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6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交换。明年不用带这许多战马,到了松花江便全军坐船来往,到时候带几门火炮,再去攻打雅克萨的城墙。”
  王辅臣问道:“雅克萨的城墙修得怎样?”
  哈巴罗夫说:“人手不够,只垒了一些矮土墙,还没有修筑成城堡。”
  钟开栋说道:“这里太寒冷偏僻了,粮食产量也少,不可能驻扎太多军队。想要统治这里,得学建州鞑子那样,册封一些土著首领,让土著首领代为管辖。我们赶快回辽宁,将详情上报朝廷。明年出兵的时候,最好带着朝廷使节过来,沿途册封那些酋长为土司。”
  “你的主意好,都听你的。”王辅臣笑道。
  两天之后,大同军原路返回,达斡尔少年图龙洽也被带上,而且还不是以俘虏的身份。
  图龙洽跟在哈巴罗夫身边当狗,究竟做了多少坏事,这个根本没人关心。他脑子灵活,还会数数,是土著里的文化人,并且熟悉黑龙江流域,这就足够在来年担任随军向导。
  37个哥萨克俘虏,被捆在运粮船上分别看押,几乎一条船上捆一个,避免他们聚集之后造反。
  运粮船很小,没有船舱。
  哈巴罗夫不但被五花大绑,而且嘴里塞着破布,根本无法发出声音。他心中恐惧不安,因为王辅臣不按剧本来。
  若在俄罗斯、波兰和立陶宛,像他这种有名气的哥萨克头目,不管以前做了多少坏事,只要愿意投靠效力,领主们都是愿意接纳的。这里的领主老爷,咋就不接纳自己呢?还把自己捆起来带走,难道是带回去杀头吗?
  军队一路返回松花江流域,哈巴罗夫去年来过这里。相比“富庶”的黑龙江中上游,黑龙江下游和松花江流域,已经可以称为“富得流油”了。
  顺着松花江继续行军,渐渐来到哈巴罗夫没抢过的地方。
  穿过蒙古人的草原,过了哈尔滨和长春,哈巴罗夫被勒令下船步行。
  这里没有太大变化,常年战乱人烟稀少,一直到了安乐州境内,人口就迅速稠密起来。
  安乐州的辖地很广阔,包括后世的双辽、四平、康平。原有的汉人、女真人和蒙古人,已经落户分田进行安置,且经过好几年的移民,全州在籍人口(12岁以上)超过四万。
  稀稀拉拉的村落,在南方汉人眼里,简直可说是偏僻荒凉。
  但哈巴罗夫却越看越心惊,每天都要路过两三个村落,一个村落至少几十上百人。这比黑龙江、松花江富庶得多,想来已经到了领主老爷的统治核心。
  终于,他们到了安乐州城,城里的居民足有两千多人。
  在这个“大城”里,哈巴罗夫被移交,突然跟领主老爷分开了。哥萨克俘虏们,被一群士兵带着,押送前往“巨城”铁岭。
  看到铁岭城墙,哈巴罗夫冒出一个念头:难道自己被押去见国王?就算不是国王,恐怕也至少是什么大公!
  然而,俘虏们根本没进城。
  在城外驿站歇息一晚,便被押着继续上路,不多日来到沈阳。
  看到沈阳城墙,哈巴罗夫震撼莫名。
  国王,城里肯定住着国王!
  可惜还是没进城,一路坐船而下,接着又来到海边,等待几日便登上海军战舰。
  多么雄伟的战舰,哈巴罗夫有幸见过奥斯曼战舰,这些战舰一点也不输给奥斯曼海军。
  哈巴罗夫被扔进船舱关押,无法看到外面啥情况。他只感觉,中途停了几天,舱里的货物被搬出,又搬进来一些货物。
  等他被押着下船时,来到一个巨大的海港(上海)。
  好……好多人啊!
  哈巴罗夫傻傻看着码头,密密麻麻的人群,让他没来由产生恐惧。扭头一看,港口内到处都是商船,每条船都意味着无尽的财富。
  然后,他又被塞进船舱,顺着长江往南京而去。
  再次回到甲板上,看到南京城墙的一瞬间,哈巴罗夫不由双腿发软:伟大的主啊,我这是到了什么地方?
  一路进城,哈巴罗夫看到好多贵族。
  此时已是初冬,来往行人都穿得很厚实。但有些人的棉袄,外层却是丝绸。有些人穿着皮衣,有些人穿着毛衣,样式都很时尚,在哈巴罗夫看来全是贵族老爷。
  终于,哈巴罗夫明白过来,这里肯定是契丹人的都城!


第734章 【政策调整】
  被扔到大牢里,哈巴罗夫再次遭受审讯。
  在黑龙江时,是军方在审讯,主要问一些军事情报。到了南京之后,是刑部在审讯,主要分开审问他们犯下的恶行。
  “陛下,”刑部尚书萧焕,送来审问结果,“这个哈巴罗夫,仅在黑龙江、松花江一带,就杀了一千多人、劫掠四百多人,被他们放火烧死的还没算进去。受害之人,主要达斡尔、萨哈连和虎尔哈部土著。这些部落,属于北上女真和东海女真,当在黑龙江都司的管辖之下。但黑龙江都司,还只有个架子,并未正式册封各部。”
  简单点说,就是哈巴罗夫杀的人,名义上暂时属于伪清百姓。但伪清又已经覆灭,缩在宁古塔不敢出来,这些百姓应自动成为大同百姓,可黑龙江都司又没有真正组建起来。
  一句话,皇帝说咋办就咋办,无论怎么处置都合情合法。
  首辅宋应星突然说:“陛下,郭尔罗斯前旗和后旗,在黑龙江都司设立之后,应该改为郭尔罗斯前卫和后卫。这郭尔罗斯后卫的指挥使,臣觉得布木巴年纪太大,应该换一个年轻有为的蒙古头领担任。”
  赵瀚微笑道:“宋卿所言极是。”
  跟哥萨克俘虏一起到京的,还有来自东北的两封告状信。
  一封是王辅臣写的,说自己带兵路过布木巴的领地,这老家伙什么东西都要收钱,而且还只收银子不收军票,甚至不肯派出几个蒙古骑兵助战。
  一封是李正写来的,说已经疏通从辽长城到草原的驿道(线路很短),明年便可去哈尔滨建立黑龙江都司衙门。但是,哈尔滨属于布木巴的领地,即便不是核心区域,这老家伙也不愿让出来。
  宋应星刚才说得很委婉,可字句里带着血腥味——出兵杀他个心服口服!
  卢象升拱手道:“陛下,伪清在册封郭尔罗斯部时,不但将这蒙古部落一分为二,还将其附属于科尔沁左翼管辖。科尔沁左翼互相功伐,但又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他们既经常劫掠郭尔罗斯部,却又将郭尔罗斯部视为附属。我们一旦出兵郭尔罗斯后旗,必须考虑郭尔罗斯前旗的反应,还要考虑科尔沁左翼蒙古的反应。”
  袁允龙问:“卢尚书不建议出兵?”
  卢象升摇头说:“当然要出兵,但是,不能只对郭尔罗斯部用兵。明年开春雪化之后,除了驻扎建州的部落,东北其他部队全都要出动。择一部精兵,直取郭尔罗斯后旗,杀了布木巴另立首领。其余各部,带着册封使者,威逼科尔沁左翼和郭尔罗斯前旗。令这些蒙古部落不敢干涉的同时,趁机把他们也册封了!”
  卢象升指着地图说:“一切照伪清的法子册封,但名字需要改一改。郭尔罗斯前旗,改为郭尔罗斯前卫。科尔沁左翼前、中、后旗,改为科尔沁左翼前、中、后卫。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改为扎赉特卫、杜尔伯特卫。各卫的指挥使,全部封国公。甚至个别可以封王,爵位越高,越难互相吞并。爵位有差,又会互相攻击。”
  整个科尔沁蒙古,被满清强行分为十个旗,统称“嫩江十旗”。
  这十个旗,并非一条心。
  比如郭尔罗斯部,名义上属于科尔沁部,却早就是半独立状态。满清也乐见其成,矛盾越深越好,才不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赵瀚基本同意卢象升的建议,他在地图上画圈道:“从安乐州东出长城,一直到黑龙江都司治所(哈尔滨),沿途草原改为都司直属辖地。谁不愿意,就打了再说!”
  这等于把四平、怀德、长春、吉林、德惠、扶余、肇源、哈尔滨……诸多科尔沁蒙古的地盘,全部划归黑龙江都司直辖,生活在那里的蒙古人也被都司直接统治。
  如此,就可保障从辽宁到黑龙江都司的通道,但必然激起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反抗。
  卢象升说道:“陛下,直辖也分两种。一种是汉官来管理,一种是让蒙古官员管理。在草原地带,汉官恐怕难以管制,不如就交给蒙古官员。陛下划出的这些地方,可挑选有威望的蒙古人,给他们封赏官职和爵位。如此一来,整个科尔沁左翼的南方部落,那些被册封的头领为了利益,都会站在朝廷这一边。”
  赵瀚拍手赞道:“妙哉!那些南方蒙古部落,不仅会站在朝廷这边,还会被北方部落视为叛徒,今后只能老实听从黑龙江都司的命令!”
  陈茂生也开口说话:“等明年打完仗,册封土司和指挥使之后。从蒙古人到女真人,各部首领必须遣送子嗣到南京读书。让他们知晓中国之强大,让他们学会说汉话、穿汉服,将汉家风俗文化,一点点的影响东北各地。”
  费纯说道:“册封之后的部落,可以放开贸易管制。除了兵器不能交易,粮食允许民间互市。前明一朝,动辄禁止互市,不但每次都禁不了,反而愈发激起蒙古叛乱。”
  “放开贸易之后,商贾为了赚取利润,必然收购大量粮食卖去草原。”刘子仁提醒道。
  费纯笑道:“只要巡检兵不烂掉,商贾卖粮就卖粮吧。巡检兵若是烂了,禁止粮食北运,反而导致商贾走私粮食更有利可图。而且,整个东北也没产多少粮,军粮还得从朝鲜、日本购买补充。”
  赵瀚说道:“已经册封过的部落,可以尝试开放粮食贸易,出了问题再收紧就行了。”
  户部尚书郭舜禹说:“陛下,还有一个棘手问题。今年组织的移民,最远只愿意到建州。更北边、更东边,他们就不走了。两个月前,一股移民差点闹出乱子,走到建州城东数里外,就死活不愿再上路。负责移民的官员,只能跟胡将军(胡定贵)商量,把那股移民就近安置在建州境内。”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朕也在思考解决之法。”赵瀚感到很为难。
  主要还是赵瀚治下的百姓,日子都过得太好了。除了遇到重大家庭变故,瞬间失去粮食和钱财之外,已经基本不会再饿死人,整天吃红薯也能勉强活下去。
  既然在南方能过日子,为啥要移民到苦寒之地?
  就算朝廷的移民政策再优渥,后世吉林省的西部和南部,也已到了移民们可以接受的极限。再继续往东和往北,抱歉,死也不去!
  出了乱子,非但不敢镇压,移民官员还得哄着。
  因为每一个运到东北的移民,朝廷都花费了大量银子。粗暴镇压倒是简单,事后必然被户部责难,因为伤害到户部的政绩和钱财。
  赵瀚说道:“从安乐州到黑龙江都司,沿途必须有移民,以增加汉民的数量。这些地方,再次提高移民待遇。只要迁徙过去,二十年内不用缴纳赋税,每人能分得的土地也要增加。至于其他太偏远的地方,就不要迁徙良民过去了,改为迁徙囚犯强制移民。五年以上徒刑者,只要愿意做移民,不但可以赦免罪行,还能立即落户分田!”
  郭舜禹拱手道:“陛下圣明!”
  皇帝定下基调,今后的东北移民政策就确立了。
  正常移民,最远只到赫图阿拉。
  哈尔滨、长春等地,移民政策极为优待,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