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6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在场的学者,看似只来自两个学派,其实已经分裂为六七股势力。
  他们辩论男女问题是假,趁机争夺心学道统是真!
  “我认为陈乾初(陈确)说得有道理,”史标突然站起来,“圣人就该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没有七情六欲的不是人,也不是圣人,而是天上的神仙!”
  史标突然支持陈确,这让很多人都没想到。
  历史上,史标是姚江学派的第三代主讲,他此时的观点,明显有成为门内异端的征兆。
  “咳咳!”
  沈国模突然咳嗽起来,弟子们立即大喊肃静。
  沈国模是姚江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浙江心学资格最老的前辈。他没有看向亲传弟子史标,而是面向众人说:“今日的辩论,是女子可否科举做官,不要议论圣人是否为人。”
  面对前辈,陈确一点面子都不给:“不论圣人,就是缘木求鱼。男尊女卑的说法,全都来自于圣贤经典,如何能绕开圣人来讨论?何谓儒学,何谓圣人之学?在我看来,知错能改,便是圣学。错了就是错了,改过来便是。圣人也有错,我们这些圣学门徒,有责任去帮圣人改错!”
  史标附和道:“此言大善!”
  “胡闹!”
  沈国模呵斥道。
  史标转身朝恩师拱手作揖:“先生,弟子今日并非要背弃师门,但弟子确实是这般想法。圣人也是人,圣人也有错,只要改过来便好了。”
  陈确继续说道:“先不说圣人是否有错,如今的儒家经典,真的就是圣人所言吗?《大学》一文,我看就是伪作!”
  “锵!”
  刘汋拔剑出鞘,指着陈确说:“竖子,我与你势不两立!”
  刘汋的父亲、陈确的恩师刘宗周,主要学术成就正是来自《大学》。此时此刻,陈确居然说《大学》属于伪作,直接就把刘宗周的思想根基给刨了。
  “老师息怒!”
  众弟子连忙拉住刘汋,生怕他真的冲上去砍人。
  之前还赞同陈确的史标,此刻也开始反对:“乾初兄,我虽然赞同你的圣学观点,但《大学》不可能是伪作!”
  陈确踱步走到辨场中央,负手而立说:“《大学》必是伪作无疑。就算不是伪作,也有诸多错误。《大学》说‘知止于至善’,这何其荒谬?我认为,道无尽,知亦无尽。世界之博大,宇宙之宽广,哪里有什么至善可言?这里的至善,不是那里的至善。今日有今日的至善,明日有明日的至善。孔孟时候的至善,不一定是大同新朝的至善!”
  史标却说:“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大道就是至善,从来没有变过。”
  两个背叛师门的家伙,刚刚还互相赞同,现在却又争论起来。
  陈确问道:“男女之道,是否为大道?你可赞成女子科举做官?”
  史标回答:“我赞成女子科举做官,但不认为男女是大道。男女之道,只是大道之下的小道。小道是可以变的,古时不能人人读书,古时耕田只能靠男人。现在世道变了,人人都可读书,女子也能到学校读书,女子也能耕地做工。既然世道变了,男女之道也要变。女子付出更多,得到的就该更多,女子科举做官并不荒谬。”
  陈确笑着说:“那咱们今日就收起异议,一起跟这些腐儒辩论!”
  “甚合我意。”史标立即跟陈确达成共识。
  在场全都是心学弟子,学术分歧却一大堆。如果硬要说有啥共同思想,无非两个而已:第一,王阳明是圣人;第二,佛门害人不浅。
  大部分心学门徒,虽然带有禅宗思想,却基本主张“辟佛”,激进者甚至主张“灭佛”。很多心学出身的明代大臣,都有捣毁寺庙的事迹,逼迫和尚还俗,把庙田分给百姓,寺庙的木材和石块拿去修学校。
  姜希辙突然站起来,这货也是蕺山学派的代表人物,目前在会稽县中学做老师。他立即驳斥二人观点:“世道确实在变,但大道不变,男女之道也是大道。陛下有格位论,也赞同男女有位格之别。男女之别,天性使然,这是亘古不变之理。你们说女人可以读书做工耕田,不过权宜之变而已。等我大同中国兴盛了,男人就能做完这些,女子的天性该是相夫教子才对!”
  历史上的姜希辙,以县学教授的身份,做了满清的代理知县。郑成功率兵杀来,这货居然募兵守城,硬是守到八旗援军抵达,导致郑成功兵败撤出浙江。
  史标嗤之以鼻,冷笑道:“儒学有性理之论,我只听说过性善、性恶,没听说过性什么相夫教子的。”
  “哈哈哈哈!”
  围观辩论会的杭州大学生,集体爆发出一阵哄笑。
  姜希辙却说:“天地万物,秉气而生,皆有其性。我所言性者,非善恶之性,实乃万物天赋秉性。水柔,是秉性。石坚,是秉性。男为刚,是秉性。女为柔,是秉性。女子生来主内,就该相夫教子、侍奉公婆,这就是女子的天赋秉性。一旦违反,便是阴阳颠倒。”
  一个杭州大学的学生站起来:“非也,非也。水虽至柔,却可化冰为坚。金石虽坚,却可炼化为水。此物理之道,学校老师有讲的。姜先生,你没学过物理,切莫胡乱以此举例。”
  姜希辙的脑筋转得很快:“水凝坚冰,金石炼水,并非常态,只是权宜之计。只要温度正常了,水还是水,石还是石。就似女子读书耕田,也是权宜之计,等天下人丁兴旺了,便不用再劳累女子耕田。”
  又一个大学生站起来:“女子纺织你怎不说?早在前明时候,就有许多女子做织工。那时人丁兴旺,女子同样出来做工!这可不是什么权宜之计!”
  姜希辙说道:“男耕女织,也是天性。女子做织工,天性使然也,无非是从家里到了工厂。我认为,只要是纺织工厂,就只能有女工,不能有男工,此男女有别也。就算有男工,也不可与女工同处一室。”
  刚才那个大学生愤怒道:“你没生在穷苦人家,我却是浙南山区出来的。山区贫苦,我父我母,一般做活。母亲晚上要纺纱,三餐要煮饭,白天要去耕地,闲暇之余还要砍柴。而今流行家中养猪,除了喂鸡养鸭之外,我母还要打猪草、煮猪食。母亲这般辛苦,为何到了你口中,女人就该相夫教子?我母若只相夫教子,我早就饿死了,更何谈去读书,更何谈公费考入这杭州大学!”
  “说得好!”
  一些贫寒出身的学生和学者,立即为这段话喝彩助威。
  很快,越来越多学生加入讨论。他们本是来围观的,却忍不住发表意见。这些学生,明显思想更开放,大部分都支持女子科举做官。
  也别扯女子科举,会占了他们的进士名额。他们自己就是大学生,知道女学生很难毕业,基本都在毕业之前嫁人结婚去了。更何况,他们喜欢学校里有女生,每个女生都是宝贝,即便长得丑也被群宠着,他们非常愿意帮着女生说话。
  有了这些大学生,辩论形式开始一边倒。
  或者说,因为发言者太多,这场辩论会已经进行不下去了。


第807章 【拔为太子师】
  大同新朝的学术思想,实在是太混乱了,充斥着儒士对儒学的自我怀疑。
  这种现象,不是从明朝灭亡开始的,而是早在万历年间就出现了。
  如果再往前推,可以推到正德、嘉靖年间,王阳明就是其中之一。但王阳明的思想,很快就分裂为无数派别。到了明末,心学的名声奇臭无比,反而需要用程朱理学,来批判沦为空谈玄学的阳明心学。
  这历时上百年的思想运动,归根结底,是明代社会发展带来的。
  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商人阶层的崛起,市民阶层的壮大,乡镇经济的繁荣,传统儒学很难处理新的社会关系。而明末的政治腐败和民生凋敝,以及后来的满清入关,只是加剧了这种现象而已——可惜,这股思想运动,历史上被满清给掐死。儒学的自我更新,也就此中断,直到鸦片战争才重新点燃。
  大同新朝,立国之初,儒生们依旧在反思。
  一些人比较保守,认为应该复古,重拾秦汉的儒家经典,追寻儒家先贤的最初本义。这种人,可统称为“复古派”。
  一些人相对保守,认为应该改良,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结合,并融入欧洲传来的泰西学问。这种人,可统称为“实学派”。
  一些人比较激进,怀疑儒家经典,怀疑孔孟圣贤,认为圣人和经典不一定正确。也别想着什么复古,别想在经典里添加私货,既然圣人和经典有错,我们直接去改对了就是。这种人,数量极少,可统称为“狂儒”。
  一场关于女子是否科举做官的辩论,以南京为中心,借助邮递系统的便利,迅速朝着周边省份传播。什么复古派,什么实学派,全都被炸出来了。
  女权争论,已经成了导火索,越来越多的纯学术文章开始发表。
  大家讨论的焦点,是儒学今后到底该怎么发展!
  “陛下,这篇文章最为激进,是杭州大学教授陈确,用真名发表在《南京工商报》上的,”李香君说道,“此文刊载之后,立即成为众矢之的,其他互相争论的学者,不约而同对其进行批驳。不过,许多新兴学派,也搁置争议站在陈确那边。”
  这等于是,陈确只用一篇文章,就让本来大混战的局面,变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
  赵瀚颇为诧异,连忙拿起来阅读。
  读着读着,赵瀚拍案赞叹:“酷吏以法残民,竖儒以理杀人。这句写得漂亮,此君竟然……”
  后面的不方便说,因为不属于这个时空。
  这两句话,非常类似戴震的名言,而戴震生活在清朝中期。
  陈确的这篇文章,写得比戴震更为激进和全面。他说随着程朱理学深入人心,现在人人都讲理,就连愚夫愚妇吵架,都说自己占着“理”。长辈用理来斥责晚辈,尊者用理来斥责卑者,就算无理也变成了有理,晚辈和卑者据理力争也变成了忤逆。
  权位高的人,嘴皮子利索的人,就显得很有理。权位低的人,不善长口舌的人,就似乎没有理。
  因此,“理”已经走偏了,程朱理学成了桎梏思想的工具。
  宋明理学,包括王阳明的心学,都认可气理之说。但陈确认为,除了气理之外,还应该添加心性。心性之说,以前也有,但必须提升到跟气理一样的地位。
  气、理、心、性,四者合并,才是真正的天道。
  甚至,陈确引入了物理概念。
  气就是宇宙的物质基础,是世界组成的基本要素。
  理就是万物规律,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更是世间的一切伦常、律法。
  心就是良知,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是人类处理问题的思想工具。
  性就是欲求,趋利避害是性,孝敬父母是性,贪财好色也是性。性的善恶之分,可以用儒家思想纠正教化,推崇仁义礼智信那套就可以了。
  以心为认知,以性为动力,以气为根本,以理为准绳,四者达到协调统一,才能真正的成为君子。
  关于女子是否该科举做官,也能用气理心性来阐述。
  气在不断运转,社会也在不断进步,生产力在不断发展。贫寒女子,必须走出家庭,或者耕田,或者做工。富家女子,因为经济能力支撑,也已经可以走出家庭。这是客观事实,不需要辩驳。女子科举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