编调大军等等。
  至于中枢朝廷,自然也得认真讨论。
  兵部尚书卢象升,派人收集了半个月资料,终于跑来面见皇帝,内阁大臣们也齐聚一堂。
  卢象升指着一百年前的地图说:“从前明开国之初,便与当地蛮夷交战,一直打到万历末年才作罢。
  休战并非前明朝廷赢,而是明军无力镇压,默认东吁尽占缅甸各土司辖地。”
  “明初之时,麓川国一家独大。建文元年,麓川国酋王病逝,其子继位不得人心。大明朝廷趁机挑拨,麓川国土酋纷纷自立,分裂为木邦(掸邦北部)、孟养(克钦邦)、孟定(临沧耿马)、大侯
  (临沧云县)、南甸(德宏梁河)和潞江(保山潞江坝)、湾甸(保山昌宁)、孟连(临沧孟连)、
  者乐甸(普洱镇远),麓川国辖地仅剩勐卯、陇川等地。”
  “随即,建文帝册封这些土酋,便有木邦、孟养、缅甸等宣慰司。”
  “此后,麓川国与前明交战百年之久,孟养土司借助前明的支持,迅速崛起称霸一时。麓川国因此衰落,被迫臣服大明,大明设立麓川平缅司。大明的主要敌人,就此变成了孟养土司,孟养土司攻城略地,建立了阿瓦国。“
  “南边的东吁部落又兴起,吞并缅甸(缅甸宣慰司)等土司,在万历年间灭了阿瓦国。如今,前明册封的土司,已经全部被东吁吞并。”
  卢象升把缅甸地区,三百年的势力变迁,大致的复述了一遍。
  后世的云南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如今各有一部分,被缅甸的东吁王朝给侵占。
  卢象升继续说道:“前明不仅册封土司,还多次出兵征讨。明朝出兵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出现地方强权建国,比如麓川国、阿瓦国,便出动大军前往,最多时兴兵十余万;第二种是没有强权建国,便让沐家带兵平叛。沐家以招抚为主,无法招抚之时,就拉上几个土司,聚兵攻打其中一个土司。“
  大家都没说话,等着卢象升说明情况。
  卢象升又说道:“总结前明的用兵经验,可得出以下几点一—”
  “第一,缅甸之地山路崎岖,且气候炎热。不能长久作战,也不能深入作战,否则军粮运输困难,且士兵容易大量生病。前明每次十万大军出征,都是见好就收,打赢了之后使用分化拉拢之策。”
  “第二,孟养(缅甸克钦邦)非常重要,唐为南诏国领土,宋为大理国领土。这里有很多河谷平原,
  人口比较稠密,农业也颇兴旺。若有强权在缅甸建国,一旦拿下孟养,必然实力大增,为我中国心腹之患。我们要是出兵,其他地区可设土司,但孟养必须改土归流!”
  “第三,东吁国早已尾大不掉,万历年间北上侵土时,东吁号称出兵百万。根据前明云南巡抚的奏报,算上民夫之类,东吁很可能出动了二三十万人。这是南方第一号强国,绝非安南小国能比。加之地形气候复杂,黄将军带着几万人,恐怕很难讨得好。“
  出兵二三十万,缅甸这么牛逼过?
  赵瀚发觉自己轻敌了,他之前没把缅甸当回事儿。
  暹罗王子那莱,如今正在金陵大学读书,赵瀚立即派人传令召见。
  皇城侍卫快马而出,把那莱给带进宫里。
  赵瀚问道:“关于东吁国,你知道多少?“
  那莱王子回答说:“东吁国历代国王,皆穷兵黩武之辈,百年间国土扩张十倍。我年幼之时,东吁曾经侵略暹罗,一直打到暹罗的都城。多亏有日本雇佣兵相助,东吁后方又有叛乱,暹罗的都城才没有失陷。”
  那莱此时说起来还心有余悸,他的国家当年差一点就没了。
  那莱王子继续说道:“东吁国扩张太速,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北方经常叛乱。他隆王继位之后,很少再兴兵扩张,致力于整顿内部势力。他隆王继位仅六年,就把首都迁到了北方的阿瓦。他剪除地方酋长之后,还把土地分给农民。又编户齐民、丈量土地、改革赋税、减轻徭役、整顿货币。这个时候的东吁国,虽然不经常打仗了,但国力却比以前更加强大!“
  这番话,把赵瀚和大臣们说得脑壳疼。
  如果东吁国一直穷兵黩武,中国这边反而不怕,分化其内部就能轻松获胜。偏偏出了个什么“他隆王”,一听这人的施政方针,就知道是一个内政高手,相当于黄台吉之于满清。“
  那莱王子笑道:“三年前,他隆王死了,周边各国都松了一口气。”
  此言一出,大家都心情舒畅。
  那莱王子说:“东吁国的新国王,名字叫莽达。此人贪图享受,继位的第一年,就下令扩建宫殿。为了修筑宫殿,他增发徭役,让各地酋长进献巨木,还提高了农民的赋税。“
  得嘞,又是个败家子儿。
  莽达,就是历史上迎接永历帝的缅甸国王。他虽然收缴了明军的兵器,但对永历帝还算客气,毕竟当时李定国还在抗清。
  但莽达昏聩,搞得天怒人怨,弟弟莽白联合大臣弑君自立。莽白上位之后,就设计杀了永历帝的随从,抢了永历帝的财货女子,又将永历帝绑了送给吴三桂。
  卢象升问道:“可否从海上进兵东吁?”
  那莱王子说:“东吁国的国都,以前确实在南边,从海上很好打过去。但他隆王迁都之后,东吁的统治重心,已经移到了更北方。从海上出兵也可以,可攻占其重要的港口城市,如果作战顺利也能打到其国都阿瓦。”
  卢象升指着地图说:“那就南北夹击。黄将军率军用兵北方,再从广南调一个师,走海路在南边出兵。
  赵瀚说道:“先确定出兵的最终目的,是要灭其国,还是只收复失地。“
  宋应星插话道:“东吁的地形气候复杂,地盘又很大,恐怕很难灭其国,不能想着一口吃成大胖子。”
  卢象升指着明朝的老地图说:“麓川、车里两地,必须收回。拿下这两处,再驻军关卡,可保云南无虞。”
  麓川和车里两个土司地盘,统治中心都在后世的中国境内。
  麓川司辖地,包括云南保山、临沧的一部分。车里司的辖地,包括云南普洱市的一部分。
  卢象升抬手指去:“孟养之地,也得收回。”
  孟养司辖地,不仅是缅甸的克钦邦,还包含印度东北的小片区域。此时,后世印度的阿萨姆、那加兰和曼尼普尔,有大片地盘属于缅甸国土。
  那莱王子瞅了瞅地图,指着老挝北部说:“这里也是东吁国的领土。“
  赵瀚在老挝北部画了一个圈:“全部都是?”
  “大部分都是,”那莱王子说完,又在泰国西北部画圈,“这里曾是暹罗国土,几十年前被东吁占去了。
  好大的缅甸,简直冲击赵瀚的三观!
  此时的缅甸全境,包括后世中国、泰国、老挝、印度、孟加拉的一部分。
  那莱王子说道:“陛下若是征讨东吁,臣便回国说服父親,暹羅可出兵五千助戰。暹罗军队,自筹粮草,只求获胜之后,收回被侵占的故土。“
  “很好,忠心可嘉,”赵瀚赞许道,“只要暹罗助战,中国定然帮暹罗收回失地。“
  “谢陛下!“
  那莱王子大喜,此事一举两得,既能讨好中国皇帝,又能收复泰国的失地。
  这边说完,卢象升继续说道:“其余的木邦、孟密等地,可煽動土酋自立。打完仗之后,效仿大明设立土司,将东吁国给肢解掉,令其只剩缅甸、东吁等地。”
  赵瀚点头说:“便是如此了。此战的目标,是收复孟养、麓川和车里,全部派遣流官去治理。然后肢解东吁国,策动孟密、木邦等地独立,册封孟密、木邦等土司。老挝、暹罗被侵占的土地,让东吁国全部吐出来。南掌国(老挝)若是出兵相助,那一块失地便还给他们。若是南掌不出兵,那块收回之后便设立土司。还有…”
  赵瀚仔细查阅地图,指着仰光的位置说:“这里要占下来,作为海军基地和海外贸易港口。今后东吁还敢犯事,就直接从港口出兵教训。“
  此时的仰光,叫做达贡,也叫大光,已经发展成海贸城镇。
  那莱王子提醒道:“陛下,若从海上进兵,可在马都八登陆。”
  “马都八在哪儿?”赵瀚问道。
  那莱王子指着仰光东北方二百里外:“这里就是马都八,也是东吁最大的海港。东吁国的旧都东吁城,从马都八顺着河流北上,大概三百里就能抵达。东吁虽然迁都了,但其旧都东吁城,依旧住着很多贵族和富商。从马都八向北不远,还有东吁国的大城勃固。拿下勃固城和东吁城,东吁国内必然震荡,国王不得不派兵南下救援。“
  还是得有熟悉具体情况的啊,否则打起来抓不到重点。
  赵瀚赞许道:“此战若胜,朕必定重赏于你!“


第725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大致方略制定完毕,剩下的就全是细节了。
  今年肯定不能出兵,但也不用等三年,因为可以从海上进攻。要么明年,要么后年,必定兴师征讨。
  在此之前,黄幺得从云南派人,熟悉缅北的地形气候,打听缅甸国内土酋的消息,如果能挑起内部矛盾就最好。海洋方面,让广东商贾坐船去搞贸易,大同细作混在商队里登陆打探。
  东吁国王派人到昆明,想要请求册封。那便让地方官员拖着,奉旨索贿,搅黄册封之事的同时,又不会导致东吁国内心生警惕。
  等一切前期准备完毕,就南北对进打个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费映珙的一个师,被调去成都驻扎,士卒家属也迁徙过去。这个师今后就是四川的地方部队,主要是防备西藏方向,今后可能会入藏打仗。
  费映珙年纪大了,召回南京任职,师长另择人选担任。
  回京之后,费映珙迁调都督府,担任右军左都督(正一品),再晋封一个单字的庆侯。是剥夺指挥权也好,是回京享受富贵也罢,反正今后不用再带兵了。
  江大山带一个师,回南京拱卫首都。
  江良带一个师,到杭州坐镇江南。
  刘柱带一个师,到徐州策应南北。
  如此,就有四个师南下,北方边境不再扎堆驻军,后勤运输压力大大的减轻。
  现在的皇城禁卫有三千人,南京城正规军七千人,如今又调一个师回来,整个南京的军队便是两万。另外,还有警察部队和金陵府巡检兵,这些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人。
  肯定还不够,赵瀚在时无所谓,两三代皇帝之后,必须要更多军队拱卫中央。
  暂时不急,等草原彻底平定,便再调两个师回来。
  赵瀚把禁卫统领朱由栋叫来:“今年要派船队出使西洋各国,沿途或许会打仗。除了海军士卒之外,我打算让一千禁军跟随出海。其中,要挑选三百铁甲侍卫,如此才能彰显我天朝威仪。你把消息传下去,让禁军自己报名。沿途或要遭受风浪,有葬身鱼腹之险。愿意出海者,有开拔费,行饷三倍发放。一旦遇险,朕会善待其妻儿。”
  “遵旨!”
  朱由栋领命离去。
  皇帝的铁甲禁卫,以前只有三百个,后来增加到五百个。皆身强体壮之辈,全身板甲,拎着锤子作战。
  这些可不是太平王朝的样子货,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