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6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元因为年幼,没有遭到牵连,寄居在恩师家中,并且改回祖宗的颜姓。
  他从小跟着恩师练习骑射,还学习兵法、医术和术数,甚至还学过丹法打算修仙。河北的小学设立很晚,他被恩师送去学校读书,跳级速度比官府办学校还快,一度自学完小学课程,然后发现本县竟然还没有设立中学。
  顺便一提,颜元的恩师吴洞云,在大同军、李自成、八旗军混战河北之时,关闭乡下私塾主动投靠大同军。
  一个五六十岁的小老头儿,骑着劣马,腰悬铁剑,背负弓矢,手持长戟,顶着花白头发奔至大同军营。当即被任命为地方义军首领,随后协助组建农会分田,现在是博野县中学的校长。
  颜元做了恩师的孙女婿……
  颜元问道:“朝廷的举措,有哪里不对吗?”
  阎若璩指着祁彪佳说:“这个可以问祁先生,祁先生应该深有体会。”
  祁彪佳说:“县郊人口众多,招工倒是容易,但工厂地皮却不够。我只能在镇外寻了处坡地,申请拿地皮建厂。可那处坡地虽然贫瘠,却依旧属于耕地,官府批得很慢,足足等了四年才批下来。”
  阎若璩解释说:“这是因为县里的官员,每年只有很少的批地权限。他们为了繁荣县城,为了收税方便,集中批准城郊的地皮建厂。他们会等着每年移民,优先把城郊的农民移去北方,空出来的土地作为建厂的地皮。那些土地,有些非常肥沃,但还是违规批了。而村镇的贫瘠土地,由于距离县城太远,很难得到官府的批准。”
  “确实,”祁彪佳点头说,“我们那里,县郊已经无地可批了,所以才批准在村镇建厂。”
  阎若璩说道:“这是不对的,朝廷和地方官府,一开始想法就错了。就该以市镇为中心批地建厂,不但适合建厂的贫瘠土地更多,而且可以就近吸纳附近的农民做工。如此,办厂的商贾得了便利,附近的农民也能增加收入。这样一来,不至于让城内外的百姓富庶,而远离县城的百姓却只能种地。”
  阎若璩的思路很明确,归根结底就八个字:着力发展乡镇企业!
  商景兰惊讶的看着阎若璩:“小兄弟今年贵庚?”
  阎若璩回答:“十七岁。”
  众人无语。
  阎若璩解释道:“我一个叔父,也打算开纺织工厂,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听叔父发牢骚,便开始留心此事。每年寒暑假,我在河北和南京来往,沿途打听相关的情况,渐渐就有了这种想法。其实在大明,很多地方已经类似。比如颜神镇专产玻璃,景德镇专产瓷器,佛山镇专产铁器。都是以市镇为中心,吸纳农民做工,进而成为富庶大镇。一旦某个镇,工厂变得多起来,就会迅速壮大。交通、税收这些不利条件,都将不再是什么问题。”
  包括赵瀚本人在内,朝廷官员们的想法,是挨着城市打造工商业中心。
  而阎若璩的想法,是发展工商业重镇,利用更多的市镇,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商贾也能更快捷便利的建厂搞生产。
  这是一种不同于欧洲工业发展的思路,实在要进行比较,更类似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的乡镇企业大发展模式。
  阎若璩继续说:“朝廷必须调整市镇官吏的配备,工商业税收达到某个额度,该镇的官吏级别就该提升。比如景德镇的镇长,等级应该与县衙的科长相当,镇上再设立专门的收税官。一旦工商业税收,连续三年无法达到额度,该镇的级别就往下降,镇长的等级也往下降。”
  颜元表示怀疑:“陛下真会同意这个法子?”
  “所以,我们要把此事调查得更清楚,”阎若璩说道,“我只熟悉大运河一线的情况,祁先生来自江南,个山先生(刘淑英)来自江西,唐兄来自四川,颜兄来自河北。我们尽量走访更多地方,把各地的情况汇总研究,到时候联名上疏朝廷!”
  祁彪佳担心会得罪朝廷大臣,说道:“我可以帮忙调查,但联名就不必了。”
  刘淑英拍打剑鞘说:“此利国利民之事,义不容辞也!我不去考女官了,过几日便回江西帮忙走访。”
  唐甄说道:“我与颜兄就快参加会试了,会试之后要做官,恐怕没时间回原籍。”
  阎若璩说:“二位贤兄如果信得过,我来写一篇奏疏。把事情利害全写明白,二位如果高中进士,见到陛下的时候,可趁机将奏疏递上去。如此,请求暂时不做官,把这件事调查清楚之后再回京侯缺。”
  颜元左思右想,觉得这事儿有搞头,突然双拳紧握道:“便陪贤弟赌上一回!”
  “哈哈,那我也奉陪到底!”唐甄潇洒大笑。
  阎若璩因为父亲犯事,被取消了科举做官资格,为了前程他也够拼的,只求皇帝开恩能让他做官。
  这件事如果做成了,大同中国的工业化路线,很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跟欧洲的工业化模式迥异。虽然最后多半殊途同归,那些工商业市镇,很可能变成一个个新兴城市,但中间的过程却会千差万别。
  比如,大大减轻工业化对农村的影响,大大减轻工业化对小农经济的冲击,一定程度减弱工业化对土地兼并的渴求。农民不用再往城里挤,市镇就近吸纳剩余劳动力,种地的农民也能在闲暇时节打工。
  不过这种发展模式,初期很难形成区位优势,全国的工业呈现一种碎片化状态。
  乡土经济的工业版?
  祁彪佳本来有些担忧后果,此刻被年轻人的豪气影响,也跟着大笑起来:“哈哈,不料我人到中年,还能与年轻人共计大事。那份奏疏,也写上我的名字吧!”
  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和百姓。
  赵瀚一向不搞因言获罪那套,而且一向鼓励工商业发展。所以眼前这些人,才敢有了想法就去做,才敢壮着胆子去上疏,即便失败了也不受惩罚,甚至还有很大的几率被采纳意见。
  商景徽说道:“女子科举之事,也不能耽搁。诸位都是大才子,各写一篇文章,为天下女子摇旗呐喊吧。”
  “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能让那帮腐儒占了上风。”颜元立即表态。
  唐甄也笑着说:“我一向敬慕女子。”
  众人让伙计端来酒食,一个个喝得醉醺醺的,提笔就开始给报纸写文章。
  只不过嘛,几个年轻人年龄尚小,而且读的是新式教育,对传统典籍的了解不是很透彻,无法写出黄宗羲、顾炎武那种水平的文章。
  历史上,颜元是“颜李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实文、实行、实体、实用。而阎若璩,则是清代汉学(考据学)的奠基者之一,在清代拥有学术祖师爷的地位。他们两个,估计不会全心研究儒家典籍了,毕竟做事的哪有时间翻阅故纸堆?
  二月中旬。
  一下子冒出三十多份新兴刊物,这些报刊杂志,完全就不计成本。管他能不能卖掉,先多多的印刷出来,花钱委托邮递系统带去各地,不收货物押金交给书店寄售。甚至雇佣几岁孩童,沿街进行叫卖,而且价钱是半卖半送。
  四个字:壕气冲天!
  这种壕无人性的做法,一下子把正经刊物干懵了,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接招,只能被迫的写文章打笔杖。
  “这篇文章,必出自大儒之手,引经据典很难对付啊。”翟文贲手里拿着一份《江宁商报》。
  张天植气愤道:“狗屁的大儒!这些报纸,一看就是商贾办的。真正的大儒,怎会贪那几个润笔费,帮着商贾和女子写妖言惑众的文章?”
  黄宗羲确实不是大儒,只是太子的主讲老师之一。
  翟文贲问道:“怎么办?”
  张天植说:“如今热闹得很,报纸不愁销量。也别等下个月了,立即邀约同道写文章,赶紧出增刊回击那些商贾报纸,正好还能卖报纸赚上一笔!”


第806章 【杭州辨会】
  几十份报纸,放在赵瀚面前。
  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已经被圈出来,方便皇帝快速阅读。
  大致扫了一遍,赵瀚不禁莞尔:“果然,这打笔杖就如吵架,吵着吵着就歪到天边了。”
  李香君问:“陛下还要再看吗?”
  “不必了,让他们继续吵。”赵瀚对目前的情况非常满意。
  虽然有商贾撒钱刊载文章,虽然有大儒帮着说话,但刚开始还是落于下风。主要就是三纲五常,怎么也绕不开。而且女人应该相夫教子,获得了绝大多数读者的认可。
  但是,中途加入了新生力量!
  如今的思想界百花齐放,有些新兴学派为了吸引眼球,突然加入论战为女子发言。这些新兴学派冒出来,立即牵动了敌对学派,一来二去就变成大混战。女子是否能够科举做官,反而只是顺带话题,论战的核心焦点,变成了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争夺。
  杭州大学,教授陈确就发起了一场辩论会,蕺山学派和姚江学派皆被邀请参加。
  如今的浙江,是阳明心学之天下。
  不过浙江的心学门徒,互相之间已经打出狗脑子了。
  崇祯四年,刘宗周和陶爽龄共创“证人会”。由于如何“证人”的理念发生分歧,只一年时间就发生分裂。刘宗周的朋友和弟子,形成了蕺山学派。陶爽龄的朋友和弟子,形成了姚江学派。
  今天发起辩论会的陈确,虽出自蕺山学派,却属于蕺山学派的异端!
  杭州大学的师生数百人,社会学者也来了几十个,陈确率先发言:“近日,金陵那边有男女之辩,辩论双方都在引经据典。为何要引经据典?因为那些是圣人之言吗?圣人说的就一定正确?圣人,首先必须是人。如果圣人不是人,那要陆王心学做什么?陆王心学的根本,就是致良知,人人而为圣!如果圣人不是人,那人也不可能为圣,我心学一脉就不必存在了。”
  此言一出,众皆赞同,圣人必须是人,这是心学的基本理念。
  接着陈确就开始乱来:“在我看来,就算做了圣人,在人性方面也与常人无异。诸君不要急着驳斥,且听我细细道来。如果做了圣人,人性就圆满了,就跟常人迥异了,那没做圣人的常人,难道人性是缺漏的?人性如果有缺漏,那就不能称之为人,只是一件像人的器具。如果做圣人,就是脱离常人的人性,我看这个圣人还是不要做的好!”
  “一派胡言!”
  刘汋顿时大怒,指着陈确说:“你这厮背弃师门,如今又来非议圣贤,着实是不当人子!你是要做王龙溪,还是要做那王泰州?”
  刘汋是蕺山学派创始人刘宗周的儿子,还跟黄宗羲是儿女亲家。
  如今,蕺山学派已经一分为三,黄宗羲属于正统派,刘汋属于修正派,陈确则是独立派。
  而刘汋口中的王龙溪和王泰州,一个是浙中王门的创始人王畿,一个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这两个学派,都属于心学左派,学术观点非常极端。比如泰州学派,宣扬世人平等、百业平等、人人可做圣人,努力工作生活就是做学问。
  浙中王门曾经风靡浙江,而且是全国的心学正统。蕺山学派和姚江学派的思想,其实也传承自浙中王门。但作为新兴学派,想要崛起就得打倒权威,只有彻底推翻浙中王门,蕺山学派、姚江学派才能夺取心学道统——历史上,姚江学派成功了,别称“阳明学派”。
  今天在场的学者,看似只来自两个学派,其实已经分裂为六七股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